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29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临床研究
达格列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侯贺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3-6. 
摘要 ( 29 )   PDF (25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达格列净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采用标准治疗两盒达格列净,对照组(48例)采用标准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心力衰竭指标、炎性因子表达、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s,LOP)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T、LO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心力衰竭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B型利尿钠肽(B type diuretic natriuretic peptide,BNP)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dispersion,LVEF)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Ⅳ级占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达格列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并且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心力衰竭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益气活血方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陈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7-11. 
摘要 ( 39 )   PDF (3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气虚血瘀型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气虚血瘀型HF-REF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方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疗效、用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6MW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西医疗效和中医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6MW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通过该研究并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心电图联合SPO2及MEWS系统用于急性胸痛患者危重程度评估的价值
陈海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12-15. 
摘要 ( 34 )   PDF (39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电图联合血氧饱和度(SPO2)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急性胸痛患者危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属双盲法,时间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胸痛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MEWS评分、SPO2、心电图的早期风险分布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预后及死亡率。结果 MEWS评分中,0-3分为43例,4-6分31例,≥7分为12例;联合评分中0-3分为71例,4-6分13例,≥7分为2例。预后结果:好转离院51例,急诊留观13例,专科病房15例,ICU长住5例,急诊死亡2例;预后越差MEWS评分及心电图、SPO2、MEWS联合评分越高(P<0.05),急诊死亡与ICU患者心电图、SPO2、MEWS联合评分显著高于MEWS评分(P<0.05)。将MEWS评分与心电图、SPO2、MEWS联合评分作为自变量,急性胸痛患者死亡作为因变量,采用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EWS评分及联合评分均是急性胸痛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联合评分的预后死亡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心电图、SPO2、MEWS系统在急性胸痛患者危重程度评估价值较高,可有效预测胸痛患者的潜在风险。
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甲亢性心肌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16-18. 
摘要 ( 73 )   PDF (44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在甲亢性心肌病患者中采取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甲亢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抽样法分组,即对照组(40例)实行甲巯咪唑治疗与观察组(40例)实行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治疗前EDD、NEDD与LVMI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DD、NEDD较对照组更高,而LVMI更低(P<0.05)。组间治疗前FT3、FT4和TSH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FT3、FT4和TSH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甲亢性心肌病患者实施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稳定血管内皮功能,药物毒性反应小。
点穴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肖永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19-21. 
摘要 ( 27 )   PDF (43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点穴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同时观察组另予以点穴按摩联合针灸。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实施点穴按摩联合针灸,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且远期预后相对较好,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左心室收缩功能对PCI治疗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丁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22-24. 
摘要 ( 25 )   PDF (46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急性下壁STEMI患者按左心室收缩功能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对照组32例,LVEF<50%。对比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低于对照组,Killip分级低于对照组,血栓负荷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VEF与Killip分级、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血栓负荷分级呈负相关(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可评价急性下壁STEM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与术后MACE发生关系密切。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彭艳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25-28. 
摘要 ( 19 )   PDF (50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372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372例患者中,心律失常发生126例,发生率33.87%。一般资料分析显示BMI、吸烟史、饮酒史、术后焦虑、左心房球形度、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成为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矩阵分析结果显示:BMI与左心房球形度、BMI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吸烟与饮酒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0.3<|r|<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线性相关关系,相对彼此独立。结论 左心房球形度、吸烟、术后焦虑、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BMI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心肌超声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心肌微循环中的价值
毛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29-31. 
摘要 ( 13 )   PDF (52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心肌超声造影(MCE)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心肌微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共计102例。采用MCE评价患者左心室心肌灌注情况,根据心肌灌注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23例)、延迟组(28例)、缺失组(51例),对比介入术48 h、4个月左心室收缩功能;采用MCE定量分析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根据CFR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34例)和异常组(68例),对比治疗后48 h心肌微循环情况。结果 心肌灌注正常组、延迟组、缺失组患者术后48 h、术后4个月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术后4个月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均为缺失组<延迟组<正常组(P<0.05)。CFR正常组与异常组患者二尖瓣瓣口E峰、A峰、E峰减速时间(D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MD患者E/A、二尖瓣瓣环运动速度(e')显著低于正常组,E/e'>15者占比显著多于正常组(P<0.05)。结论 MCE可有效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及心肌微循环情况,可为临床评估AMI患者预后提供影像学参考。
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曾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32-35. 
摘要 ( 15 )   PDF (55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文研究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8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0例。单一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心率变异性指标、发病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数据。结果 联合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数据低于单一组,左心射血分数指标数据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一氧化氮高于单一组,血浆内皮素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数据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数据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数量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7.50%(39例);单一组治疗有效率:82.50%(33例)。结论 在针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通过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建议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予以借鉴和采纳。
护理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伴有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余宝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36-38. 
摘要 ( 18 )   PDF (56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伴有抑郁、焦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0例冠心病伴焦虑和抑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指导方式的基础上继续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护理前后组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降低,同时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后组内情绪自控、疾病应对、健康生活、合理用药、不适感反馈、自觉复诊、自我暗示评分提高,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自控、疾病应对、健康生活、合理用药、不适感反馈、自觉复诊、自我暗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可在伴有抑郁、焦虑的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推广应用。
运动康复联合健康教育对断指再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的影响
潘晓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39-41. 
摘要 ( 22 )   PDF (5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联合健康教育对断指再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的影响。方法 此次实验对象为断指再植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入选患者共94例,利用红绿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7)与实验组(运动康复联合健康教育,n=47)。对比分析两组的血压水平及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实验组经运动康复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后,其舒张压与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断指再植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康复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提高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董文婷, 朱艳芳, 翁友飞, 陈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42-44. 
摘要 ( 15 )   PDF (59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老年患者开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主体,研究开启于2020年7月,完结在2021年7月。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以摸蓝球者作为常规组(41例),以摸红球作为试验组(41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各时期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干预6个月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干预6个月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老年患者开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能够提升服药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开展妊娠期多元化个体性护理辅助围产期责任制助产护理的价值
姚月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45-47. 
摘要 ( 19 )   PDF (59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开展妊娠期多元化个体性护理辅助围产期责任制助产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妊娠期多元化个体性护理辅助围产期责任制助产护理,两组产妇妊娠期与围产期血压水平、不良妊娠结局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两组产妇确诊妊娠期高血压时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入院分娩时、胎儿娩出前30 min、产后24 h等阶段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开展妊娠期多元化个体性护理辅助围产期责任制助产护理在降低妊娠期与围产期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方面价值突出。
前瞻性信息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效果中的应用
潘丽娟, 苏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48-51. 
摘要 ( 12 )   PDF (6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瞻性信息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观察组(前瞻性信息化护理)。对比两组抢救结果、生理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死亡率及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前两组SBP、DBP及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3)手术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信息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致残率,有利于改善血压心率及患者NIHSS评分,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强化护理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陈丽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52-54. 
摘要 ( 38 )   PDF (63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1年1-12月期间选择100例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强化护理。结果 护理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指导、服务态度、护患交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对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积极有效,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应用。
多环节系统化护理联合视频宣教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雅君, 王梅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55-57. 
摘要 ( 28 )   PDF (65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伴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开展多环节系统化护理以及视频宣教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共计70例,研究开启于2020年1月,完结在2022年1月。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其中常规组(35例)摸蓝球,试验组(35例)摸红球,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患者中,将多环节系统化护理以及视频宣教应用于试验组患者中。针对每组患者各时期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同组组内干预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干预后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情感功能以及生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情感功能以及生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开展多环节系统化护理以及视频宣教,能够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刍议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特征并分析相关因素
余静, 梁柳瑜, 林靖靖, 尤珊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58-60. 
摘要 ( 22 )   PDF (65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数据遴选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分娩的30例非心律失常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占比最重的是异位心律,比例为33.33%,其次为窦性心律失常,比例为26.67%;研究组脐带绕颈比例(13.33%)、宫颈感染比例(20.00%)、宫内窘迫比例(26.67%)、新生儿窒息比例(23.33%)、早产比例(30.00%)高于对照组(3.33%)、(6.67%)、(6.67%)、(3.33%);脐带绕颈、宫颈感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是引起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为异位心律、窦性心律失常,导致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早产、宫内感染及宫内窘迫等,临床需高度重视、及时提供针对性处理。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评价
王翠玲, 陈雪林, 林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61-63. 
摘要 ( 22 )   PDF (6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接受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社会关系、心理功能、精神活力、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操作、健康指导、服务态度、护理交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过程中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血压指标,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并改善护理结局,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推荐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血压的影响
吴君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64-67. 
摘要 ( 35 )   PDF (66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12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60例),综合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60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肝功能、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焦虑情绪、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综合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及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低于参照组;综合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综合组患者干预后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综合组干预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
个案护理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李文容, 陈秀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68-71. 
摘要 ( 119 )   PDF (68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对其血压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入乳腺癌伴高血压合计60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将其中的30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提供各项护理),余下的30例归为观察组(提供个案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前晚、术后1 d的血压水平、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术前晚和术后1 d,观察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焦虑、抑郁得分上比对照组低,在生活质量得分上比对照组高,在住院时长上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予以乳腺癌伴高血压患者个案护理可控制其血压,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
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构建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艾滋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林莉莉, 陈金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72-75. 
摘要 ( 15 )   PDF (70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构建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艾滋病(AIDS)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构建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实施为分界点,将实施前(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作为常规组,实施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37例患者采用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构建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作为Waston组,比较两组主动上报潜在风险事项例数、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Waston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Waston组及时上报率明显高于于常规组(P<0.05);实施后,Waston组护理缺陷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施后,Waston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施后,Waston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Waston人性照顾理论构建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于AID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确保护患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使用。
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精神症状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谢月花, 黄丽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76-78. 
摘要 ( 35 )   PDF (69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精神症状及血压水平的影响价值。方法 纳入时间: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纳入对象: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分组方式:以入院顺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更低;同时患者护理后的PANSS评分明显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在对患者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改善的同时,可促进患者血压的稳定,值得采纳。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中的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
郭玲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79-81. 
摘要 ( 26 )   PDF (68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开展平均分组,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在此前提下,为观察组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舒张压(81.16±5.34) mmHg及收缩压(124.39±11.19) mmHg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其SAS(41.47±5.35)分及SDS(33.44±4.15)分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控制机体血压水平,改善负面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护理应用价值。
妊娠高血压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对血压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吴翠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82-84. 
摘要 ( 48 )   PDF (68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对血压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依据入院就诊顺序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别平均纳入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法为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水平。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具体发生率均更低,其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护理期间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指导后,可进一步强化机体血压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态,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全面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林桂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85-87. 
摘要 ( 18 )   PDF (69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提取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将患者的入院时间设定为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其实施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全面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情况、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LVEF、LVEDD、LVESD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的LVEF、明显提升,LVEDD、LVESD明显缩小,且试验组的变化程度更加显著,同时试验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差异比较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
冠心病专科护理
路径式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力、心功能的影响
彭书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88-90. 
摘要 ( 38 )   PDF (70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路径式护理对运动耐力、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按救治时间先后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耐力、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护理可有效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其心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过渡期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对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林丽霞, 高文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91-93. 
摘要 ( 34 )   PDF (70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过渡期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在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2021年1-12月区间本院收治74例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按护理干预迥异分组,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均37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过渡期护理联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绪、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结束,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LVEF高于对比组,LVESd、LVEDd低于对比组;研究组SAQ问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对D型人格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均具有积极影响。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正念情绪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林莉, 毛贻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9):  94-96. 
摘要 ( 28 )   PDF (70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正念情绪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正念情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睡眠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正念情绪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