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28期 刊出日期:2023-10-05
临床研究
不同运动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肺耐力的影响
刘海浪, 于春杨, 耿金, 王丙剑, 张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3-6. 
摘要 ( 44 )   PDF (25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运动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肺耐力的影响。方法 入组门诊诊断正常高值血压患者9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有氧运动组(AET)、等长运动组(IET)、有氧运动加等长运动组(AET+IET)三组,每组33例,有氧运动组根据心肺运动测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快走形式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长运动组进行等长静蹲(靠墙静蹲),有氧运动加等长运动组为快走+等长静蹲,所有入组患者均未服用降压药物,均持续运动12周;通过24 h动态血压及心肺运动测试检查等,比较12周前后患者基础资料、血压及心肺耐力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1)三组基础资料中年龄、身高、体重、BMI、血压、静息心率及心肺耐力指标氧脉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值、代谢当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ET/IET/AET+IET三组运动前后,体重、BMI、血压、静息心率等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氧脉搏(O2/HR)、无氧阈值(VO2@AT)、最大摄氧量VO2max、代谢当量METs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12周运动后AET+IET组所有指标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靠墙静蹲等长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肺耐力指标。
基于血清学指标及老年营养风险指数构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黄刚, 孙志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7-10. 
摘要 ( 43 )   PDF (61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及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构建预后评估模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1年 6月至 2022 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体检的健康人94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CHF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清D-D、NT-proBNP、PCT水平及GNRI差异;随访1年,以是否出现再次心力衰竭入院/全因死亡等恶性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联合GNRI在老年CHF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结果 CHF中重度组血清D-D、NT-proBNP、PCT显著高于CHF轻度组及对照组,且CHF轻度组3项血清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中重度组GNRI得分则显著低于CHF轻度组及对照组,且CHF轻度组GNR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显示年龄、血清D-D、血清NT-proBNP、血清PCT及GNRI评分均为老年CHF患者预后质量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D、血清NT-proBNP及GNRI评分均是影响老年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0.890-0.986)、预测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86.8%,均显著高于单一血清D-D、NT-proBNP及GNRI(Z=2.957、Z=2.812、Z=2.731,P<0.001)。结论 老年CHF患者血清D-D、NT-proBNP及GNRI均与患者心功能恶化密切相关,且该3项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应用可以提升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
康复训练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对MoCA评分的影响
梁奕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11-13. 
摘要 ( 38 )   PDF (40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康复训练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方法 本次选取主要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3年6月内,试验以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开展,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34例应用康复训练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方案。比对两组血压、MoCA评分(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MMSE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MoCA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高血压中采取康复训练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可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血清cTnI、MYO、CX3CL1与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关系及对短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林跃军, 马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14-17. 
摘要 ( 32 )   PDF (45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水平,并分析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相关性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比较研究组PCI术后不同心功能分级者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PCI术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者、未发生者,并比较血清指标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指标水平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VEDV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LVESD、LVEDV、PCI术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术后7 d MACE发生者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5);术后7 d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联合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的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结论 血清cTnI、MYO、CX3CL1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PCI术后MACE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血清BNP、LCN-2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
陈利广, 沈雪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18-21. 
摘要 ( 32 )   PDF (53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BNP、LCN-2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心衰的患者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实施的9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体检且结果显示心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90例,对比两组血清BNP、LCN-2检测水平,分析其对急慢性心衰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LCN-2(89.678±17.48)ng/mL、BNP(2568.11±478.28)pg/mL均高于对照组(60.04±15.31)ng/mL、(196.41±47.4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2、24.543,P<0.05);观察组随心功能分级升高,BNP及LCN-2水平同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1、602.689,P<0.05);观察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76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4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BNP及LCN-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2.221,P<0.05)。结论 BNP及LCN-2水平变化对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可靠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奈普酶的临床研究
何凌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22-25. 
摘要 ( 37 )   PDF (50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应用替奈普酶对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PCI术,研究组行PCI术过程中联合使用替奈普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ST段回落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峰值、术后7 d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后血流级别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1 d、7 d时的ST段回落整体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峰值、术后7 d时的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CI联合替奈普酶治疗对高血栓负荷AMI患者效果更佳,其能有效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帮助血管再通,且安全性高。
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分析
黄永菊, 蒋学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26-28. 
摘要 ( 29 )   PDF (48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基线资料、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Stanford A型42例(61.76%),Stanford B型26例(38.24%)。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59例(86.76%)、吸烟26例(38.24%)、高血脂23例(33.82%),Stanford A型与B型之间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有胸部、背部或者腹部疼痛的有61例(89.71%),无明显疼痛的有7例(10.29%),同时主动脉夹层还可见到伴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肠梗阻等相关受累器官的病变症状。Stan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分别以胸痛和腹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病死率高而且临床表现多样,首诊医生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
护理
家庭主要成员烹饪实践教育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病情控制的影响
苏映明, 陈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29-32. 
摘要 ( 38 )   PDF (55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主要成员烹饪实践教育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饮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主要成员烹饪实践教育,为期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膳食结构变化及血压、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例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主要成员烹饪实践教育有利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养成健康饮食行为,促进患者膳食结构的改善,还能提高血压及血糖控制效果。
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NIHSS、血压及Barthel评分的影响
张小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33-34. 
摘要 ( 29 )   PDF (60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对老年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方式选取该院72例老年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研究时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电脑行规范分组操作,对照组纳入3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健康宣教。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日常生活能力较高,血压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计划联合健康宣教意义重大,可良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肺康复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对肺癌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肺功能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陈雪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35-37. 
摘要 ( 27 )   PDF (56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罹患肺癌合并高血压采用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重视开展肺康复训练与健康宣教对肺功能及血压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罹患肺癌且有高血压合并发生,采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均为该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依托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加强康复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对比效果。结果 在开展干预后,经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即PEF项目、FEV1项目、FEV1/FVC项目实施测定,观察组居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后,经对血压指标即收缩压项目、舒张压项目予以评测,观察组居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施干预后,经对呼吸困难程度指标即呼吸困难评测分值、6 min步行距离评估值展开检测,前项均有降低,后项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同时有高血压病症合并者在依托化疗方案施以治疗时,积极开展肺康复训练,同时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联合,可改善肺功能,促血压水平保持稳定,并可促进呼吸状况改善,防范再入院事件。
妊娠高血压应用规范化饮食运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探讨
陈雪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38-39. 
摘要 ( 37 )   PDF (62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饮食运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研究时段介于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将所有患者借助电脑进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饮食运动护理;将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作为本研究观察指标。结果 护理工作实施后与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饮食运动护理意义重大,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分析
李薇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40-42. 
摘要 ( 37 )   PDF (58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定血液透析伴高血压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价值。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伴高血压者100例,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开展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50例常规护理方案者为对照组,50例综合护理方案者为试验组。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更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00%)更低(P<0.05)。结论 血液透析伴高血压者经综合护理方案干预,能更好改善其血压、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优质护理干预在行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化疗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陈妍, 李慧娟, 翁云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43-45. 
摘要 ( 36 )   PDF (57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行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化疗期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各含25例的参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F-36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远低于参照组的3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化疗期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控制其血压水平,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伴高血压患者接受适应性领导理论护理干预的效果
唐智萍, 黄华媚, 俞奇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46-48. 
摘要 ( 31 )   PDF (64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本研究制定目标,选取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内收治的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共计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防御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同时干预后1月、3月、6月时间段下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结直肠癌伴高血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用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在老年重症肺心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
张静, 林玲, 林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49-51. 
摘要 ( 29 )   PDF (64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在老年重症肺心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的68例老年重症肺心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侧向旋转吸痰护理)。观察指标:体征变化、心肺功能、不良风险事件。结果 吸痰前后两组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研究组心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风险事件几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在老年重症肺心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可在不影响体征变化的情况下,促进心肺功能改善,防范不良风险事件。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合并高血压行根治术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李秀清, 滑志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52-54. 
摘要 ( 31 )   PDF (64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用于根治术后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该院收入行根治术的乳腺癌伴高血压总共68例患者,经摸红篮球法分至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和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分别包含3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值、并发症及满意度得分等指标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血压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血压方面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功能障碍、下肢水肿和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得分及总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用于根治术后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效果理想,能控制其血压,减少各类并发症产生,提升其满意度,值得采用。
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SCL 90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蔡秀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55-57. 
摘要 ( 35 )   PDF (66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诊于该院的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归入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启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程度(SCL 90量表评分)、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SCL 90量表总评分、血压水平(SBP与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依从率(94.87%)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策略能够提高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减轻其症状程度,并降低其血压水平。
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张海浩, 陈若燕, 张茹斌, 张露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58-60. 
摘要 ( 28 )   PDF (66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入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Orem自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
何小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61-64. 
摘要 ( 34 )   PDF (67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分析院内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Orem自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门诊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30例实施Orem自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管理),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两组接受管理前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自护能力等各项数据信息比对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血压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更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血脂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更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显著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降低舒张压与收缩压,提高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将血脂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ERAS模式的DVT预防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伴高血压中对DVT发生的效果
宋宏亮, 林丽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65-67. 
摘要 ( 35 )   PDF (66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ERAS模式的DVT预防护理的效果,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本研究制定目标,选取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伴高血压患者共计86例,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ERAS模式的DVT预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显著改善、DVT发生率对比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剔除术伴高血压,采取ERAS模式的DVT预防护理能够显著降低DVT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同时能有效控制血压,临床效果好。
冠心病专科护理
家庭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艺真, 洪学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68-70. 
摘要 ( 41 )   PDF (68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家庭护理模式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至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纳入治疗的100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及护理组(n=50,采用家庭护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家属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护理组为1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护理能力无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且家属护理能力评分较低(P<0.05)。参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护理组为98%,可以看出护理组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更适合AMI患者,有效提升家属的护理能力,为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探讨规范化护理实施于ICU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
陈梁, 陈凤朱, 刘春华, 周玉枝, 潘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71-73. 
摘要 ( 29 )   PDF (77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ICU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患者80例,均为ICU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所在主要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n=40)、观察组(规范化护理、n=40),统计两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分析。结果 在并发症项目中,观察组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功能指标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态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降低趋势,且实际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应用于ICU患者中,通过科学合理实施后具有减少并发症、保持良好情绪、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前瞻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张云琼, 聂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74-76. 
摘要 ( 28 )   PDF (72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前瞻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纳入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共计10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为分组处理方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且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均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少(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更高,LVDs、LVDd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缓解、心功能提升均可起到积极影响,指导推荐、应用。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陈平, 卢舒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77-79. 
摘要 ( 29 )   PDF (71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该院82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康复组开展康复护理(41例),研究组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开展康复护理(41例),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运动能力、负面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肌钙蛋白I(cTn I)水平明显低于康复组,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均高于康复组;研究组干预后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STAI)量表中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均低于康复组,其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得分显著高于康复组;研究组干预后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冠心病量表(QLICD-CHD)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及负面情绪,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卢智娇, 康娜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80-82. 
摘要 ( 32 )   PDF (71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50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21全年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为常规组,2022全年开展早期康复运动护理的25例患者为早期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进程。结果 早期组干预后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常规组;早期组干预后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均高于常规组;早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早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其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加快其康复进程。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罗芳, 余雅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83-85. 
摘要 ( 44 )   PDF (71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纳入启动时间为2020年4月,结束于2022年4月;组别划分依据采用区间随机法,两组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评分(MLFHQ)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经明显恢复,但实验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更小(P<0.05);护理前组间MLFHQ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实验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建议采纳。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黄淑贞, 林晓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86-88. 
摘要 ( 49 )   PDF (72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护理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纳入的100例老年CHD患者,采用红蓝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n=50,常规护理)与康复组(n=50,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6 min步行距离(390.87±30.24)m长于参照组(330.45±40.22)m,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00%,康复组为96.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心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CHD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心肺功能,延长运动能力,患者更容易接受,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综述
血管迷走性晕厥器械治疗新进展
刘秀, 熊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89-92. 
摘要 ( 59 )   PDF (74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血管迷走性晕厥在器械治疗方面涌现出一些新方法。其中,闭环刺激起搏和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就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器械治疗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Sirt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杨致远, 刘兴琳, 阮佳程, 赵一霖, 文今福, 张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8):  93-96. 
摘要 ( 39 )   PDF (75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irtuin家族是人体中重要的功能蛋白质,其中Sirt2蛋白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了,但近些年来,已有许多研究分析了Sirt2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已基本阐明其在细胞层面和机体代谢水平的重要作用机制。如果Sirt2蛋白不能正常表达,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该篇综述重点分析了Sirt2蛋白的作用机制及病理情况,综合整理了现今的最新研究成果,便于之后的临床应用,为相关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