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临床研究
DCB与DES对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及安全性研究
吕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3-6. 
摘要 ( 36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脉介入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ISR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46例,对照组实施DES治疗,观察组实施DCB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靶病变管腔直径和管腔狭窄率、生活质和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靶病变管腔直径及管腔狭窄率、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观察组靶病变管腔直径长大,靶病变管腔狭窄率低、各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手术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较DES相比,DCB治疗ISR可有效改善靶病变管腔狭窄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廖永红, 谢冰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7-10. 
摘要 ( 35 )   PDF (128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在本院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2例,选例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咪达唑仑麻醉,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指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术前(T0)、给药后15 min(T1)、插管时(T2)、气管拔管时(T3)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心血管反应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不同时间点(T0、术后3、6、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镇痛泵使用情况]。比较两组T0、术后24 h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T3时心率、平均动脉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12、24 h 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4/46),与参照组13.04%(6/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减轻炎症反应损伤,且对麻醉苏醒质量无影响,安全性可靠。
持续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刘美辰, 赵松涛, 袁桂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1-14. 
摘要 ( 34 )   PDF (124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选取持续性AF患者30例展开研究,均为其行RFCA治疗,术前收集资料检验各项指标,术后对其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明确引起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开展,平均手术时间(189.52±32.25)min,平均X线照射时间(51.23±10.23)min,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随访半年患者生存率为93.33%未出现并发症。LAD、PLT、左心耳自发显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9个月与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明显,治疗前后的心电图Pdis及Pmax差异明显(P<0.05)。结论 RFCA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可减少复发率,安全性高,疗效优良。RFCA治疗AF患者后,关于复发的预测可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水平、左心房直径、左心耳自发显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判断。
青少年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其防治的研究
施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5-17. 
摘要 ( 26 )   PDF (129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体质管理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校2018-2021级2000名16-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青少年血压调查—标准调查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身体活动及睡眠等,并进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体质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量表及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心血管健康行为指标为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青少年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中医体质类型在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中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男生阳虚质、血瘀质以及气郁质人数低于女生,女生气虚质高于男生;异常组的SBP、DBP、TG、TC、LDL-C、FPG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异常组的HDL-C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良好的健康膳食行为、体育锻炼方式与气虚质呈负相关;体育锻炼方式与阳虚质呈负相关;健康膳食行为与阳虚质呈负相关;BMI、体育锻炼与痰湿质呈负相关;体育锻炼与湿热质呈负相关;体育锻炼与血瘀质呈负相关;体育锻炼与气郁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中医体质类型与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心血管健康指标对青少年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需结合青少年中医体质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心血管干预措施,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P波离散度联合BNP、左心房内径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黄雪梅, 梁玉婵, 池莲花, 黄宇静, 赵冬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8-21. 
摘要 ( 21 )   PDF (124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P波离散度联合脑利肽(BNP)、左心房内径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4年2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区的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95例(以下简称房颤组),按年龄、性别、NIHSS评分进行1:2匹配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排除心房颤动的患者190例(以下简称无房颤组),分析P波离散度联合BNP、左心房内径检测指标,评估上述指标对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房颤组性别、基础疾病史、NIHSS 评分、TOAST分型、血尿酸、LDL、肌钙蛋白与无房颤组对比无差异(P>0.05)。房颤组Pd、LAD、BNP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病史、Pd、LAD、BNP属于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心脏病史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LAD、BNP仍属于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 P波离散度联合BNP、左心房内径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均存在相关性,P波离散度、BNP、左心房内径与阵发性房颤之间联系密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
正压通气联合美托洛尔对OSAHS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褚洮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22-25. 
摘要 ( 23 )   PDF (12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心律失常予以正压通气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OSAHS伴心律失常患者70例(时间区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35例(使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单一组开展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开展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美托洛尔治疗。记录患者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状况,对比两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心律失常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等指标。结果 OSAHS伴心律失常患者中心律失常类型较复杂,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提高,其心律失常复杂度也会增加,容易有房性心动过速出现;治疗后,联合组最高心率、心律失常率较单一组低,最低心率较单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单一组短,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水平较低,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较单一组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和单一组(5.71%)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伴心律失常应用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调节心功能、呼吸状况、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利沙坦酯与厄贝沙坦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
高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26-28. 
摘要 ( 244 )   PDF (123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利沙坦酯与厄贝沙坦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患者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两组均接受了基础治疗,其中常规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而探究组则采用阿利沙坦酯。研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探究组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探究组的NO和SOD水平高于常规组,而ET-1水平则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阿利沙坦酯相较于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炎症指标及血清的表达
赵柯屹, 于文浩, 赵仕慧, 郭亚楠, 刘蓓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29-31. 
摘要 ( 24 )   PDF (124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 21,miR-21)和微小核糖核酸-129(microRNA129,miR-129)的表达情况,以及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CHF患者,按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感染组36例)与CHF无肺部感染(非感染组5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一系列指标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组血清中的(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reatine kinase,CK)、(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Cardiac troponin I,cTnI)、(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C-reactive protein,CRP)、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miR-129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血清miR-21和miR-129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反映老年CHF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心功能损伤和炎症病变程度的指标,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远端与近端桡动脉不同路径的运用效果对比
王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32-34. 
摘要 ( 27 )   PDF (127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远端与近端桡动脉不同路径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380例患者,均为某院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所收治,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90例;对照组选择近端桡动脉入路,研究组则选择远端桡动脉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32%(183/190)、85.26%(162/190);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穿刺时间明显更长(P<0.05),穿刺时疼痛评分明显更高(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术后第1 d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结论 在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时,远端桡动脉入路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近端桡动脉入路,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更显著,而且穿刺成功率低于近端桡动脉入路,然而其术后第1 d并发症却更少,因此可以将其当成备选方案之一。
冠脉CTA定量粥样硬化斑块参数对UAP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吴明哲, 李英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35-38. 
摘要 ( 21 )   PDF (138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定量粥样硬化斑块参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78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44)和非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13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粥样硬化斑块参数[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斑块负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冠脉CTA定量粥样硬化斑块参数对UAP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斑块总体积、斑块负荷高于非不良心血管事件组(t=5.116;t=5.232,P<0.05)。两组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斑块总体积、斑块负荷预测UAP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821,高于斑块总体积的0.723、斑块负荷的0.751(Z=2.265;Z=2.096,P<0.05)。结论 冠脉CTA定量粥样硬化斑块参数对UAP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UAP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基于CT血管造影的BATMAN评分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云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39-41. 
摘要 ( 31 )   PDF (13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CT血管造影(CTA)的BATMAN评分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血管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50例ABAO血管内治疗患者,均行CTA检查,获得BATMAN评分。治疗后90 d,根据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分值≤2为预后良好(n=28),分值>2为预后不良(n=22)。比较两组BATMAN评分及其他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50例ABAO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不良22例,预后良好28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BATMAN评分更低(P<0.05),且预后不良组年龄、发病至复流时间、入院NIHSS评分更高(P<0.05),入院GCS评分更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入院NIHSS评分(高)及BATMAN评分(低)是ABAO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NIHSS评分与BATMAN评分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40,此时95%CI为0.698-0.92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和82.14%。结论 基于CTA的BATMAN评分能较好预测ABAO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情况。
补阳还五汤与温阳针灸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尚玉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42-44. 
摘要 ( 21 )   PDF (123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与温阳针灸联合应用于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IS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温阳针灸,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UL-FMA、FMA-L、SS-QOL得分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IHSS、TNF-α、IL-6、IL-8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阳针灸治疗老年IS患者可改善神经损伤、运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并可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晨起与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辅助治疗H型高血压后血管内皮功能的观察
张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45-47. 
摘要 ( 48 )   PDF (122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晨起与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针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中选择210例(时间区间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105例,晨起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和观察组(105例,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等。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4、白介素-12、干扰素-γ水平检测与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对比患者内皮素-1、一氧化氮以及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血管性假性血友因子抗原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夜间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有效对患者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进行调节,并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超声测量EAT、颈动脉Crouse积分法联合AIP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戚日玲, 刘家荣, 卢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48-52. 
摘要 ( 28 )   PDF (127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颈动脉Crouse积分法联合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组(n=31)与非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组(n=169)。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计算颈动脉Crouse积分、AIP,分析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本着“差异即相关”原则,先单因素分析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三者间的相关性,比较EAT厚度、颈动脉Crouse积分法、AIP单独及联合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发现: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合并糖尿病情况对比(P>0.05);脑血管事件发生组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TC、LDL-C、TG水平、AIP高于非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组,HDL-C水平低于非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指数三者间两两呈正相关(P<0.05),绘制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单独及联合的ROC曲线分析,发现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敏感度为90.32%,特异性为88.76%。结论 EAT厚度、颈动脉Crouse评分、AIP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上述指标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EAT、颈动脉Crouse积分法、AI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关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
阿司匹林加氟桂利嗪并用对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卢晓阳, 李超, 吴世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53-55. 
摘要 ( 18 )   PDF (129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对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于金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探究组额外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血流变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在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变学方面,探究组也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梗塞患者,相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血流变学指标。尽管联合用药可能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但总体上这种治疗方案是安全且有效的。
超声LV-PSL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陈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56-59. 
摘要 ( 17 )   PDF (13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超声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PSL)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ensini积分情况分为轻度组(n=39)和中重度组(n=41),并选取同期40例冠脉造影无狭窄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参数及LV-PSL参数[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三组患者各数据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 轻度组与对照组GLS、GWI及GC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上述参数低于轻度组与对照组(P<0.05)。三组GWW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重度组(P<0.05);三组GWE比较,对照组>轻度组>中重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WI、GCW、GWW及GWE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证实:超声LV-PSL参数均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以GWE诊断效能最高,此时AUC为0.882(95%CI为0.790-0.9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6%和95.00%。结论 超声LV-PSL参数GWI、GCW、GWW及GWE是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且GWE价值最高。
益心舒胶囊辅助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SAQ、SDS、SAS评分的影响
张木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60-62. 
摘要 ( 16 )   PDF (122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辅助对冠心病(CHD)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选自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68例CHD伴抑郁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益心舒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SDS、SAS评分和患者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升,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6MWT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辅助治疗对CHD伴抑郁患者的病情具有正向作用,既可以缓解情绪,又能改善患者病情。
能谱CT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分析
王世英, 谢开琼, 孙丽, 谢叶芹, 林璐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63-66. 
摘要 ( 24 )   PDF (131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能谱CT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且同时接受能谱CT、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75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DSA)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狭窄组及非颈动脉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能谱CT参数(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和颈部血管超声参数[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差异,经ROC曲线评估上述影像学参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以DSA评估结果为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依据,将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分为轻中度组、重度组两亚组,比较各亚组患者入院时上述影像学参数差异,经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在颈动脉狭窄程度中的效能。结果 经DSA检查确诊颈动脉狭窄患者49例(65.33%),非颈动脉狭窄患者26例(34.67%)。颈动脉狭窄组患者EDV、PSV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明显低于非颈动脉狭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EDV、PSV、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单独及联合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0.666、0.647、0.728、0.8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V、PSV变化趋势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变化趋势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EDV、PSV、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单独及联合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862、0.694、0.878、0.9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均具有良好的诊断评估效能,对临床评估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刘婷婷, 虞凯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67-69. 
摘要 ( 18 )   PDF (128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降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口服降压,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降压幅度,血清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缬沙坦,降压平稳快速,并显著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70-73. 
摘要 ( 111 )   PDF (12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末端脑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NT-proBNP、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LVEDD及LVPWD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CRP、TNF及IL-6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冠心病专科护理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林伟玲, 连艺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74-76. 
摘要 ( 23 )   PDF (128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4例行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更高;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4.80% vs 3.70%)较低(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延续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何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77-79. 
摘要 ( 28 )   PDF (122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来本院接受治疗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102例,然后将其纳入研究,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和延续组,每组各有51例。普通组小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延续组小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和普通组小组的患者进行比较,延续组这一小组的依从率更高(P<0.05);在刚出院的时候,两个小组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普通组小组的患者进行比较,延续组这一小组在3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在刚出院的时候,两个小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普通组小组的患者进行比较,延续组这一小组在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基于辨证施护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何春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80-83. 
摘要 ( 27 )   PDF (124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辨证施护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CHD患者病历98例作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观察组(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辨证施护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统计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康复时间及入院当天、干预4周心功能[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指标]、负性情绪[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观察组SV、CO、CI、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观察组K10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辨证施护理念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CHD患者,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SMART精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二级预防及并发症的影响
林静, 张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84-86. 
摘要 ( 27 )   PDF (123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冠心病PCI术后护理过程中开展SMART精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在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冠心病PCI手术患者中选择88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44例,术后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开展SMART精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针对两组术后心功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病症感知水平等对比。结果 心功能水平检测,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症感知水平,认知描绘维度、情绪描绘维度以及综合理解维度,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PCI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时开展SMART精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自身病症认知水平,提升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APACHEⅡ的护理联合身心综合护理对重症冠心病睡眠、生活质量的影响
彭秋花, 干金凤, 邹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87-89. 
摘要 ( 20 )   PDF (122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lI)的护理联合身心综合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症冠心病患者中选择76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1-76号,奇数序列开展常规护理(38例,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APACHEⅡ的护理联合身心综合护理(38例,观察组)。针对两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针对患者睡眠质量评估,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并发症统计,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护理时开展APACHEⅡ的护理联合身心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照顾行为指导联合反馈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照顾者中的应用
陈京京, 曹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90-93. 
摘要 ( 28 )   PDF (12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照顾行为指导联合反馈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照顾者中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照顾者常面临较高的照顾负担和心理压力,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有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照顾行为指导联合反馈法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和反馈,提升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积极感受。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照顾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照顾行为指导联合反馈法。干预措施包括:针对不同阶段的照顾者提供个性化的行为指导;通过反馈法进行持续的教育和评估。干预三个月后,比较两组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照顾负担得分和照顾者积极感受评分。结果 观察组照顾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顾负担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顾者积极感受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照顾行为指导联合反馈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照顾者中,可以提升照顾者照顾能力,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增强照顾者积极感受。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双心管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绞痛发生频率的影响
毛玉露, 宋华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94-97. 
摘要 ( 23 )   PDF (130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双心管理对心绞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绞痛发生频率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管理)、观察组(n=30,基于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双心管理),观察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发作频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结果 管理前两组患者LVEF、心绞痛发作频率及STAI、SUPPH、GQOLI-74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t=1.003、0.963,P=0.320、0.340),但观察组STAI评分低于对照组(t=3.503、2.663,P=0.001、0.010),且SUPPH、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t=3.676、3.198、2.754、2.967、2.744,P=0.001、0.002、0.008、0.004、0.008)。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双心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并且缓解焦虑情绪。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马红艳, 周纹纹, 段玉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98-101. 
摘要 ( 24 )   PDF (124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23年1-10月收治的92例为AM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5月收治的4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2023年6-10月收治的46例为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联合优化后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卧床时间更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AMI的健康知识掌握更好,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联合急诊流程优化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率,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升护理满意度。
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张小丽, 杨凤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02-105. 
摘要 ( 27 )   PDF (123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关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护理满意度在两组间对比。结果 护理后,关于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分数,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心绞痛发作次数,研究组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理论结合情景体验式多层次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改善其健康行为,有利于控制心绞痛发作,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以跨理论模型为导向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艳丽, 徐斌, 陈淑荣, 叶掀, 郑力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06-108. 
摘要 ( 33 )   PDF (123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以跨理论模型(TTM)为导向的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本院收治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时间段分组,将上述样本归入不同组别(n=35),命名为对照组(2023年3-8月)、观察组(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TTM为导向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以TTM为导向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采用。
高血压专科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邓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09-112. 
摘要 ( 26 )   PDF (124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成立优质护理干预小组、入院指导、用药指导、血压控制、情感指导、生活行为指导等。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120.25±5.14)mmHg,舒张压(81.34±5.48)mmHg低于对照组(142.69±6.81)mmHg,(90.98±5.82)mmHg(P<0.05)。(2)观察组护理依从性(8.59±2.63)分,孤独感(22.56±3.99)分优于对照组(2.41±1.05)分,(56.85±4.58)分(P<0.05)。(3)观察组SAS(20.14±3.95)分,SDS(21.10±3.98)分低于对照组(36.85±4.78)分,(40.20±4.57)分(P<0.05)。(4)观察组心理维度(14.56±3.54)分,生理维度(15.69±3.52)分,环境维度(16.85±4.17)分,社会维度(13.69±5.24)分高于对照组(10.25±1.07)分,(11.09±2.10)分,(12.65±2.57)分,(11.10±2.98)分(P<0.05)。结论 在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孤独感,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患者负面情绪。
态势分析法指导的个性化护理联合随访管理对高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珍珍, 何燕秋, 许剑丽, 林桂兰, 吴珊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13-115. 
摘要 ( 20 )   PDF (126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开展态势分析法指导的个性化护理联合随访管理的价值。方法 试验病例均为本院确诊高血压患者共92例,时段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全体病例均分两组(数字随机表法),各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随访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态势分析法指导的个性化护理。从血压指标、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心脑血管事件对两组开展评比。结果 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开展态势分析法指导的个性化护理联合随访管理可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的影响
黄松霞, 王金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16-118. 
摘要 ( 25 )   PDF (131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CHF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各含30例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延伸组(常规护理+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延伸组心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延伸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期间,延伸组再入院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施以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化延伸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模式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技能掌握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19-121. 
摘要 ( 32 )   PDF (123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采取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模式护理产生的效应和价值。方法 以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为数据截取区间,遴选其中本院收治70例冠心病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策略,将上述样本归入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ESPC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自护技能掌握度、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ESPCS模式护理对冠心病CHF患者自护技能掌握度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护理
双心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郑丽如, 陈秀娟, 方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22-125. 
摘要 ( 21 )   PDF (124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双心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实施双心护理,首先,建立双心模式护理小组,然后制定关于双心护理相关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症状观察、心脏康复运动、饮食干预、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社会和家庭的强化支持、用药依从性指导、院前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0.86±3.26)分、抑郁评分(43.12±1.85)分低于对照组(45.35±4.82)分、(50.13±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51.76±5.78)mm、LVESD(48.09±5.50)mm、LVEF(50.50±9.34)%优于对照组(55.33±5.50)mm、(53.92±5.33)mm、(45.93±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通过双心护理干预,可改善情绪,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
林春琼, 孙允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26-128. 
摘要 ( 19 )   PDF (123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小儿先心病外科手术的治疗和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1例小儿先心病外科手术的患儿数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应激反应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评价指标,研究结果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中,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是研究组患儿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VAS评分来看,研究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心病外科手术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患儿术后的快速康复。
积极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萃芳, 杨伟华, 刘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29-131. 
摘要 ( 34 )   PDF (123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40例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精神专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分为A、B组各2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情绪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评分(44.12±4.27分、39.38±5.91分)均低于A组(51.74±5.69分、48.84±5.97分),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87.84±6.97分、90.14±6.33分)均高于A组(76.38±6.61分、78.84±7.47分),对比P均<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林生伦, 刘欣欣, 王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32-135. 
摘要 ( 22 )   PDF (127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综合分析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88例ICU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ICU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下肢肿痛发生率、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凝血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肿痛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以及凝血功能更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ICU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提高满意率,降低下肢DVT/肿痛发生率、加速静脉血流等。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专科规范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刘立娟, 林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36-138. 
摘要 ( 22 )   PDF (123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专科规范化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收治9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以及住院等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指标值均比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指标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问卷6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规范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缩短、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采用。
病例报告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联合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1例
吴闯举, 周杰, 熊雁, 文鹤龄, 刘明江, 唐艺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39-140. 
摘要 ( 20 )   PDF (149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例老年男性,因“反复胸闷2年,加重3月余”入院,缺血性心肌病明确,规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3月再次行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ICD联合CCM纠正心衰预防猝死,CCM工作状态下ICD心室感知不受影响,术后3月随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经程控优化后无相关干扰。
综述
血管稳态调节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李佳芹, 张贝, 解瑞梓, 陈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11):  141-144. 
摘要 ( 54 )   PDF (123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管稳态是指血管结构完整、功能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稳态失衡导致的血管重构、血管活性因子代谢紊乱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如何预防和及时干预其进程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阶段血管稳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未来调节血管稳态提供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