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33期 刊出日期:2023-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理情绪、炎性因子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罗兰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3-5.
摘要
(
36
)
PDF
(28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心理情绪、炎性因子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CH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行常规治疗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情绪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IL-2、IL-8及TNF-α)、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心理情绪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机体炎症反应及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养结合一体化心脏康复管理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杨春花, 王军, 江增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6-9.
摘要
(
49
)
PDF
(39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医养结合一体化心脏康复管理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冠心病(CHD)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入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医养结合一体化心脏康复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上升,左室舒张期内径(LVD)、血浆脑钠肽(BNP)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干预后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D、BNP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6MWT)显著提升(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的三个领域评分显著降低(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三个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医养结合一体化心脏康复管理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有着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硝酸甘油针剂舌下滴服预防高血压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的价值
曾燕云, 苏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10-12.
摘要
(
44
)
PDF
(44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针剂舌下滴服预防高血压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4例全麻插管患者,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2)和观察组(
n
=62),对照组麻醉后舌下滴入适量生理盐水,观察组麻醉后滴入等量稀释后的硝酸甘油针剂。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即刻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
)]状态,分析术前和苏醒期血液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记录气管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疼痛)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拔管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拔管即刻,观察组DBP、SBP、HR水平、血液应激指标(E、NE、Cor)、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均<0.05);SpO
2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硝酸甘油针剂舌下滴服能够改善全麻插管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降低患者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拔管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
罗玉琨, 蓝景生, 邝日禹, 苏晓林, 耿思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13-15.
摘要
(
41
)
PDF
(46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的疗效。
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患者(
n
=60)分为对照组(
n
=30,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和研究组(
n
=30,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各组干预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7.38%高于对照组75.95%(
P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
P
>0.05)。
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的总体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Peguero-Lo°Presti电压诊断的效果及特异性、灵敏度的观察
洪燕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16-18.
摘要
(
43
)
PDF
(59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Peguero-Lo°Presti电压诊断的效果及特异性、灵敏度。
方法
该研究总共纳入79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到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对入选本次研究对象实施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比Peguero-Lo°Presti电压标准、Sokolow电压标准的诊断效果,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上,Peguero-Lo°Presti电压标准高于Sokolow电压标准(
P
<0.05);两种心电图电压标准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低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
心电图Peguero-Lo°Presti电压标准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血清HSP47、β
1
ARAb、sST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王璐珍, 李晶, 王静, 马旭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19-22.
摘要
(
43
)
PDF
(95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HSP47、β
1
ARAb、sST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该院心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患者50例为甲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0例为乙组,并选择同一时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丙组,比较三组血清HSP47、β
1
ARAb、sST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的相关性。
结果
甲组、乙组的尿素、 LDL-C、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丙组,HDL-C低于丙组;乙组的尿素、空腹血糖显著高于甲组,HDL-C低于甲组(
P
<0.05);三组患者的肌酐、TC、TG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乙组除LVPWTD升高之外,LVEDD、IVSTD、LVEF、LAD均显著降低(
P
<0.05);三组患者的FS、LVESD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丙组相比,甲组、乙组的血清HSP47、β1ARAb水平显著增高,sST2水平显著降低(
P
<0.05);血清HSP47、β
1
ARAb、sST2水平与LVEDD、LVPWTD、IVSTD、LVEF之间相关性比较差异为负相关(
P
<0.01),与LAD呈正相关(
P
<0.01);血清HSP47、β
1
ARAb、sST2水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
95%CI
:0.760-0.912)、0.892(
95%CI
:0.831-0.955)、0.735(
95%CI
:0.641-0.828),差异有统计学意(
P
<0.05)。
结论
血清HSP47、β
1
ARAb、sST2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厚中具备一定的相关性,该项指标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的相关标准,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及冠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吴丹, 邵丹, 王榕, 梁志奇, 吴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23-25.
摘要
(
40
)
PDF
(60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以及冠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心电图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评估ST段与T波的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ST-T改变组与非ST-T改变组,每组各50例。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以及冠脉CT检查以确定冠脉硬化程度。
结果
ST-T改变组的患者病变严重度评分以及血压水平高于非ST-T改变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及冠脉硬化呈正相关,是导致高血压病症加重及冠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病症加重以及冠脉硬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通过监测与评估心电图的ST-T改变,可以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与冠脉硬化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人群防治
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庄天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26-29.
摘要
(
41
)
PDF
(64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内高血压患者96例,对其进行面对面访问调查,根据服药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72例,依从性差组24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
结果
9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为72例(75.00%)。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测量血压频率、基础疾病、职业、医保类型、病程、共服用降压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依从性好组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焦虑状况、睡眠质量评分与依从性差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
OR
=3.370,
P
<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OR
=6.178,
P
<0.05)、家庭收入≤5 000元/月(
OR
=3.435,
P
<0.05)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结论
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患者年龄高、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收入低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护理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血压水平与肢体功能的影响
阮海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30-31.
摘要
(
30
)
PDF
(58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脑梗死+高血压护理中运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了解对患者肢体功能、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通过信封法将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治疗的70例脑梗死+高血压患者均分成参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统计组间基线资料、血压水平、肢体功能。
结果
(1)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后未发现统计学价值(
P
>0.05);(2)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
<0.05);(3)观察组FMA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
<0.05)。
结论
将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用于脑梗死+高血压护理中具有显著价值,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5E理念的康复训练干预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32-35.
摘要
(
38
)
PDF
(68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基于5E理念的康复训练干预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瓣膜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并给予基于5E理念的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7.682、13.733、9.069、11.888,
P
=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10%)(χ
2
=6.797,
P
=0.009)。
结论
基于5E理念的康复训练干预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围术期的应用及对其术后血压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卢莎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36-38.
摘要
(
57
)
PDF
(61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围术期的应用及对其术后血压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于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抽取100例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时方式分为两组,即每个组别纳入人员50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组别为对照组,以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组别为观察组,以此为区分,对比不同组别在围术期术后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频次和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后,将其所获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发现该组人员的血压处于较低水平;以并发症的发生频次来看,发生频次较低的组别为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康复效果,其中康复效果指标有首次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下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
P
<0.05)。
结论
对于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其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测得的血压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疾病的快速恢复,值得运用于临床实践。
基于TTM的5E康复管理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黄晓春, 张诗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39-41.
摘要
(
49
)
PDF
(68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跨理论模型(TTM)的5E康复管理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6例,应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5E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6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常规护理,而5E组则采用基于TTM的5E康复管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24 h收缩压(SBP)、血压变异率(BVP)]、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HY)]。
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BVP、FPG、2hPG均较干预前降低,QLICD-HY得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同时间5E组相较于对照组,SBP、BVP、FPG、2hPG更低,QLICD-HY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基于TTM的5E康复管理能引导中青年EH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其血压及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行为转变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对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价值
马惠彬, 陈经金, 翁克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42-44.
摘要
(
28
)
PDF
(66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行为转变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对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QOL)的价值。
方法
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接收的72例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6例。对比组给予普通护理,研究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与护理3 d后的健康行为评分、QOL评分及血压水平。
结果
护理前,两组健康行为评分、QOL评分、血压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3 d后,两组健康行为评分、QOL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比组(
P
<0.05),两组血压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比组(
P
<0.05)。
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在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不仅能够促进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升QOL水平,且科学控制血压。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改良延续性护理在胃癌伴高血压介入治疗后对自护能力的影响
黄文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45-47.
摘要
(
34
)
PDF
(68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改良延续性护理在胃癌伴高血压介入治疗后对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到医院诊治的78胃癌伴高血压介入术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余下39例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改良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列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自护能力及并发症。
结果
在舒张压、收缩压、自护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改良延续性护理能改善胃癌伴高血压介入术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自护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甲状腺癌并高血压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张水英, 周敏霞, 周国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48-50.
摘要
(
47
)
PDF
(70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VAS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措施。观察指标:甲状腺功能、VAS评分、血压水平。
结果
术后1个月研究组甲状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 d、3 d及1周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多视角框架式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甲状腺癌合并高血压术后患者而言,利于有效改善疼痛,控制血压及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老年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51-53.
摘要
(
35
)
PDF
(73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老年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各43例,观察两组出院时的血压水平及营养指标变化。
结果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强降压效果,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对术后康复十分有利。
基于FOCUS-PDCA程序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患者PANSS评分改善探讨
黄丽琼, 陈小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54-56.
摘要
(
41
)
PDF
(75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FOCUS-PDCA程序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患者PANSS评分改善效果。
方法
抽取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者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组为参照组(
n
=38)、研究组(
n
=38),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FOCUS-PDCA程序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症状情况、精神状态、自尊感、社会功能变化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值低于参照组,BPRS、SDSS、PANSS分值低于参照组,SES分值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高于参照组89.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基于FOCUS-PDCA程序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症状情况、精神状态、自尊感及社会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应激和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伴高血压患者SAS评分的效果分析
康小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57-59.
摘要
(
26
)
PDF
(70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子宫切除术伴高血压患者开展应激和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对SAS评分的影响。
方法
纳入该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这一时段内收治的子宫切除术伴高血压患者,病例人数共82例。分组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全体患者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内,将应激和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在观察组内。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
结果
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组内干预前相比均出现显著下降(
P
<0.05);且干预后组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
P
<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与组内干预前相比均出现显著下降(
P
<0.05);且干预后组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
P
<0.05)。
结论
子宫切除术伴高血压患者开展应激和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情绪,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家庭协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李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60-61.
摘要
(
34
)
PDF
(69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予以家庭协同模式的护理干预的积极性。
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为该研究病例择取时段,回顾性方式进行该研究,取我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的资料,遵从“护理方案差异”原则分组,保证每组有50例病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家庭协同模式的护理干预。
结果
(1)经与86.00%的对照组患儿遵医行为对比,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明显更高且家属心理状态较好(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将与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数值比较,观察组患儿CK、CK-MB指标数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以家庭协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工作中优势显著,可调节家属心理状态、提高患儿遵医行为。
高血压专科护理
重症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前瞻性护理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
黄平辉, 陈敏娟, 程思文, 刘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62-65.
摘要
(
35
)
PDF
(73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重症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前瞻性护理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该院就诊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患者展开系统调查,从中抽选出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和前瞻性护理,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血压水平、依从性、认知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方面健康行为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的整体依从性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方面知识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临床重症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前瞻性护理对稳定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和临床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选取护理术前
“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与延伸护理对高血压的影响
林燕勤, 龙婴, 王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66-68.
摘要
(
26
)
PDF
(77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结合延伸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的76例高血压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38例,提供常规延伸护理)、观察组(纳入38例,提供“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结合延伸护理),评价组间血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ypertension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Rating Scale,HPSMBR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rating Scale,GQOLI-74)评分。
结果
护理前,组间血压、疾病认知度、HPSMBRS、GQOLI-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疾病认知度、HPSMBRS、GQOLI-74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结合延伸护理,可以提高疾病认知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个性化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军休干部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郭裕婷, 曾淑花, 陈云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69-71.
摘要
(
71
)
PDF
(72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军休干部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辅助应用个性化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设定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筛选该院接受诊治的70例老年军休干部高血压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分组方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均匀划分并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应用个性化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指标包含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对应护理方案落实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血压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为(
P
<0.05)。
结论
于老年军休干部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个性化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宣泄负性情绪,提高了整体生活质量,可借鉴。
冠心病专科护理
基于能级分区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急性心肌梗死中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吕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72-73.
摘要
(
35
)
PDF
(71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患者接受能级分区护理的效果。
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急诊科室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内随机选择7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各组内人数均为36例。对照组内整体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均实施能级分区护理,对比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TS为(88.54±4.32)分、PL为(91.65±2.87)分、DP为(74.76±1.65)分、AF为(78.98±1.44)分,对照组的TS为(77.98±1.44)分、PL为(79.78±1.54)分、DP为(79.68±1.93)分、AF为(75.43±1.72)分,实验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心绞痛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的社会功能为(74.67±1.55)分、生理功能为(78.98±1.43)分、生命活力为(79.77±1.38)分、总体健康为(78.54±1.39)分,实验组的社会功能为(83.69±1.94)分、生理功能为(89.87±1.56)分、生命活力为(88.67±1.55)分、总体健康为(86.43±1.43)分。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急诊科室内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能级分区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康复。
PDCA循环下抢救流程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救治结局的影响
刘秀卡, 沈燕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74-77.
摘要
(
23
)
PDF
(82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PDCA循环下抢救流程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及救治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抽取2021年5-1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两个时间段该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的45例、5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PDCA组按照PDCA循环下抢救流程图进行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各阶段急救护理质量及救治结局。
结果
PDCA组接诊至出诊时间、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DCA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DCA组急救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DC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DCA循环下抢救流程图可缩短AMI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救治结局。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林莉, 李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78-80.
摘要
(
40
)
PDF
(75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冠心病护理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
方法
将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本院治疗时间为2021年1-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干预前后冠心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治疗依从性,一般自我效能感、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认知以及治疗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情绪评分均更低(
P
<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丰富其疾病与治疗认知,可规范其治疗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其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同伴支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宋诚诚, 蔡春英, 赵若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81-92.
摘要
(
29
)
PDF
(75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护理中应用同伴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给予PCI治疗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继续开展同伴支持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心理状态。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幅度增高,而抑郁、焦虑评分大幅度下降(
P
<0.05)。
结论
同伴支持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AMI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施娟, 谢鸿鸣, 黄凌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83-96.
摘要
(
41
)
PDF
(81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实施“321”健康教育模式,而后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睡眠质量、护理后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有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早期针对性运动康复护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后对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
陈秋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87-88.
摘要
(
55
)
PDF
(753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运动康复护理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方法
开展前瞻性试验,入选该院56例慢性心衰患者主要于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对性运动康复护理,而后观察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用于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情绪、身体及社交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运动康复护理利于提高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综述
基于COOC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张琼霄, 许一宁, 谢青梅, 李萍, 陈翠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89-93.
摘要
(
51
)
PDF
(232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了解国内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研究的现状,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发表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相关论文,对发文量、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和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360篇文献,近10年CHF患者抑郁相关研究发文量成稳定趋势,年均核心期刊发文量为32篇;主要合作团队是以潘硕、姬新才和王军奎为核心的作者群,研究机构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主要为焦虑、生活质量、护理干预、老年、心功能,研究前沿是正念训练。
结论
老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研究未来亟需加强不同地区机构和作者间的合作交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和深层次的干预性研究、质性研究和纵向研究,是CHF患者抑郁护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张先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3): 94-96.
摘要
(
39
)
PDF
(85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治疗方面的效果更显著,然而术中易出现无复流现象,加重心脏损伤,甚至造成猝死。该研究通过收集、整体相关文献资料,从“无复流现象的概述、分类”“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原因”、“无复流现象的防治进展”等方面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后续防治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