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24-12-30
上一期   
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特征研究
杨晶, 赵印平, 张杰文, 黄群英, 莫江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3-7. 
摘要 ( 68 )   PDF (126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特征。方法 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桂林医院)确诊AMI患者146例,将有早期心室重构的AMI患者划分为重构组(n=46),无早期心室重构患者划分为非重构组(n=100);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肌梗死情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水平以及心率变异性(HRV)、心脏肌钙蛋白T(hs-CTnT)、脑钠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MI患者发生早期心室重构影响因素。结果 重构组患者的高血压占比人数高于非重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在前壁梗死、双/三支病变人数占比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hs-CRP、IL-6、hs-CTnT、NT-proBNP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LVDd、LVEDD、LVESV、e´、E/e´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的SV、LVEF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梗死位置、冠状动脉病变、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hs-CRP、IL-6、hs-CTnT、NT-proBNP、LVDd、LVEDD、LVESV、e´、E/e´均为影响AMI患者出现早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SV、LVEF均为影响AMI患者出现早期心室重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的早期心室重构与多种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对于AMI患者来说,早期识别和干预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以及保护心脏功能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陆敏, 盛晓东, 赵正宏, 朱天哲, 金骁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8-12. 
摘要 ( 33 )   PDF (124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22年5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采取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和对照组(单纯导管射频消融术)。以患者年龄、性别、BMI、房颤病程、类型、CHA2DS2-VASc、HAS-BLED评分和既往病史8个因素作为匹配的协同变量,按照1:1的最邻近匹配法进行PSM匹配。最后比较PSM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心超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BNP)、房颤复发情况以及半年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纳入204例患者中实验组125例、对照组99例,将两组样本经PSM处理后,每组剩余52例研究对象匹配成功。术前、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间的LAD、LAEF、LAVI、LVD及LVEF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LAVI、LVD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LAD、LAEF显著小于术前及出院时,LVEF显著大于术前及出院时(P均<0.05)。术前、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间的6MWT及BNP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的6MWT及BNP水平均显著大于术前,且两组6个月的6MWT及BNP水平均大于出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两组患者房颤复发率及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结论 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于单纯导管消融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相当,并未显著增加房颤复发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是其能够节约医疗资源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降压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姣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3-15. 
摘要 ( 32 )   PDF (123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治疗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效果及对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2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增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内皮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Hcy、LPO、ET-1、ET-1/NO水平明显更低,SOD、GSH-PX、NO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治疗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内皮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2 h内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凌素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6-19. 
摘要 ( 27 )   PDF (122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2 h内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预后好组30例与预后差组50例,调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抽烟史、既往抗血小板用药史、周围血管病史、高脂血症史、溶栓治疗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合并征、血脂(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影像学检查(MR、CT等)、C反应蛋白、肌酐值、凝血功能、血常规、同型半胱氨酸、NIHSS评分与尿素氮含量等一般资料。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抽烟史、既往抗血小板用药史、周围血管病、高脂血症、疾病发作-治疗时间、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小板数量、肌酐值、凝血功能、血脂、血糖、尿酸、溶栓治疗、同型半胱氨酸、并发症等比较无差异(P>0.05),预后好组中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年龄≥60岁、NIHSS评分≥5分的患者占比均低于预后差组,粒淋比绝对值与尿素氮含量均低于预后差组(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因素进行分析,糖尿病、高血压、NIHSS≥5分、年龄≥60岁均为干扰AIS发病72 h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NIHSS评分≥5分、年龄≥60岁均为影响AIS患者72 h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张晓瑜, 赵晓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20-23. 
摘要 ( 28 )   PDF (131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介入术后(PCI)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脏康复依从性评价量表等分析PCI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并绘制风险列线图,采用拟合优度Homsmer-Lemeshow(H-L)验证模型校准能力。结果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因心脏疾病住院次数、冠心病家族史、健康素养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71(95%CI:0.793-0.885),Hosmer-Lemesh结果显示,χ2=10.559,P=0.228。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因心脏疾病住院次数、冠心病家族史、健康素养等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价值较好,可作为临床了解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指标。
益心活血降压汤对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许艺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24-26. 
摘要 ( 19 )   PDF (123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60例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脂四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TC、TG、LDC-C更低,HDL-C更高(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眩晕、头痛、心悸、耳鸣证候计分均更低(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V、LBV、PV、HCT均更低(P<0.05)。结论 联合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更利于患者血压、血脂、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CT Qanadli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度的关系研究
吴明哲, 李英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27-30. 
摘要 ( 97 )   PDF (127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 Qanadli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APE患者9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n=32)和中高危组(n=59),所有患者均行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检查,计算Qanadli 指数,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患者危险分层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T Qanadli栓塞指数对APE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结果 中高危组年龄、CT Qanadli 栓塞指数、PESI评分均高于低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 Qanadli 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升高均为影响APE患者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OR=7.345、6.404,P<0.05)。ROC结果显示,CT Qanadli 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评估APE患者危险分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780(P均<0.05)。结论 CT Qanadli栓塞指数及PESI评分升高均与APE患者危险分层增加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
肌肉减少指数联合预后营养指数对心力衰竭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分析
赵磊, 王勇, 徐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31-33. 
摘要 ( 22 )   PDF (12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肌肉减少指数(SI)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心力衰竭(HF)患者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5月至2024年5年收治的150例HF患者的病历资料及SI、PNI检查结果,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NMACE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组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PNI水平及两组联合对MACE组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显示,MACE组的CysC高于NMACE组,ALB、SI、PNI低于NMACE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ALB、SI、PNI水平是HF患者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预测模型中变量的ROC曲线,结果显示,SI、PNI及联合预测HF患者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74、0.777、0.931。结论 SI、PNI是预测HF患者院内MACE的有效指标,SI联合PNI能够更为准确地对HF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进行早期预测。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衰弱程度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
蓝惠平, 刘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34-36. 
摘要 ( 27 )   PDF (12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康复期患者衰弱程度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AMI康复期患者138例,根据患者康复期衰弱程度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并收集其基本信息。对比三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上的差异,并利用Logis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AMI康复期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衰弱程度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在138名AMI恢复期患者中,有31例患者出现衰弱,46例患者处于衰弱前期,61例患者表现正常。在年龄、性别、体重、教育程度、病程、基础疾病、过去一年住院次数、吸烟、饮酒、体检、过去一年是否手术和职业等基线资料方面,三组患者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三组康复期间Fried衰弱表型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FFP)评分比较,衰弱组高于衰弱前期组及正常组,衰弱前期高于正常组(P<0.05)。出院后两年内,衰弱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94%,明显高于衰弱前期的17.39及正常组的4.92%,而衰弱前期高于正常组(P<0.05)。经Logis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示,AMI康复期患者衰弱程度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MAI康复期患者衰弱程度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冠脉微循环及脂代谢的影响
肖琴, 陈丽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37-40. 
摘要 ( 28 )   PDF (12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利西尤单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CHD)伴高血脂(HLP)患者对其冠脉微循环、脂代谢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HD合并高血脂患者86名。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单数并入对照组(n=43),双数并入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观察患者冠脉微循环、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静息状态、充血状态下冠脉血流速度(CFV)与冠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因子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CHD伴HLP,阿利西尤单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更显著改善患者冠脉微循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增强机体抗炎能力,并且减少MACE发生,此治疗方案具有推广价值。
尼可地尔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心功能及MACE的影响
郭小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41-44. 
摘要 ( 20 )   PDF (122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NSTEMI患者(81例)分为对照组(n=41)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术中开始给予尼可地尔冠状动脉内注射,术中以0.06 mg/kg的剂量注射1次,从手术结束后以相同剂量、2 mg/h的速度持续滴注,直至术后2 d。手术前后,观测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指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6(IL-6)]及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即刻,实验组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CRP、MPO、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PCI术中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并减少MACE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24 h心率变异性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林艺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45-47. 
摘要 ( 22 )   PDF (120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心率变异性(HRV)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本院就诊21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尿素、血肌酐(UREA、CRE)],依据肾功能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肾功能异常组(n=96)和肾功能正常组(n=114),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HRV相关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的变化,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肾功能异常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与UREA、CRE间相关性。结果 异常组患者HRV相关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显著低于正常组,UREA、CRE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肾功能异常组患者HRV相关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与血清UREA、CRE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均<0.05)。结论 T2DM患者HRV相关时域指标可作为评估其肾损伤情况的有效指标。
不同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陈少铭, 李国光, 张镜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48-50. 
摘要 ( 18 )   PDF (121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不同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围术期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其中30例手术入路选择股动脉,30例选择桡动脉入路,分别组成对照组、研究组。对比两组围术期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χ2=4.706 ,P=0.030)。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采取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操作引起的围术期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入路手术。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于智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51-53. 
摘要 ( 22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应用达格列净,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组间疗效、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32例,有效率76.19%,研究组治疗有效39例,有效率92.86%,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AVI、LVMI、E/e′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T-proBNP、6MWD、MLHFQ评分均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可以显著提高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提高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冠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特征及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
黄美花, 吴小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54-56. 
摘要 ( 30 )   PDF (120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特征以及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因胸痛于本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同时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相关参数,包括冠脉最小管径、平均管径以及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比较两种检查的斑块特征,包括斑块长度、体积以及斑块负荷;比较有创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与CT-FFR的诊断效能。结果 CCTA与CAG诊断符合度为85.53%(65/76),一致性较好(P<0.001);两种检查方式的相关参数和斑块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有创FFR,CT-FFR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30/35),特异度为92.68%(38/41),准确率为89.47%(68/76),阳性预测值为90.91%(30/33),阴性预测值为88.37%(38/43)。结论 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结果与CAG一致性较好,检查相关参数与斑块成像特征与CAG相似,对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较高。
sdLDL-C、Lp(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朱颜鑫, 包梦颖, 杨妹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57-60. 
摘要 ( 26 )   PDF (131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脂蛋白(a)[Lp(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28)和非MACE组(n=10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sdLDL、Lp(a)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ci回归分析确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吸烟史的比例更高,LDL、ApoB、sdLDL及Lp(a)水平更高(P<0.05)。Logistci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dLDL与Lp(a)水平是预测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dLDL及Lp(a)联合诊断时预测价值更高,此时AUC为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6%和83.33%。结论 sdLDL及Lp(a)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相关,二者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血磷、OPG、FGF2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脉钙化的关系分析
林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61-64. 
摘要 ( 20 )   PDF (12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磷、骨保护素(OPG)(又叫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发生冠脉钙化的情况,将患者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磷、OPG、FGF21水平差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钙化亚组、中重度钙化亚组,比较不同亚组之间患者血磷、OPG、FGF21水平差异;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磷、OPG、FGF21水平与冠脉钙化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磷、OPG、FGF21水平对MHD患者冠脉钙化的预测效能。结果 157例MHD患者中发生钙化患者103例(65.61%),未发生钙化患者54例(34.39%)。钙化患者中轻度钙化患者46例(44.66%),中度至重度钙化患者57例(55.34%);将103例钙化患者纳入钙化组,54例未钙化患者纳入非钙化组,钙化组血磷、OPG、FGF21水平均高于非钙化组(P<0.05);中重度钙化患者血磷、OPG水平、FGF2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脉钙化评分与血磷(r=0.822)、OPG(r=0.725)、FGF21(r=0.794)为显著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磷、OPG、FGF21水平对MHD患者冠脉钙化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7.10 mg/dL、291.17 pg/mL、149.79 p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5、0.949、0.862,联合预测的AUC为0.993。结论 血磷、OPG、FGF21水平与MHD患者冠脉钙化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基于AMPK、eNOS和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HFpEF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黄杨华, 彭芝斌, 邓世磊, 杨泽敏, 李波华, 皮小波, 杨媛媛, 贺冬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65-68. 
摘要 ( 18 )   PDF (121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T2DM合并HFpE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9,基础治疗+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和Dapagliflozin组[n=49,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蛋白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变化和内皮血管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apagliflozin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参照组为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MPK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NO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Dapagliflozin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Dapagliflozin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agliflozin组不良反应率为18.37%,参照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HFpEF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血管保护作用。
基于CHARLS数据库实证分析中老年人群血清指标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
黄鑫盈, 赵建平, 李甜甜, 李宏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69-74. 
摘要 ( 17 )   PDF (141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深入剖析中老年人群常见血清指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精准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为基础,选取 5 250 名 45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依冠心病患病情况分为对照组(4 185 名)和观察组(1 065名)。全面收集参与者的基础信息、生活方式、病史以及血清学检测指标,涵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炎症标志物(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运用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情况、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混杂因素加以校正,深入探究各血清指标与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独立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指标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依据血清指标水平展开分层分析,研讨不同血清指标组合对冠心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固醇(HR=1.523,95%CI:1.251-1.835)、甘油三酯(HR=1.658,95%CI:1.382-1.96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1.436,95%CI:1.174-1.749)、空腹血糖(HR=1.351,95%CI:1.132-1.613)、糖化血红蛋白(HR=1.235,95%CI:1.023-1.487)、C 反应蛋白(HR=1.713,95%CI:1.441-2.037)、同型半胱氨酸(HR=1.541,95%CI:1.273-1.856)、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HR=1.467,95%CI:1.194-1.788)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HR=1.324,95%CI:1.051-1.668)水平升高均与冠心病风险显著增加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与冠心病风险降低有关(HR=0.821,95%CI:0.653-1.034)。ROC 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多个血清指标能够显著提升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AUC=0.851,95%CI:0.802-0.903)。分层分析发现,存在多种血清指标异常同时出现的个体,其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仅有单一指标异常者。结论 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血清学指标与冠心病风险紧密相关。联合检测多项血清指标,特别是血脂相关指标,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关键参考。对于血清指标异常的中老年人,应强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实施药物治疗,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依洛尤单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达标患者的效果分析
吕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75-78. 
摘要 ( 23 )   PDF (122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依洛尤单抗对PCI术后ISR且LDL-C不达标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发将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SR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单抗组(n=40),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使用依折麦布,单抗组使用依洛尤单抗,对比两组的血脂变化、炎症情况、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抗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的LDL-C、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HLD-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单抗组治疗6个月、1年的HLD-C高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单抗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洛尤单抗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改善PCI术后ISR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机体炎症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免疫功能。
血清NT-proBNP联合FI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
卓著, 卞维仕, 高丙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79-83. 
摘要 ( 19 )   PDF (131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于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血清NT-proBNP、FIB等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事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血清NT-proBNP、FIB水平,分析血清NT-proBNP、FIB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个月有26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占比23.64%。MACE组血清NT-proBNP、FIB水平高于非MACE组,LVEF低于非MACE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LVEF降低,血清NT-proBNP和FIB的增加是PCI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FIB及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0.774、0.912,敏感度为0.923、0.692、0.923,特异度为0.702、0.821、0.821,其中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 血清NT-proBNP联合FIB对AMI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激素水平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汤苏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84-86. 
摘要 ( 24 )   PDF (121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激素水平及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体检中心接诊的87例围绝经期女性,依据其是否患高血压分为对照组(血压正常,n=42)和研究组(高血压,n=45),比较两组激素水平、HRV指标,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孕酮、垂体泌乳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雌二醇(E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24 h内每5 min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24 h内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F/H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2、rMSSD、pNN50、VLF、LF、HF是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患者E2及HRV下降,其中rMSSD、pNN50、VLF、LF、HF、E2下降是围绝经期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伴抑郁冠心病患者的sMRI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分析
赖小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87-89. 
摘要 ( 28 )   PDF (12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伴抑郁冠心病患者的结构性磁共振(sMRI)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伴抑郁冠心病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障碍组(n=35)、无认知障碍组(n=45),均接受sMRI检查,对比其sMRI影像学特征,分析各sMRI影像学参数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障碍组脑结构中额叶、右侧岛叶、左侧颞叶、双侧壳核与苍白球、前扣带回脑灰质体积均小于无认知障碍组,脑白质及灰质脑血流量低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伴抑郁冠心病患者sMRI上脑结构中额叶、右侧岛叶、左侧颞叶、双侧壳核与苍白球、前扣带回脑灰质体积、脑白质及灰质脑血流量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35、0.458、0.569、0.724、0.612、0.618、0.486、0.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抑郁冠心病患者的sMRI有一定特征,且与其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
高血压及不同基线血压水平与肾癌风险的关联
周龙飞, 温英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90-96. 
摘要 ( 14 )   PDF (127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肾癌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首次参与2006-2010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34β353名既往无肾癌病史、血压数据完整的参与者,以发生肾癌为终点事件,随访至2021年底。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标准将参与者分为三组:正常血压组(n=27β228)、正常高值组(n=49β073)、高血压组(n=58β052)。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及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肾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13.5±2.74)年,新发肾癌234例,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高血压组发病密度分别为53.16/千人年、117.71/千人年、175.81/千人年。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血压正常高值组与高血压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891(95%CI,1.153-3.102)和2.084(95%CI,1.248-3.479),且P均<0.05。结论 高血压及基线血压水平升高与肾癌风险增加有关。
恩格列净对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HbAIc、FBG、TC的影响
邱志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97-99. 
摘要 ( 20 )   PDF (120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恩格列净对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204例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本院进行治疗,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恩格列净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血清腺生化指标(HbAIc、FBG、TC)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LAVI、LVRI、HbAIc、FBG、T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LAVI、LVRI、HbAIc、FBG、T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的头痛、低血糖、恶心呕吐、低血压、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未予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恩格列净对改善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型心衰患者心功能有一定效果,且能调节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Meta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户国达, 蹇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00-104. 
摘要 ( 21 )   PDF (176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9月。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干预措施、结局指标,使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涉及8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组临床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相对风险(RR)=1.22,95%置信区间(CI)(1.06,1.40),Z=2.72,P=0.006;LVEF:平均差(MD)=3.90,95%CI(2.93,4.88),Z=7.87,P<0.00001];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均未报告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提示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LVEF,降低血清 CRP、NT-proBNP水平,但确切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升陷祛瘀方辅助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室重构和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何茹, 李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05-108. 
摘要 ( 14 )   PDF (12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IHF)辅以升陷祛瘀方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I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常规西药,观察组:常规西药+升陷祛瘀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心室重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LVRI)]及血清心肌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CⅢ)]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33% vs 7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LVRI更高,LVM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HA、PC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IHF时辅以升陷祛瘀方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减轻心肌纤维化指标。
人群防治
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桂花, 李宏博, 王翠彩, 孙文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09-112. 
摘要 ( 17 )   PDF (121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山东省寿光市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该人群DVT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大棚蔬菜务工人员资料,患者因下肢肿胀、疼痛、行走不适等症状入院就诊,并依据就诊时DVT情况分为未DVT组(55例)和DVT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工作时长、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遗传因素、糖尿病史、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及高血脂病史、外伤史等;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身高、工作时长、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遗传因素、糖尿病、药物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中年龄≥55岁、BMI≥28 kg/m²、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有外伤史占比高于未DVT组,APTT、PT、TT水平低于未DVT组,FIB、D-D高于未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就诊时DVT情况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OR=9.158)、有高血脂病史(OR=7.756)、有外伤史(OR=8.743)、低APTT水平(OR=4.413)、低PT水平(OR=5.423)、低TT水平(OR=3.158)、高FIB水平(OR=7.158)及高D-D水平(OR=2.158)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棚蔬菜务工人员下肢DVT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外伤史等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以降低DVT的发生率。
护理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疗法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吴菊丽, 翁友飞, 刘美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13-116. 
摘要 ( 15 )   PDF (12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选取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脂水平、血糖指标均较前改善,且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疗法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干预前均改善,且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疗法较常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限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吴育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17-119. 
摘要 ( 16 )   PDF (124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的价值。方法 择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慢性心衰患者,将全部96例入组病例依据入院次序划分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从负面情绪、生活质量、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基于FMEA模型的康复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减少MACE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移动健康的双心自我管理方案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谢暖, 刘真, 王艳艳, 刘华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20-123. 
摘要 ( 19 )   PDF (121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移动健康的双心自我管理方案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后采用SPSS 24.0软件(Excel)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4例,移动健康的双心自我管理方案干预)、对照组(54例,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降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调查表(SF-36)中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维度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健康的双心自我管理方案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应用,能有效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基于信息化健康教育的出院准备服务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中的应用
何力, 蔡月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24-126. 
摘要 ( 10 )   PDF (120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化健康教育的出院准备服务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基于信息化健康教育的出院准备服务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及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结果 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及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分别为6.67%,8.89%低于对照组28.89%,24.44%(P<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健康教育的出院准备服务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同时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
FTS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
黄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27-129. 
摘要 ( 23 )   PDF (120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开展FTS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选择94例为对象,通过Excel对纳入病例随机排序1-94号,单数序列手术期间开展常规护理(47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FTS的手术室整体护理(47例,观察组)。针对两组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开展FTS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可以缓解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病例报告
I型Kounis综合征1例
叶卿, 袁康正, 柳芳美, 廖清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30-132. 
摘要 ( 17 )   PDF (132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PCSK9抑制剂:一类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水平的新型药物
刘德忠, 史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33-140. 
摘要 ( 23 )   PDF (140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观察发现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并未显著降低我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PCSK9i)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并减少ASCVD的发生率这一理论近年来均被相关临床实验及指南证实。本文将围绕PCSK9抑制剂(PCSK9i)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游明慧, 张雨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24):  141-144. 
摘要 ( 23 )   PDF (120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AMI)会减少心脏血流灌注量,使心肌呈现出供氧不足状态,增加心肌氧化,导致心肌损伤,高龄患者心功能更差,若不能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容易导致患者死亡。药物治疗、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等常用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CABG等虽然可控制疾病进展,但存在局限性,PCI治疗能够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增加回心血量,充分释放颈动脉压力,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损伤,但部分患者术后依旧存在心功能较差等问题,这与介入时机、药物使用情况等均存在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手术方案,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患者心功能。本文主要分析PCI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高龄AMI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