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5-15
临床研究
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杨玲芳, 陈丽芳, 郑清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3-5. 
摘要 ( 40 )   PDF (23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SMI患者88例,均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SMI及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情况,“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常规心电图与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SMI中的诊断价值,并对其一致性进行计算。结果 相比于SMI阴性患者,SMI阳性患者发作时间及平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SMI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常规心电图检查一致性不佳(k值=0.303,P=0.004);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致性良好(k值=0.774,P=0.000)。结论 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SMI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一致性较高,且使用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河南焦作地区汉族与回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点的对比
吴寒萌, 陈建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6-8. 
摘要 ( 38 )   PDF (68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河南焦作地区汉族和回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点的差异,从而为汉族、回族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针对性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84例患者,根据民族分为汉族组(123例)和回族组(61例),危险因素有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糖尿病、高血压(均特指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I)、尿酸、遗传史、年龄,收集两组危险因素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结果 汉族组的年龄显著高于回族组,回族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家族史都明显大于汉族组,汉族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大于回族组,回族组的前降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少于汉族组,汉族组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大于回族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B型病变比率最高。结论 汉族组患冠心病的年龄高于回族,汉族患者冠心病三支病变比例大于回族,回族汉族冠心病患者B型病变比率最高,汉族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回族。
血清NT-proBNP、cTnI、CK-MB与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
卢燕娇, 余芳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9-11. 
摘要 ( 29 )   PDF (3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德化县医院诊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依据Gensini评分法对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严重程度进行危险分层,划分为轻度危险(≤20分)33例、中度危险(>20分,≤39分)46例、重度危险(>39分)25例。观察并对比不同危险分层患者血清NT-proBNP、cTnI及CK-MB检测结果,分析三项指标与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随着危险层级的增加,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逐渐上升,重度危险组明显高于轻、中度危险组(P<0.05),中度危险组明显高于轻度危险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cTnI、CK-MB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冠心病患者NT-proBNP、cTnI、CK-MB水平普遍较高,且三者均与冠心病危险分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NT-proBNP,cTnI及CK-MB水平预测冠心病发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张梦伟, 杨雪飞, 李伟艺, 王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2-15. 
摘要 ( 39 )   PDF (44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jm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检测心电图,统计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等指标,随访1年统计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发生组、MACE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内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19例,MACE未发生61例,MACE发生率为23.75%(19/80)。发生MACE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c间期、Tp-Te间期长于未发生MACE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延长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及两者联合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中的AUC分别为:0.756、0.864、0.86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的应用价值较高。结论 检测心电图心率矫正QTc间期、Tp-Te间期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温阳利水方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洪朝璋, 卢和标, 王志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6-18. 
摘要 ( 30 )   PDF (84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温阳利水方对肺心病心衰(阳气亏虚、血瘀饮停证)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80例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肺心病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利水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0%)比较,研究组(95.00%)较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4周后心悸、胸闷、气短、水肿积分较低(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4周后LVEF、CO较高,LVEDd、LVESD较低(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4周后PaO2较高,PaCO2较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温阳利水方对于肺心病心衰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改善,临床可通过温阳利水方早期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
早期使用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高婷婷, 杨猛, 贾春雨, 范静, 杨柏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9-22. 
摘要 ( 31 )   PDF (50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旨在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行冠脉介入(PCI)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短期内使用依洛尤单抗的降脂疗效、安全性及是否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风险。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6例)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试验组(24例)在他汀治疗基础上联合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强化降脂,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冠脉造影结果及用药安全性,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进一步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CS患者行PCI介入治疗后常规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基础上,早期使用依洛尤单抗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3.83±0.91) vs (4.35±1.60)mmol/L]、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2.04±0.82) vs (2.39±1.56)mmol/L](P<0.05),随访3个月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使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介入治疗的L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高龄孕妇心率变异原因、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顾修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23-25. 
摘要 ( 36 )   PDF (9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龄孕妇心率变异原因、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高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适龄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种患者的长时程心率变异及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常规检测心脏各项数据,分析两组孕妇心脏超声心功能结果及心率变异分析数据,记录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心率变异异常率为36.67%(22/60),对照组心率变异异常率为11.67%(7/60),观察组心率变异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3,P<0.003)。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R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心脏收缩末期(Left Atrial Diameter,LA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率为53.33%(32/60),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率为35.00%(21/60),观察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观察组Am、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Em、E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变异发生率、不良妊娠率分别为28.33%(17/60)、23.33%(14/60),对照组心率变异发生率、不良妊娠率分别为6.67%(4/60)、6.67%(4/60),观察组心率变异发生率、不良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6.536,P均<0.05)。结论 在高龄孕妇中,心率变异异常与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心脏功能参数异常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强调在高龄孕妇管理中心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对心率变异的监测和干预的必要性。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周爱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26-29. 
摘要 ( 38 )   PDF (56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于本院诊断为冠心病的10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炎症指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程度以及MACE发生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linical research physician,CRP)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Gensin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要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MACE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术后早期应用达格列净对心室重构、新型炎症指标的影响
陈佳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30-33. 
摘要 ( 39 )   PDF (57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应用达格列净对心室重构、新型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MI急诊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院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根据就诊顺序分组,前40例设为对照组,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后40例设为观察组,加用达格列净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后6、12个月心室重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新型炎症指标[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变化。结果 经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LVEF等各心功能指标水平升高,且LVEF水平比对照组高,LVESV、LVEDV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心室重构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MHR等各新型炎症指标水平降低,且比对照组更低(P<0.05),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进一步改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中远期心室重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
健康体检人群Hp定植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吴巧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34-36. 
摘要 ( 39 )   PDF (101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定植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行健康体检的12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名体检者分为健康组和冠心病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体检者中,健康组80例,冠心病组40例,冠心病组Hp阳性比57.50%(23/40)高于健康组Hp阳性比3.75%(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Hp定植水平、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吸烟、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Hp定植水平与冠心病患病率存在线性增长趋势(χ2=33.560,P<0.05)。结论 Hp定植水平与冠心病存在显著相关性,且Hp定植水平与冠心病呈线性增长关系,Hp定植水平越高,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越大。
高流量氧疗治疗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及心肺功能情况的影响
王江彬, 李明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37-40. 
摘要 ( 34 )   PDF (60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患者肺功能、心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 择取惠安县医院于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阶段收治的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36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36例试验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高流量氧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发绀、气促、肺部啰音、三凹征的具体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发绀、气促及肺部啰音和三凹征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组LVEF评分、LVESD评分、LVESD评分相比,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试验组、对照组FEV1、FVC、MVV指标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高流量氧疗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增强其心肺功能,疗效佳、安全性高,且有助于缩短患者疾病治疗周期,可建议推广使用。
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孙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41-44. 
摘要 ( 28 )   PDF (6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及APTT较治疗前上升(P<0.05),FIB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D-D及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效果显著,其改善凝血指标的效果与华法林+阿司匹林方案相当,且具有更低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效果分析
谢明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45-46. 
摘要 ( 30 )   PDF (110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70例ADHF患者,均为我院心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期收治,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样本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前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组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评估数值(88.57%)更高(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均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更低(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DHF的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推荐。
铜砭刮痧在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唐静, 吕梅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47-50. 
摘要 ( 30 )   PDF (6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铜砭刮痧在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铜砭刮痧组和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提供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铜砭刮痧组在常规组药物基础上加用铜砭刮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态血压[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以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铜砭刮痧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3.48% vs 76.0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24hDBP、24hSBP、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铜砭刮痧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铜砭刮痧治疗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效果明显,可减轻中医症状,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睡眠质量。
颈动脉斑块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估
柳杨, 李奕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51-54. 
摘要 ( 22 )   PDF (186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检查出有单个或多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8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n=38)和非脑卒中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记录患者MRI检查结果,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斑块MRI检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并确定其截断值。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患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较非脑卒中组长,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水平较非脑卒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TT、TTP和CBV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MTT、TTP和CBV预测ROC下曲线面积为0.709、0.747和0.732,MTT预测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73.33%,TTP预测敏感度为57.89%,特异度为93.33%,CBV预测敏感度为55.26%,特异度为80.00%。结论 颈动脉斑块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冠心病专科护理
质量控制理论的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在AMI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吕明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55-59. 
摘要 ( 24 )   PDF (72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TF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AMI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在PCI术后仅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则开展基于质量控制理论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及思维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F、LVESV、LVED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维度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11.11%,Fisher χ2=0.6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开展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改善、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能很好地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王滨, 林生伦, 刘欣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60-62. 
摘要 ( 26 )   PDF (12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开展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选取80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前组纳入40例实施常规护理,后组纳入40例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2.15±0.42分)、疼痛发生次数(1.51±0.42)次/d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1.98±4.19)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开展疼痛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引导其积极应对减轻机体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与学习。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林霄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63-66. 
摘要 ( 32 )   PDF (76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运动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郑丹, 张神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67-69. 
摘要 ( 32 )   PDF (127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接收PCI术后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关于心功能指标、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在两组之间开展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舒适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的分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
刘惠星, 黄莲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70-73. 
摘要 ( 35 )   PDF (75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介入室2023年7-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给予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恢复情况及有氧运动能力。结果 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传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躯体化症状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无氧代谢阈值耗氧量(VO2 AT)、峰值耗氧量(VO2 peak)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通过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能够减少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躯体化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有氧运动耐力。
基于知信行的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温利平, 欧艳红, 崔文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74-77. 
摘要 ( 28 )   PDF (76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的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均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基于知信行的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 比较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的健康教育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提高其应对方式,改善生活质量。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实施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陈燕芳, 郑丽珠, 陈永芳, 严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78-81. 
摘要 ( 23 )   PDF (7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行PCI的7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样本归入不同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脏不良事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94.8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5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主体双轨道互动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提升、心脏不良事件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下肢被动运动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林彬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82-85. 
摘要 ( 25 )   PDF (7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肢被动运动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厦门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行PCI术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红黄摸球法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则加用下肢被动运动联合正念音乐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值)均有所提升,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分均有所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社会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一般生活、体力、医疗条件、工作状况评分均有所提高,联合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3.92%)较常规组(21.57%)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中应用下肢被动运动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路径化引导下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丁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86-89. 
摘要 ( 28 )   PDF (133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路径化引导下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6例)则联用路径化引导下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日常活动能力(BI)、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症复发率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首次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化引导下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增强其心功能,协助改善患者生理生活状态,并缓解负性情绪,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病症复发风险,实用性较高。
高血压专科护理
巳时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林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90-93. 
摘要 ( 176 )   PDF (78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巳时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EH患者,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揿针贴敷组(在护理组的基础上实施巳时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和护理组(常规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48例,均持续干预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揿针贴敷组的血压情况SBP为(136.22±9.74)mmHg、DBP为(83.43±5.33)mmHg均低于护理组的(148.61±9.63)mmHg和(89.22±5.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揿针贴敷组的SDS和SAS评分分别为(44.26±3.54)分和(41.94±3.22)分,均低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揿针贴敷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巳时揿针联合穴位贴敷能显著降低EH患者的血压水平,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研究
林丽花, 林思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94-96. 
摘要 ( 27 )   PDF (77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时开展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对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本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4例为对象,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0至94号,奇数序列开展常规护理(对照组),偶数序列开展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观察组)。对比患者血压水平、自我管理效能等。结果 对比患者血压水平,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遵医行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时开展全科理念下“连续动态随访”护理新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改善,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以及遵医行为,有助于患者恢复。
元认知策略下危险预知训练模式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中的应用
李雪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97-100. 
摘要 ( 28 )   PDF (78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元认知策略下危险预知训练模式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元认知策略下危险预知训练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压达标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和自我护理能力,并统计两组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药物知识知晓率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元认知策略将危险预知训练模式应用于临床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其药物知识知晓率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黄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01-103. 
摘要 ( 34 )   PDF (78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血压改善情况。方法 纳入共124例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开展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从健康行为、血压水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对照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观察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干预后MACE总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控制血压水平,降低MACE风险。
社会综合支持联合三元联动机制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张华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04-106. 
摘要 ( 33 )   PDF (79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应用社会综合支持联合三元联动机制护理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时段就诊的80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法分40例对照组行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40例则行社会综合支持联合三元联动机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数值、CD-RISC心理弹性评分、HAMA焦虑评分、MCMQ医学应对方式评分、SF-36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ESCA自护意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值水平、负性情绪、护理效果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血压相较对照组更低,负性情绪更低、护理效果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会综合支持联合三元联动机制可规范化血压控制,促使患者正确应对和客观看待疾病,最终实现自护意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HAPA理论构建的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艾婉萍, 温慧敏, 李惠萍, 阮春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07-110. 
摘要 ( 28 )   PDF (7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理论构建的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科体检发现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以HAPA理论构建的健康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健康行为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及心理韧性评分(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项健康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坚韧、自强、乐观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HAPA理论构建的健康行为干预护理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提高心理韧性,促进健康行为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建立健康行为的随访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陈经金, 马惠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11-113. 
摘要 ( 31 )   PDF (76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建立健康行为的随访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本卫生院为研究场所,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为研究时段,对80例予以随机分组,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科室常规健康指导方案,观察组积极开展基于建立健康行为的随访护理干预,就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测分值、血压指标检测值、服药依从率观测值、生活质量评测分值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在开展干预后,得出组别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测分值表现为上升的情况,且观察组为更高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运用后,各项血压指标检测值数据观察组居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观察组服药依从率观测,其值为98.00%,与对照组(82.00%)比较居于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干预后,经对生活质量指标相关数据施以评测,得出观察组为更高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的患者,重视基于建立健康行为的随访护理工作,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情况能够实施有效控制,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展价值显著。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医护患陪共决策护理管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林清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14-116. 
摘要 ( 28 )   PDF (79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护患陪共决策护理管理干预对心力衰竭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康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管理组42例,常规组42例。管理组实施医护患陪共决策护理管理,常规组实施常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管理能能力以及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再次住院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各维度得分和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管理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3个月后,管理组再住院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医护患陪共决策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心力衰竭康复期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配合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方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效果分析
黄丹, 翁小清, 陈雪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17-119. 
摘要 ( 30 )   PDF (15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运动-心理-睡眠护理配合基于代谢当量(METs)的运动康复方案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60例老年HF患者,均为本院心血管内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时期收治,采用随机单双号法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施以运动-心理-睡眠护理配合基于METs的运动康复方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量(SV)以及心脏指数(CI)均更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得分均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ISI)测验得分均更低(P<0.05)。结论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配合基于METs的运动康复方案对老年HF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专科护士主导的慢性病团队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应用研究
蒋鹏慧, 梁秋燕, 李春波, 邓春晓, 邱艳, 邓齐英, 成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20-123. 
摘要 ( 25 )   PDF (81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专科护士主导的慢性病团队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专科护士主导的慢性病团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症状评分,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和自护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士主导的慢性病团队管理模式,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心衰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余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24-127. 
摘要 ( 33 )   PDF (81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心衰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实验组接受基于Omaha系统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及自我护理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maha系统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能减轻心衰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自护能力,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疾病应对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
自我效能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杨援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28-130. 
摘要 ( 28 )   PDF (79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2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均于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被本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自我效能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干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肩关节功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较于对照组高,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护理与早期功能锻炼联合应用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状态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高压氧理疗康复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俞玲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31-133. 
摘要 ( 26 )   PDF (14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压氧理疗康复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表路径下将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术后康复护理中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开展高压氧理疗康复。于护理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脑组织微循环指标[临界压力(CP)、动态阻力(Dr)、脉搏速度(Wv)],并分别采用NIHSS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CP高于对照组(P<0.05),Dr、Wv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4 d、28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DL优良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中通过高压氧理疗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微循环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游依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34-137. 
摘要 ( 27 )   PDF (80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择期采取手术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构成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确定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纳选对象以本院择期采取手术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检对象共计5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占27例,所用护理模式以常规护理、基于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护理模式为主,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测定数值分别为7.41%、29.63%,观察组较低(P<0.05);应用相应的护理方案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间患者生活质量各评估条目测定数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基于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更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加速心功能水平康复进程,值得借鉴。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苏喜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38-140. 
摘要 ( 26 )   PDF (15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快速康复理念(ERAS)的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74例心脏手术患者,均源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期本院收治,以随机单双号法将入选患者分入两组,各37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落实基于ERAS的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心外ICU停留、下床活动、住院等所用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7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脏每搏量(SV)指标值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的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对心脏术后患者尽快恢复、并发症控制以及心功能改善等均可产生更积极效应和影响,值得推荐和采用。
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缓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负面情绪中的实践效果
马小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9):  141-144. 
摘要 ( 28 )   PDF (8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缓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负面情绪及行为问题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而探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水平、抑郁情绪水平以及行为问题。结果 经过护理后,探究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行为问题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中展现出了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负面情绪,还能改善其行为问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