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4-30
临床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PCI对STEMI患者心功能、血流分级和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邓世磊, 彭芝斌, 杨泽敏, 李波华, 黄杨华, 皮晓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3-5. 
摘要 ( 73 )   PDF (90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血流分级和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宜都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7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予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治疗)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流分级以及近期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治疗后,两组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PCI对STEMI患者心脏收缩功能、血流灌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但未见近期MACE发生率降低。
不同时间段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单纯夜间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鲁朝霞, 杨达, 王岳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6-10. 
摘要 ( 66 )   PDF (120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睡前服用降压药物与晨起服用降压药物对单纯夜间高血压(isolat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IN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马鞍山临床学院诊断为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10,睡前给药)和对照组(n=110,晨起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1月后血压情况、血压达标率、非杓型血压检出率、靶器官损害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夜间平均SBP和DB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天SBP和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服药1月后研究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非杓型血压检出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非杓型血压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颈部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肾脏、脑靶器官损害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可有效降低夜间血压水平以及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降压效果更明显、提高血压达标率,减少颈动脉斑块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血清hs-CRP、PTX-3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谢金, 江惠琼, 黄映婷, 李玉祥, 谢思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1-13. 
摘要 ( 53 )   PDF (121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均采血检测hs-CRP、PTX-3水平,比较两组间hs-CRP、PTX-3水平差异;并依据是否发生VA将AMI患者分为单纯AMI组及合并VA组,比较两组hs-CRP、PTX-3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AMI后VA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PTX-3水平为(14.52±1.35)mg/L、(0.75±0.12)ng/mL,高于对照组的(4.12±0.41)mg/L、(0.24±0.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AMI患者共出现32例VA,发生率为32.00%;合并VA患者血清血清hs-CRP、PTX-3水平为(18.49±1.67)mg/L、(1.12±0.23)ng/mL,高于单纯AMI患者的(12.12±1.24)mg/L、(0.54±0.1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hs-CRP、PTX-3在AMI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且能够预测VA的发生,有助于完善早期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血清载脂蛋白A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胡孝飞, 刘斌, 郭思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4-16. 
摘要 ( 38 )   PDF (135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载脂蛋白A(ApoA1)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资料、ApoA1、Lp-PLA2等临床资料,依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比两组患者ApoA1、Lp-PLA2水平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poA1、Lp-PLA2及两者联合对AMI病人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随访期间共计发生MACE事件31例,发生率为24.41%(31/127)。其中MACE组患者ApoA1、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以是否发生MACE作为因变量,患者ApoA1、Lp-PLA2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ApoA1、Lp-PLA2水平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oA1、Lp-PLA2及两者联合预测AMI患者MACE的灵敏度分别为77.4%、67.7%、80.6%,特异度分别为79.8%、88.5%、91.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66、0.898,ApoA1联合Lp-PLA2的预测效能优于单项指标。结论 ApoA1、Lp-PLA2水平均可应用于AMI患者预测MACE的发生,但ApoA1联合Lp-PLA2的预测效能更好。
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两种不同类型瓣膜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对比研究
林毓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7-20. 
摘要 ( 49 )   PDF (117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两种不同类型瓣膜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确诊的心脏瓣膜病患者120例,均行二尖瓣置换术,按照1:1匹配原则将接受生物瓣膜置换者60例作为A组,接受机械瓣膜置换者60例作B组。比较两组基础指标、术后1年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 d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术后1年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结果 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1年A组心功能NYHA分级优于B组(P<0.05);A组术后3 d血清CRP、IL-6水平低于B组,且两组均低于术前(P<0.05);与B组(23.33%)相比,A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低(P<0.05)。结论 较机械瓣膜,生物瓣膜应用于心脏瓣膜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高血压孕妇产后出血和对血压的影响
黄淑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21-23. 
摘要 ( 43 )   PDF (116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孕妇实施米索前列醇治疗后的成效。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60例妇科产科高血压患者,展开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干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实施米索前列醇干预措施,对照组受试者实施缩宫素干预措施。对干预后试验患者之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发生几率、血压指标水平等观察指标实施分析。结果 干预工作开展后,试验组干预对象产后出血量,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对象产后大出血发生几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对象血压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试验组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妇科产科高血压患者米索前列醇干预,其实施后的效果相对较好,出血量和产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减少,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氨氯地平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吴行诚, 杜熙冠, 黄鲁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24-27. 
摘要 ( 139 )   PDF (118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患有H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共计120例,时间从2022年10月开始,直至2023年10月截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两组,每组60例,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予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同时加入氨氯地平,观察组则加入氨氯地平叶酸片。对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与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肌酐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总有效率的对比数据方面,均以观察组更具有优势性(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肌酐水平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肌酐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叶酸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水平,且联合方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于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评估意义
夏丽萍, 任冬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28-31. 
摘要 ( 53 )   PDF (127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对于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评估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4例ACI伴高血压患者,按入院时Hcy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Hcy水平≥10 μmol/L为H型高血压组(n=59),<为10μmol/L为非H型高血压组(n=45)。对比两组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对比不同血流动力学分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分型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对ACI伴H型高血压的诊断价值。结果 H型高血压组血流动力学分型0级、1级患者比例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4级、5级患者比例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Vm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RI、PI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不同血流动力学分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分型与NIHSS评分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31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诊断ACI伴H型高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敏感度为77.80%,特异度为61.00%。结论 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于区分和评估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芪苈强心胶囊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共治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
刘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32-34. 
摘要 ( 48 )   PDF (116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芪苈强心胶囊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共治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经我院确诊为慢性心衰的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组别(34例/组)设计,对照组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单药服,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施加芪苈强心胶囊共治,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机体炎症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3项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心排血量]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机体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I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总占比(5.88% vs 11.76%)相当(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共治可更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机体炎症物质清除,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相对可靠。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任文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35-37. 
摘要 ( 39 )   PDF (117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药理机制。方法 在本院共开展为期2年的研究试验,开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8月,样本对象选定98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统一进行PCI手术治疗,以1:1均衡法分组,即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观察组在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其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行性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血液灌流联合低钙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ET、ATⅡ、PTH水平的影响
陈小英, 肖雅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38-40. 
摘要 ( 26 )   PDF (116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血液灌流联合低钙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ET-1、ATⅡ、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60例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于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接受本次前瞻性试验分析,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低钙透析,研究组予以血液灌流联合低钙透析。观察血压、肾功能、ET-1、ATⅡ、PTH指标。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各血压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各肾功能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ET-1、ATⅡ、PTH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低钙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显著降压与改善肾功能,且利于减轻内皮损伤与优化钙磷代谢水平。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载脂蛋白A1、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王洋洋, 李晓慧, 彭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41-43. 
摘要 ( 39 )   PDF (116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载脂蛋白A1、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心衰组患者年龄、cTnI、CK-MB、BNP、Scr、MHR、PTH、Cys C及HCY水平均高于非心衰组,行PCI急诊手术及ApoA-Ⅰ水平低于非心衰组;使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发现BNP、MHR、PTH、Cys C及HCY水平增高, ApoA-Ⅰ水平降低是AMI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载脂蛋白A1、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因素,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恩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童慧玲, 陈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44-47. 
摘要 ( 212 )   PDF (117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恩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 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筛选时间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样本数量216例,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开展恩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血糖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前未见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心力衰竭标志物无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C反应蛋白指标无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有效率结果中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不良反应结果中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恩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患者血糖,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理机能,应用价值显著。
CT脑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张亚骏, 陈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48-51. 
摘要 ( 46 )   PDF (126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ACI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治疗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19)和预后良好组(n=8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组别CTP参数(CBV、CBF、MTT及TTP)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ACI患者,预后不良组19例,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TP参数CBV、CBF更低,MTT及TTP更高(P<0.05),且预后不良组年龄、TC、发病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IHSS评分、低CBV、低CBF及高MTT是导致ACI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诊断的AUC最高,为0.977,此时95%CI为0.925-0.99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1%和85.19%。结论 CTP参数CBV、CBF降低及MTT升高对ACI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冠心病专科护理
心血管科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综合评价
刘丽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52-55. 
摘要 ( 40 )   PDF (117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心血管科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开展冠心病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心血管科专病一体化管理,两组管理18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LVEF、SV等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MLHFQ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HPLP-Ⅱ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研究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科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与健康行为,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方面的价值突出。
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高丽娟, 陈露, 陈平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56-59. 
摘要 ( 39 )   PDF (117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的运动恐惧、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研究时间内(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将其中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而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39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恐惧(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heart,TSK-SV Heart)、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TSK-SV Hear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的运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运动恐惧、提高运动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莹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60-63. 
摘要 ( 37 )   PDF (117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来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方面,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上的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方面,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依从性、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舒适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干预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SAS、SDS影响分析
陈琴, 陈秀榕, 罗秋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64-66. 
摘要 ( 39 )   PDF (116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干预联合激励式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入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干预联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干预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提高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对心肌缺血患者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余玲, 赵利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67-70. 
摘要 ( 35 )   PDF (117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对心肌缺血患者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入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心肌缺血患者护理前饮食、运动、自我管理认知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等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肌缺血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心肌缺血患者饮食、运动、自我管理认知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等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能有效提升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康复中应用认知重构干预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效果
叶建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71-73. 
摘要 ( 35 )   PDF (122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急性心梗患者开展PCI术后护理中实施认知重构干预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本院PCI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纳入76例,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38例,术后恢复中开展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38例,术后恢复中开展认知重构干预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病症感知水平、生活质量等。结果 对比两组病症感知水平,认知描绘维度、情绪描绘维度以及综合理解维度,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开展认知重构干预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病症感知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CICARE沟通模式结合反馈式宣教对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吉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74-77. 
摘要 ( 56 )   PDF (118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ICARE沟通模式结合反馈式宣教对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35例。对各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照组应用反馈式宣教;观察组在宣教时采用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术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信息获取、交流互动、改善健康、经济支持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知识、情绪管理、遵医行为、疾病知识及急救技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3个月后均未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观察组再入院率2.86%,对照组再入院率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CARE沟通模式结合反馈式宣教的应用,能明显提高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应用。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EICU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及预后的影响
曲光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78-81. 
摘要 ( 32 )   PDF (124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围绕收入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开展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评定其在改善患者心理弹性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EICU收治的80例均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例数40例,对照组采取EICU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就两组干预效果、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对比,另比较两组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 Da vids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CD-RISC)]、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转出E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30.00%)较对照组(1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出院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RISC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0%,相比对照组(20.00%),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收入于EICU且行PCI术的AMI患者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减轻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弹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加速康复进程。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改变整合模式下的护理随访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价值
陈燕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82-84. 
摘要 ( 34 )   PDF (116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改变整合模式下的护理随访的医学价值。方法 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开展时段,选择此时段内就诊于我院的6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区域随机法分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改变整合模式下的护理随访,以欧洲五维度问卷(EuroQol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EQ-5D)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再对比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行动能力、自我照护能力、日常活动等EQ-5D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改变整合模式下的护理随访的医学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利于患者居家更好养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思路与实施效果
郑思, 饶情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85-87. 
摘要 ( 40 )   PDF (122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均分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并发症率、心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1.67%,对照组11.67%(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5.00%(P<0.05);施护前LVEF、LVEDD、CO、NT-proBNP 两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LVEF、CO为观察组更高,LVEDD、NT-proBNP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心功能,并可减少并发症及和谐护患关系。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的NT-proBNP、ST2指标的影响分析
陈雨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88-90. 
摘要 ( 31 )   PDF (116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的NT-proBNP、ST2指标的影响。方法 入选54例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主要于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参与本次前瞻性试验调查工作,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研究组27例,依次赋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共护理干预2个月后总结护理效果,评价标准为心衰标志物与心肺耐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衰标志物与心肺耐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T2、NT-proBNP心衰标志物明显较对照组降低,6MWT心肺耐力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上肢、下肢功能方面与BI指数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NT-proBNP、ST2指标明显下降,且心肺耐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病情康复有效性研究
何笑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91-94. 
摘要 ( 33 )   PDF (117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心绞痛(CCS)分级、6 min步行测验(6MWT)、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探究组CCS分级低于常规组,6MWD长于常规组(P<0.05);探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准备度与恐动症的相关性研究
彭小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95-97. 
摘要 ( 38 )   PDF (122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准备度与恐动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前4 h发放院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Tampa评分量表(TSK),统计量表评分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RHDS与TSK相关性。结果 AMI患者RHDS均分为(97.02±6.6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急救时间是AMI患者RHDS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RHDS与TSK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急救时间、TSK是AMI患者RHD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与恐动症呈负相关,AMI患者出院准备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急救时间等。
高血压专科护理
沙盘游戏联合知信行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血压控制的效果
倪美玲, 林雁萍, 张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98-100. 
摘要 ( 33 )   PDF (116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取沙盘游戏联合知信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时段内确诊医治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10例。依据入院循序编号随机划分两组,各组5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开展沙盘游戏联合知信行护理。评价两组自护能力、血压指标。结果 对比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观察组干预后相比对照组其各维度得分增加更明显,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对比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观察组干预后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取沙盘游戏联合知信行护理可明显提升自护能力,更好控制血压水平。
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的LEARNS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高丽萍, 潘玲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01-105. 
摘要 ( 38 )   PDF (119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的LEARNS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76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88例,开展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的LEARNS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对照组有1例中途失访,观察组1例失访、1例主动要求退出,予以脱落,最终对照组87例、观察组86例。观察组干预后成人的血压正常值、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和防治原则等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行为量表(HPSMBRS)中的饮食、用药、情绪及病情监测评分分别为(40.11±5.09)分、(16.88±3.40)分、(26.77±4.10)分及(16.99±3.10)分,均高于对照组(33.45±5.10)分、(13.55±2.31)分、(23.45±4.23)分及(13.44±2.17)分(P<0.05),收缩压(SBP)为(130.11±5.34)mmHg、舒张压(DBP)为(85.76±9.23)mmHg均低于对照组(143.22±5.01)mmHg和(90.12±6.11)mmHg(P<0.05)。结论 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管理的LEARNS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有效改善血压水平。
对老年高血压给予保护动机理论下的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
林燕勤, 戴娟, 王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06-109. 
摘要 ( 40 )   PDF (118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保护动机理论下的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福建省立医院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2023年1-12月时期收治,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入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下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3个维度测验所得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得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指标值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4个维度测验得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辅以保护动机理论下的个体化护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提升可产生积极影响,且能够更好维持血压水平稳定,值得推荐和施行。
高血压患者行家庭护理模式对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淑云, 张榕榕, 曾淑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10-112. 
摘要 ( 54 )   PDF (121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对高血压a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构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某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纳入的82例患者经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1)、观察组(n=41),予以对照组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则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测定数值,结果为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测定数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价两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心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命力测定数值均显示为观察组较高,和对照组相比(P<0.05);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测定数值均呈现为观察组较高,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在调控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层面具有突出效果,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借鉴。
基于延续性护理下的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健康行为的价值
蔡建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13-115. 
摘要 ( 40 )   PDF (11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延续性护理下的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对血压和健康行为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为研究开展时段,将此时段在我院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血压>140/90 mmHg)80例为研究对象,以区组分组法分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延续性护理下的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血压水平以及健康行为;结果 干预前,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更低,且符合控制控制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遵医服药、运动坚持、作息管理、烟酒嗜好管理等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基于延续性护理下的自护理论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合理管控血压,实现平稳的降压,同时可传播和加深健康观念,促患者选择利于自身健康和血压控制的健康行为。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IMPACT模式护理对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 遵医优良率的改善效果
张守艳, 陈丹凤, 林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16-119. 
摘要 ( 29 )   PDF (118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估确定-定义-产生-应用-计算-跟踪(IMPACT)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HFpEF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抽检入组患者例数为64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3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IMPACT模式护理,对比干预效果,评估指标包含心功能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遵医优良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有所改善,且改善效果较为突出者为观察组(P<0.05);评估入组纳选对象护理满意度,有形性、移情性、保证性、可靠性、反应性评估结果均显示为观察组较高(P<0.05)。以对照组测定指标为参照,观察组遵医优良率较高(P<0.05)。结论 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其IMPACT模式干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可提高遵医优良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护理
Kubler-Ross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肝癌伴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
林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20-123. 
摘要 ( 33 )   PDF (117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Kubler-Ross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肝癌伴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肝癌伴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Kubler-Ross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水平及护理配合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配合率比较差异显著(93.88% vs 75.51%,P=0.012)。结论 对老年肝癌伴高血压患者应用Kubler-Ross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好转及血压水平的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更高,这对患者预后及护理质量的切实提升有重要意义。
多学科ECMO团队护理对重症心脏病ECMO应用患者的效果观察
童小英, 郑洋, 殷婷婷, 袁丛丽, 郭冬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24-127. 
摘要 ( 40 )   PDF (118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学科ECMO团队护理模式在重症心脏病ECMO应用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内容采用多学科ECMO团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焦虑、营养状态评分,ECMO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RASS、CPOT、HAMA、简易胃肠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ECMO团队护理有助于ECMO治疗重症心脏患者镇痛、镇静、焦虑、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递进式康复锻炼结合正念减压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媚, 邓玉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28-131. 
摘要 ( 28 )   PDF (118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递进式康复锻炼结合正念减压训练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并采用递进式康复锻炼结合正念减压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运动耐力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参照组,LVEDD和 NT-proBN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和肌肉张力低于参照组,耗氧量和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参照组(23.26%)(χ2=6.198,P=0.013)。结论 递进式康复锻炼结合正念减压训练可提高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HBM的跟踪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熊晓芬, 张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32-134. 
摘要 ( 46 )   PDF (116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开展健康信念模式(HBM)的跟踪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23例为对象,随机选取组内10例(对照组,术后开展常规护理支持),另13例(观察组,开展HBM的跟踪护理联合健康宣教)。针对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ESCA量表评分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时开展HBM的跟踪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可以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恢复。
有氧运动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在心力衰竭并抑郁患者心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王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35-137. 
摘要 ( 39 )   PDF (116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心衰并抑郁患者接受有氧运动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医治共88例心衰并抑郁患者,时段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开展有氧运动联合合理情绪疗法。从干预前后心功能、情绪状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衰并抑郁患者接受有氧运动联合合理情绪疗法对心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且明显缓解负面情绪,降低MACE风险。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家庭陪伴式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医学, 李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38-140. 
摘要 ( 38 )   PDF (11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个性化护理与家庭陪伴式护理对患儿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 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选择所在医院心内科接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开展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个性化护理联合家庭陪伴式护理。护理前、护理7d,对比两组心理状态[Zungs焦虑评价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s抑郁评价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7d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75.76%)、家属满意度(93.94%)相比,研究组(81.82%、96.9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个性化护理与家庭陪伴式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综述
CA125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庞樱容, 孙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8):  141-144. 
摘要 ( 48 )   PDF (119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是一种糖蛋白抗原,主要用于卵巢恶性肿瘤筛查、诊断和监测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CA125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相关。本文就CA125在CV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