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05-30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SCr/CysC与血脂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分析
陈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3-6.
摘要
(
7
)
PDF
(135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脂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
方法
纳入88例PCI治疗的AMI患者,88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n
=65)和预后不良组(
n
=2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Cr/CysC与血脂变异性[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Cr/CysC、血脂变异性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
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SCr/CysC水平更低,LDL(SD)、LDL(CV)、HDL(SD)、HDL(CV)、TC(SD)、TC(CV)、TG(SD)、TG(CV)水平更高(
P
<0.05)。ROC曲线中,SCr/CysC和LDL(SD)、LDL(CV)、HDL(SD)、HDL(CV)、TC(SD)、TC(CV)、TG(SD)、TG(CV)水平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924、0.752、0.675、0.700、0.834、0.800、0.773、0.773。
结论
SCr/CysC、血脂变异性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自拟凉血化瘀方改善瘀热阻窍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朱颖文, 区薇, 朱海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7-9.
摘要
(
3
)
PDF
(120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研究自拟凉血化瘀方改善瘀热阻窍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67例瘀热阻窍型脑梗死患者,均存在认知障碍问题,应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
n
=34,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自拟凉血化瘀方用药)与对照组(
n
=33,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治疗后中医瘀热阻窍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自拟凉血化瘀方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瘀热阻窍证候和认知功能,还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
心悸2号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张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0-13.
摘要
(
4
)
PDF
(122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心悸)患者,应用自拟方剂心悸2号的效果与安全性,及对患者24 h内室性早搏发生个数的积极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
n
=3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
n
=30,常规治疗+心悸2号)。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有效率、24内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个数、全部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O、SDNN、SDANN更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个数、ET-1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心悸)患者应用心悸2号方,能够对24 h室性早搏个数产生积极影响,且可提升治疗效果、SDNN、SDANN水平,纠正ET-1与NO失衡,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张卉, 陈殿峰, 刘子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4-17.
摘要
(
2
)
PDF
(12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01名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前者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后者则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比心功能、起搏参数、并发症发生率、心电图结果、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阈值低于对照组,阻抗、感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早期与晚期舒张充盈比(E/A)高于对照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低于对照组,且P波时限、P波离散度、收缩期环缩时间(SA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可改善心功能、起搏参数,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改善预后,值得借鉴与学习。
房颤患者心脏CT肺静脉、左房参数联合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左心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李雪春, 游其奎, 詹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8-20.
摘要
(
2
)
PDF
(120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心脏CT肺静脉、左房参数联合外周血D-二聚体(D-D)水平在预测左心耳血栓(LAAT)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48 h内接受心脏CT增强扫描检测其肺静脉解剖学结构(左、右静脉分型、肺静脉总直径)、左房参数(左心耳深度、开口面积、分叶数、左房容积指数),并检测其外周血D-D水平。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结果将房颤患者分为LAAT组和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指标对房颤患者LAAT的预测效能。
结果
65例房颤患者中共有21例(32.31%)发生LAAT。LAAT组肺静脉总直径、分叶数及外周血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左、右肺静脉分型、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深度相比均无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左肺静脉总直径、分叶数以及外周血D-D的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0.756、0.767、0.824,三者联合诊断的
AUC
值为0.912,显著大于单个预测,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83%、85.96%(
P
<0.05)。
结论
心脏CT肺静脉、左房参数联合外周血D-D水平在房颤患者LAAT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晨间尿钠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治疗效果的影响
陈晓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21-23.
摘要
(
2
)
PDF
(120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间尿钠水平对硝苯地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晨间尿钠水平评价患者的盐摄入量,将患者分为低尿钠组(<100 mmol)(
n
=32),中等尿钠组(100-200 mmol)(
n
=80),高尿纳组(>200mmol)(
n
=24)。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肾性活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II)、血浆醛固酮(Ald)]。结果治疗后,SBP、DBP、PRA、Ang II、Ald均降低,且低尿钠组<中等尿钠组<高尿钠组(
P
<0.05)。结论低尿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控制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更为理想。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尿钠排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高尿钠患者,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其血压控制及生化指标的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清ET-1、NO、Hcy水平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24-27.
摘要
(
3
)
PDF
(136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血清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为检验标准,分析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为霞浦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于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入院,列为观察组,根据其是否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分为损害组(46例,36.80%)与非损害组(79例,63.20%)。另选取同时期来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12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ET-1、NO、Hcy水平,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损害组与非损害组血清ET-1、NO、Hcy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个血清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
结果
观察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ET-1、Hcy水平高于对照组;损害组ET-1、Hcy水平均高于非损害组,NO水平低于非损害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T-1、NO、Hcy联合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曲线下面积(
AUC
)0.976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
AUC
为0.865、0.936、0.866,联合诊断价值更高,且联合诊断的敏感度100.00%,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时的敏感度80.43%、86.96%、80.43%(均
P
<0.05)。
结论
血清ET-1、Hcy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中呈现高表达,NO呈低水平表达,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佳。
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脑血流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林荣增, 郑韵秋, 陈民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28-31.
摘要
(
5
)
PDF
(121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脑血流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42例AIS溶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71)和联合组(
n
=71),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参数[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脑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记录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患者PCT、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流速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
P
<0.05),患者MPV、PDW、NIHS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mR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期间,组间出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AIS溶栓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改善血小板功能,促进脑血流恢复,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且不会增加出血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冠脉药物球囊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应用中的疗效评估
黄凯华, 陈文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32-34.
摘要
(
5
)
PDF
(120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浅析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患者分别予以冠脉药物球囊(CDE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疗效价值。
方法
选择阳江市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CAC病变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DES手术,
n
=45)与试验组(行CDEB手术,
n
=45)。比较两组疗效,术前、术后即刻与术后一年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随访情况[管腔直径净增长(NLG)与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LLL)、出血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56%)多于对照组(82.22%)(
P<
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即刻MLD值对比皆无显著差异(
P>
0.05);术后一年试验组MLD值皆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NLG值与出血事件、MACE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试验组LLL值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CDEB在CAC病变应用中应用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远期MLD与LLL值,与DES近期MLD改善及出血事件、MACE发生率相当,应用前景较佳。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乳腺癌化疗治疗患者心血管保护中的研究
温江妹, 李苗, 郑庆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35-38.
摘要
(
4
)
PDF
(121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治疗对心血管保护的作用。
方法
纳入2024年1月至12月本院接受化疗的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化疗期间采用常规降糖药物(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SGLT2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血糖控制效果、整体治疗效果、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0.25±1.48
vs
57.05±1.92)mm与收缩末期内径(50.05±1.98
vs
56.15±1.88)mm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空腹血糖(6.22±0.21
vs
7.48±0.32)mmol/L、餐后2 h血糖(7.05±1.15
vs
9.25±1.23)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23±0.56%
vs
7.25±0.3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
<0.05)。两组整体治疗有效率(70.59%
vs
67.65%)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
vs
23.53%,
P
<0.05)。
结论
SGLT2i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可有效控制血糖,保护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且不影响化疗疗效。
参松养心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研究
王世蓉, 龙越, 裴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39-42.
摘要
(
3
)
PDF
(121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影响。
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一共30个样本中,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功能实验室指标(脑钠肽前体)及心脏彩超中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
结果
观察组之中无效者有4例,总有效达到了86.66%,这明显比对照组53.33%的有效率高(
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组间五个维度的心功能水平都蛮明显改善,但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水平差异不显著(
P
>0.05);治疗以后,观察组E、EF水平分别为(71.13±8.97)cm/s、(66.41±6.17)%,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E/A、NT-proBNP水平分别为(50.65±7.09)cm/s、(1.07±0.39)、(855.31±18.22)pg/mL,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明显。
冠心病专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质量改善负面情绪的应用效果分析
许玲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43-46.
摘要
(
7
)
PDF
(12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护理质量改善负面情绪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心脏介入导管室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
结果
两组基础护理和护理操作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的护患沟通和服务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同时也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给予导管室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态度,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最终实现护理满意的提升。
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改善老年冠心病睡眠、生活质量的研究
楼慧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47-50.
摘要
(
7
)
PDF
(122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并探究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的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共入组92例并随机分划分两组(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干预方案为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根据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全面评价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较对照组增加,博格量表评分(Brog)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较对照组增加,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构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心肺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联合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对PCI治疗患者的影响
黄婷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51-53.
摘要
(
4
)
PDF
(119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PCI手术治疗患者开展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联合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的作用。
方法
在2024年2-12月PCI手术患者中选择76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开展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联合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38例)。针对两组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PCI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系统化皮肤管理联合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恢复。
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在冠心病手术患者麻醉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彭彩云, 陈燕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54-57.
摘要
(
4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在冠心病手术患者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
n
=40)和研究组(
n
=4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冠心病指标、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诱导依从评分(ICC)、麻醉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平均动脉压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的[(5.46±1.32)mmol/L、(1.62±0.47)mmol/L、(115.57±9.85)mmHg]低于常规组的[(6.17±1.46)mmol/L、(1.88±0.51)mmol/L、(123.37±10.0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的[(74.83±7.56)分、(69.54±7.14)分]高于常规组的[(69.65±7.18)分、(66.31±6.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手术患者麻醉护理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方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冠心病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后患者中的应用
董鑫莹, 鲍锦, 许乃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58-60.
摘要
(
4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医院收治的95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
n
=47,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
n
=48,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时判定干预效果。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状况。
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6个月时干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短,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6个月时改良Barthel指数(MBI)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MB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干预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2.08%,较对照组17.0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可加速STEMI直接PCI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较低。
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对重症冠心病患者监护并发症的影响
詹仕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61-63.
摘要
(
4
)
PDF
(12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重症冠心病患者采取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联合舒适护理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冠心病患者共82例(时段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纳入41例采取心电监护仪+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1例采取心电监护仪+风险管理联合舒适护理。基于监护指标、负性情绪、监护并发症评价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监护并发症统计情况,观察组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采取基于心电监护仪的风险管理联合舒适护理,有助于病情恢复,改善负性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
双心医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程琳, 罗连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64-67.
摘要
(
4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双心医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24年3月至2025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49例双心组(双心医学模式下护理干预)、43例对照组(常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得分以及慢性病负性情绪筛查量表(NECI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于对照组,双心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LVEF水平、CCQQ问卷得分较高,而双心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LVEDD、LVESD水平以及NECI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下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风险意识管理联合ERAS理念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
詹思颖, 邹翠兰, 卓建英, 陈凯文, 刘美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68-71.
摘要
(
2
)
PDF
(12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开展风险意识管理联合ERAS理念护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本院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将纳入病例均分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开展风险意识管理联合ERAS理念护理(41例)。针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
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功能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开展风险意识管理联合ERAS理念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并提升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
高血压专科护理
抗阻运动训练结合认知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压的影响
卢丹, 何毓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72-75.
摘要
(
4
)
PDF
(120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抗阻运动训练结合认知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与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抗阻运动训练结合认知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血压水平。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用药管理等各项评分均更高(
P
均<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更低(
P
均<0.05)。
结论
抗阻运动训练结合认知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血压控制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移动健康技术联合自我行为管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黄全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76-79.
摘要
(
3
)
PDF
(122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移动健康技术联合自我行为管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
纳入高血压患者共150例(时段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两组,包括对照组(
n
=75)、观察组(
n
=75)。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实施移动健康技术联合自我行为管理干预。评价两组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
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进行测评时,经过干预的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高(
P
<0.05)。采用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进行测评时,经过干预的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上升幅度更高(
P
<0.05)。在血压指标方面,经过干预的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移动健康技术联合自我行为管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指标。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随访管理路径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施云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80-84.
摘要
(
4
)
PDF
(122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应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型构建的随访管理方案的效果。
方法
前瞻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随访管理,观察组则采纳结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全方位、综合随访管理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力衰竭自我照护行为量表得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得分、再次住院率。
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例的心衰自我照护行为评估分数以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各分项指标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延续性管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心理社会调适水平,显著降低疾病复发再入院率,同时通过优化院外康复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结局。该模式对提升慢性心衰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整合性干预路径为改善患者长期转归提供了科学依据。
格林模式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马瑞艳, 刘真, 王艳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85-87.
摘要
(
3
)
PDF
(121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2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9例予格林模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疾病认知水平[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AHFKT-V2)]、自护能力[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护理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AHFKT-V2评分、SCHFI评分、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CHF患者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强化患者自护能力,患者护理依从性提高。
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模式探讨
郭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88-92.
摘要
(
3
)
PDF
(123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模式实践效果。
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30)和观察组(
n
=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素养、居家容量管理水平、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干预期间再入院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健康素养、居家容量管理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长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导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模式可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其健康素养和居家容量管理水平,促进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结构化团队模式联合分期精细化容量管理对急性心衰患者抢救的效果
赖萍, 杨海玲, 杨倩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93-95.
摘要
(
4
)
PDF
(120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急性心衰患者抢救期间开展结构化团队模式联合分期精细化容量管理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24年2月至12月急性心衰病例74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37例),观察组开展结构化团队模式联合分期精细化容量管理(37例)。针对两组病例心功能水平、抢救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
心功能水平,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抢救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衰患者开展结构化团队模式联合分期精细化容量管理,可以提升抢救效率,促进患者受损心功能恢复,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
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自我适应性强心运动方案在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96-100.
摘要
(
5
)
PDF
(122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自我适应性强心运动方案在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并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自我适应性强心运动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PG、2 hF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各项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参照组(22.22%)(χ
2
=4.712,
P
=0.030)。
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联合自我适应性强心运动方案可改善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知信行护理对绝经期综合征伴高血压的影响
许白芸, 刘丹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01-104.
摘要
(
3
)
PDF
(12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知信行护理对绝经期综合征伴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
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院内综合临床各项检查结果满足绝经期综合征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安排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知信行护理,对不同护理效果(症状、睡眠质量、血压、血脂)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Kupperman评分(14.10±0.15)分更低于对照组(18.63±0.69)分、睡眠质量评分(7.45±0.03)分更低于对照组(9.23±0.25)分(
P
<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112.15±1.01、72.63±1.32)mmHg更低于对照组(118.63±2.03、78.63±2.69)mmHg,观察组血脂更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于绝经期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中施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知信行护理,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对控制血压与血脂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行动框架干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护理对胃溃疡合并高血压的影响
魏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05-108.
摘要
(
4
)
PDF
(122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知识-行动框架干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护理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收治共92例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时段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
=46)实施常规干预及电话随访护理,观察组(
n
=46)在此基础联合知识-行动框架干预护理。综合评价两组自护能力血压水平。
结果
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得知,观察组干预后各领域分值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溃疡症状(反酸、暖气、腹痛、腹胀)改善时间统计得知,观察组各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监测得知,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知识-行动框架干预护理联合电话随访护理可提高胃溃疡合并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加快溃疡症状消退,降低血压指标。
ERAS理念下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李静波, 朱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09-113.
摘要
(
4
)
PDF
(12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共选取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
n
=25)和观察组(
n
=25),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和ERAS理念下无缝隙手术室护理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疼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近(
P
>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量表和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ERAS理念下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前负面情绪,促进其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严重度,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
基于超前护理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林雨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14-117.
摘要
(
4
)
PDF
(121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超前护理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HIP)患者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HIP患者98例,其中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9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基于超前护理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况、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妊娠结局。
结果
相较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对照组,研究组胎儿窘迫、胎儿发育迟缓及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HIP患者采用基于超前护理的护理干预可缓解心理状况,提升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基于愿景管理的结构性心脏病护理团队的构建并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傅小云, 丁敏辉, 俞裕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18-121.
摘要
(
4
)
PDF
(12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基于愿景管理的结构性心脏病护理团队的构建并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本院收治72例行TAVR治疗患者,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收录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基于愿景管理的结构性心脏病护理团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完善率更高、手术敷料浸湿率更低、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管损伤、瓣膜脱落、心脏传导阻滞、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2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基于愿景管理的结构性心脏病护理团队的构建对行TAVR治疗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优化、围手术期并发症控制、护理满意度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饮食-康复锻炼联合共情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庄细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22-125.
摘要
(
3
)
PDF
(122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心理-饮食-康复锻炼、共情护理联合干预方案,探究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2022年5月至2024年10月选取妊娠高血压患者开展分组对照试验,共入选98例,参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饮食-康复锻炼联合共情护理。评价两组心理弹性、妊娠压力、自护能力、血压控制情况。
结果
根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妊娠压力量表(PPS)评估结果得知,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结果得知,两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明显增加;同时观察组相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心理-饮食-康复锻炼、共情护理联合干预方案可减轻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压力,增强心理弹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血压控制效果。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罗萍萍, 吴丽娟, 钟丽娟, 许芳淋, 王智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26-129.
摘要
(
3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施以穴位按摩,观察组施以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压控制达标率、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
结果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白天、夜间及全天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分两组干预前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促进不良心理缓解并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产房自由体位联合温馨助产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黄晓玲, 赖景秀, 曾淑敏, 黄梅燕, 庄佳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30-133.
摘要
(
6
)
PDF
(12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产房自由体位联合温馨助产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
以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院内以诊断结果为妊娠高血压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试验观察对象,对其进行数字编号后,以随机抽取方式安排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产房自由体位联合温馨助产护理,对不同干预效果(血压、心率、妊娠结局、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72.69±0.30、112.01±0.18)mmHg更低于对照组(77.25±1.25、118.57±1.47)mmHg,心率(73.26±0.55)次/min更低于对照组(80.10±1.36)次/min,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0、剖宫产10.63%、宫缩乏力8.51%、子痫4.25%不良妊娠结局例数占比更低于对照组8.51%、27.65%、25.53%、17.02%,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更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施以产房自由体位联合温馨助产护理,有利于促进血压与心率稳定,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可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间隔测试效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在老年高血压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的观察
罗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34-137.
摘要
(
4
)
PDF
(121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老年高血压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中实施间隔测试效应的康复训练计划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共92例老年高血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段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入组病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间隔测试效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血压水平评价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术后恢复指标统计得知,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两组术后1周、2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Berg平衡量表(BBS),观察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血压测量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监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中实施间隔测试效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有助于改善髋关节功能、平衡能力,降低血压指标,促进术后康复。
病例报告
奥希替尼致晚期肺癌患者严重心脏毒性一例
徐庆菊, 竺文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38-140.
摘要
(
2
)
PDF
(120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TyG指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张煜曼, 曾玲, 余游, 张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0): 141-144.
摘要
(
4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yG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已被广泛认可为评估胰岛素抵抗(IR)的有效替代指标。近年来的多项研究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了该指数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然而,TyG指数作为CVD的标志物,其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的评估,且关于其潜在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综述旨在回顾TyG指数作为IR替代标志物的应用历程,突出其在多种CVD类型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的潜在局限,以促进其在CVD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临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