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19-10-1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史雷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3-4. 
摘要 ( 73 )   PDF (206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安全性高。
血脂康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分析
郭文安, 陈津瀚, 吴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5-7. 
摘要 ( 278 )   PDF (285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脂康与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给予血脂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压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患者的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上述NO、ET-1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都显著下降,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康与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提高总有效率,并使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肥胖对冠心病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降压疗效的影响
郑祝桥, 胡丽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8-10. 
摘要 ( 128 )   PDF (350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并分析肥胖对冠心病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存在高血压的肥胖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肥胖患者),观察组(肥胖患者),每组21例,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肥胖患者在各方面的评估指标较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在临床上不能够有效降低肥胖与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需要在治疗期间同时进行降脂治疗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黄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11-13. 
摘要 ( 64 )   PDF (389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我院10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进行硫酸镁治疗和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并分组为硫酸镁治疗组和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舒张压、收缩压恢复到参考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产妇血压;胎心异常、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结局。结果 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组疗效、舒张压、收缩压恢复到参考范围的时间、血压相比较硫酸镁治疗组有优势(P<0.05)。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组胎心异常、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结局相比较硫酸镁治疗组更少(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肯定,可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清学炎症指标。
论著/冠心病
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刘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14-16. 
摘要 ( 45 )   PDF (391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就诊的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未通过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诊治,观察组患者由通过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诊治,将两组诊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诊治相关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及确诊后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所用时间均较短,且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及不良心血管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救治成功率较高,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诊治中采取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及救治速度,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不良心血管发生率,最大限度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肖湘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17-18. 
摘要 ( 78 )   PDF (432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并评价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肌缺血总负荷为(20.94±2.51)mm×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6±5.79)mm×min;临床疗效最终的总有效率是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并且该组不良反应率是6.00%(3/50)小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郑娟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19-20. 
摘要 ( 36 )   PDF (433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实施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学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远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研究组自汗、盗汗、气急、心率、胸痛、心律、心悸、血压、胸闷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血栓弹力图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陈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21-22. 
摘要 ( 46 )   PDF (477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通过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类型差异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均为急性心梗患者,B组患者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组患者均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三组患者术后均检测血栓弹力图及抗血小板指标,分析三组间差异。结果 C组患者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高于A、B两组,纤维蛋白原指标(3.01±0.21)、D二聚体指标(0.08±0.08)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三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C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6.25±1.05)min、血块形成时间(3.41±0.13)min长于其它两组,最大波幅(53.28±6.31)mm、角度(52.18±2.17)°小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指标间存在一定差异,临床治疗期间应根据相应差异合理选择药物,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分析
李丹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23-25. 
摘要 ( 53 )   PDF (505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治疗,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冠脉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一组采取常规护理,一组采取综合护理,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例),2例均为急性闭塞;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例),其中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例,无复流者2例,冠状动脉夹层者1例,室颤患者1例,内急性血栓形成3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解除冠脉梗阻情况,但并发症较多,可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胡耀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26-28. 
摘要 ( 102 )   PDF (531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心肌梗死组,将经冠脉造影检查证明为心绞痛患者40例设为心绞痛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散射免疫浊度法检验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验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结果 (1)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受检者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22.029、6.373,P=0.000、0.012),且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高于心绞痛组(χ2=6.275,P=0.012);(2)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的血清CRP、IL-1β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6.749、19.444、49.225、30.214,均P=0.000),其中心肌梗死组高于心绞痛组(t=9.016、20.480,均P=0.000);(3)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特异性IgG抗体平均滴度是(65.23±4.19),与CRP、IL-1β呈现正相关性,R值分别是0.39、0.33(均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借鉴。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严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29-31. 
摘要 ( 31 )   PDF (528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以胺碘酮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胺碘酮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差异,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经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67.13±4.0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QT间期(437.37±10.02)ms、左心室EF(56.38±2.0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以胺碘酮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氨磺必利、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四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黄仁春, 翁赛铮, 郭少楠, 郑明坚, 李晓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32-34. 
摘要 ( 130 )   PDF (531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利培酮、齐拉西酮、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分别给予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利培酮、齐拉西酮、奥氮平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率水平均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B组、D组SDNNI及PAN50水平明显升高(P<0.05);A组、C组SDANN水平及PNN50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治疗中,利培酮、奥氮平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更具有积极作用。
论著/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罗远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35-37. 
摘要 ( 43 )   PDF (554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重症HF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干预组,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干预组增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用药8周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用药后生活质量及焦虑情绪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用于老年重症HF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纠正其不良情绪。
功率自行车下肢亚极量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分析
王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38-40. 
摘要 ( 54 )   PDF (582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功率自行车下肢亚极量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2018年4-10月收治的6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编入序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分别采用中等强度训练以及亚极量运动功率自行车下肢训练,持续6个月。结果 观察组退出5例,对照组4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R、BNP、缺血总负荷低于治疗前,EF、CO、WOHQOL-100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R指标低于对照组、BNP指标低于对照组、缺血总负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0EF、CO、WOHQOL-100值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率自行车下肢亚极量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影响较大,相较于中等强度,其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好,有助于控制心率,减轻心肌损伤,但是有氧训练的脱离率较高。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肺动脉瓣窦扩大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少鹏, 苏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41-43. 
摘要 ( 57 )   PDF (580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肺动脉瓣窦扩大术应用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法洛四联症治疗的3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进行传统肺动脉瓣环补片纠治术)与实验组(15例,进行肺动脉瓣窦扩大术),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患儿分别接受相应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所耗费的CPB时间、住院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仅为2.17%,但是对照组为40.0%(P<0.05)。结论 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应用肺动脉瓣窦扩大术,既能改善患儿肺动脉瓣反流症状,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所以应当推广此治疗方法。
论著/护理
心脏康复综合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骆旭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44-45. 
摘要 ( 35 )   PDF (601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应用心脏康复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心脏康复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心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5.64%),对比差异显著(χ2=4.523,P<0.05);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予以心脏康复综合护理,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
林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46-48. 
摘要 ( 32 )   PDF (602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心脏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比较心功能指标、护理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指数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疗效(96.15%)较对照组(76.92%)高,研究组并发症率(11.53%)较对照组(38.46%)低,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期间应用心脏康复护理能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护理疗效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姜雪, 孙香燕, 黄晓铭, 林桂, 陈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49-50. 
摘要 ( 49 )   PDF (619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护理,观察组给予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11%)低于对照组(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调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吴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51-52. 
摘要 ( 33 )   PDF (619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P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冠心病PCI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疾病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PCI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8.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冠心病PCI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病人疾病知识及疾病管理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邱元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53-54. 
摘要 ( 58 )   PDF (644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在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选择120例实施PCI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延伸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 观察组适量运动依从性(98.33%)、饮食调整依从性(100.00%)、定期复查依从性(96.67%)、按时服药依从性(98.33%)、SAQ评分(91.13±2.13)分、自我管理量表评分(98.68±5.8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PCI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实施延续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曾淑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55-56. 
摘要 ( 39 )   PDF (64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延续护理开展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者86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生存质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给予患者行延续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改善。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吴木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57-59. 
摘要 ( 84 )   PDF (645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老年病人服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干预组。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按时、按量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护理,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血压控制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价值分析
林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60-61. 
摘要 ( 64 )   PDF (619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其中3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外31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包含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88.42±6.79)mmHg和收缩压(122.72±8.45)mmHg低于对照组[(96.53±6.88)mmHg,(134.31±8.63)mmHg],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MHD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析
吴碧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62-63. 
摘要 ( 69 )   PDF (667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75.11±5.33)mmHg、收缩压(94.58±1.19)mmHg、护理满意度97.44%、不良反应7.69%均优于对照组(90.12±4.22)mmHg、(141.11±2.91)mmHg、74.36%、15.3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高血压膀胱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方志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64-66. 
摘要 ( 37 )   PDF (671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膀胱癌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指标、护理效果等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的了解(93.33%)及护理满意度(96.67)均高于对照组(76.67%)(80%),观察组的肿瘤复发几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观察组出院时(74.26±5.38)、随访1年(83.99±6.89)的评分高于对照组(67.05±5.26)、(79.71±5.01)(P<0.05)。结论 膀胱癌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效果显著,促使膀胱癌的患者得到得到比较快的康复,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用于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卢姗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67-69. 
摘要 ( 50 )   PDF (694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引导的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
谢招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70-72. 
摘要 ( 41 )   PDF (701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引导的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引导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各维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各维度评分两组差别无显著统计(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引导的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张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73-75. 
摘要 ( 66 )   PDF (717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强化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疗效的观察
李久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76-78. 
摘要 ( 51 )   PDF (719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探讨强化护理模式与联合健康教育针对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的5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健康教育+强化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健康教育),每组25例。结果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模式与联合健康教育针对能有效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心律失常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陈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79-81. 
摘要 ( 37 )   PDF (697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和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心率(77±1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9)次/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降低心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评价
游丽芬, 邵淑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82-84. 
摘要 ( 49 )   PDF (716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缩短引流管的置管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体会
陈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85-86. 
摘要 ( 59 )   PDF (714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经验,总结经验,以便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在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优质手术护理配合,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者中,所有患者都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和伤害,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预后良好。观察组阻断时间(40.51±9.27)min、手术时间(130.13±55.13)min、心肺转流时间(52.70±34.27)min显著少于对照组(54.48±10.68)min、(150.60±61.26)min、(68.15±39.19)min (P<0.05);且护理满意度94.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5.29%(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具有很高的难度,且存在很大的风险,科学、有计划的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减少患儿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率。
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分析
宋琦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87-89. 
摘要 ( 45 )   PDF (716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102例心内科患者,按照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6.08%,与对照组82.3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理念应用到心内科患者中可明显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欧静虹, 林珊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90-91. 
摘要 ( 58 )   PDF (717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处就诊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血管相关因素评分(绝经症状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踝肱指数(ABI))及生活质量评分(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角色)。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绝经症状评分、TC、TG、ABI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绝经症状评分、TC、TG、ABI均显著改善,但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围绝经妇女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TC、TG、ABI,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多元护理模式对ICU心血管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谭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92-94. 
摘要 ( 72 )   PDF (733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多元护理模式对ICU心血管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ICU(2017年1-12月)收治常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患者133例为对照组。2018年1月ICU开展多元护理模式于(2018年1-12月)另139例设置为多元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负性情绪SAS、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ICU心血管患者心理状态中负性情绪SAS、SDS评分均明显减少,PSQI各项评分明显下降,其中多元组SDS、S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多元组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多元组ICU心血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44%,而对照组为1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ICU心血管患者中,多元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可明显减少ICU心血管患者在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综述及其他
大剂量缬沙坦显著改善心肌重构一例
曹小虎, 廖清池, 张真, 柳书可, 殷民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9):  95-96. 
摘要 ( 76 )   PDF (921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例57岁中老年男性,6年前因“咳嗽、气喘六天”入院,心超提示左心增大,射血分数减少,考虑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在服用大剂量缬沙坦(160mgQD)5年后,复查心超提示心脏大小及射血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