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4-30
临床研究
阿替普酶联合不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
程勇, 朱华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3-7. 
摘要 ( 5 )   PDF (12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本院确诊为APE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RVESVI)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 vs 73.33%)(P<0.05)。治疗3个月,两组PT及APTT均升高(P<0.05),FIB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优(P<0.05);两组vWF及ET-1均下降(P<0.05),NO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优(P<0.05)。治疗3个月,两组LVEF均上升(P<0.05),两组RVESVI及NT-proBNP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相比,阿替普酶联合利伐沙班治疗APE疗效更佳,能更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终点事件对比研究
陈檀琦, 杜静园, 吴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8-12. 
摘要 ( 5 )   PDF (12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于本院收治的230例C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115,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和吲哚布芬组(n=115,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吲哚布芬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服药前、服药后3、6和12个月的血凝指标、肾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健康状况。结果 本研究符合纳排标准的230例患者经剔除和脱落7例后,最终实际入组人数为223例,吲哚布芬组110例,阿司匹林组113例。随访12个月内,吲哚布芬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36%,阿司匹林组为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死亡情况发生。服药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3-12个月,吲哚布芬组的PLT和PRA水平均较阿司匹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变化,两组间PLT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P<0.05)。服药前和服药后3-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Cr)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和服药后3-12个月,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和服药后3-12个月,两组患者的EQ-5D-5L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12个月患者的EQ-5D-5L量表分数>服药后6个月>服药后3个月>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吲哚布芬治疗CCS患者的抗血小板作用较阿司匹林好,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庞德兵, 苏贵梅, 李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3-16. 
摘要 ( 3 )   PDF (123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从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甲亢性心脏病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西药组、中药组,每组35例。西药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并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比对。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均延长,且中药组更长,两组LVEF、LVFS及SV均升高,且中药组更高,两组LVEDD、EDV均降低,且中药组更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及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中药组更低(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P>0.05)。结论 对甲亢性心脏病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较高。
通冠散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价值探讨
于菲, 朱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7-20. 
摘要 ( 3 )   PDF (130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通冠散穴位贴敷疗法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通冠散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方案。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明显降低,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01);对照组也有所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提示,观察组中医症候经治疗明显改善,两者间的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通冠散穴位贴敷能减少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联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刘鸿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21-23. 
摘要 ( 3 )   PDF (122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浅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予以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联用对其心肌微循环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到2024年10月本院收治急性STEMI患者84例,皆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予以替罗非班治疗)与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各42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8 h心肌微循环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7 d、28 d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三个月MACE[心律失常、再梗死、心功能恶化、心绞痛]。结果 术后48 h,联合组血清CK与CK-M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心功能对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联合组LVEDD与LVESD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LVEF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三个月,联合组MACE总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的35.71%更少(P<0.05)。结论 尼可地尔与替罗非班联用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改善显著,增强心功能,减少MACE出现率。
外周血HDL、Hcy及Lp(a)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关系研究
陈铖, 江圳, 卢永芳, 刘雪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24-27. 
摘要 ( 5 )   PDF (134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蛋白a[Lp(a)]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情况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82),比较两组外周血HDL、Hcy、Lp(a)水平,分析外周血HDL、Hcy及Lp(a)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HDL、Hcy、Lp(a)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Hcy、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HDL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Hcy、Lp(a)水平与患者并发心血管损害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HDL、Hcy、Lp(a)的ROC曲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有一定诊断效能(AUC>0.5),其敏感度分别为63.77%、73.91%、79.71%,特异度分别为78.05%、70.73%、65.85%,cut-off值分别为37.28 mg/dL、10.46 μmol/L、29.51 mg/dL。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外周血HDL水平与心血管损害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外周血Hcy、Lp(a)水平与心血管损害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临床可将其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及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曹海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28-32. 
摘要 ( 3 )   PDF (12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术中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将80例患者分为非心肌微循环障碍组(IMR<; 25,n=58)与心肌微循环障碍组(IMR≥; 25,n=22),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差异,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是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干预后障碍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8.4%。结论 基于IMR的分组策略可精准识别高危人群,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脂代谢、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刘华, 陈石涛, 曾清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33-36. 
摘要 ( 5 )   PDF (123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脂代谢、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本院收治的ACS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编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脂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差异,比较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ApoB、hs-CRP、IL-6、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内,A组MACE发生率为20.00%,低于B组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均可调节ACS患者PCI术后脂代谢及炎症反应,但依洛尤单抗在降低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更优,且能明显减小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棓丙酯注射液联合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刘金水, 邱永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37-40. 
摘要 ( 4 )   PDF (127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棓丙酯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采用简单化随机分组(单双号法)分为LMWH组(单号)和棓丙酯组(双号)各5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LMWH组在此基础上予以LMWH治疗,棓丙酯组在LMWH组基础上予以棓丙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巴氏量表(MBI)评分、凝血功能和血清学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清和肽素(CPP)]水平差异,统计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棓丙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LMWH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MBI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棓丙酯较LMWH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棓丙酯组较LMWH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CPP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棓丙酯组较LMWH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χ2=0.153,P=0.696)。结论 棓丙酯注射液联合LMWH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养血安神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疗效观察
吕琴, 张新华, 张晓兵, 曹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41-45. 
摘要 ( 2 )   PDF (124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养血安神方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合并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血安神方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末端 B 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及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运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并记录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LVEDD、LVESD、NT-proBNP指标、MLHFQ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养血安神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控制患者疾病进程,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心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DAPT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
赵玉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46-49. 
摘要 ( 4 )   PDF (122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DAPT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DAPT组采用DAPT治疗,联合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DAPT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 d。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值)、血管内皮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非计划性再入院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低于DAPT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DAPT组和联合组患者LVEF、CI升高,LVEDd降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LVEF、CI高于DAPT组,LVEDd低于DAPT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DAPT组和联合组患者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值降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值低于DAPT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DAPT组和联合组患者ET降低,NO升高,治疗后,联合组患者ET低于DAPT组,NO高于DAPT组(P<0.05)。治疗3个月后,DAPT组非计划性再入院患者9例(29.03%),联合组非计划性再入院患者3例(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720,P=0.054)。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DAPT能够降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次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益气化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心肺适能的影响
周丹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50-52. 
摘要 ( 4 )   PDF (122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汤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气虚血瘀证心肺适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气虚血瘀型CHD SA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对两组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参数、西雅图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MOS 36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均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化瘀汤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CHD SAP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
王俊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53-56. 
摘要 ( 2 )   PDF (123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心内科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住院期间AMI后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均行PCI术,治疗周期均为12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生命体征、6 min步行试验、不良反应情况及再次心衰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再次心衰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PCI术在治疗AMI后HF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住院率。
高龄心房颤动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及干预对策
连雅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57-60. 
摘要 ( 2 )   PDF (12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龄心房颤动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196例高龄心房颤动并高血压病患者,2024年1-12月就诊,将患者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成控制良好组(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n=125)和控制不良组(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n=71),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系数分析血压管理现状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 两组年龄、心房颤动病程、高血压病程、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控制良好组年龄>75岁、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占比更低,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概率更高,与控制不良组对比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均为高龄心房颤动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合并疾病史、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可影响高龄心房颤动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现状,需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强调家属作用并予以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血压管理成效。
人群防治
莆田市涵江区居民高血压疾病认知度与诊治情况调查
陈绍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61-64. 
摘要 ( 2 )   PDF (123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莆田市涵江区居民高血压疾病认知度与诊治情况,并分析疾病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4年1-12月期间莆田市涵江区涵东涵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0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疾病认知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调查问卷)、生活习惯及诊治现状。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低认知组初中及以下学历、1年以内病程占比均高于高认知组(P<0.05);低认知组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病程占比均低于高认知组(P<0.05);初中及以下、1年以内病程、低依从性服药习惯均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危险因素(P<0.05);高血压家族史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莆田市涵江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较差,受个体学历、病程时长、高血压家族史、服药依从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应据此制定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疾病知识认知度。
冠心病专科护理
数字化健康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王晓玲, 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65-68. 
摘要 ( 4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数字化健康干预,分析该干预方式对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排标准选择本院106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均为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分为例数均为53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干预和数字化健康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中7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数字化健康干预可有效控制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MACE发生率,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性。
高血压专科护理
健康生态学干预联合结构式家庭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马晨美, 林兰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69-72. 
摘要 ( 2 )   PDF (123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生态学干预联合结构式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共入组130例,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65例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65例均应用健康生态学干预联合结构式家庭护理。基于自我效能、血压水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得知,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监测得知,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随访数据显示,观察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生态学干预联合结构式家庭护理,可明显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血压指标,减少MACE发生。
分层管理联合降压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心理韧性的影响
林铭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73-76. 
摘要 ( 3 )   PDF (122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层管理联合降压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心理韧性和服药依从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闽清县总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分层管理联合降压操干预),两组均4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收缩压、舒张压)、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韧性评分表(CD-RISC)]以及服药依从率[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M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管理联合降压操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理韧性,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负性心理、血压的影响
谢琳娜, 郑江华, 刘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77-80. 
摘要 ( 2 )   PDF (122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时效性激励护理对高血压(HT)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负性心理、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HT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常规组基础上进行时效性激励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3个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与负性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的变化。结果 护理3个月后,实验组HPSMBR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均<0.05)。实验组DBP与SBP皆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HT患者予以时效性激励护理价值显著,增强其自我管理行为,降低负性心理与血压值,值得推广。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团队中医健康管理对体检正常高值血压亚健康人群血压控制和依从性的影响
林梅芳, 廖德泳, 郑文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81-84. 
摘要 ( 3 )   PDF (123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团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体检正常高值血压亚健康人群血压控制及依从性的影响,为该人群的血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龙岩市第二医院健康体检部178例体检正常高值血压亚健康人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团队中医健康管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有更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管理和烟酒嗜好管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团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体检正常高值血压亚健康人群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同时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心力衰竭专科护理
循经按摩联合五禽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罗冬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85-88. 
摘要 ( 2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循经按摩联合五禽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运动功能等的影响,探讨循经按摩联合五禽戏对心脏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实施心脏康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归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于上述基础实施循经按摩联合五禽戏,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体征指标、心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率、血压、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实验(6MWT)、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相比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均低于对照组,CI、LVEF、6MWT、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按摩联合五禽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稳定生命体征、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功能上均可发挥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护理
融合萨提亚模式的序贯式心理干预结合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89-93. 
摘要 ( 4 )   PDF (123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融合萨提亚模式的序贯式心理干预结合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并给予融合萨提亚模式的序贯式心理干预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功能、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PLP-Ⅱ评分和CDSE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参照组(24.39%)(χ2=4.999,P=0.025)。结论 融合萨提亚模式的序贯式心理干预结合动机性访谈可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和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时效性激励联合吞咽摄食训练对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彭小英, 何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94-97. 
摘要 ( 5 )   PDF (122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与吞咽摄食训练相结合对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时段内,本院的60例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吞咽摄食训练)和实验组(行时效性激励联合吞咽摄食训练),每组均含30例。对比两组在血压控制、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为(135.22±10.82)mmHg,舒张压为(82.51±7.63)mmHg,低于对照组的(147.52±12.33)mmHg及(90.71±8.25)mmHg,且神经功能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吞咽功能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联合吞咽摄食训练能显著提升高血压脑卒中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中药涂擦联合穴位按摩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合并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王建益, 郑鑫, 吴凯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98-101. 
摘要 ( 3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合并便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中药涂擦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24年1-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穴位按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涂擦,干预时间为6 d,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Wexner便秘评分、生活质量(PAC-QOL)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Wexner便秘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PAC-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合并便秘患者护理中给予中药涂擦联合穴位按摩,有利于减轻便秘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对妊高症患者血压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相关焦虑的影响
郑立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02-105. 
摘要 ( 5 )   PDF (12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对妊高症(PIH)患者血压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相关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本院收治的74例PIH患者,以2023年1-4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7例PIH患者为对照组,以2023年5-8月实施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的37例PIH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PRO定量水平、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HPSMBRS)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BP、DBP和24 h PRO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各维度HPSMB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应性领导理论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PIH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缓解妊娠相关焦虑情绪。
医护协作精准护理联合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的应用
陈秀玲, 叶芬芳, 李张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06-109. 
摘要 ( 2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医护协作精准护理联合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本院麻醉手术科行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的80例患者,以护理模式及手术路入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传统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医护协作精准护理联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手术总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协作精准护理联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总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手术总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秋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10-114. 
摘要 ( 4 )   PDF (12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厦门市第五医院2024年1-6月收治的76例慢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每组38例。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疾病知信行情况、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相关的问卷或量表进行调查,并给予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后在疾病知信行、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关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评分更高,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评分更低,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更高。结论 集束化护理适用于慢性胃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知信行情况和症状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意识理论干预联合自我管理指导护理对高血压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
缪文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15-118. 
摘要 ( 2 )   PDF (123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意识理论干预联合自我管理指导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共94例高血压下肢骨折患者(时段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划分2个组别各纳入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意识理论干预联合自我管理指导护理。根据骨折恢复情况、血压、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对比干预前均减少;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意识理论干预联合自我管理指导护理,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重症监护室预防谵妄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程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19-122. 
摘要 ( 5 )   PDF (122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重症监护室预防谵妄的护理干预方案(UNDERPIN-ICU)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本院收治6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UNDERPIN-ICU,比较两组谵妄发生情况、治疗相关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停留、住院等所用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UNDERPIN-ICU,可以更好预防和控制谵妄的发生及持续,同时也能明显缩短治疗相关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生态营养干预配合图文引导式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营养状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培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23-126. 
摘要 ( 3 )   PDF (123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生态营养干预配合图文引导式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象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阶段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前者使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方案,后者额外行生态营养干预配合图文引导式临床护理路径,测量并对比患者血压[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营养状态[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C)]、运动功能[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估]、神经功能[以卒中量表(NIHSS)评估]、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DBP、S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B、Hb、LY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对照组(25.53%)(P<0.05)。结论 将生态营养干预配合图文引导式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
赏识理念下的个性化护理在高危妊娠产妇孕晚期胎心监护中的应用
黄惠玲, 陈玉莹, 林志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27-129. 
摘要 ( 5 )   PDF (12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赏识理念下的个性化护理在高危妊娠(HRP)产妇孕晚期胎心监护(EFM)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2023年8-12月期间在门诊进行EFM的100例HRP孕晚期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50,赏识理念下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均持续干预至生产。比较两组产妇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围产儿结局(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围产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16.00%)与对照组总发生率(2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赏识理念护理可有效改善HRP产妇的负性情绪。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多模式健康教育用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
魏淑榕, 薛秀琴, 雷妹, 张梅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30-133. 
摘要 ( 5 )   PDF (122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多模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本院就诊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筛选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均等分组,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多模式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心理状况评分、治疗依从性均较护理前高,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心理状况评分、治疗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护理后相应评分高,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多模式健康教育,不仅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一体化综合护理系统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分析
丁晓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34-137. 
摘要 ( 3 )   PDF (122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一体化综合护理系统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本院收治74例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收录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采用一体化综合护理系统,比较两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自我护理信心评分均更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30%更高(P<0.05)。结论 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一体化综合护理系统,可以明显提升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多感官促醒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
张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38-141. 
摘要 ( 4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多感官促醒护理与体位管理干预联合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实际效用。方法 对本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30例,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脑功能、GCS评分、DFS评分、上下肢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参考组相比,实验组的血压水平显著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功能评分显著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4周的GCS评分及DFS评分显著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促醒护理联合体位管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综述
心血管疾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婷婷, 张凡, 陈舒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5, 15(8):  142-144. 
摘要 ( 2 )   PDF (8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脑钠肽酶和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降压作用,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展现出抗炎、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室重塑方面的潜力,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某些患者中仍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时需谨慎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本文综述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