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7期 刊出日期:2021-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在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观察
钟敏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3-5.
摘要
(
116
)
PDF
(21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在头颈主动脉弓血管成像(CTA)扫描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85例需要进行CTA扫描的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n
=28)、B组(
n
=28)、C组(
n
=29)。A组采用经滤波反射(FBP)重组、管电流为300mAs,B、C两组采用iDOSE迭代重组技术,管电流分别为300mAs、180mAs。对比分析三组图像的客观参数,包括噪声,用图像标准差(SD)表示、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比较CT图像质量、颈主动脉弓和双侧胸锁乳突肌的CT值、SD背景以及容积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
结果
A组的SD值高于B、C两组,C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的SNR值与CNR值均低于B、C两组,C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的主动脉弓CT值与SD背景均高于A、B两组,B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肌肉CT值与主观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的CTDIvol、DLP、ED相比较,C组辐射剂量低于A、B两组,B组辐射剂量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迭代重组技术联合低辐射剂量256排Revolution CT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头颈主动脉弓CTA,同时降低图片噪声和辐射剂量。
经食道与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力的对比研究
马宁帅, 袁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6-9.
摘要
(
121
)
PDF
(294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力,分析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4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步(检查时间相距均不超过24h)行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率及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应变。每项参数均采用传统的M型、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及斑点追踪技术。比较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结果
传统M型、组织多普勒技术:与经胸超声心动图相比,经食管中段超声心动图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和速率被低估了(平均±标准差。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2.1±2.8 mm
vs
17.2±3.8 mm;三尖瓣环收缩期速率:6.5±2.2cm/s
vs
9.1±2.1cm/s;均为
P
<0.05)。斑点追踪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无明显偏差,但变异性大(平均偏差为-0.3mm,95%的一致范围为-8.7至7.9);TEE的应变和应变率比TTE高(-18.8±3.6
vs
-12.8±1.9,
P
<0.05;-1.1±0.2
vs
-0.6±0.1/s,
P
<0.05)。
结论
经食道与经胸超声心动图使用传统方法测量的右心室收缩力参数(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率及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应变)相关性高,通过斑点追踪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是无偏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具体测量数据的差异。
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尿钠肽的干预体会
陈军霞, 陈红, 肖吓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10-12.
摘要
(
181
)
PDF
(34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尿钠肽干预的体会与价值。
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为主的给药“金三角”用药方案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尿钠肽给药,就两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0、D1及EDD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尿钠肽干预在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降低不良事件风险方面的效果突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研究
黄人杰, 谢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13-15.
摘要
(
93
)
PDF
(36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心肌梗死治疗中对心室重构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
=43)与对照组(
n
=43),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心室重构、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半乳凝素-3(Gal-3)明显提高(
P
<0.05),金属蛋白酶-9(MMP-9)明显降低(
P
<0.05),且观察组Gal-3较对照组更高(
P
<0.05),MMP-9更低(
P
<0.05);治疗后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提高(
P
<0.05),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
P
<0.05),且观察组NO、SOD水平较对照组更高(
P
<0.05),MDA水平更低(
P
<0.05)。
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心肌梗死治疗中可促进心室重构,改善氧化应激指标。
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朱德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16-18.
摘要
(
117
)
PDF
(43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分别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
共纳入55例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27例)和治疗组(共28例),前一组行硫酸氢氯吡格雷,后一组行替格瑞洛治疗。统计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脂蛋白磷脂酶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
结果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脂蛋白磷脂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较参照组,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D-二聚体水平更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P
<0.05)。
结论
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方案相比,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建议优先选择。
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脑钠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
郑妙芬, 文晓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19-21.
摘要
(
75
)
PDF
(43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前后心功能、脑钠肽(BNP)、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112例AHF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包括参照组56例,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56例,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就诊时(入院24h内)、治疗后(治疗7d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血清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LVEF、SV均高于就诊时(
P
<0.05),且高于同时期的参照组(
P
<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BNP、hs-CRP、IL-6水平均低于就诊时(
P
<0.05),且低于同时期的参照组(
P
<0.05)。
结论
左西孟旦能够改善AHF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其BNP及炎性因子水平。
妇科腹腔镜手术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赖媛滨, 陈海波, 刘雪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22-24.
摘要
(
55
)
PDF
(45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妇科腔镜手术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妇科腔镜手术并采用全身麻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为全麻组(G组),并选取3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为硬膜外麻组(E组)。比较麻醉前(T0)、气腹后5min(T1)、30min(T2)和120min(T3)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变化情况和皮质醇、醛固酮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的HR、SBP、SBP在T1、T2、T3时间点均出现显著差异(
P
<0.05),两组于T1、T2时HR、SBP、DBP水平均较T0均所有变化(
P
<0.05),但与E组相比较,G组的HR、SBP、SBP水平在围手术期波动更小;E组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在T1、T2、T3和T0相比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G组(
P
<0.05)。
结论
对行妇科腔镜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在控制患者血压、调节皮质醇、醛固酮含量等方面均比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更具有优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宋月洁, 李学强, 刘谧, 陈慧, 于聪, 陈双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25-27.
摘要
(
76
)
PDF
(481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60例医院接收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中有无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共计32例)与对照组(术中无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共计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引起AMI患者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在PCI手术时间、梗死范围、血管病变数量、梗死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CI手术时间在AMI发病6h内、局限性梗死、多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等因素是AMI患者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
P
<0.05)。
结论
引起AMI患者PCI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需要加强存在高危因素患者的术中观察与预防干预,从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情况。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颜春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28-30.
摘要
(
66
)
PDF
(505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老年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6例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继续给予缬沙坦治疗,而观察组继续给予沙巴库曲缬沙坦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项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HFpEF老年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低密度脂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余湘宁, 王晓冬, 杜国勇, 刘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31-33.
摘要
(
54
)
PDF
(50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的2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PCI介入治疗。患者依照LDL-C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结果
三组不同LDL-C水平患者BM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高脂血症对比差异显著(
P
<0.05);三组不同LDL-C水平患者BARC 2型以上出血、很可能和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和心源性死亡情况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是BARC 2型以上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低密度脂蛋白是BARC 2型以上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护理
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研究
何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34-36.
摘要
(
89
)
PDF
(52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
将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
=47)和对照组(
n
=4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护理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5.74%较对照组80.85%更高(
P
<0.05)。
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宫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37-38.
摘要
(
67
)
PDF
(54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42例)实施综合护理,两组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肾功能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压水平和肾脏功能,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整合式心理护理用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对护理依从性与心功能的影响
黄美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39-41.
摘要
(
59
)
PDF
(57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整合式心理护理用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对护理依从性与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8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为整合式心理护理,对比患者心功能、护理依从性。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等并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整合式心理护理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心功能,稳定生理指标,同时也可提升护理依从度。
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对CCU心肺复苏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周淑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42-44.
摘要
(
76
)
PDF
(608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对CCU心肺复苏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CCU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n
=50)与观察组(
n
=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行为干预,观察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机体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评分对比无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坚韧、乐观、自强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心房颤动、胸部不适以及抽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呼吸机支持时间、C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复苏后动脉压、心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CCU心肺复苏患者乐观程度,减少并发症,加快机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郑巧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45-47.
摘要
(
51
)
PDF
(59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妊娠期心力衰竭患者围生期心功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评估两组心功能水平,统计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分娩结局并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且LVEDD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产妇中剖宫产、心力衰竭、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儿率、出生低体重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同时在改善母婴结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林凤丹, 曾燕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48-50.
摘要
(
69
)
PDF
(61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主体,2020年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2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44例)的常规组以及(44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以及心理干预。对比每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得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波动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A得分以及HAMD得分均低于常规组(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F-36得分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少血压波动,改善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放松训练配合意志激励干预对老年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玉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51-53.
摘要
(
68
)
PDF
(618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放松训练配合意志激励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摸球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救治冠心病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入放松训练配合意志激励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应用放松训练配合意志激励干预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其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连玲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54-56.
摘要
(
60
)
PDF
(641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至我院就诊的92例心肌梗死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每组患者均为46例。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的各项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量表(FCTI)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比,观察组更高(
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则为36.9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家属对患者的照顾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邓兰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57-59.
摘要
(
95
)
PDF
(677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84例AMI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
=42)、对照组(
n
=42),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则实施渐进式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CK-MB、BNP、LVEF,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两组LVEF、MCF、CO数值均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SAS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人AMI患者,采取心脏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式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多模式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术后长期血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魏明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60-62.
摘要
(
68
)
PDF
(66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行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施行多模式护理的效果。
方法
借助掷币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行剖宫产)分为对照组(44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施行多模式护理)。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产后降压药服用时间、产后高血压持续时间、自我管理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1)观察组产后降压药服用时间、产后高血压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少(
P
<0.05);(2)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较对照组更高(
P
<0.05);(3)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可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术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施行多模式护理有助于缩短降压药服用时间及高血压持续时间,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且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林晓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63-64.
摘要
(
75
)
PDF
(65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合并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心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自护能力评分、气导听阈值、血压水平。
结果
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气导听阈值、血压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自护水平,有利于提高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改善和血压降低疗效。
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研究
戴武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65-67.
摘要
(
82
)
PDF
(67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负面情绪的作用。
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住院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将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认知行为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住院冠心病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习惯改善评分、康复知识掌握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改善负面情绪,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云琳, 谢柑霖, 吴国平, 陈江, 翁友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68-70.
摘要
(
65
)
PDF
(66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开展一体化护理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主体,2020年1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1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45例)的常规组以及(45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一体化护理。对比干预前后每组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得分情况。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常规组(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中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罗芳, 陈丽娜, 张启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71-73.
摘要
(
79
)
PDF
(690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干预的效果。
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9例,按照系统抽样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
n
=50)和对照组(
n
=49),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机体耐力水平、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高,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较低,6min步行距离与运动贮量明显较高,护理后3个月生活质量MLHFQ评分明显较低(
P
<0.05)。
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中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患者机体耐力水平,并同时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出院后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纽曼保健系统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74-76.
摘要
(
80
)
PDF
(68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开展纽曼保健系统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的8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开始于2019年7月,结束于2020年7月。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以及常规组(4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予以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管理以及纽曼保健系统管理。对比干预前后每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常规组(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出现率分别是4.88%、29.27%(
P
<0.05)。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纽曼保健系统能够改善血压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刘亚恋, 廖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77-80.
摘要
(
81
)
PDF
(71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1)研究组抢救总时间(36.8±5.9)min低于常规组(56.4±6.2)min,有统计学意义(
t
=40.070,
P
<0.05);(2)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
P
<0.05);(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常规组(16.67%),有统计学意义(χ
2
=4.019,
P
<0.05);(4)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且抢救成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
P
<0.05)。
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多学科护理可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效率,缩短AMI的抢救时间,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精细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高锦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81-83.
摘要
(
72
)
PDF
(68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选择本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共计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精细化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
结果
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
P
<0.05)。在并发症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2.22%)更低(
P
<0.05)。观察组SAS评分(42.84±2.61)、SDS评分(43.52±1.47)较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
实施精细化护理方法,对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具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且护理满意度随之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护理效果研究
陈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84-86.
摘要
(
63
)
PDF
(70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护理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围手术期多样化护理。将两组的患儿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皮介入封堵术围术期实施多样化护理有助于患儿依从性的提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刷牙式口腔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分析
吴爱真, 黄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87-89.
摘要
(
66
)
PDF
(715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刷牙式口腔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计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护理)和观察组(予以刷牙式口腔护理)各有34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牙菌斑指数、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和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予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刷牙式口腔护理能有效清除其牙菌斑,防止肺部感染与口腔溃疡出现,效果确切,值得采用。
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赖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90-92.
摘要
(
53
)
PDF
(717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定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收诊的82例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41例,传统护理+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与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医学应对问卷评分(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 MCMQ),分析其母婴结局。
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屈服评分(9.02±0.92)分、回避评分(11.18±0.87)分,低于对照组的(10.45±1.75)分、(13.05±1.58)分(
P
<0.05);且其面对评分(21.93±3.62)分,高于对照组的(19.56±2.93)分(
P
<0.05)。试验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44%、48.78%、4.88%、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75.61%、19.51%、14.63%。
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的同伴支持护理有助于转变妊娠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对疾病的心态,改善其母婴结局,整体效果较佳。
认知行为干预用于冠心病护理中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分析
邓淑文, 罗小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7): 93-96.
摘要
(
44
)
PDF
(724KB)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方法
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BT的45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焦虑抑郁评分、感知控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自护能力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展开分析。
结果
(1)组间焦虑抑郁评分、感知控制评分、SF-36、自护能力评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感知控制评分、SF-36、自护能力评分在干预后优于对照组(
P
<0.05);(2)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1.11%)优于对照组(66.67%)(
P
<0.05);(3)观察组发生2例心血管事件(4.44%),对照组发生9例心血管事件(20.00%)(
P
<0.05)。
结论
对CHD患者进行CBT,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减轻负性情绪,增强感知控制与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