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31期 刊出日期:2023-11-05
临床研究
不同方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柳, 李红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3-6. 
摘要 ( 30 )   PDF (24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方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的70例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检查方式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观察组检查方式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1)观察组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检出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为77.14%(27/35),观察组PFO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PFO右向左分流半定量分级中,0级、2级患者占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级患者占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患者占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检查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PFO封堵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率发现卵圆孔直径<1 mm、1-2 mm、2-3 mm、≥ 3mm的占比分别为42.86、22.86%、20.00%、11.4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卵圆孔直径<1 mm、1-2 mm、2-3 mm、≥3 mm的占比分别为34.29%、20.00%、14.29%、8.57%。结论 相较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食道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能提升PFO的检出率,改善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临床效果。
桂东地区汉族人群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指导价值
何杰梅, 李钊全, 黎涛, 易文燕, 伍黎芳, 林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7-11. 
摘要 ( 47 )   PDF (36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广西桂东地区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梧州市工人医院和贺州市人民医院进行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无亲缘关系的桂东地区汉族人群119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46例。采用TaqMan-MGB探针法检测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与已文献报道的国内不同地区、民族的差异。同时统计2017-2022年梧州市工人医院与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相关疾病的住院人数。结果 桂东地区汉族人群ALDH2 rs671基因检测结果为GG、G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34%、53.78%、5.88%。桂东地区汉族人群ALDH2 A等位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P<0.05),以及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P<0.05);与广西、台湾地区,壮族、藏族、哈尼族等民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桂东地区具有冠心病患者高发以及饮酒相关疾病患者显著增加的特征。结论 桂东地区汉族人群ALDH2 A等位基因频率处于全国的最高水平,同时与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相关疾病高发,提示了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在预测冠心病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疗效,指导居民培养健康饮酒习惯的临床应用前景。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金子安, 陈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12-14. 
摘要 ( 57 )   PDF (48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潍坊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伴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倍他乐克缓释片及其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e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结果 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最终纳入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T-proBNP、IL-6、Gal-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IL-6、Gal-3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IL-6、Gal-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射血分数下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IL-6、Gal-3水平,同时改善心功能。
芪苈强心胶囊结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cTnI、NT-proBNP表达的影响
杜师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15-19. 
摘要 ( 30 )   PDF (51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围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芪苈强心胶囊与美托洛尔相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评定其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表达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例数5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就两组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临床疗效与cTnI、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进行逐项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V、LVESV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相比对照组(84.00%),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TnI、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芪苈强心胶囊+美托洛尔的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突出,可使其左室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并且还能使其cTnI、NT-proBNP水平得到大幅下降。
稳心颗粒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20-22. 
摘要 ( 438 )   PDF (47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检查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及QRS波时限)、心律失常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QTc间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QRS波时限显著短于对照组,房性、室性及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临床使用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心律失常效果优于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有效促进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远隔缺血预适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的应用研究
凌素连, 韦园园, 李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23-26. 
摘要 ( 34 )   PDF (51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符合标准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重症监管。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远隔缺血预适应干预。评估指标包括24 h和7 d的脑血管再通率、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90 d的良好预后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灌注时间。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24 h和7 d的脑血管再通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90 d的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9.56±3.87)分、(2.72±0.56)分,对照组分别为(11.28±3.78)分、(3.38±0.59)分,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248,P=0.027;t=5.737,P<0.001);研究组再灌注时间为(81.63±29.03)min,对照组为(95.27±32.46)min,研究组再灌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215,P=0.029)。结论 远隔缺血预适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良好预后率。
血管内超声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黄河, 叶少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27-30. 
摘要 ( 36 )   PDF (54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简称IVUS)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简称CAG)指导下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ULMCA)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ULMCA患者112例,依据不同指导方式分组,对照组应用单纯CAG,研究组联合应用IVUS。观察比较术后即刻效果指标、支架置入参数、临床预后。结果 研究组术后即刻最小支架直径、最小支架横截面积显著更大(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0-2级患者更多,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支架释放压力、支架最大直径显著更大(P<0.05),两组支架最大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MACE、支架内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ULMCA患者介入治疗过程当中在单纯CAG基础上联合使用IVUS检查指导时,可显著改善并提示患者的预后。
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应激反应
芦智波, 刘萍, 滕琦, 闫煜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31-34. 
摘要 ( 32 )   PDF (56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围绕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室性心律失常者,采用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镇痛,评定其安全性,并探讨其在改善患者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者(选取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选取例数: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例数5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环泊酚进行胃肠镜检查,观察组基于此,加用瑞芬太尼,对比两组不同时段[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内镜置入时(T3)]的应激反应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另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组内对比:两组T2、T3时的MAP、HR均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3时的MAP、HR均高于T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T2、T3时的MAP、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醒后留观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室性心律失常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使用环泊酚+瑞芬太尼,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小,且安全性高。
护理
过渡性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曾丽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35-37. 
摘要 ( 26 )   PDF (65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过渡性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0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配模式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过渡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后2 d、出院后2 d麦吉尔疼痛量表(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分降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及现有疼痛强度评级(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下床行走200米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个月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性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以改善生命质量,减轻术后不同时间平静状态下患者的疼痛程度,还可以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全局式护理结合饮食指导对肝癌介入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薛凯, 施姬, 江林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38-40. 
摘要 ( 23 )   PDF (62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全局式护理结合饮食指导肝癌介入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定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共计80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40)。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全局式护理结合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穿刺处血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DBP、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局式护理结合饮食指导对肝癌介入治疗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营养指标和血压水平改善均可起到积极影响,值得推荐、应用。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现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个性化心理干预的研究
林永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41-43. 
摘要 ( 43 )   PDF (61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中老年高血压(HBP)患者心理现状,调查其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个性化心理干预的运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96例中老年HBP患者纳入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主要不良情绪[焦虑(AN)、抑郁(DE)]评分。结果 AN出现率为32.29%,DE出现率为2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中老年HBP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基础疾病数量≥2种、有血脂异常史、家庭经济水平为0-5万元/年的不良情绪出现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AN、DE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中老年HBP患者的AN、DE出现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女性、文化水平、基础疾病、家庭经济水平等,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AN、DE评分。
全面护理干预对ICU心力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江乐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44-46. 
摘要 ( 31 )   PDF (69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ICU心力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6例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ICU心力衰竭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各38例,统计两组的机械通气并发症情况、血气分析指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7.37%),高于对照组31例(8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用于ICU无创机械通气心力衰竭中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预后转归,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林文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47-49. 
摘要 ( 36 )   PDF (6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住院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需要科学的护理措施,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方法 本次实验内容就是针对共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分组进行实验对比,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两个实验小组(常规组和试验组),时间为最早从2020年1月开始,最晚到2022年2月结束,实验小组的患者人数为每组50例,根据实验的内容分配护理措施,常规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性护理措施。患者对于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措施的在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指标为本次实验的指标。结果 通过对比临床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指标(舒张压、收缩压)、体重指标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均有严重的影响,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认知行为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研究
周阿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50-53. 
摘要 ( 32 )   PDF (64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针对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选取我院74例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并且这些患者均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单双号形式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均为37例,组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同时患者的血压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以及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评分、疾病知晓程度评分、自我护理意识评分、生活习惯优良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一氧化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改善,也能够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改善,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调节,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应用。
以内在诉求为导向的多元化照护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压力性损伤和精神情感的影响
王洁, 王昊, 朱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54-57. 
摘要 ( 29 )   PDF (76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以内在诉求为导向的多元化照护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压力性损伤和精神情感的影响,为此类群体的临床照护积累实践经验。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护理方案不同,实施常规性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多元化照护模式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SAS与SDS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心力衰竭患者内在诉求为导向的多元化照护模式,能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且能缓解患者负性精神情感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阶段转变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SF-36评分的效果
孔敏霞, 黄丽萍, 陈晓瑜, 杨丽, 谢淑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58-60. 
摘要 ( 21 )   PDF (70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阶段转变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SF-36评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护理,研究组实施阶段转变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比血压水平、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实施阶段转变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血压患者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亚芬, 王冰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61-63. 
摘要 ( 38 )   PDF (71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高血压患者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8,常规护理干预)与FTS组(n=38,FT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围术期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差异(P>0.05);干预后,FTS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首次排气、首次下床、胸腔管留置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低于参照组的26.30%(P<0.05)。结论 将FTS理念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同时避免多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干预模式在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邱仁芳, 陈小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64-67. 
摘要 ( 25 )   PDF (71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干预模式在冠心病(CHD)合并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支价值。方法 随机将92例CHD合并胃癌病人分为常规组和整体框架组,均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整体框架组给予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自我管理行为[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及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6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延长,两组CSMS量表(一般生活、疾病知识、不良嗜好、治疗依从性、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7个维度管理评分及总分和CQQC量表(体力、病情、一般生活、医疗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及工作状况)6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以上指标整体框架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整体服务型框架的干预模式应用于CHD合并胃癌病人中,能明显减轻负性情绪,改善心功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行为,并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基于IKAP理论的协同护理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AS及ESCA评分的效果分析
林莲香, 庄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68-70. 
摘要 ( 28 )   PDF (72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协同护理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我效能感量表(ESCA)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入组本次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IKAP理论的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SAS量表)、自我管理能力(ESCA量表)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量表评估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及自我概念等4项ESCA量表维度评估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KAP理论的协同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李雯, 林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71-73. 
摘要 ( 28 )   PDF (71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开展健康宣教以及延伸护理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收入的高血压患者50例为探究样本量,时间定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再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安排小组,其中参照组(25例)接受基础延伸护理干预,分析组(25例)接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而后,分析各组的血压指标与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 分析组的一般资料与参考组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血压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并发症产生率值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能够控制他们的血压指标值,且促进其病情的较早康复。因此,这种护理干预形式更值得推广应用。
多模式疼痛护理联合血压控制对胆囊结石伴高血压术后患者VAS评分、血压水平及效果分析
郑文英, 余凯华, 薛凯, 时群, 郑嘉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74-76. 
摘要 ( 28 )   PDF (71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伴高血压(EH)患者行多模式疼痛护理+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某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70例胆囊结石伴EH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联合组(多模式疼痛护理+血压控制)各35例,疗效比较。结果 干预后较参照组,联合组VAS值、PSQI值更低,SF-36值更高;SBP、DBP指标更低;联合组并发症率(5.71%)低于参照组(22.86%),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模式疼痛护理+血压控制可提高胆囊结石伴EH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减轻疼痛刺激,稳定血压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时效性激励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燕, 李碧霞, 许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77-78. 
摘要 ( 38 )   PDF (7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时效性激励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对脑梗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脑梗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盲法将其分为1:1比例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时效性激励理念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CD-RISC评分、MIDAS评分。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LVEF、SDNN、rMSSD、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MID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时效性激励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心率变异性,促进心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胃肠息肉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洪彩燕, 张佳蓉, 阳周, 李小玲, 陈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79-82. 
摘要 ( 31 )   PDF (74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胃肠息肉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胃肠息肉手术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血压指标值、术前与术后的儿茶酚胺水平及术后胃肠功能康复时间。结果 系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中、术后的血压水平与术后的儿茶酚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伴胃肠息肉患者手术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及儿茶酚胺水平,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
冠心病专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许海兰, 翁文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83-85. 
摘要 ( 32 )   PDF (79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纳入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组(n=50,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患者依从性、心理指标、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护理组为96%,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心理指标及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心理负面情绪评分下降,生活质量提升,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6%,护理组为98%,可以看出护理组数据较高,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负面情绪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率有所上升,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优质护理效果
王巧凤, 刘丽娟, 林小靖, 李雅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86-89. 
摘要 ( 23 )   PDF (7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急诊优质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诊治的院外发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流程时间(抢救时间、分诊时间、药物输注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采血检验时间)、急救效果(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变化幅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抢救时间、分诊时间、药物输注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采血检验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分别为100.00%、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各项救治流程的时间,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
认知行为护理联合互联网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陈丽香, 林艺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90-92. 
摘要 ( 21 )   PDF (746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互联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纳入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n=50,采用认知行为护理联合互联网),观察患者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患者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6%,护理组为98%,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联合互联网能够有效恢复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理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述
P波参数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研究进展
张佩玉, 王凯凯, 李涛, 杨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1):  93-96. 
摘要 ( 42 )   PDF (73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治疗房颤并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但这一有创治疗手段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多项研究表明,代表心房传导不均一性的P波参数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相关。本文将对近几年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P波参数作一综述,为临床识别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