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29期 刊出日期:2023-10-15
临床研究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陈世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3-5. 
摘要 ( 86 )   PDF (22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导管PFO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缓解程度;偏头痛严重程度[偏头痛残疾评估问卷(TheMigraineDisabilityAssessmentquestionnaire,MIDAS)]。结果 (1)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痛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头痛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经导管PFO封堵术治疗PFO偏头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其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同时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偏头痛严重程度。
心脏磁共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脉微循环的临床意义
朱锋华, 熊贤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6-8. 
摘要 ( 28 )   PDF (4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评估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冠脉微循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E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5例非EH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CMR检查,比较两组冠脉微循环指标、左室收缩参数变化,并依据EH患者是否合并冠脉狭窄分为两组,比较合并冠脉狭窄与无冠脉狭窄EH患者冠脉微循环指标、左室收缩参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达峰时间(tpeak)为(24.45±2.65)s,长于对照组的(20.58±2.37)s,峰值信号强度(SIpeak)、心肌信号强度最大上升斜率(Slopema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EH患者中28例冠脉轻度狭窄,37例无冠脉狭窄;合并冠脉狭窄的EH患者Tpeak长于无冠脉狭窄患者,SIpeak、Slopemax低于无冠脉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脉狭窄的EH患者LVEF低于无冠脉狭窄患者,LVEDV、LVESV高于无冠脉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R在EH患者冠脉微循环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可准确检查高血压患者冠脉微循环异常,便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防治。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林淑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9-12. 
摘要 ( 26 )   PDF (39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孕妇,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均行回顾性研究,将孕妇按照年龄进行分组,适龄组(<35岁)为40例,高龄组(≥35岁)为40例,对两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心律失常类型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55.00%,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患者中,高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2.73%,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检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情况,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应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对比
赵彬, 胡宸茗, 邹鋆, 叶倩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13-14. 
摘要 ( 44 )   PDF (46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腔内介入手术中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39例)POBA扩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39例)DCB扩张治疗,观察术后12个月患者一期通畅率以及血运重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均较好,而后者可较好提升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避免血运重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的安全,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与研究。
胸痛中心对STEMI患者急诊PCI抢救成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左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15-17. 
摘要 ( 34 )   PDF (43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胸痛中心(CPC)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抢救成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CPC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CPC模式成立后进行PCI抢救的30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CPC模式成立前进行PCI抢救的30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CPC模式下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救治成功率、出院6个月后再次PCI率和复发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复发率和再次PCI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实施CPC急诊PCI治疗后,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复发率和再次PCI率。
冠脉介入术结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汪明, 程彩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18-21. 
摘要 ( 31 )   PDF (47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冠脉介入术结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该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名,以随机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3名。B组施以冠脉介入术,A组在其基础上施以麝香保心丸。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CD63,CD63)、血小板聚集功能(platelet aggregation,PAG)等。结果 A组总有效率(97.67%)较B组(8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B组短,发作次数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LVEDD水平较B组低,LVEF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D63、PAG水平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较B组高,血浆内皮素(plasma endothelin,ET)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较B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冠脉介入术结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绞痛状况、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分析。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刘国平, 杨俊杰, 邓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22-25. 
摘要 ( 33 )   PDF (51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广州开发区医院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PCI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研究组给予麝香通心滴丸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CTFC)、ST段回落情况、心脏彩超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研究组PCI术后CTFC[(32.10±8.27)vs(37.18±10.13)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回落幅度[(65.28±12.05)vs(59.31±10.72)%]、ST段回落良好率[94.44% vs 77.7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 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nBN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LVEDD、CK-MB、cTnT、NT-pronBNP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SGLT-2抑制剂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微循环灌注,起到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和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补肾益精填髓方联合奥美沙坦酯对慢性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祥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26-29. 
摘要 ( 74 )   PDF (53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益精填髓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观察组5.01% vs 对照组3.34%)(P>0.05)。结论 补肾益精填髓方结合奥美沙坦酯能够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建议使用。
护理
饮食调护结合运动指导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中的效果评价
赖春菊, 蔡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30-33. 
摘要 ( 32 )   PDF (58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饮食调护结合运动指导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护结合运动指导,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凝血功能、不良母婴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调护结合运动指导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凝血情况,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健康宣教联合运动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的影响
何思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34-37. 
摘要 ( 38 )   PDF (66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联合运动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至该院进行诊治的中青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140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联合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血压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自护能力水平更高(P<0.05),且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中青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联合运动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使患者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从而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呼吸功能康复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杨阿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38-41. 
摘要 ( 37 )   PDF (61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呼吸功能康复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68例COPD患者,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为漳州市漳浦县中医医院内科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呼吸功能康复护理路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比较患者护理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脏功能、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功能康复护理路径对COPD患者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改善作用明显,可提高生活质量,有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雅惠, 黄清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42-44. 
摘要 ( 33 )   PDF (65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可靠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资料收集于2022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8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产后各时间段阴道出血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分娩结局风险、产后各时间段阴道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自然顺产率、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稳定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价值探析
翁晓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45-47. 
摘要 ( 47 )   PDF (60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价值探析。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进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血压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的血压指标及SAS评分在术前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h的血压指标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模式,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和焦虑心理的缓解,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对家长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的效果
曾碧品, 郭亚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48-50. 
摘要 ( 39 )   PDF (63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对家长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到医院诊治的76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8)与研究组(系统化健康教育,n=38)。对比两组的心肌酶指标、家长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结果 在血清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家长知识掌握评分与遵医率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加深家长知识掌握程度,改善遵医行为。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护理效果的改善分析
曾艳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51-53. 
摘要 ( 37 )   PDF (72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 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可以在降低血压水平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SDS评分结合前馈控制的流程化护理在脑中风并冠心病中对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效果
李媄, 罗金萍, 郑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54-56. 
摘要 ( 35 )   PDF (67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合前馈控制的流程化护理在脑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对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4例脑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1比例的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SDS评分结合前馈控制的流程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DS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以及血压水平。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SDS评分结合前馈控制的流程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用药依从性,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
持续性健康宣教联合音乐放松想象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黄娇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57-59. 
摘要 ( 37 )   PDF (6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持续性健康宣教联合音乐放松想象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招募该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持续性健康宣教联合音乐放松想象干预,各组干预时长均为3个月。观察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3个月,观察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24 h舒张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PSS、SQL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持续性健康宣教联合音乐放松想象干预能一定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缓解患者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多学科协作出院指导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罗春凤, 郭子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60-63. 
摘要 ( 35 )   PDF (70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出院指导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干预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出院指导。于出院时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测评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及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组出院时RHDS评分、QDT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非计划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出院指导,可改善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缓解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
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生理应激反应及动脉压水平的影响
刘丹怡, 张天华, 陈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64-66. 
摘要 ( 34 )   PDF (68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采取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的实践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2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比较2组指标:生理应激效应、疼痛水平、焦虑、抑郁状况、并发症。结果 (1)生理应激效应:干预后,观察组动脉压、心率比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水平:观察组术后24 h/48 h,视觉模拟疼痛表(VAS)、儿童疼痛行为表(FLACC)评分与对照组比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焦虑、抑郁状况:观察组焦虑、抑郁所得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观察组喉头水肿、心力衰竭等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表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采取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心理、生理应激效应,减少相关并发症,维系生命指征稳定,具较高的实践价值。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宫腔镜手术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张建荣, 林伟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67-69. 
摘要 ( 53 )   PDF (68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用于高血压合并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该研究总共纳入74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到医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宫腔镜手术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7)与研究组(健康教育,n=37)。对比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 在舒张压与收缩压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与总遵医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于血压指标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对直肠癌并高血压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黄莉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70-71. 
摘要 ( 39 )   PDF (75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对直肠癌并高血压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直肠癌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评分、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ESCA评分、血压水平分别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积极控制血压水平。
支持性心理护理在缓解冠心病介入术后麻醉复苏患者切口疼痛中的应用
夏文祯, 何政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72-75. 
摘要 ( 41 )   PDF (72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麻醉复苏患者使用支持性心理护理产生切口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纳入的100例冠心病介入术患者,采用硬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50,常规护理)及心理组(n=50,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数据好转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0%,心理组为96%,心理组数据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护理更适合冠心病介入术后麻醉复苏患者,可有效缓解切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负面情绪,患者接受度较高。
分析Orem自理理论联合中药熏蒸在强直性脊柱炎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林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76-78. 
摘要 ( 36 )   PDF (79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Orem自理理论联合中药熏蒸在强直性脊柱炎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熏蒸这,且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和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81.03±3.77)mmHg、收缩压(125.46±4.58)mmHg以及功能状态各项目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SFI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身体疲倦度评分、关节疼痛度评分、关节僵硬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ASDAI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穿袜评分、弯腰评分、触高评分、坐站评分、卧站评分、登台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伴高血压患者实施Orem自理理论联合中药熏蒸的效果显著。
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黄素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79-82. 
摘要 ( 38 )   PDF (75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某社区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动机性访谈社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冠心病血压控制、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变化、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HH—SESM、MSES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观察组合理饮食率85.71%、情绪控制率80.95%及定期复诊95.24%高于对照组47.62%、59.52%和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有利于提高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下的临床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
王红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83-85. 
摘要 ( 41 )   PDF (73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下的临床干预,旨在探究该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展开本次研究,并随访10个月。给予对照组42例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43例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下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分,并统计随访期间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MSSNS中愤怒、抑郁、焦虑、孤独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MSSNS中愤怒、抑郁、焦虑、孤独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2.989、2.924、3.634,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乏力、嗜睡、心绞痛加重、心源性休克等不良情况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χ2=4.634,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下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调整其心理状态,改善预后。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张金, 邱蓓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86-88. 
摘要 ( 32 )   PDF (73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该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纳入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参照组(n=100,常规护理)及中医组(n=100,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住院时间、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中医组住院时间(10.36±3.47)d少于参照组(14.83±4.22)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对护理满意率为82%,中医组为93%,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更容易接受。
专家笔谈
基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心血管疾病的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思考
吕兆祥, 刘祯, 陈全福, 王颖彦, 梁华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89-92. 
摘要 ( 30 )   PDF (81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心血管疾病使用中药的药物警戒工作应如何开展。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外医疗机构开展药物警戒的工作现状,基于我国“十四五”期间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探讨在心血管疾病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结果 尽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心血管疾病中药药物警戒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中药成分复杂、不良反应难以预测和识别;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体系不完善;中药临床试验难度大,缺乏国际共识等。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中药药物警戒制度、建立中药药物档案、加强医护人员的中药药物知识培训、建立中药药物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中药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加强与药品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现代研究等措施,不断完善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结论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对心血管疾病中药药物警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相关工作以确保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水平,推动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翟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9):  93-96. 
摘要 ( 30 )   PDF (75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很高,虽然心衰患者的管理取得了进展,但他们的预后仍然很差。本文综述了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药物治疗策略、药物种类、联合治疗和新型药物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最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