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32期 刊出日期:2023-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胸部CT对低危胸痛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
李强, 陈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3-5.
摘要
(
27
)
PDF
(2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胸部CT在低危胸痛患者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纳入的140例低危胸痛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病例组与的对照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进一步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心电图及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病例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出现ST-T段改变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而窦性心律出现的概率无显著差异(
P
>0.05);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出现冠脉硬化与钙化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结论
在低危胸痛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及胸部CT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无创中心动脉压在预测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
黄德华, 丹丹, 杨静芬, 陈洁, 覃辉, 张光辉, 黄晓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6-10.
摘要
(
23
)
PDF
(30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将无创中心动脉压指标与临床常见指标相联合,以期更好地预测冠心病。
方法
纳入122例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及无创中心动脉压资料,运用多因素逻辑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评估无创中心动脉压指标联合临床资料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结果
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冠心病患者的肌酐(Creatinine,CR)、桡动脉第二收缩压(Seco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将CR、SBP2、校正为75次脉搏数的反射波增益指数(Corrected Augmentation Index for 75 Pluse,AIP 75)、高血压、脑卒中纳入预测模型,预测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显示预测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5。
结论
无创中心动脉压指标联合临床常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冠心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仍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去验证其预测效能。
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躁动评分的影响
林毓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11-13.
摘要
(
21
)
PDF
(46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躁动评分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抽检样本共计112例,入组对象术后均入住于CSICU,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术后所用镇静措施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后者应用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比较麻醉效果。
结果
疼痛评分测定结果为麻醉前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手术开始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手术开始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观察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经(LVEDD)、左房内径(LAD)较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并于术后转运至ICU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可有效预防躁动发生,有利于保护患者心功能,值得借鉴。
地西泮联合硝苯地平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24 h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陈玉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14-17.
摘要
(
103
)
PDF
(43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地西泮联合硝苯地平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24 h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产科门诊收治的3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纳入研究,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两种干预方案及其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硫酸镁解痉基础上予以口服硝苯地平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地西泮口服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24 h动态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
P
<0.05);干预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均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显著(均
P
<0.05);干预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分别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
P
<0.05);干预后,两组24hDBP及24hSBP分别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
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
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显著高于观察组(4.76%)(
P
<0.05)。
结论
地西泮联合硝苯地平可有效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稳定其血压,改善其凝血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高血压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杨梅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18-20.
摘要
(
153
)
PDF
(46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的治疗方案的影响。
方法
时间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例数为63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替米沙坦片治疗,对两组的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压变异系数指标数据较为理想(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发生率较低,差异无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美珍, 杨厦黎, 丁毅, 张紫冠, 黄峥嵘, 李卫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21-24.
摘要
(
19
)
PDF
(47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伴高血压患者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以及营养管理与CKD快速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溯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连续随诊1年以上的非透析CKD伴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是否接受营养管理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关于CKD快速进展的定义,分成CKD非快速进展组(
n
=152)和CKD快速进展组(
n
=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CKD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KD快速进展组收缩压高于非快速进展组,血压达标比例和营养管理比例低于非快速进展组(
P
<0.05);两组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KD快速进展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非快速进展组,年eGFR下降值、血钾、血磷、肌酐高于非快速进展组,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的比例高于非快速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病因、尿蛋白、血磷以及是否接受营养管理是CKD伴高血压患者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其中,营养管理与CKD快速进展呈显著负相关(
OR
=0.185,
95% CI
0.093-0.366,
P
<0.001)。
结论
CKD伴高血压快速进展者发生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血压达标率较低,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是CKD病因、尿蛋白、血磷以及是否接受营养管理,加强营养管理有利于降低CKD伴高血压患者快速进展的风险。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张艳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25-27.
摘要
(
20
)
PDF
(50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价值。
方法
以Excel表格汇总76例病例(疾病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38例),对照组接受雷米普利治疗,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以SPSS软件统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心肌纤维化等指标。
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升高(
P
<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
<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6MWT、LVEF、心排血量升高,BNP、LVEDD、LVESD降低(
P
<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HA、LN、CTGF降低(
P
<0.05)。
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程度,确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实施。
小剂量卡托普利辅治对COVID-19相关心肌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叶银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28-30.
摘要
(
24
)
PDF
(6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小剂量卡托普利辅治对COVID-19相关心肌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选取在紫金县中医院诊治的COVID-19相关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辅治组2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COVID-19相关心肌炎治疗方案,辅治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小剂量卡托普利辅治。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心肌酶谱及预后转归。
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水平均升高,内皮素(ET-1)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51.15±9.98) ng/L、(61.47±9.75)μg/L、(82.45±9.38)μmol/L比较,辅治组的NO、PGI-2水平(57.76±9.23) ng/L、(73.58±10.63)μg/L显著高,ET-1水平(69.45±8.21)μmol/L显著低(
P
<0.05);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139.59±32.18) U/L、(304.22±27.58) U/L、(29.82±3.34) U/L、(37.21±3.86) U/L比较,辅治组的各指标水平(120.89±29.45) U/L、(276.91±23.95) U/L、(24.36±4.75) U/L、(31.14±4.26) U/L显著低(
P
<0.05);辅治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7.65±1.43) d、(8.27±1.57) d,与对照组的(8.99±1.54) d、(10.22±2.70) d比较显著短(
P
<0.05)。
结论
小剂量卡托普利辅治COVID-19相关心肌炎患者,可减轻心肌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酶水平,促进患者心肌恢复。
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丁鸣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31-34.
摘要
(
28
)
PDF
(57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的治疗效果。
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收集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受试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01-130所对应的治疗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为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痰多气短、心悸、胸痛以及心胸闷重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皮肤潮红、乏力、呕吐、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理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护理在房颤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的价值
蔡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35-37.
摘要
(
24
)
PDF
(5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护理在房颤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的价值。
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72例房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6例。对比组展开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展开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指数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评分。
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指数高于对比组(
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
P
<0.05);护理前,两组疾病知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评分均上升,研究组高于对比组(
P
<0.05)。
结论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护理在房颤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有较高价值,不仅增强治疗依从性、加速出院,并帮助掌握更多疾病知识。
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对疾病认知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黄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38-40.
摘要
(
21
)
PDF
(57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接受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对其疾病认知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救治的8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开展分组研究,选取时段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内。随机分成两组,各纳入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从疾病认知水平、心功能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变化。
结果
从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可知,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从心功能指标可知,干预后观察组LVEF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加显著,LVEDD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接受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认知,促进心功能的好转。
“三维”访视的个体化精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患者中对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谢丽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41-43.
摘要
(
19
)
PDF
(61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三维”访视的个体化精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患者中对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到医院诊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患者,入选对象共7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访视护理,
n
=37)与研究组(“三维”访视的个体化精细护理,
n
=37)。观察并对比两组在血压指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
<0.05)。在住院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
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心脏手术患者,实施“三维”访视的个体化精细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强化家庭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林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44-46.
摘要
(
23
)
PDF
(63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予以强化家庭护理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分别为95.00%、97.50%,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4.21±6.26) mmHg、(83.40±5.41) mmHg,定时血压监测、饮食管理、坚持用药、生活习惯改变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分别为(8.83±0.66)分、(8.83±1.04)分、(9.18±0.34)分、(8.99±0.64)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48±6.71)分、(75.19±6.36)分、(81.23±6.45)分、(76.14±4.07)分,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强化家庭护理对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服药依从性,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何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47-49.
摘要
(
19
)
PDF
(64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护理干预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资料集中于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研究样本选择就诊本院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合计112例,对照研究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对照组56例搭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6例予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压、炎症因子、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
干预前血压、炎症因子相关参数统计、对照,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参数对照分析,观察组收集的舒张压、收缩压的结果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结果对照,观察组患者获取的炎症因子参数结果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统计并发症数量更少(
P
<0.05)。
讨论
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可操作性强,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消除炎症反应,促使术后并发症减少。
家庭支持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
刘美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50-52.
摘要
(
26
)
PDF
(64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家庭支持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采用电脑系统随机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为参考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开展家庭支持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SPBS)、应对疾病态度(SCQS)、服药依从性(MMAS-8)和生活质量(SF-12)。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SPBS评分低于参考组(
P
=0.010),SCQS评分高于参考组(
P
=0.003),MMAS-8评分高于参考组(
P
=0.004),SF-12评分高于参考组(
P
=0.010)。
结论
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家庭支持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并有效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对改善焦虑抑郁症并发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意义
吴静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53-55.
摘要
(
22
)
PDF
(66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伴焦虑抑郁情绪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110例CHD伴焦虑抑郁情绪症患者,“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
n
=55)、心理组(心理护理干预,
n
=55),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干预前比较血脂水平、心理情绪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较参照组,心理组TG、TC、LDL-C值更低,HDL-C值更高;SAS、SDS评分更低;疾病认知水平更高;心理组满意率(98.18%)高于参照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356;
P
=0.037)。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稳定CHD伴焦虑抑郁情绪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心理情绪,提高疾病认知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崇。
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庄鹭虹, 洪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56-58.
摘要
(
19
)
PDF
(72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的影响,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共计心肌梗死患者74例,均源自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入,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康复运动,观察组接受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功能指标、生活活动能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LVEF指标与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6MWD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早期个体化心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心功能、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认知图式宣教联合踝泵运动对妇科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陈峥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59-62.
摘要
(
19
)
PDF
(68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患者实行认知图式宣教联合踝泵运动的效果,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起到预防作用。
方法
本研究选取观察对象为妇科术后患者94例,均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采取系统抽样法进行两组划分,对照组(
n
=47)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n
=47)采取认知图式宣教联合踝泵运动干预,比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更快,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更长,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认知图式宣教联合踝泵运动在妇科术后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显著,实践价值较高。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中老年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阳周, 肖鹏翔, 张佳蓉, 洪彩燕, 李小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63-65.
摘要
(
18
)
PDF
(77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在中老年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88例中老年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4例给予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变化及血压水平。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院时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全方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中老年慢性胃炎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血压水平。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夏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66-68.
摘要
(
25
)
PDF
(72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对血压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计纳入80例,纳入对象基于“简单随机化方法”规范化分组处理,划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各纳入40例;观察对比不同时期血压水平变化、围手术期指标。
结果
观察组镇痛即刻、剖宫产中转前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剖宫产中转前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同时麻醉即刻、切皮、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24.39±3.25)h、饮食恢复正常时间(25.28±3.63)h、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1±0.46)d及住院时间(4.12±1.02)d均短于对照组(26.14±3.58)h、(29.11±4.63)h、(2.41±0.75)d、(4.8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在稳定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促进产妇术后尽快恢复,保障产妇安全。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郑婷, 黄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69-71.
摘要
(
17
)
PDF
(77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分泌老年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预后效果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共享决策对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决策质量、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元梁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72-74.
摘要
(
20
)
PDF
(72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共享决策对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决策质量、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49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共享组(
n
=24)与对比组(
n
=25)。对比组实施普通护理,共享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应用共享决策,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与家属满意度、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
结果
护理前,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两组决策质量评分均上升,共享组高于对比组(
P
<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均下降,共享组低于对比组(
P
<0.05);共享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比组,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率低于对比组(
P
<0.05)。
结论
共享决策用于冠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决策质量,让家属更满意,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改善效果的影响
王乐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75-78.
摘要
(
23
)
PDF
(74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接受系统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
共纳入患儿72例,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记为对照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记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呼吸频率(42.16±9.44)次/min、心率(125.46±26.42)次/min及肝肋下增大程度(1.11±0.19)cm低于对照组(58.64±9.46)次/min、(146.52±26.43)次/min、(1.62±0.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憋喘缓解、肺啰音、心力衰竭纠正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呼气时间(TE)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呼吸峰值流速(P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经系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生命体征,促使病情归转,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饮酒致精神障碍伴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薛凌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79-81.
摘要
(
24
)
PDF
(73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饮酒致精神障碍伴冠心病患者干预中用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其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饮酒致精神障碍伴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知信行健康教育,39例)与对照组(常规干预,39例),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戒烟戒酒、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情绪控制、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掌握评分、GQOLI-74评分。
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遵医行为与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可见,观察组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可见并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干预后该项评分评估比较可见,观察组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饮酒致精神障碍伴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中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并使其充分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更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在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忠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82-85.
摘要
(
18
)
PDF
(81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PCI治疗冠心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1例(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HAMA、HAMD、ESCA、GSES、睡眠质量和满意度评估结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GSES、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江乐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86-88.
摘要
(
20
)
PDF
(74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VAP,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速疾病康复。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对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效果
颜茹, 林毅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89-91.
摘要
(
23
)
PDF
(74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开展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血压改善的作用。
方法
选入研究病例88例,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按照随机数表分组的方式,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始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进行耳穴压豆以及穴位贴敷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压水平,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服务时将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血压水平迅速改善,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并提升患者在恢复期间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重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心率的改善效果分析
李珊珊, 张巧霞, 黄晓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92-94.
摘要
(
17
)
PDF
(76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分析院内重症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干预的作用。
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重症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58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实施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干预),对护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包括血压指标(收缩压与舒张压)、心率(heart rate,HR)、满意度。
结果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HR等指标之间护理前无显著差异(
P
>0.05),接受不同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低于护理前,但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与HR水平更高,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满意度更低,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及HR,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提高护理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病例报告
1例心脏左房内膜肉瘤复发患者护理
王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2): 95-96.
摘要
(
19
)
PDF
(80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