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9-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在H型高血压中的特征分析
薛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3-4.
摘要
(
91
)
PDF
(283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H型高血压以及单纯型高血压对发生颈动脉斑块及其性质造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单纯高压组和H型高血压组,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组,对比两组患者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率,并对比其性质。
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及轻度(55.6%)、中度(64.3%)、重度(76.9%)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30.8%、41.7%、50%(
P
<0.05);H型高血压患者及轻度(66.7%)、中度(71.4%)、重度(92.3%)患者总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46.2%、50%、66.7%(
P
<0.05)。
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且发生斑块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更容易出现急性脑血管不良事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及夜间血压的关系分析
刘丽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5-7.
摘要
(
153
)
PDF
(261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与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ARR值进行分组,即ARR高水平组和ARR低水平组,将两组患者服用药物、血钠、血钾以及夜间和日间的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的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血钠和血钾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05),ARR值与日间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血钠呈正相关关系,与血钾呈负相关关系;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和ARR值的相关因素均为相互独立,O
R
值分别为1.150和1.094;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以及体质量指数、服用不同的降压药物以及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和ARR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
疏血通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薛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8-9.
摘要
(
163
)
PDF
(341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共120例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脉络宁治疗(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疏血通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患者(85.0%)相比明显升高且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患者(15.0%)相比明显降低且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疏血通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丁苯酞改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的分析
阮志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10-11.
摘要
(
137
)
PDF
(441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影响。
方法
以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丁苯酞,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在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程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能够较好地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高症中的应用效果
张梅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12-14.
摘要
(
80
)
PDF
(419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妊高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
n
=39)与对照组(
n
=39),对照组单纯采用注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88.45±6.79)mmHg、收缩压(106.35±7.42)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2±7.48)mmHg、(124.29±9.83)mmHg(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
P
<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可促进血压水平恢复正常范围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利水法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15-17.
摘要
(
81
)
PDF
(415KB)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从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90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偶数号为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利水法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
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对比,观察组(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经过不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利水法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强力定眩片缓解颈源性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丽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18-20.
摘要
(
212
)
PDF
(439KB) (
2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缓解颈源性高血压性头痛采取强力定眩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开始时间为2017年9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6月我院收治颈源性高血压性头痛患者9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45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强力定眩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及头痛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比组相比,明显较低(
P
<0.05);实验组比对比组血压变化明显,优势显著(
P
<0.05);实验组疼痛程度小于对比组(
P
<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
P
<0.05)。
结论
强力定眩片能有效地改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流与血流变,缓解患者的头痛,有很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显著,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论著/冠心病
尼可地尔对部分血运重建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观察
张佑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21-22.
摘要
(
70
)
PDF
(457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尼可地尔对部分血运重建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部分血运重建后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来自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3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就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5.8%),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部分血运重建后心绞痛患者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这一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瑞舒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张世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23-25.
摘要
(
746
)
PDF
(504KB) (
2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临床总有效率,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差异,计算各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刘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26-27.
摘要
(
104
)
PDF
(50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分析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0.72±0.21)次/周、持续时间(6.55±1.64)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极高,值得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林赛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28-29.
摘要
(
140
)
PDF
(502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治疗后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9例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的治疗方式;比照组(34例):选择常规方案展开疾病治疗;实验组(35例):采用常规方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案展开疾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表现。
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LVEF水平、LVDd水平、LVDs水平以及FS水平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治疗后,实验组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LVDd水平以及LVDs水平低于比照组明显,LVEF水平以及FS水平高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结论
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于临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于LVDd水平以及LVDs水平降低,LVEF水平以及FS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最终对于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改善以及康复状态提升,奠定基础。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巫建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30-31.
摘要
(
97
)
PDF
(501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
以冠心病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高(
P
<0.05);实验组治疗后,其LDL-C、TG、T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其HDL-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高(
P
<0.05);相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血清胆红素结合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黄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32-34.
摘要
(
139
)
PDF
(552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结合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2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对其血清胆红素和尿酸进行检测,对比不同年龄、不同心血管狭窄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的水平。
结果
50岁以下年龄段患者相对尿酸水平最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则相对最高,而71~78岁年龄段患者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结果则成反比(
P
<0.05);轻度狭窄患者相对尿酸水平最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则相对最高,而极度狭窄患者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结果则成反比;不同心血管狭窄程度患者尿酸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联合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并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冠心病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分析
黄永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35-37.
摘要
(
80
)
PDF
(553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胶囊治疗,观察组为中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胶囊治疗。将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内皮功能指标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TC、TG、LDL-C、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N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冠心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中剂量(10mg/d)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胶囊治疗的效果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胶囊更优,可减轻肝功能损害,更有助于患者血脂代谢的改善及内皮功能的恢复。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黄有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38-39.
摘要
(
102
)
PDF
(549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者的52例心律失常患者,病例资料入选时间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将所有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给予胺碘酮(0.2g/次,口服,3次/d)治疗,研究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2.5mg/次,口服,1次/d)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早、ST段下降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等心电图指标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
<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早、ST段下降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等心电图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07%(χ
2
=5.318,
P
<0.05)。
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论著/心力衰竭
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与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刘维, 廖谷清, 王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40-41.
摘要
(
68
)
PDF
(549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与脂代谢水平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急性左心衰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选取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急性左心衰和救治情况,以及比较其他的一些观察指标。
结果
研究组急性左心衰24例,经过抢救治疗挽回生命的有23例,死亡1例。阴性组HDL高于阳性组,阴性组TC、TG、LDL-C和ApoB较阳性组低。
结论
患者甘油三酯的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影响因素。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胡茂红, 张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42-44.
摘要
(
59
)
PDF
(577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57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有57例,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发生率情况。
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示较大差异,其中观察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HDL-C显著增高;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77%)要较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6.84%),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缓解脂质代谢异常情况,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探究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王萍, 罗明辉, 陈涌泉, 罗竹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45-46.
摘要
(
108
)
PDF
(598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74例医院收治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心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与心内膜心肌活检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1.9%;6例误诊患者中4例误诊为心脏瓣膜病,2例误诊为甲亢性心脏病。74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伴随心肌损伤,44例患者伴随左心室功能障碍,40例T2加权信号增强。
结论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患者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宗香俊, 陆云, 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47-48.
摘要
(
86
)
PDF
(618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以护理干预期间联合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评估并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知识知晓评分,记录并计算各组不良情况发生概率。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
P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辅以护理干预期间开展健康教育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叶彬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49-50.
摘要
(
87
)
PDF
(619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9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进行基础性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主要为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用药、锻炼、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0.569、14.094、19.716,
P
<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6.431、23.674、21.182、21.221,
P
<0.05)。
结论
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林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51-53.
摘要
(
92
)
PDF
(644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阶段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包含34例)和对照组(包含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延续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
患者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控制效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均相当,P>0.05差异不显著;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指标,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显著。
结论
在急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管理能力,从而促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血压控制效果,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认可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邱淑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54-55.
摘要
(
108
)
PDF
(640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中加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儿家长疾病预防知识水平,进而稳定患儿情绪,促进其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论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分析
赖文香, 陈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56-57.
摘要
(
80
)
PDF
(642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
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3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CCU护理路径、常规护理,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卧床时间(10.21±1.01)d、住院时间(15.23±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评分(15.21±0.11)分和抑郁评分(12.45±2.11)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结论
通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CCU护理路径后,取得显著效果。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黄月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58-60.
摘要
(
74
)
PDF
(646KB) (
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64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将常规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循证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患者的满意度,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感智能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各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62%,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58.39%,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精神状态良好,并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借鉴价值。
时间护理结合循证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
姚淑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61-63.
摘要
(
93
)
PDF
(644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结合循证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时间护理结合循证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病情控制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急性发作次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时间护理结合循证干预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病情的临床控制。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欧阳志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64-65.
摘要
(
109
)
PDF
(665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通过六个月的跟踪访问,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水平、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心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采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促使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推广价值。
高血压患者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石书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66-67.
摘要
(
92
)
PDF
(690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血压患者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其均分为研究组(
n
=40)和对照组(
n
=40)进行对照性研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压血糖水平。
结果
研究组患者(97.50%)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5.00%),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保持较好水平,两组患者对比差异较大,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门诊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高血压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效果观察
阮奶玲, 游妹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68-39.
摘要
(
71
)
PDF
(690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80例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高血压循证护理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分析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42.31±1.02)分、操作成绩(42.59±1.61)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求知欲(46.21±1.32)分、认知成熟度(45.69±1.31)分、开放思想(45.89±1.14)分、分析能力(44.52±1.21)分、批判性思维自信心(44.51±1.97)分、系统化能力(43.65±1.81)分、寻找真相(43.28±1.5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高血压护理教学实践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研究。
论著/护理
舒适护理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张春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70-72.
摘要
(
89
)
PDF
(691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中是否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照组(30例:未行舒适护理)与实验组(30例: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w后恢复优良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行舒适护理而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
研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
陈巧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73-75.
摘要
(
104
)
PDF
(693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研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接受诊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0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预见性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31.3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总体精神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可取得较为确切的效果,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尹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76-77.
摘要
(
101
)
PDF
(689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抽取的形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老年脑卒中治疗的病例共计92例,本次调查选取的时间为2018年5-11月。将本次调查病例以随机抽签的形式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46例和对比组46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对病例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本次调查中对病例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例护理结果。
结果
护理后两组病例生活质量以及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但对比组病例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于观察组,经统计学软件查实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
P
<0.05);对比组SDS评分结果高于观察组,将评分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查实,发现对比结果之间的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应用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探究
杨小秋, 蔡惠贞, 李巧玲, 黄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78-80.
摘要
(
110
)
PDF
(718KB) (
2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7-2018年期间诊治的8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手术指标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比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明显;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数据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也较低于对照组(26.83%)(
P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较能有效控制血压平稳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妊娠期高血压应用心理健康护理的效果分析
蔡双凤, 洪娅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81-83.
摘要
(
89
)
PDF
(716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考察组、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考察组予以心理健康护理,观察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考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
P
<0.05);考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44.74%(
P
<0.05);考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74%明显高于参照组78.95%(
P
<0.05)。
结论
予以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程度,故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林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84-85.
摘要
(
88
)
PDF
(713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试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获取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选择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随机纳的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的45例患者为参照组,49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为妊娠高血压病人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血压水平,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谢徵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86-87.
摘要
(
96
)
PDF
(713KB) (
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接收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78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观察两组的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得继续妊娠至分娩。
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比组的76.92%;对比组的护理依从率为71.79%,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中,使护理满意度提高,提升孕妇依从性,得以继续妊娠至分娩继续。避免不必要护患纠纷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研究。
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林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88-90.
摘要
(
101
)
PDF
(716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心衰行剖宫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术期是否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5例: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6h、术后12h血浆皮质醇浓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者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行剖宫产患者围产期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病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钱润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91-92.
摘要
(
96
)
PDF
(713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病术后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心脏病手术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并采用单双数抽签法进行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结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心功能对比,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患者的病症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
吴丽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93-94.
摘要
(
91
)
PDF
(717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的心理还有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200位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依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的内心焦虑感受与一般的人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的内心焦虑感受与一般心脏病入院患者家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通过对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家属心理分析还有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焦虑程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可以更加正确的认识到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去一些积极的正能量,家属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帮助患者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张平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6): 95-96.
摘要
(
109
)
PDF
(697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在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择11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组内包含55例患者,和对照组,组内包含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
结果
患者的各项PSQI失眠质量因子评分及总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水平相当,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P
>0.05),但护理后患者各项PSQI失眠质量因子评分及总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其睡眠质量优异率达到了81.82%,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5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睡眠质量优异率为36.36%,护理满意度为83.64%,比较差异存在显著差异性(
P
<0.05)。
结论
采取针对性护理对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其护理认可度,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