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1, Vol. 11 ›› Issue (36): 19-24.

• 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建立

王铎1, 李猛2,*   

  1.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中心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00;
    2、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包头014000
  • 出版日期:2021-12-25 发布日期:2022-04-25
  • 通讯作者: *李猛为本文通讯作者
  • 基金资助:
    内蒙古自然基金(2020MS08066)

  • Online:2021-12-25 Published:2022-04-25

摘要: 目的 采用经皮微导管注入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介入方法构建萨能奶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并探讨建模方法。方法 实验用5-8月龄雄性萨能奶山羊分为实验组(n=8,即栓塞组)和对照组(n=2,即非栓塞组)。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后于山羊冠状动脉回旋支中远段球囊扩张阻断血流半小时,撤出球囊改用微导管于回旋支远端注入适量聚苯乙烯微球,观察并记录心电图变化。造模后即刻行MRI和双源CT检查,术后一周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取出心脏后进行标记取样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TTC染色确定心肌再灌注损伤区域。结果 (1)共有8只羊成活,其中栓塞组有6只羊建模成功,成功率为75%。(栓塞组病理显示微球栓塞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梗死区及缺血损伤区,非栓塞组的病理显示梗死区域面积小,程度轻)。(2)山羊急性心肌梗死及再灌注的体表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与人类相类似。结论 使用经皮微导管注入微球的介入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可存活的山羊心肌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模型。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再灌注损伤, 模型, 山羊, 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