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25期 刊出日期:2022-09-05
编委邀请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3-3. 
摘要 ( 17 )   PDF (195KB) ( 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DCB与DES应用于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
潘伟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4-7. 
摘要 ( 54 )   PDF (30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应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51例AMI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乙组25例,给予DES治疗,甲组26例,给予DCB治疗,并对其心功能、靶血管情况、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甲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38.53±24.72)mL、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72.33±9.25)mL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6.74±8.86)%水平和乙组(140.71±25.46)mL、(73.32±9.69)mL、(55.13±8.4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残余狭窄程度(18.23±3.74)%、管腔增加值(2.23±0.31)mm以及再狭窄率(11.54%)和乙组(19.01±3.51)%、(2.34±0.29)mm、(2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0.13±0.05)mm低于乙组(0.31±0.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00%)与乙组(2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与DES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改善AMI行PCI患者靶血管异常情况,增强心功能,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但DCB在降低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优势更明显。
尼可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朱小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8-10. 
摘要 ( 35 )   PDF (36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室重构、同型半胱氨酸(Hcy)、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150例,经信封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室重构指标、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T-proBNP。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心室重构指标改善更明显,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 两种药物均能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抑制心室重塑,联合效果更佳。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童承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11-13. 
摘要 ( 740 )   PDF (40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1例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1例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05±1.31分)、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1.30±0.21分)均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78.24±11.4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2、14.601、4.347,P均<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不良反应发生率(2.44%、9.76%)组间数据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7,P=0.166)。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日常生活能力。
理气活血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秦性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14-16. 
摘要 ( 43 )   PDF (44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理气活血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踝-臂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理气活血滴丸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踝-臂指数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经临床治疗,两组踝-臂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的左右两侧经临踝-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两组的疾病认知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均提升,且观察组中生活质量各指标提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活血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托伐普坦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剑波, 李川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17-20. 
摘要 ( 28 )   PDF (4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托伐普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治疗组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片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及血清MMP-9、cTnI水平变化、高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及C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LVE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低,血浆NT-proBNP及血清MMP-9、cTnI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钠血症发生率为4.92%(3例)低于对照组1.64%(1例),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可有效缓和症状表现,降低容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
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冠心病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肖海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21-23. 
摘要 ( 51 )   PDF (51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冠心病手术患者全麻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拟行全麻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麻醉诱导时对照组予舒芬太尼0.40 μg/kg,观察组予舒芬太尼0.20 μg/kg后再予瑞芬太尼1.25 ng/mL靶控输入。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参数、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压变异性(BPV)及应激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6 min,观察组BPV、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P<0.05),且HR、MAP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全麻插管围术期中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维持冠心病患者全麻术中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具有积极作用,能控制儿茶酚胺分泌,降低机体应激,减少不良反应。
腰大池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张扬, 潘儒君, 陈明武, 温玉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24-26. 
摘要 ( 22 )   PDF (53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和腰大池引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临床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收入院诊治的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76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研究组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腰大池引流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疗法,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蛋白定量、白细胞、葡萄糖、颅内压等临床指标变化;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蛋白定量、白细胞、颅内压、血压均有下降,而葡萄糖指标均有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蛋白定量、白细胞、颅内压、血压显著减低,而葡萄糖指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呼吸困难、喘息、低血压、腰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进行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和腰大池引流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术后效果的分析
徐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27-30. 
摘要 ( 39 )   PDF (56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收治84例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GDFT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术毕(T3)、术毕12 h(T4)、术后24 h(T5)时,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19.05%),总输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胃癌伴高血压患者采取GDFT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
刘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31-33. 
摘要 ( 33 )   PDF (55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00例,采用规范的水化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 h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炎症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减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对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人群防治
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分析
江燕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34-36. 
摘要 ( 40 )   PDF (58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长处方治疗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运用医院-社区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用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血压达标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长处方联合医院-社区综合管理用于高血压管理,有利于血压控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临床应用意义高。
护理
系统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中的应用
赵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37-39. 
摘要 ( 26 )   PDF (60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中应用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所有患者以随机表法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基础护理的31例患者属于对照组,另一组进行系统护理的31例患者属于实验组,对比上述两种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嘱行为、生活质量以及情绪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QOL-74评分、POMS-SF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中应用系统护理所获得的成效显著,明显稳定了患者情绪,提升了生活质量。
急诊“零通道”模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傅小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40-42. 
摘要 ( 35 )   PDF (62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诊“零通道”模式对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0年1-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且行急诊PCI术的65例STEMI患者设为对照组,此阶段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选择2021年1-12月行急诊PCI术的70例STEMI患者设为试验组,此阶段在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基础上开展“零通道”模式。比较两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确诊时间(FMC-to-Dn)、Dn至球囊扩张时间(Dn-to-B)的差异,以及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 试验组FMC-to-Dn、Dn-to-B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FMC-to-B、Dn-to-B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零通道”模式能够有效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救治时间,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规范化护理对ICU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新航, 叶丽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43-46. 
摘要 ( 41 )   PDF (65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ICU收治的心梗患者于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其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ICU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研究需求的100例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两组,将其分别纳入于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基于常规护理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生活质量评分、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对应护理措施以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SCL-90评分采取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采取对应护理措施以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SCL-90评分远远较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心梗患者于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借鉴价值。
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林玲燕, 梁添玉, 陈建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47-49. 
摘要 ( 26 )   PDF (6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80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护理流程。测定血气指标,记录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以评估两种护理方案对AHF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各血气指标改善更多,急诊护理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用时更短,气管插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亡率均显著更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集束化干预联合可视化分诊流程管理比传统常规流程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对AHF患者救治效果更佳,具推广意义。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胡志辉, 胡艳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50-52. 
摘要 ( 34 )   PDF (65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于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CHF患者中抽取8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予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疗法;对比两组心功能,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SF-36)。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 对CHF患者采用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可改善心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一对一全程护理在心肌梗死行PCI患者术后的应用
李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53-56. 
摘要 ( 25 )   PDF (69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护理中行一对一全程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术后给予常规组(35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接受一对一全程护理。观察心理状态改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康复进程。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7%低于常规组的28.57%,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常规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平均下床、心脏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更短,患者平均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中行一对一全程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网络延续护理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张家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57-59. 
摘要 ( 30 )   PDF (68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应用网络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进行冠心病支架置入术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均分法分成两组,其中进行出院指导的一组为对照组(n=39),另外进行网络延续护理的一组为实验组(n=39),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手术后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再入院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全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Q评分和用药依从性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Q评分和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应用网络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机体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患者用药依从性也明显增加,进而减少了患者再入院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周海云, 毛林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60-63. 
摘要 ( 57 )   PDF (71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内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予以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观察康复效果以及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负面情绪、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效果分析:观察组高达95.2%,对照组仅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幅度较大,负面情绪较低,生存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价值,可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心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放化疗高血压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童志花, 林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64-66. 
摘要 ( 26 )   PDF (70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开展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肺癌患者放化疗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筛选100例高血压肺癌患者(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各组50例;比较干预结果: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同时观察组EORTC QLQ-30评分家庭状况(55.18±5.52)分、身体功能(59.24±7.14)分、认知(63.64±6.85)分、社会功能(61.49±6.5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76±5.26)分、(52.33±6.22)分、(57.52±6.33)分、(57.14±6.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实施于放化疗高血压肺癌患者,可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取得良好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系统护理对并发症率的影响
张丽萍, 廖祥群, 陈真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67-69. 
摘要 ( 29 )   PDF (72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使用系统护理的价值。方法 纳入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5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选用系统护理),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结果 (1)护理效果:观察组血压水平、住院时间(12.21±3.08d)、颅内压(13.31±1.92mmHg)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25±8.25分)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率:观察组(2.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系统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应用效果确切,可降低其并发症率,亦可改善其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高血压专科护理
细致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一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70-72. 
摘要 ( 45 )   PDF (70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细致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细致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细致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积极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病情,值得研究和推广。
急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的效果分析
江秀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73-75. 
摘要 ( 16 )   PDF (73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急诊中接收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当中,应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急诊接收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70例,择取时间范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间,开展简单随机分组处理。为对照组所纳入者开展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所纳入者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管理。将两组急救效率展开比对,同时统计组间血压控制率和血压水平。结果 就急救效率指标展开分析,其中观察组纳入患者的急诊等待、病情评估、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同对照组相比对,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指标水平、收缩压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运用优化护理急救流程模式所获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效率,且可提高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76-79. 
摘要 ( 32 )   PDF (73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8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建档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经验型护理)与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各39例,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时辅以预见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预防及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郑惠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80-82. 
摘要 ( 32 )   PDF (7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8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40例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控制产妇血压水平,还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研究和推广。
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
许烘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83-85. 
摘要 ( 31 )   PDF (75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 遴选60例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开展针对性围术期护理,各纳入30例;比较干预后围手术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术日晨、术后3 d晨收缩压(152.78±8.55)mmHg、(140.55±5.68)mmHg、舒张压(88.22±8.63)、(mmHg82.47±6.41)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 70.00%),P<0.05。结论 开展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控制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稳定,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实现良好预后结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团体药物处置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吴菊秀, 黄艳, 江富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86-88. 
摘要 ( 24 )   PDF (75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团体药物处置技能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研究组(n=46),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知识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团体药物处置技能训练,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血压水平[收缩压(SDP)、舒张压(DBP)]、精神症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服药依从性(100.00%)明显较对照组(86.96%)高(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SDP、DBP与BPRS、SDSS得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药物处置技能训练能增强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利于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精神症状与社会功能,从而获得患者的高度评价。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细致化护理联合适度有氧运动干预的效果分析
宋小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89-91. 
摘要 ( 31 )   PDF (75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接受细致化护理联合适度有氧运动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细致化护理联合适度有氧运动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自我效能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与新生儿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联合适度有氧运动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调降血压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综述
冠脉介入术后微血管病变的分层评估及治疗新进展
屈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5):  92-93. 
摘要 ( 44 )   PDF (75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不良的饮食结构也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造成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是涵盖人体体内循环系统的疾病,核心是由心脏与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共同组成。心血管疾病目前也是导致人们死亡率主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式,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但依然会存在介入治疗后血管无法恢复供血以及供血恢复效果差的结果。所以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改善与提升冠脉介入术后微血管病变的分层评估的同时如何进行提前预防,以及如何缓解临床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进行心血管检查的核心标准方式是采用核磁共振一体化的检查,明确心脑血管的各项数据结果,从而有利于临床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