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15
上一期   
临床研究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
朱华敏, 程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3-6. 
摘要 ( 13 )   PDF (127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50例分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左西孟旦治疗的50例分为观察组。治疗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及N-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炎症水平[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两组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死亡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 vs 76.00%)(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I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NT-proBNP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及TNF-α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进展的影响研究
黄敬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7-10. 
摘要 ( 10 )   PDF (126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研究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观察组60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病程进展、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7 d后有效率高于治疗后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全血高切黏度(highshear viscosity,HSV)与低切黏度(low shear viscosity,LSV)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比治疗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价值,发现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合并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杜超, 刘智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1-14. 
摘要 ( 11 )   PDF (129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内容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合并高血压SAH患者,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合并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90例合并高血压SAH患者,随访1年,预后良好者66例,占比为73.33%,预后不良者24例,占比为26.67%;不同预后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Hunt-hess分级(Hunt-Hess Grading Scale,Hunt-hes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血压、Hunt-hess分级、APACHE-II评分、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情况为影响合并高血压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压、年龄、Hunt-hess分级等因素为影响合并高血压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预后不良现象的发生风险。
探讨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价值
孟彦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5-18. 
摘要 ( 9 )   PDF (12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负荷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简称UCG)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简称SMI)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所收治的80例SM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金标准,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且前者准确度为97.50%明显高于后者的85.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ST段下移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MI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方式,不仅准确性高,还能实现对此疾病的有效检测,为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衰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马雄伟, 田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9-21. 
摘要 ( 10 )   PDF (125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58例慢性HFrE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予坎地沙坦治疗,试验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LVESD(38.64±3.06)mm、LVEDD(50.21±5.00)mm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46.45±4.03)%较治疗前提高,且低/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LHFQ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慢性HFrEF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有效安全,能够改善心功能,同时对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H2FPEF评分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李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22-25. 
摘要 ( 7 )   PDF (133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H2FPEF评分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成功接受PCI治疗的210例STEMI患者相关资料,且术后均至少成功随访1年。依据PCI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分成MACE组和对照组(未发生MACE)。比较两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EMI患者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H2FPEF评分与PCI术后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 MACE组、对照组分别63、147例。MACE组糖尿病史、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支架置入个数≥2个的比例高于对照组,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7.36±1.54) vs (5.18±1.32)分]、H2FPEF评分[(3.87±1.02) vs (1.96±0.65)分]均高于对照组(t=10.421、16.284,P<0.05)。糖尿病史(OR=1.307)、Killip Ⅲ-Ⅳ级(OR=2.132)、支架置入个数≥2个(OR=1.504)和较高的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OR=1.963)、H2FPEF评分(OR=2.318)均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1年的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H2FPEF评分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1、0.843,敏感度80.95%、82.54%,特异度84.35%、81.63%,准确度83.33%、81.90%。结论 急性STEMI患者较高的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H2FPEF评分会增加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二者对MACE发生有良好预测价值。
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英竹, 李欣然, 胡和生, 闫素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26-33. 
摘要 ( 8 )   PDF (141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PsAF)患者Marshall静脉(VOM)无水乙醇消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于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VOM无水乙醇消融的PsAF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VOM无水乙醇消融后3个月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4)与未复发组(n=111)。其中早期复发患者20例、晚期复发患者14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术中影像学及手术并发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sAF患者VOM无水乙醇消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复发组年龄、女性占比、CHA2DS2-VA评分、合并高血压病史占比、合并冠心病病史占比、合并血管性疾病病史占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合并二尖瓣反流、VOM长度≤35.55 mm占比高于未复发组,房颤病程长于未复发组(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房颤病程、CHA2DS2-VA评分、合并高血压病史、合并冠心病病史、合并血管性疾病病史、总胆固醇、LDL-C、合并二尖瓣反流、VOM长度≤35.55 mm是PsAF患者VOM无水乙醇消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OR=1.011,95%CI:1.002-1.020,P=0.021)、二尖瓣反流(OR=3.471,95%CI:1.150-10.473,P=0.027)及VOM长度≤35.55 mm(OR=3.048,95%CI:0.536-0.738,P=0.030)是PsAF患者VOM无水乙醇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OR=0.158,95%CI:0.031-0.801,P=0.026)是PsAF患者VOM无水乙醇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房颤病程、二尖瓣反流及VOM长度≤35.55 mm是PsAF患者VOM无水乙醇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陈新军, 李伟章, 邹建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34-39. 
摘要 ( 11 )   PDF (142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分别给予吲哚布芬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9月 至2022年10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行PCI的ACS患者132名,其PCI后分为两组:观察组(n=63):给予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n=69):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个月,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肝肾功能、血脂水平、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心超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其他不耐受事件及患者服药依从性,完成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生活质量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的临床疗效率为95.2%,对照组9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事件4例(6.4%),对照组MACE事件6例(8.7%),P=0.611;观察组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4例(4.8%),对照组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13例(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其中观察组出现出血事件2例(3.2%),对照组出现出血事件10例(1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相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CCQ-O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12个月的KCCQ-OSS较基线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的KCCQ问卷的平均得分较基线提高18.75分,优于对照组12.9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ACS患者PCI后给予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小板治疗12个月,较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相当,心血管事件无增加,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发生MACE及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事件更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研究
麦健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40-42. 
摘要 ( 5 )   PDF (124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预后作用。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取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等进行比较,评估预后价值。结果 观察组Ⅲ级、Ⅳ级、平均分级高于对照组、Ⅱ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4.00%,高于对照组12.00%(P<0.05);观察组病死率20.00%,高于对照组6.00%(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后,会增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影响患者心功能,加重病情。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
张锋, 胡燕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43-47. 
摘要 ( 11 )   PDF (130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心脏康复(CR)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接收心脏康复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心脏康复(CR)训练;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高于治疗前、SV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的LVEF更高、SV更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高于治疗前,而FEV1指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ak VO2、AT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两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训练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方面效果要优于单纯的心脏康复训练。
地尔硫卓联合尼可地尔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黄春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48-51. 
摘要 ( 6 )   PDF (12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联合尼可地尔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来本院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地尔硫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后HRV指标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因子,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SDNN、RMSSD、PNN50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VEGF指标水平、血浆MDA水平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两组血清NO水平、血浆GSH、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9.27%)与对照组(17.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尔硫卓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能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其心肌功能,减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保护心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冯梦君, 邓豫, 吴春, 肖沛, 李觉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52-55. 
摘要 ( 8 )   PDF (125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收集本院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信息,调查其PCI延误情况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其延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20-2024年之间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院前接受PCI治疗延误时间将入组患者分为延误组(>5 h)88例与未延误组(≤5 h)11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导致延误治疗相关因素。结果 延误组与未延误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夜间发病、合并糖尿病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于夜间发病、合并糖尿病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延误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通过分析导致PCI治疗延误的相关因素可知,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于夜间发病、合并糖尿病的群体发生延误治疗的情况更为严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急救绿色通道,以期为患者争取足够的治疗时间,以此提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马华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56-60. 
摘要 ( 9 )   PDF (128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2,SGLT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抗心衰以及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SGLT2抑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bA1C,HbA1C)],对比两组再入院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6MWT、NT-proBNP、LVEF、心率、血压、BMI以及F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MWT、LVEF水平呈阶梯性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NT-proBNP、心率、血压、BMI以及FPG、HbA1C水平呈阶梯性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SGLT2抑制剂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再入院风险。
合并心律失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下心室重构及冠脉钙化的影响分析
彭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61-64. 
摘要 ( 7 )   PDF (126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合并心律失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超声心动图下心室重构及冠脉钙化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10例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合并组45例和未合并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室重构水平、冠脉钙化情况。结果 合并组的总胆固醇(TC)(176.59±28.66)mg/dL、甘油三酯(TG)(2.22±0.8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81.14±18.97)mg/dL水平高于未合并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39.24±8.59)mg/dL低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组收缩压(SBP)(160.34±10.15)mmHg和舒张压(DBP)为(99.51±9.31)mmHg均低于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组的左室重构水平较合并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组的冠脉钙化总积分为(101.39±14.26)分,较合并组总积分(369.37±25.66)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合并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及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共同参与和构成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过程。
LVISLVIS Jr支架与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影响的前瞻性分析
郭宏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65-68. 
摘要 ( 12 )   PDF (126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LVISLVIS Jr支架与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动脉瘤(IA)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4年7月期间三河市京东誉美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收治的IA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研究组行LVISLVIS Jr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脑血灌注指标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颅内压(ICP)低于术前,脑血容量(rCBV)高于术前,且研究组ICP低于对照组,rCB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S-100B、神经生长因子(NGF)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Neuroform支架相比,LVISLVIS Jr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IA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脑血灌注,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且未增加明显并发症。
人群防治
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定期随访管理对“三高”共病人群疾病管理效果的影响
胡宝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69-72. 
摘要 ( 7 )   PDF (126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定期随访管理模式在“三高”共病人群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参加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246例“三高”共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定期随访管理。比较该组患者管理前、管理12个月后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情况,身体形态变化,血脂、血糖、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 管理后12个月,患者的过量饮酒的比例低于管理前,规律锻炼的比例高于管理前,腹围、体重质量指数(BMI)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空腹血糖、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肌酐低于管理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定期随访管理能够促进“三高”共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预防肾功能损害。
冠心病专科护理
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干预在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或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肖桂芳, 乐丽珍, 李燕萍, 向彩霞, 林焕锋, 孙玉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73-76. 
摘要 ( 7 )   PDF (126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干预在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或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二中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行冠心病PCI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纳排标准筛选后共纳入65例PCI术后焦虑或抑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术后经常规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另给予正念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GSES评分、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下降(P<0.05),GSES评分均升高(P<0.05),且以观察组下降或升高程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或抑郁患者可通过五行音乐疗法联合正念干预,达到良好效果,不仅能消除不良情绪,还能提升其自我效能,优化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对PCI术后睡眠的影响
谢琴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77-79. 
摘要 ( 8 )   PDF (125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采取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行PCI治疗患者,将入组共9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7)实施常规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观察组(n=47)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运动耐力、睡眠质量、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最大公斤摄氧量(VO2 max/kg)、无氧阈(AT)和对照组比较均增加,NT-proBNP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患者采取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及运动耐力,提高睡眠质量,减少MACE发生。
基于分级分区模式的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分析
钟利评, 邓富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80-83. 
摘要 ( 6 )   PDF (126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基于分级分区模式的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39例和分析组(基于分级分区模式的急救护理)39例。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分析组的救治流程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急救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呼吸、心率和收缩压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分级分区模式的急救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优势显著,不但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流程时间、提高急救效果,还能够改善生命体征指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高血压专科护理
互联网为媒介的认知行为指导护理及正念减压对高血压血压控制的效果
苏美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84-86. 
摘要 ( 9 )   PDF (125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互联网为媒介的认知行为指导护理及正念减压护理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高血压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将纳入病例均分两组,一组进行常规护理(33例,对照组),另一组开展互联网为媒介的认知行为指导护理及正念减压护理(33例,观察组)。观察两组高血压病例血压、自护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能力,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互联网为媒介的认知行为指导护理及正念减压,可以提升患者自护能力,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社会综合支持联合时效性激励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林兰兰, 马晨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87-90. 
摘要 ( 7 )   PDF (126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中应用社会综合支持联合时效性激励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的医学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而后以区组随机法分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门诊护理,40例观察组增加社会综合支持联合时效性激励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负担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波动幅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均处于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范畴,同时自我感受负担均为高负担,数值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SS社会支持评分更高,且SPS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血压波动幅度均更较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波动幅度、收缩压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中应用社会综合支持联合时效性激励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对患者的社会支持,促使其得到情感关注和护理关注,能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更积极主动地实施血压有效管理。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个性化容量管理护理及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荣连, 詹榕, 李荣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91-93. 
摘要 ( 5 )   PDF (125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中应用个性化容量管理护理及团体自我肯定训练的医学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于本院就诊的9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区组随机法分为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5例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容量管理护理及团体自我肯定训练护理。对比护理后的容量管理效果、护理前后的PSSS社会支持评分、SPS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干体重达标率、体重管理能力、6 min步行距离、再入院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PSSS社会支持评分更高、SPS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容量管理护理可提高容量管理质量,实现最佳容量平衡状态。而团体自我肯定训练可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减少人格抑制,实现自我负担改善,促患者正性对待疾病和其他客观刺激,进一步提高心衰预后效果。
FOCUS-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亭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94-98. 
摘要 ( 5 )   PDF (128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FOCUS-PDCA质量管理法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中液体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前瞻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遵循统一的治疗和护理标准。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采用FOCUS-PDCA模式指导下的液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液体管理达标率的情况、医护人员在液体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及液体管理评价率的变化情况、口渴感困扰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N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减容量和减容目标达标情况。结果 应用FOCUS-PDCA模式后,观察组液体管理合格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液体管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管理评价率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两组的口渴不适度评分及N端B型钠尿肽原数值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的自管能力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脱水程度及脱水目标达成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行FOCUS-PDCA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提升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液体管理的合格率,提高医疗工作者在液体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评估能力,缓解患者口渴不适感并提升其自我护理技能,促进患者减液体量的效率及实现减液体目标的比率,有效优化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护理
依从性曲线指导的CPM辅助锻炼在高血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的观察
邓珊, 卢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99-102. 
摘要 ( 3 )   PDF (125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依从性曲线指导的CPM辅助锻炼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本院高血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划分两组,一组进行常规护理(45例,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依从性曲线指导的CPM辅助锻炼(45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恢复过程中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生活质量以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以及活动度测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QOL-BREF评分统计,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观察组护理后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依从性曲线指导的CPM辅助锻炼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
踝泵运动护理结合气压治疗仪在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的观察
周秀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03-106. 
摘要 ( 7 )   PDF (126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方案中应用踝泵运动护理结合气压治疗仪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12月于妇产科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分层随机法分40例对照组气压治疗仪以及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气压治疗仪治疗踝泵运动护理。对比干预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周径、水肿程度、预后进程。结果 护理前,两组凝血因子水平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凝血因子水平更优、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下肢周径更低、水肿程度更低,预后进程更优,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方案中应用踝泵运动护理结合气压治疗仪可降低凝血因子,促下肢水肿改善、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利于产妇术后稳定休养,尽早预后转归。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康复运动对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PCI术后有氧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严莉琳, 廖雨娟, 黄莉娜, 刘晓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07-110. 
摘要 ( 6 )   PDF (12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开展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康复运动的价值。方法 择取本院行PCI共90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病人(2024年2-11月)。按数字随机表法将病人均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康复运动。评比两组患者有氧运动能力、生活质量、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干预3个月观察组峰值耗氧量(VO2 peak)、无氧代谢阈值耗氧量(VO2 AT)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心脏病生活质量量表(HRQL)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开展心脏康复接受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增强有氧运动耐力,减少MACE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张荣莹, 朱文静, 邓乾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11-114. 
摘要 ( 4 )   PDF (12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患儿术后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比术后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结果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术后1周FLACC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长低,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长,对促进患儿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性护理干预策略对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周玲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15-118. 
摘要 ( 7 )   PDF (126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策略对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行血液透析的高血压肾病82例患者均分两组,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比较血压、运动耐力、负面情绪、低血压等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85.32±5.74)mmHg、收缩压(125.81±8.51)mmHg,低于参照组(90.53±6.25)mmHg、(141.42±9.84)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分钟步行距离(369.46±71.74)m、30 s负重屈肘次数(19.93±4.75),高于参照组(332.89±71.25)m、(16.42±4.67),比较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42.72±5.13)分、抑郁评分(43.85±4.79)分低于参照组(47.89±5.25)分和(48.62±5.1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压、内瘘闭塞、感染总发生率2.44%低于参照组14.63%,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76.65±5.97)分、情感(78.65±4.19)分、角色(76.94±3.61)分及认知(78.11±4.37)分高于参照组(70.21±5.76)分、(72.28±4.86)分、(71.89±4.21)分及(72.35±4.32)分,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者的血压,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低血压率,从而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改善ICU心衰伴呼吸衰竭心肺功能的研究
张小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19-121. 
摘要 ( 6 )   PDF (125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ICU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ICU 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收治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入组86例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n=43,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3,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根据心肺功能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MACE随访得知,观察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心肺功能评估下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助于心肺功能改善,降低MACE风险。
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的保健护理对妊娠高血压血压控制的效果
李碧珠, 蔡美玲, 陶君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22-124. 
摘要 ( 5 )   PDF (12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有氧运动与松弛训练相结合的保健护理对妊娠高血压血压控制的实际效用。方法 以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设为参考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两组,每组均含40例。比较两组在血压控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在血压控制方面展现出更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的保健护理能更有效地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症状群管理联合防跌倒标识护理对肺癌脑转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徐秋玉, 林秀芳, 陈小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25-128. 
摘要 ( 9 )   PDF (12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癌脑转移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症状群管理联合防跌倒标识护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肺癌脑转移合并高血压8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采取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个组别,包括对照组(n=44,常规护理)、观察组(n=44,症状群管理联合防跌倒标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血压指标、症状群评分、预防跌倒效能评价结果。结果 对比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干预后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观察组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干预后国际跌倒效能量表(FES-I)评分,观察组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脑转移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症状群管理联合防跌倒标识护理,能明显改善相关症状群,提高预防跌倒效能,降低血压指标。
时间理念下护患参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黄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29-132. 
摘要 ( 6 )   PDF (12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时间理念下护患参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86例HICH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时间理念下护患参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负性情绪[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及干预后遵医行为(按时服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康复锻炼)。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BP、DBP、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遵医行为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就HICH术后患者而言,时间理念下护患参与康复护理在控制血压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负性情绪以及提高遵医行为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互动式教育联合兴趣导向运动康复护理在儿童肥胖性高血压患儿中的应用
刘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33-136. 
摘要 ( 8 )   PDF (12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互动式教育联合兴趣导向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对儿童肥胖性高血压患儿血压水平、体重、体脂率、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本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肥胖性高血压患儿为研究主体,共130例,用区间随机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互动式教育联合兴趣导向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2个月后的SBP、DBP、体重、体脂率及运动依从性率。结果 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肥胖性高血压患儿SBP、DBP水平、体重、体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肥胖性高血压患儿运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8.46% vs 87.69%)(P<0.05)。结论 互动式教育联合兴趣导向运动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肥胖性高血压患儿的血压、体重、体脂率,提高运动积极性。
病例报告
腔内治疗右侧永存坐骨动脉闭塞致下肢缺血1例
郑国学, 杨锦, 李冈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37-140. 
摘要 ( 8 )   PDF (176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永存坐骨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下肢动脉发育畸形,报道较少,临床误诊率高。该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常因合并下肢缺血或者破裂出血等急性血管事件就诊而确诊。本文报道一例近期本院成功治疗的右侧永存坐骨动脉瘤合并右下肢动脉急性栓塞病例的诊疗过程,以期为本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综述
GPT模型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预测、诊断、治疗和科研教育的多维潜力
廖一杭, 李拥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7):  141-144. 
摘要 ( 8 )   PDF (12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持续上升,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地发展,其中由OpenAI研发的GPT模型具有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个性化和高效的交互体验,给包含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带来便利。本文就GPT模型在心血管疾病预测、诊断、治疗以及心血管学科教育科研方面的应用潜力展开综述,总结了GPT模型在每方面的具体作用,以及其优点及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