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EICU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及预后的影响
曲光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78-81.
摘要
(
32 )
PDF (124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围绕收入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开展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评定其在改善患者心理弹性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EICU收治的80例均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例数40例,对照组采取EICU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就两组干预效果、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对比,另比较两组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 vids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CD-RIS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转出E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30.00%)较对照组(1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出院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RISC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0%,相比对照组(20.00%),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收入于EICU且行PCI术的AMI患者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减轻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弹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加速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