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19-09-1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张彤, 罗高湖, 黎晨辉, 左肇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3-4. 
摘要 ( 78 )   PDF (212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由于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单纯实施比索洛尔,研究组5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与血压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脂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实施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并改善其炎症因子,值得临床应用。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詹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5-7. 
摘要 ( 61 )   PDF (274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吴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8-10. 
摘要 ( 69 )   PDF (323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述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疾病,对照组未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应用到康复治疗中,旨在辅助降低血压指标,促进病情康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BP(115.0±2.4)mmHg、DBP(81.2±2.51)mmHg、24hHR(73.5±3.0)次/min、ET-1(41.2±1.6)pg/mL、NO(11.0±1.3)μmol/L、有效率97.2%、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治疗后SBP(134.5±4.5)mmHg、DBP(92.5±1.8)mmHg、24hHR(78.3±1.8)次/min、ET-1(52.3±1.6)pg/mL、NO(14.2±0.9)μmol/L、有效率80.6%、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康复治疗应用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邱雅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11-13. 
摘要 ( 54 )   PDF (345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额外推行康复运动,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指导前后的晨峰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化。结果 指导前,观察组患者晨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152.5±9.1)mmHg、(82.6±6.3)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3.3±4.1)%、心率为(88.6±6.0)次/min,对照组晨峰血压为(153.1±8.7)mmHg、(82.4±6.5)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3.4±4.0)%、心率为(88.5±6.2)次/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220、0.167、0.282、0.109)。指导后,观察组患者晨峰血压为(141.2±7.4)mmHg、(71.3±4.5)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61.2±4.8)%、心率(82.2±5.1)次/min,对照组患者晨峰血压为(148.5±7.7)mmHg、(78.2±4.6)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6.9±5.0)%、心率为(86.1±5.3)次/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202、10.861、9.883、11.091)。结论 康复运动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的控制,也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彩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14-16. 
摘要 ( 65 )   PDF (367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联合组(n=45)、参照组(n=44)。参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参照组77.27%(34/44)(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6.67%(3/45)低于参照组22.73%(10/4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良好安全性。
间苯三酚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吴秋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17-19. 
摘要 ( 39 )   PDF (391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妇产科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24h尿蛋白水平、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两组治疗后的SBP、DBP、24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SBP、DBP、24h尿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其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3)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更低(P<0.05)。(4)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50%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可有效提高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减少其尿蛋白排泄,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和妊娠不良结局,且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论著/冠心病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蒋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20-21. 
摘要 ( 77 )   PDF (410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吸氧与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与死亡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及时开通STEMI患者的罪犯血管,改善病情,降低复发率与死亡率。
早期联合螺内酯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王丹, 孙建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22-23. 
摘要 ( 68 )   PDF (457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螺内酯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早期联合螺内酯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心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可逆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早期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练荣秀, 温桂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24-26. 
摘要 ( 53 )   PDF (480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已确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A组(<2h)、B组(2~6h)、C组(>6h),采用动态心电图对三组患者进行24h连续心电监测,记录其心电图Q波、ST波、T波变化情况,统计不同心电图阳性改变率。再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较不同类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阳性改变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Q波、ST波、T波阳性改变率分别为31.11%、77.78%、55.56%,ST波、T波改变阳性率均高于Q波(P<0.05)。A组、B组、C组的Q波、ST波、T波阳性改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A组、B组、C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Q波、ST波、T波阳性改变率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0.05)。心电图Q波、ST波、T波阳性改变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发病时间呈负相关,与患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呈正相关。结论 心电图可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病情予以准确判断和评估,尤其是发病2h内的患者,可将心电图监护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方法和病情评估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在心血管内科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
陈沿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27-29. 
摘要 ( 118 )   PDF (484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的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方法,确诊后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诊断与药物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24h(56.14±0.21)分、治疗48h(45.08±2.63)分、治疗72h(32.58±0.14)分、治疗5d(10.21±3.54)分,总有效率为84.38%,总满意度为82.75%,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中,使用综合诊断药物治疗方法,可优化诊断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农克继, 杨立华, 张树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30-31. 
摘要 ( 75 )   PDF (477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PCI)治疗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方法 抽调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进行PCI治疗的ACS患者90例,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实施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与ST段位移、心血管事件。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7.78%,研究组CK-MB、cTnI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峰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 对于ACS在PCI治疗期间,可采取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用药期间较为安全,值得应用。
心血管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陈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32-34. 
摘要 ( 51 )   PDF (532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主要分析心血管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未来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寻找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9例,分别接受心血管康复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评价两种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干预后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血管康复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该干预方法不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这对于保证预后的意义重大,因此值得推广。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患者的效果评价
苏恩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35-37. 
摘要 ( 105 )   PDF (528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阵发房颤患者共94例,经随机方式抽取后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则实施胺碘酮静脉注射联合艾司洛尔药物对患者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予以阵发房颤疾病治疗,既可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又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论著/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曹卫娟, 李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38-40. 
摘要 ( 58 )   PDF (55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从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观1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两组疗效、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78.26%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65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流变的关系研究
甘灵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41-43. 
摘要 ( 69 )   PDF (568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社区门诊65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流变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社门诊区登记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共120例,其中健康者45例(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5例(观察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S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流变异常有关。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分析
褚爱萍, 杨军, 文洪波, 孙树乾, 邹荣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44-46. 
摘要 ( 53 )   PDF (599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分析其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41%、94.12%、85.71%、95.3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63.64%、90.48%、96.30%、90.00%。结论 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高,能够准确诊断出颈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喜辽妥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罗兰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47-48. 
摘要 ( 65 )   PDF (596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喜辽妥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12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40例,给予A组生理盐水治疗,给予B组硫酸镁冰敷治疗,给予C组喜辽妥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对三组患者治疗有效,C组优于B组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实施喜辽妥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高血压患者体检护理中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的实施价值体会
郭白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49-51. 
摘要 ( 63 )   PDF (617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体检护理中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择高血压体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高血压体检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血脂水平、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检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体检患者总胆固醇(4.12±1.32)mmol/L、三酰甘油(1.52±0.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2±1.31)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体检患者血糖控制率98.00%相比对照组更胜一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体检患者体检满意度96.00%相比对照组体检满意度更为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体检护理中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的实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研究。
论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配合护理的探讨
周容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52-54. 
摘要 ( 72 )   PDF (615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的配合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抢救配合护理;另选取2017年1-5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设为观察组,采取改良后手术配合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间做好密切手术配合护理工作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
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燕, 李田, 陈艳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55-57. 
摘要 ( 30 )   PDF (638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收治时间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收治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效率(2.0%)优于对照组(16.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致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58-60. 
摘要 ( 32 )   PDF (639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资料,资料收集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分不同护理方法: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组别名:对照组、研究组,分别患者例数:50例、50例;对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患者的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康复知识知晓率、治疗后的SDS、SAS评分。结果 患者的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康复知识知晓率方面,研究组均所得数据更高(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康复知识知晓率分别:94.00%、96.00%),且研究组治疗后的SDS(37.33±3.55)、SAS (38.97±3.22)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冠心病知识知晓程度和康复知识知晓程度。
无缝隙护理在冠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患者满意度分析
洪叶, 唐祖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61-63. 
摘要 ( 52 )   PDF (661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冠脉介入手术中应用无缝隙护理,以此分析无缝隙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患者对该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行冠脉介入择期手术患者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是本次研究的收治期限,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个组别患者例数5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对组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在护理差错发生率(4.00%)方面更低于对照组(24.00%),且研究组在护理总满意率(96.00%)方面更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在冠脉介入手术中应用无缝隙护理,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最大程度上确保手术安全性,且患者对该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率指标变化情况的影响评价
傅美娜, 吴培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64-66. 
摘要 ( 28 )   PDF (686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率指标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后的QT离散度、心率数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校正后Q-T间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心率的改善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质雅, 洪素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67-69. 
摘要 ( 46 )   PDF (688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以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时间为2018年1-12月)为此次研究对象,其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手术总有效率(70.00%)(P<0.05);实验组手术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其护理总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其护理风险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同时,实验组,其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其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好。
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
江丽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70-72. 
摘要 ( 56 )   PDF (689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20例患者(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结果 观察组L-baPWV(1755.65±18.56)cm/s、R-baPWV(1724.23±19.65)cm/s、AS斑块面积(0.23±0.18)cm2、IMT(1.18±0.01)cm、DBP(81.03±2.33)mmHg、SBP(131.12±4.29)mmHg、自我实现(32.84±3.29)分、营养(25.78±1.28)分、运动(26.85±4.56)分、应对关系(27.49±3.22)分、人际关系(35.17±5.44)分、健康责任(27.98±5.3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高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73-74. 
摘要 ( 60 )   PDF (685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8年1-12月入住我科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抢救护理以及病房护理。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对血压控制的作用
杨惠敏, 黄雪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75-76. 
摘要 ( 80 )   PDF (683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常规组(22.00%),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伍秋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77-78. 
摘要 ( 57 )   PDF (681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9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且实验组的总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既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也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所以应当推广此护理方法。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樊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79-81. 
摘要 ( 47 )   PDF (686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10例,选取时间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及研究组,各55例。给予参照组采用围产期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施行围产期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的剖宫产率(43.64%)低于参照组,阴道分娩率(56.36%)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具有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重度窒息、轻度窒息几率依次为1.82%、7.27%,分别相较于参照组的窒息几率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正常新生儿几率(90.91%)高于参照组(76.36%),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率为16.36%,相较于参照组的并发率(36.36%)低,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行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几率,减少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新生儿健康具有更高保障,效果明显。
运动性护理配合阿司匹林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王晓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82-84. 
摘要 ( 60 )   PDF (704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运动性护理配合阿司匹林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8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阿司匹林,观察组采用运动性护理配合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情况相对良好(t=3.06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后的纤维蛋白原(Fbg)皆有所升高,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TC)都降低了不少。(护理前两组比较,护理后aPTT、PTC比较P>0.05,护理后Fbg、PT比较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χ2=2.051,P>0.05)。结论 运动性护理配合阿司匹林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着显著的预防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推广使用。
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干预护理要点分析
程松英, 林洁, 李玉珠, 林靓, 江林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85-87. 
摘要 ( 40 )   PDF (699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加强护理干预。将两组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在于控制血压水平,从而能够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干预护理效果分析
白紫云, 黄金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88-90. 
摘要 ( 46 )   PDF (699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在围术期间的血压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 在2014年6月5日至2016年6月5日期间选择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并对比两组的高血压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的收缩压为(127.95±5.96)mmHg,舒张压为(85.78±5.64)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为(2.22±0.78)万元,平均住院时间为(5.34±0.37)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在围术期间的血压进行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将血压水平平稳,减少医疗成本,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实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邵淑俊, 游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91-93. 
摘要 ( 76 )   PDF (699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分析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所达效果。方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计100例,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是收治期间,分组方式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对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指标值分别为(39.55±5.12)min、(53.11±35.11)min、(132.23±55.65)min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的优质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患者的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且患者家属对该种护理方式满意度高。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陈品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7):  94-96. 
摘要 ( 52 )   PDF (700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心血管科室中,收集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在护理质量的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