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元正,马俊,童辉,等.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7):1052-1056. [2] 吴爱梅,王惠南,王青,等.同伴支持干预法对中青年重症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7):890-893. [3] 李瑜.情绪管理结合营养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3):38-41. [4] 洪琼花,郑淑雯,廖小英.强化心理应激干预结合序贯性通气治疗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6):3885-3888. [5] 刘宏杰,石红梅,邢丽丽.同伴支持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及自我管理的远期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240-4245.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7] 王建平,林文娟,陈仲庚,等.简明心境量表(POMS)在中国的试用报告[J].心理学报,2000,32(1):110-114. [8] 雷阳,张静平.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88-1193. [9] 龚开政,张振刚,张昕,等.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29-31. [10] 薛淑敏,秦海红,刘晓阳,等.结构式心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22,46(12):2008-2010. [11] 赖梅花.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7):90-92. [12] 丁斐,陈泽丽.团体积极心理干预结合规范化I期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5):181-183. [13] 徐翠荣,曹小彤,陈泳,等.同伴支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1(4):552-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