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30期 刊出日期:2022-10-25
临床研究
麝香保心丸联合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丁英鹏, 于文敏, 周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3-6. 
摘要 ( 458 )   PDF (2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曾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UA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A组)和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B组),每组均为60例,性别不限。所有受试者均给予除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麝香保心丸以外的冠心病药物规范化治疗,并随访6个月。A、B两组受试者在接受既定治疗方案结束后采用统一的方式、方法判定其临床疗效,并检测A、B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A、B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B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经治疗后B组受试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A、B两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UA患者采用B组的联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A组的治疗方案,B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变及心功能等优点,且安全性不受影响。
强心益脉汤在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效果
马利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7-9. 
摘要 ( 54 )   PDF (39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药方剂强心益脉汤用于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Ejection fraction preserved heart failure,HFPEF)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82例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伴HFPEF患者为例,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另采取中药方剂强心益脉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取中药方剂强心益脉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伴HFPEF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稳定其血压水平。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晨志, 袁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10-13. 
摘要 ( 58 )   PDF (36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E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LVEF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延长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EECP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改善LVEF,以及延长6MWD,促进其康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14-17. 
摘要 ( 50 )   PDF (4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CHF,选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予对照组基础上+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均给予两组患者连续3 d的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酐(Creatinine,Cr)、钾离子(K+)及平均血压(blood pressure-Mean,BP-Mean)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则缩小,且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小;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BP-Mean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现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上,CHF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利于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减轻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参麦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
胡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18-20. 
摘要 ( 49 )   PDF (41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脏毒性方面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DA化疗方案+右丙亚胺治疗)与试验组(30例,DA化疗方案+右丙亚胺+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相关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ST)]、心电图异常情况[治疗期间有无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改变]、其他反映心脏功能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与心肌肌钙蛋白T(cTnT)]。结果 治疗前,两组CK、CK-MB、LDH、AST表达对比(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CK、CK-MB、LDH表达上升,AST表达下降(P<0.05),CK、CK-MB、LDH、AST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电图改变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TnT、LVEF及BNP表达对比(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cTnT、BNP表达升高,LVEF表达下降(P<0.05),试验组cTnT、BNP、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可显著缓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脏毒性,可明显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心脏的异常改变,建议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患者中推荐开展,旨在降低心脏毒性发生风险。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先心相关肺动脉高压造成心脏损伤的情况对比分析
梁燕勇, 王霞, 汤志鸿, 温丽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21-23. 
摘要 ( 50 )   PDF (48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在心脏损伤方面的情况。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100例符合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组,对比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线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心肌酶。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平均胎龄、平均体质量、母亲年龄、分娩方式、窒息发生情况、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症、母亲吸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患儿LA、LV低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组,LVDd、LVEF高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组(P<0.05);两组患儿RA、RV、RVDd无显著差异(P>0.05);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组患儿CK、CK-MB高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儿左心室、左心房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变较为明显,且对患儿心脏损伤程度相比持续性动脉高压更重。
心房颤动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马剑清, 王伟棋, 陈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24-26. 
摘要 ( 52 )   PDF (483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危险因素,分析有关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AF合并AC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单纯AF患者407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进行AF合并ACI的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AF合并ACI的独立危险因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得知,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AF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AF类型、脑卒中史、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AF、有脑卒中史、未应用抗凝药物是AF患者出现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F合并ACI危险因素较多,包括龄≥75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持续性AF、有脑卒中史、未应用抗凝药物,应据此制定预防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流动力学及血PIGF、HIF-α水平的影响
林柏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27-30. 
摘要 ( 36 )   PDF (54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流动力学及胎盘生长因子(PIGF)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72例。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6例。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胎盘血流动力学变化、PIGF以及HIF-α水平,统计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7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比较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降低,且观察组RI、PI指数低于对照组,TAV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IGF、HIF-α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IGF水平高于对照组、HI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有调节血压、改善胎盘缺血缺氧状态以及治疗效果好优势。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药物使用及心理的影响
罗嘉敏, 张燕, 张妹萍, 黎桂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31-35. 
摘要 ( 48 )   PDF (57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活动耐量和药物使用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的调查,选取2021年1-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EECP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治疗前及接受EECP治疗后3个月的数据:心绞痛CCS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缓解心绞痛的短效药物使用频率、焦虑问卷(GAD-7)和心理健康问卷(PHQ-9)评分情况。结果 共纳入63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男性47例(74.6%),平均年龄为(63.5±13.1)岁],EECP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CCS分级下降(P<0.001),6MWT距离增加(P<0.001),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使用频率下降(P<0.001),GAD-7和PHQ-9评分平均值均有下降(P<0.001),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由治疗前的25.4%和28.6 %下降至19.0%和20.6%(P>0.05)。治疗前后GAD-7和PHQ-9评分差值与治疗前后心绞痛CCS分级变化具有正相关性(P=0.004和P=0.018)。结论 EECP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方法,EECP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人群防治
以微信为载体的5E康复管理对围绝经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潘玉玲, 柯丽霞, 朱凌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36-39. 
摘要 ( 50 )   PDF (55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微信为载体的5E康复管理在围绝经期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合并冠心病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实施以微信为载体的5E康复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以及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完成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微信为载体的5E康复管理模式能增加围绝经期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对其健康行为有改善作用,同时提升患者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
循序渐进护理加纽曼系统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的效果
罗燕, 叶鸿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40-42. 
摘要 ( 49 )   PDF (597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加纽曼系统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指标及血压水平的改善。方法 择取在本院就诊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对照组纳入34例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的患者,观察组纳入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纽曼系统护理的34例患者。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测定值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与纽曼系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和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病耻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吴文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43-45. 
摘要 ( 48 )   PDF (619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罹患肺结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活动中,应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病耻感、希望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存在的影响。方法 本文择取罹患肺结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均为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入院,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均接受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将组间病耻感、希望水平、治疗依从性评定结果展开比对,同时观察组间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于护理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耻感(SIS)量表中,社会排斥评分、经济歧视评分、社会隔离评分以及内在羞耻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希望水平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合并肺结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模式,不仅对病情控制有益,提高患者对医疗活动的依从性,且可改善其希望水平及病耻感。
家庭协同护理于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潘碧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46-48. 
摘要 ( 39 )   PDF (62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家庭协同护理应用于心肌炎患儿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心肌炎患儿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家庭协同护理。结果 试验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两组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 心肌炎患儿接受家庭协同护理,可促进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及患儿干预效果的提高,更好改善患儿的心功能。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郑小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49-51. 
摘要 ( 35 )   PDF (64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将8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行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效果显著,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郑丽珠, 严芳, 陈奕冰, 林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52-54. 
摘要 ( 33 )   PDF (64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心脏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脏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其康复进程,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改良预警评分配合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干预中的应用
牛贵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55-58. 
摘要 ( 35 )   PDF (65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改良预警评分配合预见性护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于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8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预警评分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心功能、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改良预警评分配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心功能,缓解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VTE评分表评估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LEDVT的影响
徐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59-62. 
摘要 ( 52 )   PDF (65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评分表评估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对照组给予传统产后护理,观察组在传统产后护理基础上采用VTE评分表评估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E评分表评估下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术后LEDVT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优质护理配合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朱珊娜, 庄志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63-65. 
摘要 ( 29 )   PDF (66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加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冠心病伴高血压合计50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将其中25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开展护理),余下25例归为观察组(除对照组措施之外加以优质护理和血压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在血压方面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在LVEF水平方面远远比对照组高,在HR、LVEDD水平方面远远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加血压管理可控制其血压,促进其心功能恢复,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围生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妊高症孕妇心理状况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蔡莉, 郑双双, 陈丽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66-68. 
摘要 ( 49 )   PDF (66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围生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心理状况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78例PIH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围生期系统护理;于护理前、后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SD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HAMA、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系统护理用于PIH孕妇中,可降低孕妇血压水平,改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况。
医疗共同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对胃癌伴高血压患者药物素养水平的影响
林爱苹, 叶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69-72. 
摘要 ( 49 )   PDF (67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医疗共同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对胃癌伴高血压患者药物素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15例胃癌伴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未建立医疗共同体时收治的53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建立医疗共同体后术后的62例设为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素养水平[高血压药物素养调查问卷]、服药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量表(MASE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BP、DBP差异、高血压药物素养评分、MASE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SBP、DBP小于对照组,高血压药物素养评分、MASES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共同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胃癌伴高血压患者药物素养水平和服药自我效能,建立正确药物治疗观念,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刘桂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73-76. 
摘要 ( 52 )   PDF (712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采取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通过信封法做规范分组处理(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针对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对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展开评价,各指标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工作实施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表现为升高状况,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幅度较大,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 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建议采纳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CSICU护理干预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肖玉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77-79. 
摘要 ( 65 )   PDF (77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CSICU护理干预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瓣膜置换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共计112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56例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6例运用CSICU护理干预,各项护理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值、心功能指标测评值、生活质量测评分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 经对并发症加以测定,观察组评估值1.79%低于对照组评估值12.50%(P<0.05)。经对心功能指标加以测定,观察组评估值相较对照组评估值更具优势(P<0.05)。相较对照组所纳入患者评定出的满意度值87.50%,观察组评估值98.21%更高(P<0.05)。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干预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测干预后测评分值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术的同时配合使用CSICU护理干预,并发症减少,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及其综合护理意义评价
翁晓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80-82. 
摘要 ( 54 )   PDF (70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对其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收治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每组病患数40例。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项护理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与之比较(P<0.05)。另外,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展开综合护理服务有助于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83-85. 
摘要 ( 41 )   PDF (71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胃溃疡患者康复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68例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慢性胃溃疡患者,具体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上述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和溃疡面直径,实验组干预后的DBP、SBP水平均明显更低,溃疡面直径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实验组干预后生活各项指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护理优越性更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减少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专科护理
基于基础-过程-终末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急救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率的影响
李冰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86-89. 
摘要 ( 54 )   PDF (718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基础-过程-终末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急救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6月我院收治的30例AMI患者为常规组,以2021年7-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AMI患者为三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组AMI患者实施常规急救管理干预,三维组AMI患者实施基于基础-过程-终末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急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各环节时间[心电图、分诊评估、导管室]。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总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抢救成功患者抢救成功时、住院治疗1周时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三维组患者心电图、分诊评估、导管室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LVEF高于抢救成功时,且三维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DD、LVESD低于抢救成功时,且三维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基础-过程-终末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急救管理干预急诊AMI患者可提高抢救效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李思伟, 林菲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90-92. 
摘要 ( 31 )   PDF (77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104例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与干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系统化护理干预),各5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理应激反应变化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应激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结论 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韦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30):  93-96. 
摘要 ( 48 )   PDF (73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临床,探讨路径在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降低焦虑发生、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提高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德尔菲专家咨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按照纳排标准选择入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康复方法,干预组采用本研究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较低、中度焦虑状态(P>0.05);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第3 d、7 d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焦虑状况,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可以提高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PCI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焦虑评分、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满意度。该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