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5-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焦虑程度与其血压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刘文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3-5.
摘要
(
4
)
PDF
(120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其血压水平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患者焦虑程度分为轻度(
n=
36),中度(
n=
38),重度(
n=
28)。采用血压仪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评估认知功能。通过
Pearson
相关分析探讨焦虑程度与血压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关联性。
结果
焦虑程度与血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5);重度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大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均大于轻度组(
P
<0.05)。认知功能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
P
<0.05);重度组患者的MCCB得分小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得分小于轻度组(
P
<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程度与血压水平正相关,与认知功能负相关,焦虑程度越高,血压水平越难控制,且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
养心宣肺汤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李文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6-9.
摘要
(
2
)
PDF
(122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养心宣肺汤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泉州昌财医院收治的共计6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
=32)与对照组(
n
=32),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养心宣肺汤联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指标、炎症因子。
结果
统计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75%(30/32)较对照组71.88%(23/32)更高(
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P
<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升高(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
P
<0.05);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
2
)、血氧分压(PaO
2
)升高(
P
<0.05),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下降(
P
<0.05),观察组SaO
2
、PaO
2
较对照组更高(
P
<0.05),MPAP、PASP更低(
P
<0.05);两组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下降(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P
<0.05)。
结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养心宣肺汤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肺功能、血气分析和肺动脉压指标水平,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TG/HDL-C比值联合TyG指数评价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急诊介入术后的短期预后
杨世映, 闾广成, 翟镜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0-13.
摘要
(
3
)
PDF
(12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TG/HDL-C比值和TyG指数在STEMI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以评估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术后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胸痛患者260例,包括STEMI组120例,SAP组60例,对照组80例。采用SYNTAX积分将STEMI组再分为高积分亚组(SYNTAX积分≥23分)以及低积分亚组(SYNTAX积分<23分),评估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三组的TG/HDL-C比值和TyG指数,并统计比较STEMI高积分亚组和低积分亚组的TG/HDL-C比值与TyG指数。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STEMI患者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原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事件情况。
结果
STEMI组的TG/HDL-C比值和TyG指数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在STEMI组中,高积分亚组的TG/HDL-C比值和TyG指数显著高于低积分亚组,低积分亚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高积分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结果显示,STEMI患者在术后短期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TG/HDL-C比值和TyG指数呈正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TG/HDL-C比值联合TyG指数能够有效评价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诊介入术后的短期预后,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风险评估指标。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定量参数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预测的价值
李永玲, 刘小婷, 刘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4-17.
摘要
(
4
)
PDF
(133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 CT冠脉成像(CTCA)联合动态心电图(AECG)对高龄冠心病(CHD)患者不良事件预测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CHD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64排CTCA、AECG检查,并连续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其分为MACE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前两组CTCA定量(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总体积、斑块负荷、最小管腔面积)及AECG定量(心率、房性早搏、室性早搏、ST)等参数,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联合预测MACE的价值。
结果
共有41例患者(68.33%)。MACE组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水平、S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斑块总体积、最小管腔面积、心率、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冠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ST预测MACE价值均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748、0.702、0.807(
P
<0.05),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显著较单一预测值高(
P
<0.0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8%、73.68%。
结论
64排CTCA、AECG联合检查对高龄CHD患者MACE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SII联合血清cTnI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兰江, 何国强, 陈明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8-21.
摘要
(
2
)
PDF
(133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应用在预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价值。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24年6月,根据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47例)和非MACE组(73例),检测并对比SII指标及血清cTnI水平,运用ROC曲线评估两者联合预测MACE的效能。
结果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N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ACE组SII和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
P
<0.05)。单独使用SII和血清cTnI预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95%
CI
:0.571-0.777)和0.674(95%
CI
:0.600-0.789),敏感性分别为82.6%和89.1%,特异性分别为76.7%和78.9%;当SII与血清cTnI联合应用时,
AUC
为0.886(95%
CI
:0.828-0.94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82.6%。SII联合血清cTnI的
AUC
显著高于SII、血清cTnI单独使用组(
P
<0.05)
结论
SII与血清cTnI的联合应用,在预测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评估此类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D-D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杨文娟, 田丰, 窦越, 刘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22-25.
摘要
(
2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D-D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自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107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n=
53)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
n=
54)采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D-D水平及认知功能等。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IL-6、D-D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IL-6及D-D水平,提高患者认知能力。
完善绿色通道及取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吕舜荣, 林木墩, 陈晓彤, 郭香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26-28.
摘要
(
5
)
PDF
(120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完善绿色通道及取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绿色通道及取栓流程,观察组应用完善绿色通道及取栓流程。比对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急诊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完善绿色通道及取栓流程可缩短急诊耗时,保证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改善,且能通过提升急救效率降低NSE、MBP水平来改善预后,有借鉴的价值。
活血定喘汤佐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陈智超, 林晓君, 黄少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29-32.
摘要
(
2
)
PDF
(121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活血定喘汤佐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定喘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肺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期E/A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肺活量(FVC)]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
vs
77.14%),具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及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8%,略低于对照组的20.00%,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活血定喘汤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肺功能。
血清学相关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罗勇刚, 曾思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33-36.
摘要
(
2
)
PDF
(129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granulocyte percentage,NEU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的MACE发生率;以单因素确定一般资料、PLR、NLR、NEUT%、PDW、CRP与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多因素确定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另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究PLR、NLR、NEUT%、PDW、CRP检测预测患者MACE发生的价值。
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共有18例(15.00%)发生MACE;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的PLR、NLR、NEUT%、PDW、CRP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升高、NLR升高、NEUT%升高、PDW升高、CRP升高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高危因素(
P
<0.05);ROC结果显示:五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
AUC
)高于五者单一预测。
结论
PLR、NLR、NEUT%、PDW、CRP联合对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田丰, 李圆, 杨文娟, 迪里夏提·斯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37-40.
摘要
(
2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达格列净联合使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后,对其心力衰竭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接收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了PCI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n=
45)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此外,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及LVEDV等指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即这些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评分呈上升的趋势,且观察组更高(
P
<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达格列净联合使用,对AMI行PCI术后心力衰竭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其协同机制可能为多靶点调控心肌代谢与结构重塑的结果。
人群防治
厦门市同安区祥和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发病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纪兆倩, 叶志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41-44.
摘要
(
2
)
PDF
(121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厦门市同安区祥和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干预措施,以期为社区降低中老年高血压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6月厦门市同安区祥和社区558名社区中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高血压发病情况,根据是否发生高血压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分析厦门市同安区祥和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发病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结果
558名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共发生高血压127例,患病率为22.76%。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吸烟、负荷量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高血压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日常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负荷量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合并高脂血症均为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日常锻炼为发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良好、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遵守医嘱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厦门市同安区祥和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发病率为22.76%,吸烟、负荷量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合并高脂血症、日常锻炼均为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可通过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居民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冠心病专科护理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龚雪洁, 陆静, 刘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45-48.
摘要
(
2
)
PDF
(12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0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负性信息注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因素。
结果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得分为(39.29±4.83)分,总体较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分级、社会支持、抑郁水平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P
<0.05)。
结论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受疾病分级、社会支持、抑郁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心内科护士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模式,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改善家庭关系,以改善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问题。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在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
陈该发, 颜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49-52.
摘要
(
3
)
PDF
(121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在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92例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耐受性分级的动态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炎症指标、临床结局。
结果
干预组腹胀、呕吐、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7 d后干预组ALB、PA、氮平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RP、IL-6、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护理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心源性休克患者喂养不耐受风险,改善营养代谢与炎症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移动健康管理联合耐受性评估下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邓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53-56.
摘要
(
2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移动健康管理联合耐受性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AMI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37例,移动健康管理联合耐受性评估下的康复护理模式)和对照组(37例,传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6MWT)、Barthel指数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间,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isher
精确概率
=
0.028)。
结论
健康管理联合耐受性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专科护理
健康促进行为模式联合共情关怀对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吴碧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57-60.
摘要
(
2
)
PDF
(121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促进行为(HPB)模式联合共情关怀对高血压(HTN)患者自护能力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接收的HTN患者共89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基于此,观察组予以HPB模式联合共情关怀干预;均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血压水平、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表(ESCA)]、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CD6)]、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
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
P
<0.05);干预后,两组ESCA、SECD6、HPLP-Ⅱ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P
<0.05)。
结论
HPB模式联合共情关怀应用于HTN患者中,可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改善健康行为。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JCI标准指导的标准化干预联合新精确液体管理在心力衰竭合并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刘若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61-64.
摘要
(
2
)
PDF
(12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标准指导的标准化干预联合新精确液体管理在心力衰竭合并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心力衰竭合并休克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常规干预组48例患者采用新精确液体护理方案,联合干预组49例患者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实施JCI标准指导的标准化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4 d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干预期间两组患者液体负平衡开始时间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4 d,两组SBP水平、DBP水平、心脏指数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联合干预组的上升趋势显著大于常规干预组(
P
<0.05);两组LVESD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联合干预组的下降趋势显著大于常规干预组(
P
<0.05);联合干预组的液体负平衡开始时间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
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JCI标准指导的标准化干预联合新精确液体管理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休克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有助于心功能、运动耐力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行动促进框架辅助护理对重症心衰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价值研究
彭林玲, 宋淑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65-68.
摘要
(
2
)
PDF
(121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行动促进框架辅助护理对重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喂养综合征(RFS)的预防价值。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接诊的78例重症CHF患者,按照随机掷硬币分为常规组(39例,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9例,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行动促进框架辅助护理)。连续干预14 d后,对比两组重症CHF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PA)]、电解质水平[镁、磷、钾]和RFS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5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PA、镁、磷、钾指标水平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
P
<0.05);与常规组患者的RFS发生率15.38%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2.56%更低(
P
<0.05)。
结论
行动促进框架辅助护理能提高重症CHF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电解质水平,减少RFS的发生风险。
老年心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其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分析
樊慧欣, 顾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69-72.
摘要
(
2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衰(HF)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其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0月门诊老年HF患者120例,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将患者分为依从不良组(MMAS-8≤5分)、依从良好组(MMAS-8>5分),各67、5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健康素养量表(HeLMS)、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分,分析老年HF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
结果
依从不良组病程为(7.89±2.05)年,长于依从良好组的(7.02±1.61)年,受教育年限为(7.78±2.59)年,短于依从良好组的(9.42±3.21)年,独居比例(38.81%)高于依从良好组(2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依从不良组HeLMS、SCHFI总分为(73.37±11.89)分、(50.76±9.79)分,低于依从良好组的(85.08±12.50)分、(60.54±1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老年HF患者MMAS-8评分与HeLMS、SCHFI呈正相关(
r
=0.470、0.541,
P
<0.05)。
结论
老年HF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健康宣教和各种干预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家庭共治模式对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对住院率的影响
林桂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73-76.
摘要
(
4
)
PDF
(12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基于家庭共治模式干预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49)和观察组(
n=
4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
n
=49)采用基于家庭共治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应对方式、再住院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更高、消极应对评分更低(
P
<0.05)。干预3个月内,观察组再住院率2.04%低于对照组12.24%(
P
<0.05)。
结论
基于家庭共治模式干预对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应对方式改变、再住院率降低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基于微信视频搭建家属沟通桥梁对CCU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
李堃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77-80.
摘要
(
3
)
PDF
(123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基于微信视频搭建家属沟通桥梁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CCU2024年1-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微信视频搭建家属沟通桥梁。对比两组心理压力、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1)出院时,研究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88.22±6.35)分,高于对照组(82.52±7.25)分,对比差异明显(
P
<0.05)。(2)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2.50%
vs
12.50%)对比差异不明显(校正χ
2
=1.622,
P
=0.203)。(3)研究组满意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基于微信视频搭建家属沟通桥梁,可缓解CCU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压力, 护理效果良好。
护理
健康商数理念结合心理激励机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朱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81-86.
摘要
(
3
)
PDF
(12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健康商数理念结合心理激励机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本院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即分为对照组(
n=
80)与观察组(
n=
8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商数理念结合心理激励机制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自护能力。
结果
干预28 d后,观察组HAMA分数为(12.02±2.00)分,HAMD分数为(12.14±3.19)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国际标准健康商数测试问卷评分为(67.51±3.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0.87±4.76)分;干预28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是(13.52±3.29)分,低于对照组(19.08±3.14)分;干预28 d后,观察组ESCA分数是(143.52±20.17)分,高于对照组(119.38±1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健康商数理念融合于心理激励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能改善神经功能,并因此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蔡速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87-90.
摘要
(
2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例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100,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和观察组(
n=
10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干预),比较两组DVT发生情况、凝血功能、股静脉血流动力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及肿胀指数较对照组低,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及血流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干预可明显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DVT的发生,同时缓解其下肢肿胀程度,改善其股静脉血流动力学。
无缝隙模式联合压疮预警的手术室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影响
黄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91-93.
摘要
(
3
)
PDF
(120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无缝隙模式联合压疮预警的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4年2-12月本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手术期间进行常规护理(44例),观察组开展无缝隙模式联合压疮预警的手术室护理(44例)。对比两组围术期压疮发生率、术中血流动力、情绪状态。
结果
压疮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血流动力波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围术期情绪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开展无缝隙模式联合压疮预警的手术室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手术期间压疮发生率,并改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缓解患者手术期间情绪状态。
血管外科护理中疼痛管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分析
孙丹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94-97.
摘要
(
2
)
PDF
(12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外科护理中疼痛管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0例血管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疼痛感受、生活质量、护理差错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前对比两组疼痛感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感受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四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差错发生率及科室投诉情况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管外科护理中实施疼痛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探讨
许清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98-101.
摘要
(
2
)
PDF
(121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116例到莆田市医院接受诊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按照单双号分发法予以分组处理,其中研究组58例,常规组58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并分析不同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ADL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采取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改善神经损害程度,控制血压水平,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评判思维下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罗连华, 程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02-105.
摘要
(
2
)
PDF
(121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高血压患者应用评判思维的护理干预,对其血压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接收的MHD伴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
n=
62例)和观察组(评判思维的护理干预,
n=
62例)。针对血压水平、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评分、饮食控制、规律透析)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更低(
P
<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饮食控制良好率、规律透析率均更高(
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更高(
P
<0.05)。
结论
评判思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MHD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赋权-参与-合作干预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王春妹, 林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06-109.
摘要
(
6
)
PDF
(121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赋权-参与-合作干预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本研究在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择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的方式,120例患者被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
n=
60)与对照组(
n=
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赋权-参与-合作干预模式。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选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进行评估;采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ICD-HY),比较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运动依从率。
结果
干预结束后,两组CSMS各维度评分、QLICD-HY各维度评分均相较于干预前有所提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两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运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赋权-参与-合作干预模式可有效增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依从性。
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及自助式正念护理对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江丽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10-113.
摘要
(
3
)
PDF
(12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及自助式正念护理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收治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共入组92例并参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n
=46)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n
=46)实施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及自助式正念护理。根据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内瘘并发症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较对照组减少,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BS)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及自助式正念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指标,减少内瘘并发症。
基于家属赋权的结构化培训对老年重症心血管病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丁爱芳, 陈兰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14-117.
摘要
(
2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老年重症心血管病患者家属采用基于家属赋权的结构化培训后其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老年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的家属,根据家属意愿,将仅接受常规护理指导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分别设为患者常规组和家属常规组,例数均是42例,将接受基于家属赋权的结构化培训干预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分别设为患者试验组和家属试验组,例数均是45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家属护理能力[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分]及患者谵妄发生率及住院情况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未见两组患者家属FCTI评分的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FCT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较常规组更高(
P
<0.05);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及住院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均为试验组低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采用基于家属赋权的结构化培训有助于提高老年重症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从而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
层级链式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颜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18-121.
摘要
(
2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层级链式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层级链式护理,并就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患儿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心理焦虑与抑郁状态评分均更低,患儿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更高,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层级链式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耳穴埋豆法联合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春兰, 何毓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22-124.
摘要
(
3
)
PDF
(120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耳穴埋豆法联合刮痧在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本院收治72例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以奇偶序列法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36例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36例采用耳穴埋豆法联合刮痧,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更低(
P
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问卷各项评分均更高(
P
均<0.05)。
结论
耳穴埋豆法联合刮痧对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林丽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25-128.
摘要
(
3
)
PDF
(12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的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将入组92例患者随机划分两组(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6例采用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妊娠压力、自我效能、血压水平、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相比干预前增加,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分相比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各问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相比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能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减轻妊娠压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缪秋兰, 黄燕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29-132.
摘要
(
2
)
PDF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43例LEARNS组(采取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间血压控制率,疾病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LEARNS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
2
=4.468,
P
<0.05);干预后,两组AHFKT-V2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均升高(
P
<0.05),且LEARNS组各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升高(
P
<0.05),且LEARNS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提升对疾病认知,改善生活质量。
结合行为疗法与社交支持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抗凝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提升研究
邵凌, 黄玉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33-136.
摘要
(
3
)
PDF
(121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结合行为疗法与社交支持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方法
选取2024年1-12月本院收治8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疗法与社交支持,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抗凝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抗凝治疗依从行为调查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结合行为疗法与社交支持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自我效能、抗凝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采用。
经穴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NT-proBNP、CK-MB水平的影响
王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37-140.
摘要
(
2
)
PDF
(12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穴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至2024年12月的96例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分为辅助组(48例)与常规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辅助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经穴体外反搏治疗,治疗周期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心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血清NT-proBNP及CK-MB水平。
结果
辅助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
P
<0.05);辅助组的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组(
P
<0.05);辅助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低于常规组(
P
<0.05);辅助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低于常规组(
P
<0.05);辅助组的血清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经穴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心力衰竭伴失眠能够增强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NT-proBNP、CK-MB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综述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琴, 赵明才, 陈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11): 141-144.
摘要
(
2
)
PDF
(122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全球人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均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是一种新型炎症生物标志物,已被用来研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本文旨在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该指数作为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预测因子的研究概况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