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1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3-30
临床研究
不同药物维持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心肌标志物、应激损伤及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的影响
裴晓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3-5. 
摘要 ( 37 )   PDF (33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维持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心肌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将其分为三组,A组(34例)采用右美托咪定,B组(34例)采用丙泊酚,C组(34例)采用七氟醚吸入,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功能、应激损伤及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24 h心功能指标,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均高于术前,且C组心功能指标低于A、B两组(P<0.05)。三组术后24 h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低于术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高于术前,且C组SOD水平高于A、B两组,MDA低于A、B两组(P<0.05)。相较于术前,三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降低,且C组MMSE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C组术后72 h的MMSE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效果较为理想,可改善患者心肌标志物指标,降低应激损伤,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适合老年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NLR及OPT-CAD评分在急性STEMI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罗荣, 盛建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6-10. 
摘要 ( 39 )   PDF (77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最佳抗血小板治疗(OPT-CAD)评分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界首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200例STEMI患者,根据有无MACE的发生,分为有MACE组(34例)和无MACE组(166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血检指标等基础资料,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NLR、OPT-CAD评分等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评估在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独立和联合使用NLR、OPTCAD评分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200例STEMI患者中,有34例出现院内MACE,其中有MACE组的年龄、PLR、NLR、OPT-CAD评分均高于无MACE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OPT-CAD评分是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NLR及OPT-CAD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有预测能力(P<0.05),但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较单独曲线相比,其曲线下面积更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OPT-CAD评分是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许林燕, 戴贻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1-13. 
摘要 ( 40 )   PDF (4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的56例患者纳入为研究组,同期选择进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的踝肱指数(ABI)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患者ABI均较术前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通畅率为98.21%,对照组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通畅率为91.07%,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踝肱指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远期通畅率。
射频消融过程中对心肌损伤的研究
姚洪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4-16. 
摘要 ( 48 )   PDF (42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过程中心肌损伤的机制及其防治方案。方法 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共收治的180例(男性62例、女性11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11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左侧旁道36例、右侧旁19例)]、房性心动过速8例,并经导管消融治疗,分别在患者血管穿刺后(穿刺后)、心电生理检查后(术前)、射频消融后(术后)及术后3 d进行各项指标检查,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CA)对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肌红蛋白(myoglobin,Mb);超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影响。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穿刺后心肌损害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RFCA术后即刻 CK、CK-MB、GOT、LDH、HBDH、Mb等指标在RFCA后较术前明显升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 d后各项生理参数又回到了术前,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cTnI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增加,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3 d较术后即刻内cTnI水平明显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 cTnT检测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升高组消融能量(消融功率,放电时间)、射频能量、消融点数目、消融电机碳化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CA虽然会对心肌有一定的损害,但手术3 d后可迅速恢复,对CK、CK-MB及cTnI没有明显影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PCSK9抑制剂在冠脉多支病变PCI术后疗效的临床分析
栾学冰, 马亮, 金鑫馨, 翁志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7-21. 
摘要 ( 31 )   PDF (50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9(PCSK9)抑制剂在冠脉多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的80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负荷剂量他汀类调脂药(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实验组在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中等剂量他汀类调脂药 (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的同时按照每2周1次,每次140 mg进行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治疗,两组持续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水平及斑块变化,统计其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ISR),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更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更高,且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数均更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ISR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抑制剂治疗可改善冠脉多支病变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水平,减少斑块,同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联合常规西药与清热凉血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探究
杨艺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22-24. 
摘要 ( 27 )   PDF (53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进行常规西药与清热凉血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影响研究。方法 本次选取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1例,试验以随机抽取法分组,比对以两组开展,对照组37例接受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34例接受常规西药与清热凉血膏方案,分娩结束后需进行胎盘活检,分析活检结果以及血压改善率、miR-181b表达水平、miR-210表达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细胞滋养细胞增多、纤维素样坏死、钙盐沉着、绒毛血管减少、胎盘部分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iR-181b表达水平、miR-210表达水平、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常规西药与清热凉血膏方案,可降低miR-181b表达水平、miR-210表达水平,改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液循环状态,有助于血液黏度恢复正常状态,避免血管痉挛干扰母体脏器血液灌注,促进胎儿宫内健康生长,值得临床借鉴。
血清25(OH)D与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心功能的关系
郑江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25-27. 
摘要 ( 32 )   PDF (69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产检正常的健康孕妇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25(OH)D和糖脂代谢指标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5(OH)D与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心功能良好组和心功能不全组,比较两组25(OH)D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5(OH)D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25(OH)D低于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5(OH)D与糖脂代谢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功能不全组25(OH)D水平低于心功能良好组(P<0.05);25(OH)D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有一定价值。结论 25(OH)D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心功能密切相关,25(OH)D水平越低,患者糖脂代谢越紊乱、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越高。
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联合Hcy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
宋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28-31. 
摘要 ( 44 )   PDF (71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TE)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心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随访期间是否发生TE事件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36)与未发生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FIB、D-D、Hcy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VAF患者TE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B、D-D、Hcy对NVAF患者T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吸烟、高血压、FIB、D-D、Hcy等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D-D、Hcy是NVAF患者发生TE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FIB、D-D、Hcy联合预测NVAF患者TE事件的AUC为0.980(95%CI:0.953-1.000),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7.6%优于FIB、NLR、SII指数单独预测指标0.895(95%CI:0.821-0.970)、0.853(95%CI:0.785~0.920)、0.726(0.598-0.853)。结论 FIB、D-D、Hcy是NVAF患者发生TE事件的影响因素,且FIB、D-D、Hcy对NVAF患者发生TE事件具备一定的预测价值,将三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
达格列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王锡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32-34. 
摘要 ( 117 )   PDF (66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用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市北区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10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实验组接受达格列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衰及血管炎症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及Lp-PLA2、hsCRP、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芪苈强心胶囊用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控制心衰发展,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卢晓阳, 李超, 张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35-37. 
摘要 ( 25 )   PDF (58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疗效,并分析该法对患者神经功能、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I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分别予以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均用药2周。对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IL-8、IL-6、TNF-α、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周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NIHSS评分、IL-8、IL-6以及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2.34%(34/47)的治疗有效率比,观察组89.36%(42/4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4/47),观察组为12.78%(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IS有效且安全,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峰值摄氧量指导下有氧运动训练的效果分析
王艺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38-41. 
摘要 ( 21 )   PDF (62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患者中给予峰值摄氧量指导下的有氧运动训练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 HFpEF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依次编号,取随机数字末位为零或者偶数的相应编号分至对照组(n=55),其余末位为奇数的相应序号分至观察组(n=55)。比较两组的心功能、肺功能、峰值摄氧量、氧脉搏及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的心功能等级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中Ⅰ、Ⅱ级占比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吸量与FVC比值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 FEV1/FVC)、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峰值摄氧量、氧脉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观察组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 HFpEF患者通过峰值摄氧量指导下的有氧运动训练后,明显提高了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右美托咪定对闭环靶控吸入七氟醚麻醉伴心脏病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肌保护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张灿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42-44. 
摘要 ( 46 )   PDF (71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闭环靶控吸入七氟醚麻醉的伴心脏病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Dex),对于患者心肌保护及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伴心脏病老年患者94例,按照乱数表法随机分为Dex组与对比组,各47例。两组麻醉方案均采用闭环靶控吸入七氟醚,在此基础上Dex组于麻醉诱导开始后持续静脉泵注Dex直至术闭,对比组则静脉泵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首次打孔时(T2)、首次打孔后30 min(T3)和术毕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心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两组术后1 h镇静[镇静/警觉(OAA/S)评分]、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POD发生率。结果 两组T1-T3时MAP、HR水平较本组T0时均降低(P<0.05),Dex组组T2、T3时MAP、HR水平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术后SOD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Dex组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术后MDA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且Dex组低于对比组(P<0.05);术后1hDex组OAA/S、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Dex组POD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于伴心脏病老年腹腔镜患者采用闭环靶控吸入七氟醚麻醉联合Dex不仅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同时还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肌损伤与POD的发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卢伟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45-47. 
摘要 ( 30 )   PDF (6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妊娠期高血压(HDCP)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实施分娩的高龄HDCP产妇为观察组(n=120),并纳入同期非高龄HDCP产妇为对照组(n=80),比较指标:产后出血量、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基于产后出血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妊娠期并发症(如早产、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及畸形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合并HDCP可对母婴妊娠结局形成严重影响,应及时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或做妊娠终止处理,以此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超重/肥胖人群的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新发糖尿病的相关性
杨晓玲, 陈瑞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48-51. 
摘要 ( 27 )   PDF (7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人群中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新发糖尿病的关联。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公开的中国人群队列研究中的超重/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计算AIP并根据四分位数将其分为四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不同AIP组别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及95%CI,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平均3.1年随访后,共新发糖尿病1 927例,Q1-Q4各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38%、3.33%、4.53%、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多因素校正后,AIP每增加0.1,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4%。与AIP Q1组相比,Q3与Q4组观察对象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至其1.28(95%CI 1.10-1.49)倍和1.37(95%CI 1.18-1.58)倍。(P均<0.001,趋势P值均<0.05)。结论 AIP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向关联,高AIP是超重/肥胖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专科护理
行为分级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门诊规范复诊率的影响
余蓉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52-55. 
摘要 ( 24 )   PDF (69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行为分级段式转变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门诊规范复诊率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本研究纳入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中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行为分级段式转变模型健康教育,持续干预1年。关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门诊规范复诊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指标作比较。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中自我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测评的分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门诊规范复诊率和服药依从性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护理后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检测的数值均比对照组同期检测的数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按照行为分级段式转变模型开展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门诊规范复诊率、服药依从性,有利于增强其血压控制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向君, 刘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56-59. 
摘要 ( 35 )   PDF (67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开展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水平、高血压认知度、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高血压认知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高血压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发挥增强患者认知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良好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目标。
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庄雪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60-62. 
摘要 ( 20 )   PDF (6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其血压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之间就诊于本院的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共计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组处理,其中常规组由3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研究组中患者共纳入35例,且其采取的护理措施为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7.14%)高于常规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P<0.05);研究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在基础护理的操作下辅以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降低其血压水平以及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门诊高危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林月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63-65. 
摘要 ( 30 )   PDF (69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门诊高危高血压患者护理时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门诊高危高血压患者66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并分组的方式划分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患者血压水平,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门诊高危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患者开展全息经络刮痧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效果
陈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66-68. 
摘要 ( 45 )   PDF (72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开展全息经络刮痧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症状积分等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并分组的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40例,全息经络刮痧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分析者血压水平以及症状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在乏力、头晕头重、胸脘满闷方面,护理前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恢复期间生活质量,干预前无差异,干预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将全息经络刮痧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进行运用,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下药护一体化全程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陈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69-71. 
摘要 ( 31 )   PDF (74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下药护一体化全程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IMB模型下药护一体化全程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下药护一体化全程健康宣教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行为控制的影响
朱晓红, 江爱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72-74. 
摘要 ( 39 )   PDF (74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管理对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的作用。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高血压患者中选择72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6例,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和观察组(36例,开展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管理)。评估患者血压水平以及行为控制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恢复期间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过程中将医防融合背景下慢性病随访进行运用,可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增加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患者恢复。
心血管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远期影响
肖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75-78. 
摘要 ( 28 )   PDF (75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远期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开展心血管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心血管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护理干预,护理服务持续36个月,就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并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对比。结果 护理3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24hSBP、24hDBP与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个月内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能够提升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E-Coach管理模式对初诊高血压患者疾病了解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林莉, 杨美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79-80. 
摘要 ( 28 )   PDF (82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E-Coach管理模式对初诊高血压患者疾病了解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初诊高血压患者84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纳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E-Coach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E-Coach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能提高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及自我管理行为,值得推荐。
冠心病专科护理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傅红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81-85. 
摘要 ( 29 )   PDF (80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诊的急性心梗PCI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比较心脏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心功能分级、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心理应激反应(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LVEDD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出现猝死、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级、II级人数多于对照组,III级、IV级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S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渐进式护理可有效提高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优化心功能分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尽管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未见统计学差异,但该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作用分析
李慧, 王医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86-88. 
摘要 ( 37 )   PDF (76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遵循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4例,经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病认知程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比较(4.55% vs 18.18%),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责任制护理可有效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VM结合SPDCA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和感知控制的影响
刘成芹, 张方霞, 马茜茜, 王艳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89-92. 
摘要 ( 33 )   PDF (84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VM结合SPDCA模式对冠脉介入治疗前手术等待期间焦虑和感知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就诊于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10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3月VM结合SPDCA前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4-6月采用VM结合SPDCA后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介入术前常规进行指导,观察组采用VM结合SPDCA模式术前1日进行干预。采用Spielberger状态焦虑量表(SAI)分别于入院当日及术前2 h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焦虑水平;采用控制态度量表(CAS-R)分别于入院当日及术后2 d评估两组患者感知控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因手术等待引发医患纠纷及术后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AS-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因手术等待引发医患纠纷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M结合SPDCA可明显降低冠脉介入术前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感知控制能力,减少医患纠纷,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对于冠脉介入患者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激励式护理干预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及效果分析
杨凤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93-95. 
摘要 ( 28 )   PDF (79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激励式护理干预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冠心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激励式护理干预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DDIM)、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NI)、B型尿钠肽(BNP)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联合早期有氧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改善、心肺功能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综合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孙锁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96-98. 
摘要 ( 32 )   PDF (84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的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的知信行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能够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值得推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居家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缪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99-102. 
摘要 ( 31 )   PDF (80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居家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来我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患者的1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居家心脏康复训练,根据依从性评分将患者的依从性分为依从性较好组(45例)和依从性较差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依从性得分、冠心病健康信念水平、情绪状态、家庭功能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居家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人均家庭月收入、吸烟、饮酒史、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较差组的康复依从性评分和健康信念评分与较好组比较,较差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较好组比较,依从性较差组的心理状况评分升高,家庭、社会支持情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OR=0.208)、SDS升高(OR=4.802)、SAS升高(OR=4.402)、家庭支持情况下降(OR=0.496)是导致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升高,家庭支持情况下降等多项因素是导致PCI术后患者的居家心脏康复的依从性较差的影响因素。
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作用
王艳丽, 徐斌, 陈淑荣, 陈恩娜, 吴诗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03-105. 
摘要 ( 32 )   PDF (87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7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时期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则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n=39),前组执行常规护理,后组执行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合IMB模型,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遵医行为、心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3个维度评分均更低、遵医行为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恢复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纳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联合IMB模型,对自我感受负担减轻、遵医行为提升以及心功能恢复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和施行。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集束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焰蕻, 赵发巧, 吴海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06-109. 
摘要 ( 28 )   PDF (82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集束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集束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评估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测量表(CSMS)]以及生活质量[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结果 干预12周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集束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健康信念模式的心脏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的研究
王倩, 蒋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10-113. 
摘要 ( 33 )   PDF (83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信念模式的心脏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例、22例。观察组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心脏康复,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心脏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自我能力感受(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SPBS-CP;一般自我效能感量,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心理健康状态(症状自评量表焦虑亚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R-anxiety subscale,SCL-90-R-A;症状自评量表抑郁亚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R- depression subscale,SCL-90-R-D)、健康生活质量(SF-36健康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康复后,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均好转,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能力感受均好转,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两组心理健康状态得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健康信念模式的心脏康复,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加患者自我感受能力,提高患者的正向情绪,维持健康生活,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以心衰日记为基础的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效果分析
许锈熔, 陈丽华, 翁克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14-115. 
摘要 ( 31 )   PDF (88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以心衰日记为基础的协同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35例老年CHF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1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纳入17例,加用以心衰日记为基础的协同护理干预),评价组间心功能、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II)。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HPLP-II更高,并且MLHFQ(40.8±2.1)分低于对照组(46.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实施以心衰日记为基础的协同护理干预,可以形成健康生活习惯,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同伴支持联合强化心理应激干预在中青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黄小燕, 李达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16-119. 
摘要 ( 32 )   PDF (85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同伴支持联合强化心理应激干预在中青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中青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7例与联合组38例,强化组实施强化心理应激干预,联合组在强化组基础上联合同伴支持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情绪状态问卷(POMS)]、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命质量[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HLFQ)]。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POMS、MHLFQ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支持联合强化心理应激干预中青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其心理应激程度,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有利于提升其生命质量。
护理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20-122. 
摘要 ( 62 )   PDF (83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以流程为导向的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者确定了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23年6-11月来院就诊的患者,共109例,使用了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66)和实验组(n=43)。患者住院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沟通,实验组实施基于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沟通。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在血压的控制方面,干预前两组没有显著的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水平由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的患者血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使用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患者掌握程度明显更好。干预后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示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微视频指导的康复训练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现粉, 董梦雨, 田正晓, 徐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23-126. 
摘要 ( 48 )   PDF (838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微视频指导的康复训练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视频指导的康复训练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心理状态、运动耐力、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末期血流峰值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实验(6MWT)长于对照组,回避(10.09±1.21)分、屈服(6.82±0.58)分,低于对照组的(13.24±1.49)分、(10.49±1.01)分,面对(27.63±1.66)分、生活质量(80.96±3.42)分,高于对照组的(22.04±1.89)分、(75.22±4.3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微视频指导的康复训练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效果明显,促进其心功能与心理状态改善,提高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纠正其错误的应对方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ICU超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微生态制剂干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陶迎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27-130. 
摘要 ( 34 )   PDF (91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ICU内超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微生态制剂干预改善心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肠道菌群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ICU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入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增加超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微生态制剂管理,对比不同康复管理方案对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心功能康复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ICU住院、总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LVDs与LVED均下降,LVEF均增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时观察组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拟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肠球菌与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ICU中心外科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心功能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并可纠正其肠道菌群失衡状态。
预警式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赵利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31-134. 
摘要 ( 25 )   PDF (85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预警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预警组各2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警组予以预警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预警组的各项心理状态得分比常规组低(P<0.05)。预警组的血压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预警组的心血管事件(3.70%)比常规组(22.22%)低(P<0.05)。结论 预警式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效果,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双心模式与阶段性康复运动联用对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BI指数、心功能及并发症分析
张丽丽, 熊晓芬, 苏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35-137. 
摘要 ( 24 )   PDF (91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接受双心模式与阶段性康复运动联用的价值。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我院2023年7-12月行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对全体2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平均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模式与阶段性康复运动。基于Barthel指数(BI)、心功能、并发症综合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BI指数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接受双心模式联合阶段性康复运动,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心功能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整体护理联合心身护理对慢性心衰伴抑郁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分析
林明珍, 苏秋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38-140. 
摘要 ( 25 )   PDF (84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对慢性心衰伴抑郁患者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联合心身护理对患者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 在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慢性心衰伴抑郁患者中选择68例,按照Excel表随机排序均分的方式划分对照组(34例,治疗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34例,开展整体护理联合心身护理)。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心理状态,干预前患者HAMA、HAMD评分均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生存质量,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期间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心衰伴抑郁患者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联合心身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便秘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效果分析
魏琼容, 郑宝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 14(6):  141-144. 
摘要 ( 31 )   PDF (8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予以老年慢性心衰合并便秘患者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干预所取效果,评估对患者心功能构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应用优质护理,后者以优质护理为基础应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心功能水平、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便秘严重程度评分(SSS评分、CCS评分)。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心功能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S评分、CC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合并便秘患者应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干预可改善心功能,有效减轻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