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阿利沙坦酯与厄贝沙坦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
高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1
): 26-28.
摘要
(
244
)
PDF
(1231KB)(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利沙坦酯与厄贝沙坦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患者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两组均接受了基础治疗,其中常规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探究组则采用阿利沙坦酯。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探究组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
P
<0.05)。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探究组的NO和SOD水平高于常规组,而ET-1水平则低于常规组(
P
<0.05)。此外,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阿利沙坦酯相较于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对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杨泉锋, 童朱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2
): 5-7.
摘要
(
208
)
PDF
(1227KB)(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心衰肾功能不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观察组63例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两组心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肾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心衰肾功能不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效果较佳,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日间血糖波动情况的影响
徐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0
): 65-67.
摘要
(
195
)
PDF
(1300KB)(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HF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纳入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CHF伴糖尿病患者90例,以抽签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组间疗效、心功能、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药物安全性。
结果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实验室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高,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血糖水平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CHF伴糖尿病患者,用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更显著的效果,能改善心功能、实验室指标,降低血糖,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顽固性高血压应用盐酸乐卡地平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对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阮云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6
): 61-63.
摘要
(
155
)
PDF
(1243KB)(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用盐酸乐卡地平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的效果。
方法
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抽选76例,通过Excel表随机排序1-76,奇数序列应用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偶数序列服用盐酸乐卡地平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观察组)。针对患者血压水平、不良反应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心血管活性多肽β水平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持续4周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头痛、恶心、腹泻、头晕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心血管活性多肽β水平进行检测,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应用盐酸乐卡地平片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发展,并保障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效果评价
赖沛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8
): 22-24.
摘要
(
121
)
PDF
(1320KB)(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本院就诊104例C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尼可地尔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宽胸气雾剂。对比两组治疗前、治2周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心功能[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E)及舒张晚期峰值(A)、E/A值]、心绞痛情况[西雅图心绞痛评估表(SAQ)]的变化,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LAD、LCX、RCA的CTFC值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E、E/A比值高于对照组,A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宽胸气雾剂联合尼可地尔片可有效改善CSF患者CTFC指标,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1
): 70-73.
摘要
(
111
)
PDF
(1251KB)(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末端脑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纳入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NT-proBNP、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
P
<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上升(
P
<0.05),且观察组更高(
P
<0.05);两组LVEDD及LVPWD均下降(
P
<0.05),且观察组更低(
P
<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CRP、TNF及IL-6均下降(
P
<0.05),且观察组更低(
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氨氯地平叶酸片联合氯沙坦钾片对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pelin-13、omentin-1水平的影响
邓玉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0
): 52-55.
摘要
(
106
)
PDF
(1316KB)(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叶酸片联合氯沙坦钾片对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Apelin-13、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红蓝签法,分为观察组(红签,40例)和对照组(蓝签,40例),在这项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叶酸片作为治疗手段,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氯沙坦钾片的联合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血管活性因子[血清Apelin-13、omentin-1]水平;外周血中内皮损伤标志物含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E选择素(E-selectin)]的差异。
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和外周血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清Hcy、血浆ET-1、E-selec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血浆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氨氯地平叶酸片联合氯沙坦钾片对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同时能改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和外周血内皮损伤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CT Qanadli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度的关系研究
吴明哲, 李英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24
): 27-30.
摘要
(
97
)
PDF
(1270KB)(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 Qanadli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度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APE患者9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
n
=32)和中高危组(
n
=59),所有患者均行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检查,计算Qanadli 指数,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T Qanadli栓塞指数对APE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结果
中高危组年龄、CT Qanadli 栓塞指数、PESI评分均高于低危组(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 Qanadli 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升高均为影响APE患者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7.345、6.404,
P
<0.05)。ROC结果显示,CT Qanadli 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评估APE患者危险分层的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0.790、0.780(
P
均<0.05)。
结论
CT Qanadli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升高均与APE患者危险分层增加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分析
陈媛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0
): 36-39.
摘要
(
86
)
PDF
(1314KB)(
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于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CHD PVC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中西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中西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P
>0.05);中西联合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12 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五个维度评分、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P>
0.05)。
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在提升CHD PVC患者治疗成效、优化病状表现、调整血流转运学征候方面有益,且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中医针灸联合八段锦训练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郑滟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124-126.
摘要
(
75
)
PDF
(1249KB)(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八段锦训练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双盲法分为A组(40例,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和B组(40例,予中医针灸+八段锦训练干预),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B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SV水平(51.06±3.74)mL较A组(53.41±4.16)mL更低,LVEF及E/A水平(51.13±2.15)%、(0.92±0.19)均高于A组的(49.51±2.36)%、(0.81±0.15),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6 min步行试验结果(385.71±52.68)m高于A组的(314.64±49.79)m,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生活质量评分(42.76±6.87)低于A组的(48.65±5.37),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八段锦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巩煜晓, 蒋利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3-6.
摘要
(
74
)
PDF
(1256KB)(
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2023年1-12月至本院进行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治疗和单独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电复律比例和随访1年复发率、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左心室和左心房结构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14 d电复律治疗率、6个月和1年房颤复发率分别为20.00%、10.91%和27.27%,均低于对照组的49.49%、25.45%和58.18%(χ
2
=10.292,
P
=0.001;χ
2
=3.911,
P
=0.048;χ
2
=10.736,
P
=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房内径(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左心房容积(left atrial volume, 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LAVI)、左心房存储应变(left atrial strain during reservoir phase,LASr)、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组内差异(
P
<0.05),但观察组LASr、LVEF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
P
<0.05),且观察组(75.44±7.69)次/min,低于对照组(88.63±8.29)次/min,(
t
=8.651;
P
<0.001)。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利于持续性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长期使用能够帮助患者心脏结构的恢复,降低心率,但是不会影响患者的血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特征研究
杨晶, 赵印平, 张杰文, 黄群英, 莫江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24
): 3-7.
摘要
(
68
)
PDF
(1268KB)(
1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特征。
方法
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桂林医院)确诊AMI患者146例,将有早期心室重构的AMI患者划分为重构组(
n
=46),无早期心室重构患者划分为非重构组(
n
=100);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肌梗死情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水平以及心率变异性(HRV)、心脏肌钙蛋白T(hs-CTnT)、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MI患者发生早期心室重构影响因素。
结果
重构组患者的高血压占比人数高于非重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在前壁梗死、双/三支病变人数占比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hs-CRP、IL-6、hs-CTnT、NT-proBNP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LVDd、LVEDD、LVESV、e´、E/e´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SV、LVEF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梗死位置、冠状动脉病变、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hs-CRP、IL-6、hs-CTnT、NT-proBNP、LVDd、LVEDD、LVESV、e´、E/e´均为影响AMI患者出现早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P
<0.05);SV、LVEF均为影响AMI患者出现早期心室重构的保护因素(
P
<0.05)。
结论
AMI患者的早期心室重构与多种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对于AMI患者来说,早期识别和干预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以及保护心脏功能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周大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2
): 29-32.
摘要
(
66
)
PDF
(1243KB)(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探讨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灯盏生脉胶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诊治86例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原则,设为对照组(43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联合组(43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同时加服灯盏生脉胶囊)。持续用药14 d后评估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用药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心功能[心脏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90.70%,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LVMI、CRP、cTnI、NT-proBNP降低,CI、LVEF升高,并且联合组患者用药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LVMI、CRP、cTnI、NT-proBNP比对照组低,CI、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率16.28%,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加服灯盏生脉胶囊,能够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调节CRP、cTnI、NT-proBNP水平,且联合用药安全,可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托伐普坦片联合伊伐布雷定对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张静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63-65.
摘要
(
61
)
PDF
(1187KB)(
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托伐普坦片联合伊伐布雷定片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将入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数字随机表法),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托伐普坦片,观察组予以托伐普坦片联合伊伐布雷定片。从心肌纤维化、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评比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E/A值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
1
)相比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05)。
结论
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托伐普坦片联合伊伐布雷定片,可对心肌纤维化有效抑制,促进心功能改善,降低MACE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呼吸训练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疗效研究
谢仙萍, 邱岚岚, 丘毅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0
): 40-44.
摘要
(
60
)
PDF
(1341KB)(
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呼吸训练治疗方案在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
选择于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收入我科的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总共82例,通过抽签的方法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呼吸训练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呼吸训练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进行治疗。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开始治疗后3个月时、开始治疗后6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
/FVC)]、动态血压、康赛斯城心力衰竭表(KCCQ)评分,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6个月时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记录心脏彩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开始治疗后3个月时、开始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6 min步行距离、KCCQ评分、FEV1、FEV1/FVC及昼夜节律阳性率数值均增加,血压均值均下降,呼吸训练组数值较常规治疗组变化明显(
P
<0.05);开始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LVEDD、LVESD和LVPWT均减小,LVEF均增加,NT-proBNP水平均升高,呼吸训练组数值及水平变化相比常规治疗组更程度剧烈(
P
<0.05)。
结论
Shakubatrovalsartan联合呼吸训练治疗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肺功能,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从而改善其症状及体征,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世伟, 苏佳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34-36.
摘要
(
59
)
PDF
(1255KB)(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本院眼科收治并接受眼底检查的94例(188眼)疑似DR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眼底常规、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照相检查。比较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DR检出率及DR分期诊断中的差异,分析二者在DR分期中的一致性。以眼底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眼底照相检查对DR的诊断效能。
结果
94例188眼中,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DR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620,
P
=0.431)。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对DR分期的诊断中,对DR Ⅰ、Ⅱ、Ⅲ、Ⅳ、Ⅴ及Ⅵ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眼底照相与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率为84.04%(158/188),一致性较高(
kappa
=0.805)。以眼底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眼底照相对DR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33%、96.23%、98.44%、85.00%及94.15%。
结论
眼底照相是一种可靠DR筛查方法,可达到与眼底血管造影相当的诊断效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长程动态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房颤动中价值对比
徐勇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17-20.
摘要
(
57
)
PDF
(1207KB)(
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长程动态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房颤动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第三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行长程动态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64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并记录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测心房颤动情况及心房颤动症状和治疗情况。
结果
长程动态心电图的窦性停搏>3 s、心房颤动发作阵次>30次、心房颤动发作阵次10-30次、心房颤动发作阵次0-10次、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的检出率、治疗率、房颤负荷、心房颤动症状相关占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更高(
P
<
0.05
)。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1-7 d心房颤动检出例数分别为74(30.45%)、89(36.63%)、113(46.50%)、157(64.61%)、203(83.54%)、224(92.18%)、243(100.00%),长程动态心电图评价心房颤动负荷相关性较佳。长程动态心电图检出243例心房颤动患者均改变了临床治疗方案。
结论
长程动态心电图能够明显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和治疗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指导临床为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血尿素氮与血清白蛋白比值预测危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杨薇, 张玲, 刘小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3-6.
摘要
(
57
)
PDF
(1267KB)(
1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危重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使用血尿素氮与血清白蛋白比值(BAR)预测预后的价值。
方法
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危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BAR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危重CHF患者预后和性别、pH、PCO
2
、心率、病史(COPD、高血压、糖尿病、PAD、卒中、血栓栓塞)等因素相关性较小(
P
>0.05);和年龄、BMI、PO
2
、SO
2
、收缩压、舒张压、病史(心房颤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脓毒症)、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占比、淋巴细胞、血红蛋白、LDH、血肌酐、BUN、乳酸、AST、ALT、BAR、APTT、PT、INR等因素相关性较大(
P
>0.05)。多因素分析BAR与CHF死亡的相关性因素有年龄、舒张压、冠心病、脓毒症、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乳酸、INR等。
结论
BAR可作为预测重症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综合防控专家共识
唐平, 赵洪磊, 阎德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8
): 3-13.
摘要
(
56
)
PDF
(1769KB)(
18
)
可视化
收藏
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均属于我国重大慢性病。临床上超重肥胖、糖代谢异常和血脂异常等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ASCVD是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CMD)的预后。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关注CMD,开展早期诊断、分级诊疗和全程管理工作。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基层卫生人才工作委员会和深圳市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成专家小组,结合最新权威指南和基层诊疗实践,制定以患者为中心,以全科医生为防控主体、专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综合防控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对CMD的综合诊疗行为,包括危险评估、早期诊断、代谢控制、分级转诊和全病程管理等内容,实现CMD防控关口前移,以降低ASCVD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血管稳态调节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李佳芹, 张贝, 解瑞梓, 陈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1
): 141-144.
摘要
(
54
)
PDF
(1236KB)(
5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稳态是指血管结构完整、功能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稳态失衡导致的血管重构、血管活性因子代谢紊乱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如何预防和及时干预其进程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阶段血管稳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未来调节血管稳态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5E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心功能影响
郑莲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0
): 82-85.
摘要
(
53
)
PDF
(1312KB)(
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在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5E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效能、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大田县总医院太华分院冠心病患者中选择90例为对象,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1-90号,奇数序列开展常规护理支持(对照组),偶数序列实施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5E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患者心功能水平、自我效能、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进行统计。
结果
针对两组心功能水平对比,护理前各指标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患者自我效能,SUPPH量表评分,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统计,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5E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增加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的心脏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
何龙庭, 张伟炼, 刘医俊, 谢泉金, 吴丽琴, 林志伟, 吴心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15-17.
摘要
(
50
)
PDF
(1197KB)(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的心脏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干预,观察组采取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的心脏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训练。对比两组心肺功能、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命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7.55±4.78)%、用力肺活量(FVC)为(3.69±0.43)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为(2.81±0.45)L、FEV
1
/FVC(76.11±5.55)%,高于对照组的(42.36±4.57)%、(3.15±0.24)L、(2.21±0.33)L、(68.96±6.2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6.55±3.25)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42.25±4.34)mm,低于对照组的(51.28±4.74)mm、(48.76±4.51)mm;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中的身体活动(11.27±2.75)分、情感状况(6.57±1.35)分、症状(12.04±2.23)分,低于对照组的(14.65±2.38)分、(8.36±1.74)分、(16.76±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的心脏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训练可以增强CHF患者心肺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温针灸联合血府逐瘀汤辅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马丽, 裴娅玲, 张兰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41-43.
摘要
(
50
)
PDF
(1197KB)(
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温针灸联合血府逐瘀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冠心病SAP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基于对照组用温针灸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变化。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冠心病SAP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温针灸、血府逐瘀汤效果突出,不仅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具有较高的运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冠脉内灌注尿激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王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18-21.
摘要
(
49
)
PDF
(1216KB)(
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冠脉内灌注尿激酶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共计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
n
=25)与对照组(
n
=25),两组均给予PCI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冠脉内灌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尼可地尔冠脉内灌注,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因子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结果
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B型脑钠肽(BNP)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统计MACE发生率,研究组(8.00%)较对照组(36.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AMI患者采用尿激酶+尼可地尔冠脉内灌注联合PCI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分级及心功能,恢复心肌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PCI术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分析
廖秀梅, 黄文镇, 邱枭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22-24.
摘要
(
49
)
PDF
(1255KB)(
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50例AMI行PCI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IRI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梗死部位、心肌缺血时间、罪犯血管是否为右冠状动脉(RCA)、是否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糖、吸烟史、饮酒史等。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有统计学差异因素的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150例患者出现32例MIRI,发生率为21.33%(32/1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
P
>0.05);两组梗死部位、心肌缺血时间、罪犯血管是否为RCA、是否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梗死前血压水平、梗死前是否高血糖比较(
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下壁梗死、心肌缺血时间≥7 h、罪犯血管是为RCA、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梗死前收缩压<90 mmHg/舒张压<60 mmHg、梗死前有高血糖是影响PCI术后MI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且
OR
>1)。
结论
下壁梗死、心肌缺血时间≥7 h、罪犯血管是为RCA、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合并高血压、高血糖是是引发PCI术后MIRI的主要原因,临床需加以重视,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运动康复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余道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7
): 7-10.
摘要
(
49
)
PDF
(1210KB)(
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运动康复治疗的作用。
方法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PCI手术治疗,再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40例,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与观察组(40例,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体力活动能力(运动持久时间、活动强度)、生活质量以及心功能改善变化情况等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运动持久时间、活动强度、生活质量分别为(31.95±2.75)分、(86.37±2.81)分、(29.28±3.42)分、,对照组分别为(29.88±3.70)分、(84.82±2.82)分、(27.38±3.56)分、,观察组运动持久时间、活动强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42.37±5.22)min、(35.62±4.66)min、(52.54±3.31)%,对照组分别为(46.21±4.31)min、(38.67±4.70)min、(50.00±3.50)%,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运动康复治疗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ICU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共享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小燕, 黄进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116-119.
摘要
(
49
)
PDF
(1257KB)(
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ICU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共享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参与能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来评估患者共享决策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共享决策的影响因素。
结果
家属共享决策水平总分为(81.35±15.47)分,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医保类型、家属焦虑抑郁、首次入住ICU之间属于家属共享决策水平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ICU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共享决策处于较低水平,职业、医保类型、家属焦虑抑郁、首次入住ICU为家属共享决策水平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CKD-EPI 2021方程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短期死亡率的临床研究
秦涛, 张广俊, 郭珺, 李叶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7-13.
摘要
(
49
)
PDF
(1752KB)(
1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没有种族符号的eGFR公式即CKD-EPI 2021方程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和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重症医学数据库IV(MIMIC-IV)中CABG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拉索回归(LASSO)和多元逻辑回归(MLR)对实验室检查进行筛选,以筛选预测CABG术后AKI和术后90天死亡率的敏感指标。对敏感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共有2214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65名(16.49%)在CABG后发生AKI,术后90天48例死亡(2.17%)。CKD-EPI 2021是CABG术后AKI[多变量校正比值比(MCOR,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odds ratio)=0.978,95%置信区间(CI):0.974-0.982;
P
<0.001]和短期全因死亡率(MOR =0.961,
95%CI
:0.950-0.971;
P
<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CKD-EPI 2021在预测CABG术后AKI和短期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641(
95%CI
:0.608-0.673)和0.802(
95%CI
:0.741-0.863)。
结论
CKD-EPI 2021是CABG术后AKI和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经-穴体外反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构的预防效果观察
陈栩呈, 黄跃康, 韩永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4
): 24-27.
摘要
(
48
)
PDF
(1210KB)(
1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经-穴体外反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重构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A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AAMI患者的可溶性ST2(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水平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ST2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01)。治疗后,观察组AAMI患者LVEF为(47.87±5.01)%比对照组的(45.04±4.34)%高(
P
<0.05)。
结论
经-穴体外反搏在预防AAMI患者心脏重构上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晨起与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后血管内皮功能的观察
张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 (
11
): 45-47.
摘要
(
48
)
PDF
(1229KB)(
1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晨起与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针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
在本院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中选择210例(时间区间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105例,晨起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和观察组(105例,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等。
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检测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
P
<0.05)。对比患者内皮素-1、一氧化氮以及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有效对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进行调节,并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