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05
临床研究
凝血功能、PCT及HCY水平在评估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陈小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4-6. 
摘要 ( 44 )   PDF (25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PCT及HCY水平在评估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220例,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组,轻度组90例、中度组80例、重度组50例,分析患者凝血功能、PCT及HCY水平。结果 重度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组,差异较大(P<0.05);轻度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较大(P<0.05);重度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PCT、HCY水平、凝血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以上各指标进行检测时可有效评估患者的和疾病严重程度,同时也可评估患者预后状况。
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
叶燕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7-9. 
摘要 ( 28 )   PDF (36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2),对照组保持常规生活习惯且不给予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质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颈部血管超声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及体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动脉基础内径及内-中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收缩期最大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率、血压及体质指数,还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并改善颈部血管情况。
电灼止血联合皮内缝合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观察
张勇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10-12. 
摘要 ( 42 )   PDF (40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电灼止血联合皮内缝合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56例,根据创口处理方法的不同,行常规缝合(按压、结扎止血联合间断缝合)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以电灼止血联合皮内缝合的患者15例为观察组,组间对比缝合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术中止血时间较长(t=6.425,P=0.001),创口缝合时间较长(t=7.632,P=0.001),住院时间较长(t=11.309,P=0.001),总并发症率较高(t=3.923,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灼止血联合切口皮内缝合的恢复效果和安全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恢复效率,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高血压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与分期和危险分层及心脏功能的关系研究
沈丽, 李娟娟, 黄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13-16. 
摘要 ( 29 )   PDF (43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眼底血管变化与高血压(EH)分期、危险分层、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EH患者为例,根据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法将其分为A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22)、B组(为Ⅰ-Ⅱ级组,n=44)、C组(为Ⅲ-Ⅳ级组,n=14),对比眼底血管变化与疾病分期、危险分层、心脏功能的关系。结果 三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L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水平明显下降。三组EH分期和危险分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轻度高血压比例为54.55%、64.09%、14.29%,中度高血压比例为31.82%、40.91%、28.57%,重度高血压比例为13.64%、25.00%、66.67%。EH患者眼底血管变化与EH分期(轻度、重度、重度)和危险分层(r=0.895,P=0.010;r=0.924,P=0.001;r=0.983,P=0.000),LVMI(r=0.684,P=0.041),IMT(r=0.735,P=0.032)呈正相关,与LVEF(r=-0.954,P=0.003)呈负相关。结论 眼底血管变化与EH患者疾病分期、危险分层、心脏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诊断EH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靶细胞受损情况的重要指标。
黄芪养心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
景云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17-19. 
摘要 ( 289 )   PDF (46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黄芪养心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均为30例。参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沙坦钾片联合黄芪养心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期间差值均方根(RMSSD)、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DNN、RMSSD、SDANN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黄芪养心汤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氨氯沙坦钾片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群防治
对儿童青少年肥胖伴高血压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
黄雪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20-22. 
摘要 ( 38 )   PDF (49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肥胖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本院门诊接收的60例肥胖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青少年实施综合干预,依次从心理、行为、饮食和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持续干预6个月,观察患儿的干预效果,比较干预前后患儿血压、血脂、身体形态指标的水平差异。结果 干预后患儿体重、胸围、腰围、大腿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腰臀围比值和体重指数等身体形态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儿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降低其血压血脂水平,从而减轻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护理
健康教育在前列腺增生并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吴丽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23-25. 
摘要 ( 17 )   PDF (51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2019年10月研究开始,并于2020年10月完成。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4例)以及实验组(44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比每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水平,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林晓钰, 黄淑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26-28. 
摘要 ( 33 )   PDF (53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47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后健康相关行为及护理前后运动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合理饮食、正确用药、良好情绪、自我观察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运动功能(Rivermead)评分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提升其运动功能水平,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疗效确切。
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苏慧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29-31. 
摘要 ( 49 )   PDF (67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老年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分析
张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32-34. 
摘要 ( 23 )   PDF (69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500例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治疗时间均位于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将该500例患者分为由250例患者组成的对照组及250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前者使用常规护理,后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更好(P<0.05)。结论 对于罹患肝硬化代偿期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来说,综合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王瑞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35-37. 
摘要 ( 62 )   PDF (71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方法 设置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以此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慢性肾衰患者76例为样本资料,基于治疗期间应用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别置入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8例,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来对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发挥的临床效用进行比较。结果 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下,比较生活质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比较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带动整体护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改进常规护理期间存在的不足,满足患者临床所需,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干预效果分析
林柑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38-40. 
摘要 ( 23 )   PDF (74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母婴专科护理门诊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00例,全部患者接受门诊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专科护理门诊给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专科护理,既有利于改善妊高症,也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能够获得患者较高满意度,护理干预价值显著。
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结合医学营养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陈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41-43. 
摘要 ( 31 )   PDF (76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结合医学营养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结合医学营养管理,对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营养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24h平均收缩压(mSBP)、24h平均舒张压(mDB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结合医学营养管理有助于控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也能改善其营养状态,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对降低门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风险的效果评价
林惠钗, 黄碧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44-46. 
摘要 ( 24 )   PDF (76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门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意外风险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出7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取普通护理和全面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血管意外风险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心血管意外风险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悬殊,P<0.05;护理前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心血管意外风险,还能规范调整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改善血压状况的研究
李红梅, 李伟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47-49. 
摘要 ( 23 )   PDF (74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对血压状况的改善。方法 对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68例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4例,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两组护理前各项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6%(P<0.05)。结论 针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均有较好的改善,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运用探讨
颜小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50-52. 
摘要 ( 22 )   PDF (78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科室114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7例,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陈艳艳, 黄燕, 赵惠玲, 林小清, 程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53-55. 
摘要 ( 24 )   PDF (80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AMI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选取9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BNP数值,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数值分别为(300.96±35.53)mg/L、(3.35±0.52)g/L高于对照组(245.23±21.37)mg/L、(2.37±0.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AMI合并严重心衰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方式,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双关心护理结合量化肌力训练对心肌梗死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蔡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56-58. 
摘要 ( 31 )   PDF (84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双关心护理结合量化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时间内,随机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86例心肌梗死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平均法分成两组,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n=43)和进行双关心护理结合量化肌力训练的实验组(n=43)。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JOA下腰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双关心护理结合量化肌力训练,既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缓解肢体障碍,同时还可以调节患者情绪,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全程化干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丽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59-61. 
摘要 ( 24 )   PDF (84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全程化干预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以分组研究方式开展,将本院2020年1-12月期间自愿参与实验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以病案号单号、双号分组,病案号单号60例设为对照组,双号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开展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化干预护理,对比两组血压及血脂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指标对比:观察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HOQOL-100量表中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组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全程化干预护理可以更好的对血压、血脂等疾病指标进行控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措施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
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董晓芸, 林志琼, 白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62-64. 
摘要 ( 23 )   PDF (84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中的应用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取112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1组(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与研究2组(常规护理)各56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应激反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1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P<0.05),两组干预前血压指标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1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P<0.05),生活质量(ADL)评分高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相比研究2组14.2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后,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应激反应,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肺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在肺癌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护理中对自我管理及对血压的影响分析
陈淑霞, 陈春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65-67. 
摘要 ( 36 )   PDF (82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肺癌伴高血压化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及肺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2例肺癌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2019年9月研究开始,并于2020年9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41例)的常规组以及(41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患者肺康复训练,予以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以及肺康复训练。对比干预前后每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运动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监测以及用药管理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肺癌伴高血压化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及肺康复训练,能够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水平,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高血压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应激的影响分析
张雅真, 章亚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68-70. 
摘要 ( 13 )   PDF (87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伴骨折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伴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1例)以及实验组(4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对比每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血压以及心率水平。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HAMA得分和HAMD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以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骨折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血压以及心率水平,改善手术前机体应激状态。
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并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黄烨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71-73. 
摘要 ( 26 )   PDF (88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大面积烧伤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结果 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4.29%)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自强、坚韧及乐观评分均更高(t=2.456,6.109,3.218,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心理弹性,并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瑞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74-76. 
摘要 ( 40 )   PDF (86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收治我院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各纳入50例。比较护理干预结果: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比较,观察组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实施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水平,提高预后。
责任制护理对改善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遵医行为能力的效果
丁林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77-79. 
摘要 ( 21 )   PDF (87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收治我院的30例冠心病合并胃癌(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系统抽样法”,分两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责任制护理),各纳入15例。比较护理干预结果:心理状态、遵义行为能力。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同时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降低幅度更(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实施于冠心病合并胃癌,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能力,以促进其更快康复,提高预后。
家庭协同式护理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态的影响
陈美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80-82. 
摘要 ( 24 )   PDF (90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家庭协同式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主体,2020年1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1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划分成(35例)常规组以及(35例)实验组,予以常规组患儿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儿家庭协同式护理。对比干预前后每组患儿Frankl依从性量表得分、艾式儿童行为量表(CBCL)得分、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得分以及儿童抑郁量表(CDI)得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Frank依从性量表得分高于常规组,CBCL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SCARED得分以及CDI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开展家庭协同式护理,能够提升其行为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燕萍, 陈渭增, 涂淑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83-85. 
摘要 ( 25 )   PDF (90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住院的序号分组,双数为对照组,单数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入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遵医行为。
多样性护理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上的研究
卢舒婷, 苏毅琼, 李思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86-89. 
摘要 ( 25 )   PDF (88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FBG、2hPG和HbAlc,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BG、2hPG和HbA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TC、TG、LDL-C、HDL-C,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对照组,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SF-36量表评估结果,明显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化护理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陈秋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90-92. 
摘要 ( 21 )   PDF (91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用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率、理解疾病知识占比率、采纳健康方式占比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结合24h动态血压监测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健教园地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
何旭瑜, 林紫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1):  93-94. 
摘要 ( 18 )   PDF (764KB) ( 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