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6期 刊出日期:2021-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徐锦明, 缪碧芳, 成星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3-5.
摘要
(
95
)
PDF
(21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宁德市闽东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69例,以69例ACS患者为研究目标,分为对比组34例和研究组35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的治疗方案,两组展开对比研究,分别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差异。
结果
在外周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90d后,两组患者外周血ox-LDL、NO水平均有所降低、升高,且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的降低、升高幅度更显著,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ACS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可实现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效果,可有效促进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改善,有临床参考、探讨价值。
血清尿酸、白蛋白水平及sFlt-1PLGF比值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研究
苏淑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6-9.
摘要
(
49
)
PDF
(31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尿酸、白蛋白水平及sFlt-1PLGF比值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6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其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三组,分别设为A组(
n
=60)、B组(
n
=48)、C组(
n
=60),同时期再选取60例正常妊娠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检测指标水平、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分析检测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组别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四组血清尿酸水平、sFlt-1PLGF比值、舒张压与收缩压从高到低排序:C组>B组>A组>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按照从高至低排序:对照组>A组>B组>C组;三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与新生儿窒息率从高到低排序为C组>B组>A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Flt-1PLGF比值与血压呈正相关(
P
<0.05);白蛋白水平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呈正相关与负相关(
P
<0.05)。
结论
血清尿酸、白蛋白水平及sFlt-1PLGF比值可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能够为患者后续的诊治提供可靠参考,明显改善分娩结局与新生儿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sST2、GDF-15水平预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妊娠结局的研究
尹森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10-12.
摘要
(
28
)
PDF
(63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预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4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患者资料,纳入发生组,另采集同期40例正常分娩的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纳入未发生组。
结果
发生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GDF-15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回归分析发现,发生组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ST2、GDF-15水平过表达与发生妊娠不良结局有关(
OR
>1,
P
<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sST2、GDF-15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
结论
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sST-2、GDF-15过表达与妊娠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存在一定联系。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对TAVR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方闻, 陈美烟, 林伟巍, 齐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13-15.
摘要
(
30
)
PDF
(39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对TAVR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技术,观察我院30例行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患者诱导期不同时间段(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插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的变化。
结果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期间,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变化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流动力学稳定。
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有利于稳定TAVR患者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
益气畅脉饮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肌桥的临床观察
乔建峰, 郑峰, 李翠云, 林超, 吴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16-18.
摘要
(
62
)
PDF
(45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益气畅脉饮加减治疗心肌桥(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诊断为心肌桥,证属中医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47.5mg qd,或地尔硫卓片30mg bid-tid治疗)30例和治疗组(益气畅脉饮加减治疗)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比较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
<0.05);比较心电图疗效情况,治疗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益气畅脉饮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肌桥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可靠。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分析
肖吓妹, 陈红, 陈军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19-21.
摘要
(
55
)
PDF
(48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的影响。
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慢性心衰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氟伐他汀给药,对照组患者氟伐他汀用药剂量为40mg/d,研究组为80mg/d,连续干预4周后进行患者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情况的评估比较。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SDNN、SDANN、RMSSD等水平均升高,研究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开展高剂量氟伐他汀辅助给药,与低剂量用药相比,有利于改善机体心率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提升疗效。
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张勇, 游卫华, 李昌, 葛辉梅, 魏慧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22-24.
摘要
(
50
)
PDF
(526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12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过房颤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房颤发生过冠心病)60例、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60例,观察两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
结果
观察组回旋支近段病变、右冠近段病变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数据可见,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及SYNTAX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其中观察组心梗史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年龄、左房内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房颤的发生与冠脉血管病变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其中左房大小是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右冠近段的显著性病变与房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IL-18及hs-CRP水平的影响分析
黄永翔, 曾伟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25-27.
摘要
(
71
)
PDF
(52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有效性及对白介素-18(IL-1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分成两组,针对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倍他乐克治疗,针对观察组60例患者加用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IL-18水平、hs-CRP水平、中医症状评分、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促进患者IL-18水平、hs-CRP水平的改善,强化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周正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28-30.
摘要
(
39
)
PDF
(52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案,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和绿色通道,对比两组急救反应时长、急救持续时长、急救结果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8.2%,病死率1.8%,对照组救治成功率85.5%,病死率14.5%(
P
<0.05);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长、急救持续时长、心肌再灌注时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7%(
P
<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过程中,采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分别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研究
凌振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31-34.
摘要
(
175
)
PDF
(555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别探究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进行对比。
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其中A组给予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B组给予氢氯噻嗪和培哚普利。分析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A、B两组患者的全天动态血压[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SCV)、SBP昼夜节律、24h平均舒张压(DBP)、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CV)、DBP昼夜节律]、血钾(K)、血清胱抑素(Cys-C)及血尿酸(UA)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8周后,A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
P
<0.05);两组患者24h平均SBP、24h平均SCV及24h平均DBP、24h平均D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P
<0.05),其中两组24h平均SBP、平均DBP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A组24h平均SCV、24h平均DCV明显低于同一时间B组(
P
<0.05);两组患者SBP昼夜节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B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K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Cys-C均有所降低,且A组患者治疗后Cys-C显著低于B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UA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5),但组间无明显变化(
P
>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分别联合培哚普利均能起到控制高血压高龄患者血压的作用,其中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方案降压作用更加明显。
护理
基于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AMI患者经PCI术后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研究
郑晓惠, 李桦, 叶灵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35-37.
摘要
(
28
)
PDF
(54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76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为基于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E峰与A峰比值(E/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并无较大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LVEDV、左心射血分数(LVEF)、E/A值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
<0.05)。
结论
对AMI患者采用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时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也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提升护理依从度,降低焦虑和抑郁评分。
风险评估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下肢DVT风险及血压干预效果观察
陈冬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38-40.
摘要
(
51
)
PDF
(62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下肢DVT风险及血压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行随机抽签法将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风险评估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BP、DBP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两组下肢DVT、下肢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情况发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干预后两组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BP、DBP水平较低(
P
<0.05);观察组下肢DVT、下肢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发生率分别为2.50%、5.0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20.00%、15.00%(
P
<0.05)。
结论
风险评估护理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同时在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双心医学模式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林碧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41-43.
摘要
(
74
)
PDF
(61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双心医学模式,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显效5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5.0%(
P
<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双心医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加快患者康复。
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何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44-46.
摘要
(
66
)
PDF
(637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62例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管理),各31例,观察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心功能变化。
结果
综合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LVEDD及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将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COPD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居家自我血压管理对维持性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林淑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47-49.
摘要
(
55
)
PDF
(63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维持性透析(MHD)高血压患者居家自我血压管理对其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MHD高血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20例归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余下20例归为观察组,采取居家自我血压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相比无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相比无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出对照组(
P
<0.05)。
结论
予以MHD高血压患者居家自我血压管理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采用。
基于微信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陈佳媚, 郑文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50-52.
摘要
(
75
)
PDF
(63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PIH)孕妇实施基于微信的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8例PIH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自我保健管理评分、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保健管理评分(100.99±5.62)分高于对照组(85.74±5.30)分,收缩压(125.71±6.25)mmHg、舒张压(76.31±4.21)mmHg均低于对照组(134.69±6.88)mmHg和(86.34±5.02)mmHg(
P
<0.05)。研究组早产发生率5.88%、剖宫产发生率2.94%、子痫前期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早产率32.35%、剖宫产发生率29.41%和子痫前期发生率20.59%(
P
<0.05)。
结论
对PIH孕妇实施基于微信的护理干预可以在提高其自我保健管理能力的同时稳定孕妇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安全,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颜阿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53-55.
摘要
(
66
)
PDF
(66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与研究2组(常规护理),各42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
研究对象干预前血压、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1组经过干预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低于研究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1组经过干预后,其自我管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后,可显著改善血压、血糖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行基于5E理念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张淋, 敖爱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56-58.
摘要
(
55
)
PDF
(660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于抗凝管理中应用基于5E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于INR达标率、SF-36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抗凝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82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抗凝管理期间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基于5E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INR达标率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基于5E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管理中可以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由嘉, 郑虔枫, 廖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59-61.
摘要
(
69
)
PDF
(67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急诊高血压病健康宣教中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区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探究对象为该区间本科室接诊的高血压病患者,统计74例,运用分别抽样法分组,可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常规化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延续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效果,如血压控制效果、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等。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收缩压与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较低(
t
=7.761、13.092,
P
<0.001);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
=8.737、11.811,
P
<0.001)。
结论
急诊高血压病健康宣教中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效果理想,有益于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疾病知晓度,且改善其用药依从性,值得借鉴。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产期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魏冰冰, 姚月治, 王添婷, 陈惠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62-64.
摘要
(
44
)
PDF
(65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产期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纳入我院产科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开展责任制助产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就两组产妇围产期血压水平、自我效能与疾病不确定感与母婴结局等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
研究组产妇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与新生儿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围产期产妇中,有助于促进其血压水平降低,改善产妇自我效能与疾病不确定感,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3+1整体康复护理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杨美蓉, 廖赵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65-67.
摘要
(
62
)
PDF
(67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心衰患者中3+1整体康复护理、知信行健康教育的联合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53)、观察组(
n
=53),前者选择常规护理,后者选择3+1整体康复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比照两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
结果
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
P
<0.05)。
结论
3+1整体康复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有助于促进其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对持续肺动脉高压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NICU住院时间及VAP风险的影响分析
张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68-70.
摘要
(
59
)
PDF
(702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在持续肺动脉高压呼吸机辅助治疗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3-12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模式,比照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和N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护理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
2
、SaO
2
水平较高,PaCO
2
水平较低,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N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患儿的肺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VAP风险,减少并发症,利于促进患儿病情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基于“互联网+”院外管理对急诊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陈清华, 钱凤萍, 张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71-73.
摘要
(
36
)
PDF
(69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互联网+”院外管理对急诊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脑病患者62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成对照组(
n
=30)和观察组(
n
=3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院外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互联网+”院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BP、DBP和BPV水平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SBP(103.47±4.16)、DBP(13.24±1.03)和BPV(8.12±1.09)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健康饮食、康复锻炼、遵医用药的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6.88%高于对照组66.67%(
P
<0.05)。
结论
“互联网+”院外管理能明显改善急诊高血压脑病患者高血压,提升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认知行为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时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74-75.
摘要
(
57
)
PDF
(69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接收的8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各44例,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认知行为干预后,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MLHF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辅以认知疗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音乐运动疗法结合心脏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受力及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分析
吴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76-78.
摘要
(
72
)
PDF
(701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音乐运动疗法结合心脏康复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受力及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
方法
90例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运动疗法,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房颤持续时间、运动耐受力、临床评分及心功能。
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房颤持续时间缩短,试验组短于对照组(
P
<0.05);峰值摄氧量、峰值换气比值、FMA、BI评分及LVEF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MLHFQ评分及LVEDD、LVESD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音乐运动疗法结合心脏康复训练可缩短慢性心衰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提高运动耐受力,并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心功能,进而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提高的效果评价
罗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79-81.
摘要
(
58
)
PDF
(700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I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提高自我效能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6月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实验组(接受IKAP模式健康教育),各50例,比较自我效能管理能力、满意度、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较好,护理满意度较高且血压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该疾病患者实施IPKA模式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有利于将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从而使护理满意度提升。
自我效能增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致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李永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82-84.
摘要
(
32
)
PDF
(72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致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38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
n
=69)和对照组(
n
=6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自我效能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自我效能增强的护理干预应用到高血压致鼻出血患者中,利于血压控制,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ERAS理念联合循证干预对结核性脓胸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江爱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85-87.
摘要
(
56
)
PDF
(69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ERAS理念联合循证干预对结核性脓胸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脓胸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ERAS理念联合循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肺功能水平,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干预后两组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肺功能水平在干预后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FVC、FEV
1
、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
P
<0.05)。
结论
对结核性脓胸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ERAS理念联合循证干预,能调节患者血压、改善肺功能,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陈雪芬, 张少红, 颜丽华, 陈伯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88-90.
摘要
(
68
)
PDF
(70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2-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依从性。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高血压控制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高血压控制率更高(
P
<0.05);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提升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探讨
柳香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91-93.
摘要
(
56
)
PDF
(70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
方法
遴选时段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内7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干预结果。
结果
相较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经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低,QSQ评分各维度均更高,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
P
<0.05)。
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稳定控制患者血压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分析
苏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6): 94-96.
摘要
(
39
)
PDF
(720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
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研究对象护理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无差异(
P
>0.05),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BP及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研究对象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后,可显著改善其术前负性心理,维持血压稳定,进而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