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36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临床研究
超声心动图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容量及心脏功能的应用价值
钟丽丽, 李琪虹, 陈丽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4-6. 
摘要 ( 57 )   PDF (27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TTE)在感染性休克者血容量和心脏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总共48例患者,对比扩容前后TTE和PiCCO下的下腔静脉管径(IVC)、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量(SV)、主动脉峰值流速及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中心静脉压、每搏量指数(SVI)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水平;用药前后TTE和PiCCO下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全心射血分数(GEF)及心排指数(CI)水平,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用药后,患者LVEF、CO、GEF及CI水平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容后,患者LVEDV、SV、IVC、SVI、GEDI及中心静脉压水平高于扩容前,主动脉峰值流速及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低于扩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F和LVEF、CI及CO呈正相关,SVI和SV、GEDI和LVEDV、中心静脉压和IVC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经TTE能准确反映出感染性休克者的血容量和心脏功能,避免PiCCO监测期间有创等缺陷,是感染性休克初步筛查中的重要方式。
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辅助鞣酸苦参碱胶囊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伤患儿
胡沙雅, 蔡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7-10. 
摘要 ( 45 )   PDF (3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伤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伤患儿,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儿双解止泻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肌指标、症状改善时间,统计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5.0%,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粪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双解止泻颗粒联合鞣酸苦参碱胶囊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伤具有显著效果,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临床意义高。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冷佰桦, 孟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11-15. 
摘要 ( 51 )   PDF (46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患者4种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ECG)表现并探讨其与超声心动图(UCG)的相关性。方法 将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HCM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按照患者HCM的不同肥厚部位将其分为单纯心尖组(n=11)、单纯室间隔组(n=20)、心尖混合组(n=13)、室间隔混合组(n=26)四组。观察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ECG、UCG表现,Pearson分析患者ECG表现与UCG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心尖组倒置T波、倒置T波≥0.5mV的发生率(100.00%、45.45%)均高于单纯室间隔组(30.00%、0.00%)、室间隔混合组(57.69、0.00%)(P<0.05);单纯心尖组无QRS波切迹、病理性Q波出现,且其QRS波切迹发生率(0.00%)低于单纯室间隔组(55.00%)、心尖混合组(38.46%)、室间隔混合组(46.15%)(P<0.05);单纯心尖组V3-6导联的R波振幅(2.41±1.38、2.68±0.81、2.54±1.09、1.77±0.79)mV均高于单纯室间隔组(1.19±0.84、1.50±1.03、1.23±0.9、1.03±0.76)mV,而T波振幅(-0.22±0.43、-0.51±0.39、-0.50±0.50、-0.33±0.31)mV均低于单纯室间隔组(0.22±0.38、0.12±0.41、-0.12±0.32、-0.01±0.22)mV、室间隔混合组(0.21±0.59、0.13±0.47、0.03±0.40、0.01±0.29)mV(P<0.05);心尖混合组倒置T波、倒置T波≥0.5mV的发生率(84.62%、38.46%)均高于单纯室间隔组(30.00%、0.00%)(P<0.05);心尖混合组V3-6导联的R波振幅(2.50±1.22、3.17±1.40、2.95±1.26、2.27±0.98)mV均高于单纯室间隔组(1.19±0.84、1.50±1.03、1.23±0.90、1.03±0.76)mV、室间隔混合组(1.58±1.35、1.85±1.25、1.83±0.97、1.42±0.78)mV,而T波振幅(-0.50±0.57、-0.70±0.62、-0.58±0.39、-0.42±0.30)mV均低于单纯室间隔组(0.22±0.38、0.12±0.41、-0.12±0.32、-0.01±0.22)mV、室间隔混合组(0.21±0.59、0.13±0.47、0.03±0.40、0.01±0.29)mV(P<0.05);单纯室间隔组的QTc间期(471.35±34.76)ms长于心尖混合组(450.04±16.98)ms、室间隔混合组(450.11±32.44)ms(P<0.05);心尖混合组的左心室高电压发生率(69.23%)、Sokolow电压指数(4.21±1.94)mV均高于单纯室间隔组(20.00%、2.49±1.39mV)、室间隔混合组(26.92%、3.06±1.52mV)(P<0.05);室间隔混合组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46.15%)高于单纯心尖组(0.00%)、单纯室间隔组(10.00%)、心尖混合组(7.69%)(P<0.05)。心尖肥厚组的AT(18.75±2.86)mm高于室间隔肥厚组(9.04±1.76)mm,IVSD(12.09±2.59)mm低于室间隔肥厚组(18.31±3.08)mm(P<0.001)。HCM患者的AT、IVSD均与T波倒置深度呈负相关(r=-0.658,P<0.001;r=-0.644,P<0.001),均与R波最大波幅呈正相关(r=0.736,P<0.001;r=0.745,P<0.001)。结论 HCM患者不同肥厚部位的ECG表现不一,其对HCM不同肥厚部位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且与UCG的多项异常表现具有相关性。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慧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16-18. 
摘要 ( 17 )   PDF (47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于剖宫产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收治我院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组别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0例。结果 麻醉优良率、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总用量、麻醉平面。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同时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总用量、麻醉平面、VAS评分等指标均更优,且麻醉后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麻醉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而言,在剖宫产麻醉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疗效确切,能控制产妇血流动力学,且麻醉起效迅速,药物用量少,安全性高。
基础研究
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建立
王铎, 李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19-24. 
摘要 ( 32 )   PDF (223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经皮微导管注入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介入方法构建萨能奶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并探讨建模方法。方法 实验用5-8月龄雄性萨能奶山羊分为实验组(n=8,即栓塞组)和对照组(n=2,即非栓塞组)。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后于山羊冠状动脉回旋支中远段球囊扩张阻断血流半小时,撤出球囊改用微导管于回旋支远端注入适量聚苯乙烯微球,观察并记录心电图变化。造模后即刻行MRI和双源CT检查,术后一周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取出心脏后进行标记取样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TTC染色确定心肌再灌注损伤区域。结果 (1)共有8只羊成活,其中栓塞组有6只羊建模成功,成功率为75%。(栓塞组病理显示微球栓塞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梗死区及缺血损伤区,非栓塞组的病理显示梗死区域面积小,程度轻)。(2)山羊急性心肌梗死及再灌注的体表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与人类相类似。结论 使用经皮微导管注入微球的介入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可存活的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
护理
健康教育指导在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严颖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25-27. 
摘要 ( 25 )   PDF (55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指导在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炎患者中,共选取80例,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三个月复入院情况和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三个月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指导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林艳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28-30. 
摘要 ( 25 )   PDF (57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分娩后,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利于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中的应用
赵颖芳, 雷华, 冰郑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31-33. 
摘要 ( 21 )   PDF (57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接受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下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接受护理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等指标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更低,SSRS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应用慢性疾病轨迹下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针对性饮食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陈欢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34-36. 
摘要 ( 14 )   PDF (59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针对性饮食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丹江口市第一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饮食干预,两组均干预5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电解质水平、干预后的满意程度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钠水平均升高,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血清镁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干预后观察组电解质紊乱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针对性饮食干预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合并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纠正电解质紊乱状态,整体满意度较高。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何小玲, 阮奇双, 吴桂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37-40. 
摘要 ( 26 )   PDF (65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血压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将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展开相关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我院接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血压患者为例,共选取10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00%和96.00%,均与对照组患者的22.00%和82.00%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χ2=7.162和5.005,P<0.05)。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显著差异,均相对较低(P>0.05),在给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得以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为(63.45±7.22)分,并且收缩压为(126.67±9.87)mmHg,舒张压为(80.68±3.61)mm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为7.270、6.832、13.6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将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实施,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与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意义显著。
妊高症孕妇实施妊娠期和围产期综合性护理的效果
黄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41-43. 
摘要 ( 21 )   PDF (6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高症孕妇妊娠期与围产期接受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妊高症孕妇总共6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各有31例,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分娩前后的血压水平;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相比无差异(P>0.05);分娩前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痫、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早产出现比例和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Apgar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方法、护理技术、护患沟通以及健康宣教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高症孕妇妊娠期与围产期接受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能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
张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44-46. 
摘要 ( 30 )   PDF (64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予早期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六分钟步行距离(Six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6MWT) 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结果 两组术后1月时的LVEF、6MWT、SF-36评分均高于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VEF和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应用价值
李宝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47-49. 
摘要 ( 16 )   PDF (66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川崎病伴冠脉改变患儿接受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伴冠脉改变患儿总共6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措施外加以集束化护理),各31例,比较两组退热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依从性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及CRP含量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及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期锻炼、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以及定期检查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健康宣教、护理技术、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和关怀沟通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川崎病伴冠脉改变患儿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能改善其临床指标,提升其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值得采用。
多学科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蒋小荣, 王燕君, 王小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50-52. 
摘要 ( 17 )   PDF (66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后的血压、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从中抽选出100例患者分组(随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学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血糖、血压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病情康复,此为多学科模式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优势,总体护理效果十分理想,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陈燕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53-55. 
摘要 ( 19 )   PDF (66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高血压伴心衰患者适应性心理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心衰患者总共60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适应性心理护理)各有30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出现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伴心衰患者适应性心理护理能减轻其负性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出现,值得采用。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余婉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56-59. 
摘要 ( 15 )   PDF (67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骨折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护理外加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分别包含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SAS和SDS得分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SAS和SDS得分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效果确切,能改善其术前心理状态,控制其血压水平,提升其满意度,值得采用。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护理的效果分析
李晓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60-62. 
摘要 ( 15 )   PDF (68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施行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护理的效果。方法 借助掷币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7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施行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护理)。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改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改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观察组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施行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理论护理有助于促使患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增加遵医行为,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行性较佳。
情景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行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效果
林丹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63-66. 
摘要 ( 18 )   PDF (69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情景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患者行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82例行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施行情景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2)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3)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4)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可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施行情景宣教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基于预警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对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
林瑞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67-69. 
摘要 ( 23 )   PDF (69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预警评分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中抽选6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分为两组,上述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基于预警评分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肺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憋喘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为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基于预警评分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可观,有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在MECT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江秋平, 潘艳, 熊玉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70-73. 
摘要 ( 38 )   PDF (70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同时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人数为100例,患者均接受MECT治疗,随后将患者分为了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为(13.29±4.10)分,收缩压为(126.92±9.73)mmHg,舒张压为(81.45±3.54)mmHg,依从率为94.00%,护理总满意度为70.00%,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较为显著,t值为8.311、22.379、8.290,卡方值分别为5.316、4.167(P<0.05),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更好。结论 在采用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血压进行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意义显著。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刘倩, 林秀铭, 杨小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74-76. 
摘要 ( 23 )   PDF (69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9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及病情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生活积极性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疾病认知水平、活动受限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责任制护理措施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缓解心绞痛症状,加强疾病认知水平。
健教园地
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病
何旭瑜, 肖小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6):  77-78. 
摘要 ( 14 )   PDF (596KB) ( 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