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19-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吴高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3-4.
摘要
(
93
)
PDF
(187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联合治疗(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的预后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n
=84),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参照组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联合组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血钾K
+
、血清胱抑素Cys-C、血尿酸UA)变化情况。
结果
联合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Cys-C水平优于参照组,
P
<0.05。另外,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头痛、头晕、干咳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明显(
P
>0.05)。
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患者血压水平达标率,利于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Cys-C水平。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效果和准确率分析
张美兰, 陈雪梅, 黄友芹, 黄娇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5-7.
摘要
(
94
)
PDF
(281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应用效果和准确率状况。
方法
将本院门诊80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间)纳入研究,将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总结诊断结果。
结果
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增大、左室增大、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与心电图对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与心电图对比更高,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效果好,准确率高。
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姚光辉, 潘光秀, 陈雪玲, 吕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8-11.
摘要
(
81
)
PDF
(362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定明确诊断的睡眠障碍患者45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同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无高血压病、睡眠障碍的门诊病人进行对照。比较分析24h收缩压均值、24h舒张压均值、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白昼收缩压均值、白昼舒张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夜间舒张压均值等指标。
结果
睡眠障碍患者的整体收缩压负荷增高,以男性患者的收缩压负荷与舒张压负荷增高为明显。男性睡眠障碍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女性升高,以24h收缩压均值、24h舒张压均值、舒张压负荷值、白昼舒张压均值的增高较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血压水平整体较其下降,其中以24h收缩压均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均值、夜间舒张压均值的降低较为显著;但男性睡眠障碍患者的24h舒张压均值、白昼舒张压均值略为增高,而女性睡眠障碍患者的24h收缩压均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均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结论
男性睡眠障碍患者总体的收缩压负荷与舒张压负荷是增高的,且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血压水平总体较高,表明无高血压的睡眠障碍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高血压病的发生几率比较高。积极的控制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对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张顺华, 王伟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12-14.
摘要
(
115
)
PDF
(371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中医推拿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同时实施中医推拿治疗,分析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高,其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其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
P
<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中医推拿治疗,可更好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提高治疗的效果,安全有效。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吴丽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15-17.
摘要
(
98
)
PDF
(397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5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DBP、SBP、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PCT、CRP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联用吡格列酮与阿卡波糖可改善血压、血糖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基于妊娠高血压孕妇的凝血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玉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18-20.
摘要
(
82
)
PDF
(416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的凝血指标检测及血浆D-二聚体(D-D)检测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资料(A组);以同样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32例足月健康孕妇(B组)、32例体检非妊娠健康女性(C组)。A组按照不同疾病类型再次分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分别纳入D组、E组、F组。所有受检者均检测凝血指标、D-D,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1)A组TT、PT、APTT水平低于B组、C组(
P
<0.05);B组TT、PT、APTT水平低于C组(
P
<0.05);(2)A组FIB、D-D水平高于B组、C组(
P
<0.05);B组FIB、D-D水平高于C组(
P
<0.05);(3)D组TT、PT、APTT水平高于E组、F组(
P
<0.05);E组TT、PT、APTT水平高于F组(
P
<0.05);(4)D组FIB、D-D水平低于E组、F组(
P
<0.05);E组FIB、D-D水平低于F组(
P
<0.05)。
结论
临床检测凝血指标、D-D在判断妊娠高血压及病情严重程度中价值显著。
论著/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或尿激酶治疗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对比研究
李展, 欧光耀, 梁健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21-22.
摘要
(
84
)
PDF
(457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讨论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或尿激酶的实际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急性STEMI行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观察组63例,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6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87.30%)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结论
在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血流情况,效果优于尿激酶,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谢志艺, 李艺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23-24.
摘要
(
91
)
PDF
(483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方法
按照本次研究的需求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并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1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法,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时间发生率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LVEF分别为(10.02±3.02)d、(64.88±9.15)%与对照组(23.34±4.76)d、(53.02±4.17)%相比,组间差异都非常明显(
P
<0.05)。
结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满足介入治疗指针的患者应可尽量采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降低患者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更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影响的效果分析
吴凌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25-26.
摘要
(
80
)
PDF
(479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盐酸曲美他嗪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影响的效果。
方法
选择在我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4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治疗,12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
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为(0.014±0.005)ng/mL,普通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为(0.012±0.008)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为(0.025±0.017)ng/mL,普通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为(0.057±0.064)ng/mL,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进行60mg的盐酸曲美他嗪口服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盐酸曲美他嗪药物口服,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血钾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陈学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27-29.
摘要
(
82
)
PDF
(528KB) (
2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压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人曾进修的珠海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平均血钾水平分为高血钾症组20例、低血钾症组60例、正常组40例,对三组3年死亡率、新发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原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
三组死亡率相比较,正常组低于高血钾症组和低血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血钾症组和低血钾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新发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原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血钾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加大其死亡风险,但对新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原发性心房颤动无明显影响。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可重复性研究
陈勇, 罗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30-31.
摘要
(
96
)
PDF
(531KB)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与可重复性。
方法
择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37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观察诊断结果。
结果
冠脉CT血管显像优295节段、良25节段,占比96.10%,基本能够满足管腔评价,与CAG冠脉显像效果相当(
P
>0.05)。冠脉CT冠心病诊断准确率(97.30%)与冠脉造影(100.0%)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基于冠脉造影标准,冠脉CT诊断管腔狭窄灵敏度96.55%、特异度97.33%、阳性预测值88.89%、阴性预测值99.22%、总符合率93.39%。
结论
冠状动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冠心病的初诊与复查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药物洗脱支架对多支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邱拥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32-34.
摘要
(
141
)
PDF
(551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药物洗脱支架对多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禅城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共计2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n
=115)和参照组(
n
=115),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参照组患者使用裸美敦二代,研究组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分析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靶病变血管位置及半年后随访结果。
结果
除却两组患者支架数量/靶病变对比差异(
P
>0.05),研究组在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等靶病变血管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半年后心肌梗死、累积不良心脏事件、非心脏性死亡、心脏性死亡、复查冠脉造影、再狭窄、靶血管再血管化、靶病变再血管化等随访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对多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郭倩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35-37.
摘要
(
102
)
PDF
(552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应用阿伐他汀钙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心血管不良时间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达92.00%,而对照组仅为74.0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CRP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是4.00%及22.0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应用阿伐他汀钙的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强度,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具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施伟伟, 刘正东, 何九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38-40.
摘要
(
100
)
PDF
(552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
方法
此次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心律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临床总有效率,评估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未用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相应指标,安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论著/心力衰竭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
何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41-42.
摘要
(
97
)
PDF
(576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10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DD、LVPWT、IVST指标值及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PWT、IVST指标值及心功能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并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显著的改善作用,这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左双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43-44.
摘要
(
79
)
PDF
(574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随机挑选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病患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50例。参照组病患每天给予10mg的瑞舒伐他汀钙片,试验组患者给予20mg的瑞舒伐他汀钙片。
结果
就治疗效果而言,试验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 LVEF、LVESV、LVEDV、NT-proBNP以及TC、TG、LDL-C、HDL-C等指标治疗前无显著性,治疗后为试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病患的心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分析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谭传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45-46.
摘要
(
132
)
PDF
(596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比索洛尔在治疗COPD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2年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COPD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结合比索洛尔,在治疗后5个月后对比两组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肺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但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心衰效果佳,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可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沈敦辉, 沈芳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47-48.
摘要
(
92
)
PDF
(620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n
=36)和对照组(
n
=36),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PaO
2
、SpO
2
、PaCO
2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在肺心病造成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余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49-51.
摘要
(
145
)
PDF
(625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动脉高压患儿86例,对所有新生儿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新生儿实施中心静脉压检测,分析临床超声诊断符合率。
结果
新生儿通过中心静脉压检测,根据肺动脉压力的高低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患儿43例,占比50.00%(43/86),中度肺动脉高压28例,占比32.56%(28/86),重度肺动脉高压15例,占比17.44%(15/86),患儿的肺动脉高压程度越严重,则患儿的肺动脉收缩压越高。根据新生儿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86例肺动脉高压患儿中,治愈58例(67.44%),缓解22例(25.58%),无效6例(6.98%),总有效率为93.02%(80/86)。
结论
对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超声检查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并能对其病症做出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多方面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翠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52-54.
摘要
(
98
)
PDF
(628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方面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择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执行多方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分值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患者行配合多方面宣教等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规避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种护理方案可用于临床推广和普及中。
论著/护理
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积极作用分析
盘婧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55-57.
摘要
(
100
)
PDF
(645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积极作用。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指标,可促进机体功能康复。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林凤晖, 林晓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58-60.
摘要
(
67
)
PDF
(647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护理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常规组(71.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徐翠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61-62.
摘要
(
108
)
PDF
(642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并且对比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的评分优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63-65.
摘要
(
85
)
PDF
(701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在2017年4月12日至2018年4月12日期间选择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各60例。
结果
观察组LVEF(54.53±3.51)%、LAd(38.28±2.64)mm、LVSEd(29.62±1.19)mm、LVDEd(42.51±2.28)mm、社会功能(95.65±1.42)分、物质生活(96.33±1.78)分、心理功能(95.39±1.42)分、躯体功能(94.22±2.54)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遵医行为(98.33%)、意外事件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临床路径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詹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66-67.
摘要
(
84
)
PDF
(695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临床上,探究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7月1日到2016年7月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法分两组,每组100例。一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方案(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取在原有护理基础上联合标准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在护理后,其收缩压(133.45±10.23),舒张压(80.34±10.23),心率(86.34±7.22),致残率(3.00%)病死率(4.00%)和对照组的收缩压(147.89±16.87),舒张压(94.34±13.32),心率(94.34±8.23)、致残率(16.00%)、病死率(11.00%)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
P
<0.05)。
结论
实施在原有护理基础上联合标准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患者,其护理效果更加的明显。
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肺的临床护理体会
赵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68-69.
摘要
(
92
)
PDF
(696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肺的临床护理。
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的64例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PaO
2
、PaCO
2
及并发症发生率(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性衰竭)进行观察及评估。
结果
观察组PaO
2
(8.65±0.45kPa)高于对照组PaO
2
(6.23±0.21kPa),而PaCO
2
(6.01±0.32kPa)低于对照组PaCO
2
(7.45±0.68kPa),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
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左心衰合并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廖冬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70-72.
摘要
(
76
)
PDF
(699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并且在血液净化中心采取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抽样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以及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高血压的强化护理。强化1年后对两组病患的血压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两组患者1年后进行血压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稳定情况及生活质量都要强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和生活质量有着很好的效果。因此,表明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很有效果的举措。
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探讨
许少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73-74.
摘要
(
93
)
PDF
(696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护理效果。
方法
择取本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病例纳入时间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全面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经护理干预后组间比较其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全面组患者血压、血清蛋白、前清蛋白等指标结果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评分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施行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低盐饮食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在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陈华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75-76.
摘要
(
104
)
PDF
(698KB) (
1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低盐饮食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在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其基础上加强低盐饮食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透析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透析液总出量及超滤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腹膜透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进行低盐饮食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可促进透析容量情况得到改善。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燕, 黄柳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77-78.
摘要
(
87
)
PDF
(718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产科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产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早产率(2.44%)、产后出血率(4.88%)、新生儿窒息(4.88%)低于对照组(14.63%)、(19.51%)、(21.95%),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缓解焦虑情绪,维持稳定血压,优化妊娠结局。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干预价值
郑玉文, 游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79-80.
摘要
(
92
)
PDF
(723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生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估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估实验组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者产前、产中、产后护理满意度评估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又可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借鉴。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吴珊珊, 刘鸿瑜, 陈秋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81-83.
摘要
(
79
)
PDF
(721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00%)比对照组更高(
P
<0.05)。
结论
对原发性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52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
钟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84-86.
摘要
(
71
)
PDF
(722KB) (
1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时间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且护理有效度对比,观察组(94.2%)也高于对照组(76.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将时间护理应用于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提升临床效果,应用可靠,临床影响良好。
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苏友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87-89.
摘要
(
88
)
PDF
(725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脑血管疾病患者(本院200例),时间设定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
n
=100)和观察组(
n
=10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脑血管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李丽香, 苏远珍, 苏雪彬, 王惠玲, 苏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90-91.
摘要
(
109
)
PDF
(728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
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进行分析,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均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康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EV
1
、FVC、FEV
1
/FVC)、康复时间(呼吸稳定时间、心率恢复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促疾病康复。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廖梅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92-93.
摘要
(
65
)
PDF
(72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不安全因素。
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76例,通过不记名打分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仅发生1例风险事件,少于对照组的6例(
P
<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4.7%,高于对照组的81.6%(
P
<0.05)。
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王欠, 陈雅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8): 94-96.
摘要
(
92
)
PDF
(741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老年心血管手术120例患者(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人文关怀,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
结果
观察组关心尊重患者(95.11±1.29)分、环境舒适度(96.78±1.44)分、服务周到性(95.83±1.39)分、信息传递准确性(96.72±1.44)分、隐私保护(96.84±1.36)分、术前访视(97.41±1.25)分、护理质量(95.22±1.49)分、心理支持(96.88±1.53)分均高于对照组,老年抑郁量表(6.37±0.43)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