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34期 刊出日期:2021-12-05
临床研究
ECG检查f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陈艺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4-6. 
摘要 ( 23 )   PDF (25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电图检查体表碎裂QRS波(f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取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接受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将按照是否有体表碎裂QRS波(fQRS)分为两组,一组有45例(fQRS组),一组有52例(非fQRS组),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冠脉血流。结果 fQRS组TIMI血流0级、1级分别为8.89%、37.78%,均高于非fQRS组的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6个月内再入院率均高于非fQRS组(P<0.05)。fQRS组冠脉病变≥3支高于非fQRS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fQRS波呈正相关,LVEF、TIMI血流分级与fQRS波呈负相关。结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查fQRS波,可预测冠脉血流恢复及预后结局,有较好的临床参考意义。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结合口服培哚普利片对神经激素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王维, 宋金山, 李启昶, 樊丽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7-9. 
摘要 ( 39 )   PDF (36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结合口服培哚普利片对神经激素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泗洪县人民医院及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8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PCI手术治疗,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服用培哚普利片,持续用药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神经激素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水平,随访1年,记录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药组LVEDV、LVESV较低,LVEF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药组AngⅡ、Aldo水平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PCI术后结合口服培哚普利片能显著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心功能,调节患者神经激素水平,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血浆儿茶酚胺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李秋兰, 林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10-12. 
摘要 ( 50 )   PDF (37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儿茶酚胺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血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期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透析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血管紧张素(A-Ⅱ)水平、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分析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MAP、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相关性。结果 透析前,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A-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试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透析前试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后的肾上腺素水平、Ang-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后的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分析显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MAP、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无显著相关性(r=0.187,P=0.209)。结论 血浆儿茶酚胺与血液透析性高血压存在显著关联,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血浆儿茶酚胺水平进行应对。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对STEMI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陈燕雄, 赵贤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13-16. 
摘要 ( 39 )   PDF (43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症因子、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观察组使用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NT-proBNP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改变。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2.3±0.8 vs 3.1±1.1)pg/mL、IL-6(5.0±1.5 vs 6.7±1.3)μg/L、NT- proBNP(464.2±153.5 vs 753.6±167.7)ng/L、hs-CRP(2.2±0.7 vs 3.2±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4%)明显低于对照组(25.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不会增加STEMI患者出血并发症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和氯吡格雷能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的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丽云, 姚光辉, 胡永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17-20. 
摘要 ( 59 )   PDF (45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厦门市第三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28例,给予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焦虑抑郁评估和统计分析。分析228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冠心病诊断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等因素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 228例患者中共79例(32.5%)伴焦虑抑郁,其中焦虑54例(23.7%),抑郁62例(27.2%),焦虑共病抑郁37例(16.2%)。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与不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冠脉病变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吸烟、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冠脉病变数等因素是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尤其是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中,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冠心病并发焦虑抑郁的患者血管病变相对较严重,需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此外性别、吸烟等是冠心病并发焦虑抑郁的强相关因素,可开展针对性措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临床护理
开辟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唐启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21-23. 
摘要 ( 26 )   PDF (48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开辟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抽取5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收治时间均位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时间段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组1: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组2:观察组(开辟急诊绿色通道的护理),各25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的运动能力测评,观察组更高,统计值(t=5.982,P=0.001);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测评,观察组更高,(t=5.059,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开辟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陈青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24-26. 
摘要 ( 37 )   PDF (51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肺癌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中,共抽选80例,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生活质量、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维持评分、自护管理评分、自护信心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高,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对和谐医疗环境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余凯华, 薛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27-29. 
摘要 ( 32 )   PDF (53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当中选取78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腹水量和腹围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腹水量少于对照组,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
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在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
李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30-32. 
摘要 ( 16 )   PDF (55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在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7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病房尾号奇、偶号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康复教育)与研究组(40例,给予常规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康复教育),观察两组的康复锻炼动作规范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康复锻炼动作规范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研究组3个月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多媒体结合回授法应用于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康复教育中,能够有效规范患者的康复锻炼动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格林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的影响
刘桂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33-35. 
摘要 ( 54 )   PDF (55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格林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运用格林模式施行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疾病认知度评分、遵医行为评分。结果 (1)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且疾病认知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2)观察组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施行格林模式护理更有助于保证降压效果,增加疾病认知度,改善遵医行为。
应用情景式术前指导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郑丽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36-38. 
摘要 ( 46 )   PDF (57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情景式术前指导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共抽选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情景式术前指导的患者为观察组。将上述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状态-焦虑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机评分、知识和信息寻求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被动性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接受情景式术前指导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探究综合护理在肺癌伴高血压中的效果
陈叶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39-41. 
摘要 ( 29 )   PDF (57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肺癌伴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 将肺癌伴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 观察组肺癌伴高血压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升高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肺癌伴高血压患者而言,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值得研究和推广。
高血压母亲的早产儿早期营养干预对远期健康影响的临床分析
谢生勇, 陈少华, 翁春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42-44. 
摘要 ( 12 )   PDF (57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母亲早产儿早期营养干预对远期健康影响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120例高血压母亲的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随机方式将其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营养干预,记录各项指标对比结果。结果 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在干预后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长发育迟缓概率以及喂养不耐受概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身长、体重在干预前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母亲的早产儿早期营养干预,可减少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喂养不耐受,并改善其凝血功能以及体重、身高等远期健康指标,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游静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45-47. 
摘要 ( 19 )   PDF (61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ICU接收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各43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试验组术后NT-proBNP水平、LVEF水平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后ICU期间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林评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48-50. 
摘要 ( 28 )   PDF (62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针对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为观察对象,且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7例(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36.69±2.17)mmHg以及舒张压(88.44±2.43)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4.80±2.14)mmHg以及舒张压(93.31±2.23)mmHg,且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依从性评分(80.21±1.23)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1.22)分;服药依从性评分(81.02±1.03)分高于对照组的(76.45±1.11)分;饮食依从性评分(80.89±1.25)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1.2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1.27±1.34)分高于对照组的(76.78±1.46)分(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可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肾结石伴高血压患者施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琼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51-53. 
摘要 ( 35 )   PDF (63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肾结石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护理价值。方法 筛选80例肾结石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并按随机抽样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在肾结石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亦可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参考。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游容芳, 陈志珊, 林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54-56. 
摘要 ( 15 )   PDF (63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股沟疝伴高血压的效果及血压水平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血压、手术用时、术中降压药物用量、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用时、术中降压药物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00%(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82.00%(P<0.05)。结论 腹股沟疝伴高血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更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用时,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意义重大。
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郑幼粦, 赵梦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57-60. 
摘要 ( 39 )   PDF (66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将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实施的主要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展开相关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共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将选取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0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心肺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值均发生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别为:(59.48±4.45)%、(63.23±5.45)%和(208.93±9.34)m,均比对照组各值高,组间对比形成的t值分别为:8.943、11.865和7.237,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和94.0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6.061和4.332,均为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方法应用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其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增强,保证护理效果,促进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恢复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周尧梅, 柯菲菲, 丁惠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61-64. 
摘要 ( 62 )   PDF (66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以及血压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确诊的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展开随机对照试验,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模式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对于改善患者不适以及控制血压水平具有确切效果,得到了患者认可以及青睐,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郑兰青, 施梅英, 江美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65-68. 
摘要 ( 19 )   PDF (66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合并高血压临床发生率不断上升,在患者治疗期间,高血压会对手术的进行及预后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对于患者而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进而降低患者手术风险,促进身体康复,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评价
王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69-71. 
摘要 ( 24 )   PDF (66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心理应激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血管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改善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60例心血管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0例,提供心理应激护理干预)、对照组(纳入30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之间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干预前,组间心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PSQI评分更佳(P<0.05)。结论 对心血管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心理应激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
陈娟娟, 蔡雪花, 郑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72-74. 
摘要 ( 25 )   PDF (6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及耳鸣患者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状态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及耳鸣患者总共58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护理之外加以心理护理)分别包含29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血压水平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焦虑得分、抑郁得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41.54±6.20)分、(40.25±6.48)分、(122.35±10.84)mmHg、(84.25±6.02)mmHg低于对照组(48.52±6.45)分、(46.25±6.20)分、(129.86±11.20)mmHg、(90.86±5.88)mmHg(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55%高出对照组72.41%(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及耳鸣患者心理护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降低其血压水平,提升其满意度,值得采用。
双心路径护理模式对CCU冠心病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分析
周淑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34):  75-78. 
摘要 ( 38 )   PDF (67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冠心病患者采用双心路径护理干对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100例CCU冠心病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进行分组探究,对照组(常规护理,n=50)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心路径护理,n=50),对比两组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指标、依从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发生率、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依从率、心绞痛SAQ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心路径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依从性,加快机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