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2卷 第26期 刊出日期:2022-09-15
编委邀请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3-3. 
摘要 ( 9 )   PDF (194KB) ( 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对老年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
杨如山, 吴建华, 沈晨辰, 谢桥根, 邓筱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4-6. 
摘要 ( 27 )   PDF (57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对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老年HF患者,比较不同病情、预后老年HF患者sST2水平及临床资料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判断老年HF病情与预后的价值。结果 98例老年HF患者中病情轻度56例,重度42例。重度组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肌酐、sST2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老年HF患者中预后不良51例,预后良好47例。预后不良组NT-proBNP、肌酐、sST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LVEF、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诊断老年HF病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618-0.866),敏感度为0.575,特异度为0.888;诊断老年HF预后的0.857(95%CI:0.675-0.757),敏感度为0.689,特异度为0.775。结论 sST2对老年HF患者病情和预后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赵修振, 武德梅, 徐赫男, 方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7-9. 
摘要 ( 31 )   PDF (63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比较其诊断价值,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02例,未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共150例。同期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Hcy、D-D、FIB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D-D、FIB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患者Hcy、D-D、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到82.3%、7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D-D、FIB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y、D-D、FIB在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廖志波, 廖学渊, 吴勇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10-13. 
摘要 ( 21 )   PDF (38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脉介入(PCI)治疗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PCI术240例患者开展调查,统计PCI术后CIN的发病率,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IN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40例PCI术后患者47例出现CIN,CIN发生率19.58%。经单因素分析,CIN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造影剂用量、手术时机为择期比例、血清肌酐(Scr)高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高血压病史、造影剂用量≥200 mL、手术时机为择期、Scr≥140 μmol/L为PCI术后并发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在PCI术后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年龄≥70岁、高血压病史、造影剂用量≥200 mL、手术时机为急诊、Scr≥140 μmol/L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CIN的发生率。
自拟护心通痹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观察
林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14-17. 
摘要 ( 19 )   PDF (45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自拟护心通痹方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98例U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护心通痹方服用,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药情况、中医病证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89.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病证总有效率95.92%,心电图总有效率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7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护心通痹方用于UA治疗,能减轻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硝酸甘油使用,对提高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有积极意义。
机械支架介入取栓加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符国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18-21. 
摘要 ( 24 )   PDF (4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机械支架介入取栓加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及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实施机械支架介入取栓治疗,就TIMI血流分级、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展开对比。结果 在观察组中,TIMI血流3级占比(82.86%),较对照组(60.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在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支架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促使血流灌注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且出血事件少,安全性良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林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22-24. 
摘要 ( 24 )   PDF (5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HDCP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统计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压及凝血功能,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12 h、24 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好。
连续胸外按压和间断胸外按压院前急救模式对院外心搏骤停抢救的影响
黄欣, 胡建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25-28. 
摘要 ( 28 )   PDF (54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连续胸外按压(CCP)和间断胸外按压(ICP)院前急救模式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抢救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院前行心肺复苏(CPR)的121例非外伤性心搏骤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予以ICP抢救,观察组61例予以CCP抢救,观察两组患者急救过程、抢救结果、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以及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CPR持续时间、除颤次数、气管插管时间、胸外按压分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分钟按压停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人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初期ROSC率(57.38%)、初步复苏成功率(50.82%)均高于对照组(36.67%、31.67%)(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24 h后、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24 h后(52.46%)、出院时(39.34%)、出院1个月(26.23%)、出院3个月(19.67%)、出院6个月(18.03%)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33.33%)、(21.67%)、(11.67%)、(6.67%)、(5.00%)(P<0.05)。结论 CCP院前急救模式应用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可有效减少每分钟按压停顿次数,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增加存活率。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黄梅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29-31. 
摘要 ( 29 )   PDF (56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RH)患者肾功能、内皮细胞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尿毒症RH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HD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尿毒症RH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治疗前,两组尿毒症RH患者BUN、Scr、β2-MG、NO、ET-1、AngⅡ、SBP、DBP、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降低,HD组β2-MG、ET-1上升,其余均下降,联合组BUN、Scr、β2-MG、ET-1、AngⅡ、SBP、DBP、MAP均低于HD组(P<0.05),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治疗尿毒症RH可以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内皮损伤,还能维持残余肾功能。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曾烜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32-35. 
摘要 ( 14 )   PDF (56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再灌注指标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PCI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指标,评价术后两组患者再灌注指标,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心肌再灌注分级以3级为主(76.92%),且高于对照组的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T段回落>50%发生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1.79%,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13%,对照组发生率为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显著恢复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值得应用。
人群防治
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许丽卿, 张秀珠, 陈秀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36-39. 
摘要 ( 31 )   PDF (60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提供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提供常规健康宣教,两组均干预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以及自我管理行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变化以及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小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PSMBRS评分均大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HPSMBRS评分、TASHP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利于患者增强自我管理与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服药行为,促使血压得到更有效控制。
督导强化模式下健康宣教管理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中的应用
黄玉妹, 梁添玉, 悦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40-42. 
摘要 ( 17 )   PDF (60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督导强化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及心理负担影响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管理模式对其心肺复苏技能进行培训,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督导强化模式。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CPR)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心理负担水平[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差异,评价两种管理模式在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家属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CPR技能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督导强化模式对心源性猝死高危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于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程度,减轻其心理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护理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降低机械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护理研究
王秀精, 林贵霖, 洪明花, 杨妙珍, 杨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43-46. 
摘要 ( 20 )   PDF (65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后优化松解黏胶的手法、流程、时间等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发生机械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11月在我科行射频消融术患者3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2-6月期间的171例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护理,2021年7-11月期间的177例住院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改进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发生机械性皮肤损伤的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发生机械性皮肤损伤由活动前的30.99%降至活动后的10.73%;满意度由原来的69.49%升至93.22%,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从松解胶贴的时间、手法、方式进行减压式的移除黏胶绷带,临床效果确切。
综合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沈艳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47-49. 
摘要 ( 27 )   PDF (64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采用随机抽样法,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GCS评分以及DFS评分均更高,同时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更低,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稳定患者的血压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丁婷, 冷英杰, 孙明丽, 肖鹏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50-52. 
摘要 ( 26 )   PDF (67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按照计算机双盲原则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多样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多样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较对照组理想,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应用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糖水平情况,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护患关系的提升,值得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高血压围术期的应用
李富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53-55. 
摘要 ( 34 )   PDF (6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为合并高血压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于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样本均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并发高血压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样本数量为62例,遵照简单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将组间围术期血压水平、术后恢复指标展开比对。结果 护理工作开展前,两组的舒张压测定值和收缩压测定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日晨间以及术后72 h晨间舒张压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当中,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有高血压且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于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理想,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何秀珍, 苏小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56-58. 
摘要 ( 32 )   PDF (67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参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干预,研究组予以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心率、呼吸频率、Borg评分、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 研究组剧烈咳嗽、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较参照组短(P<0.05);干预后,研究组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与Borg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GRQ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 主动呼吸循环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能改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症状缓解,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陈丽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59-61. 
摘要 ( 22 )   PDF (66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护理实施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纳入35例开展常规护理,后者纳入35例实施心理健康护理;评估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心理状态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130.29±7.91)mmHg、(79.59±5.3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0.41±8.63)mmHg、(87.39±6.82)mmHg,同时干预后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健康护理实施于妊娠高血压患者,有利于稳定其血压水平,强化治疗效果并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
黄雯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62-64. 
摘要 ( 20 )   PDF (69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合并高血压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遴选84例合并高血压的子宫肌瘤患者(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前者实行常规护理,后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血压水平、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率并实施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14±5.93)h、(33.97±2.24)h、(6.94±1.15)d,均短于对照组(37.16±5.82)h、(40.58±2.51)h、(9.15±1.36)d,且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稳定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取得理想预后。
急诊高血压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
魏水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65-67. 
摘要 ( 13 )   PDF (69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急诊高血压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时间: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纳入对象: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并按照患者入院后实施的护理模式差异性进行分组,各为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在实施不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39.56±1.22)mmHg以及舒张压(88.47±1.34)mmHg均更低,且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7.44%)明显更高,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稳定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ERAS理念在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林红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68-71. 
摘要 ( 40 )   PDF (70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FNF)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FNF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ERAS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心血管事件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4.59%)高于对照组(72.22%)(P<0.05);手术后14 d及1个月Harri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56%)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FNF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应用ERAS理念,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邹秀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72-74. 
摘要 ( 38 )   PDF (68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密闭信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血压变化程度,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分娩恐惧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两组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可维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稳定性,改善母婴结局。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
陈丽莉, 肖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75-77. 
摘要 ( 32 )   PDF (74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应用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的价值。方法 本文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0例分为两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延伸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35),出院后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n=35)。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高血压患者出院以后为其开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宣教及延伸护理所获效果理想,该项延伸护理模式可持续性提升患者的认识水平,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对病情控制有益,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冠心病专科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护理干预中的价值分析
李树蕙, 郭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78-80. 
摘要 ( 28 )   PDF (74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理论用于冠心病老年患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合计60例进行研究,依据抽签法分至对照组(常规式护理)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行为转变理论开展护理干预),分别包含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F、LVEDD、6MWD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6MWD水平高出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合理饮食、遵医用药、规律睡眠及科学运动比例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遵医用药、规律睡眠及科学运动比例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用于冠心病老年患者护理干预中效果理想,能提升其心功能,改善其遵医行为,值得采用。
IKAP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负性心理的影响
孙冬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81-83. 
摘要 ( 23 )   PDF (73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并分析IKAP的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等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40例。向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IKAP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比较其心功能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疾病类型、病程、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等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HAMA、HAMD等负性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IKAP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负性心理,调整其心功能,从而获得突出的整体干预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武会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84-87. 
摘要 ( 29 )   PDF (74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患者被随机分为各有50例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在选择护理模式时分别选择了常规护理、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就舒适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评分在组间及组内展开比较,并对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在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依从率在组间展开对比,研究组(94.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护理后,舒适度评分在研究组中明显比对照组高,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在研究组中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在研究组中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护理总满意率在组间展开对比,研究组(100.00%)比对照组(90.00%)高(P<0.05)。结论 在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模式,不仅可起到增强依从性的作用,还可提高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使患者在对护理服务评价时作出更加满意的评价。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下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蔡静娴, 林宝丽, 林腾珠, 吴春香, 曾琼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88-91. 
摘要 ( 18 )   PDF (74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急性胸痛患者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下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胸部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胸部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得对照组(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指导下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急性胸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冠心病患者术后接受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
蔡丽密, 潘梅贤, 曾绮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26):  92-94. 
摘要 ( 24 )   PDF (74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共抽选6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心功能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则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术后护理中,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