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25期 刊出日期:2021-09-0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KDIGO-AKI分期标准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指导CRRT启动时机的临床意义分析
徐萍, 路圣成, 刘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3-5.
摘要
(
31
)
PDF
(21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KDIGO-AKI分期标准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指导CRRT启动时机的临床意义。
方法
择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扬州友好医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经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RRT启动时机进行治疗,观察组基于KDIGO-AKI分期标准指导CRRT启动时机,比较组间应用效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DD、NT-proBNP、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0.05);观察组CRRT治疗时间缩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72h尿量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r、Cys-C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将KDIGO-AKI分期标准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指导CRRT启动时机,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QT、QRS时限、Tp-Te间期评价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高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6-8.
摘要
(
26
)
PDF
(38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电图QT、QRS时限、Tp-Te间期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同期60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在入院当日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其临床结局分为终点事件组和非终点事件组。比较各组QT间期、QRS时限、Tp-Te间期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心电图QT间期、QRS时限、Tp-Te间期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且终点事件亚组心电图QT间期、QRS时限、Tp-Te间期显著大于非终点事件亚组(
P
<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取Tp-Te间期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价值最高,Tp-Te≥120.50ms灵敏度89.70%,特异度91.70%。
结论
心电图QT间期、QRS时限、Tp-Te间期对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作用,但Tp-Te间期能够更好地反映心室复极过程,预测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更高。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刘志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9-11.
摘要
(
64
)
PDF
(2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理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龄(年龄≥75岁)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n
=60)与观察组(
n
=60),对照组采用雷米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
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滤过率(eGFR)指标较对照组高,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肌酐(SC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林志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12-14.
摘要
(
29
)
PDF
(36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计12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奇偶数的次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1例)给予一般处理,实验组(61例)给予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对比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情绪评分、妊娠结局、干预满意度。
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满意度:实验组95.08%,对照组83.61%(
P
<0.05)。
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氧运动联合松弛训练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明显改善血压水平与负面情绪,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保证较高的满意度,值得采纳并推广。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Gensini评分联合预测STEMI早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价值研究
伍金雷, 陈钦修, 程宏基, 段跃兴, 卓裕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15-18.
摘要
(
25
)
PDF
(6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Gensini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PCI后30d内出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PCI术后的304例STEMI患者。根据30d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分为非HF组(
n
=217)和HF组(
n
=87)。NLR、Gensini评分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早期出现HF的相关影响因素,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NLR、Gensini评分及联合预测STEMI早期出现HF的辅助诊断价值。
结果
心率、年龄、Gensini评分、梗死类型、冠脉病变类型、肌酐、LVEF、NLR等指标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LR、Gensini评分与NT-proBNP呈正相关(
r
=0.28,
P
<0.01;
r
=0.18,
P
<0.01);ROC曲线分析: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8,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74.2%。Gensini评分的AUC为0.701,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69.6%。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25,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Gensini评分、NLR、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是STEMI患者介入术后30d内发生HF的独立影响因素 (
P
<0.05)。
结论
NLR、Gensini评分与STEMI经PCI术后30d内出现心力衰竭密切相关;Gensini评分、NLR、LVEF、NT-proBNP是STEMI经PCI术后30d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NLR联合Gensini评分预测STEMI经PCI术后早期发生心力衰竭有更好的价值。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NGPTL3、FGF21、AD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研究
韩飞, 印建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19-22.
摘要
(
33
)
PDF
(43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血浆脂联素(AD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
顺序选取2020年7-12月我院收治的ACS患者83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1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者46例为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非MACE、MACE两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ANGPTL3、FGF21、ADP的测定,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AMI组、UA组与对照组比较,ANGPTL3、FGF21明显升高,AD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MI组与UA组比较ANGPTL3、FGF21升高,AD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NGPTL3、FGF21水平重度病变组高于中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度病变组ADP水平低于中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MACE组ADP水平较非MACE组降低(
P
<0.05),ANGPTL3、FGF21水平MACE组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关分析显示:ANGPTL3、FGF2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
r
=0.637,
P
<0.05;
r
=0.591,
P
<0.05);ADP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
r
=-0.544,
P
<0.05)。
结论
ANGPTL3、FGF21、ADP水平可以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能够预测短期MACE的发生。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黄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23-25.
摘要
(
52
)
PDF
(4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急性心衰(AHF)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AHF伴高血压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螺内酯治疗,观察组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3%(63/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12%(51/67)(
P
<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I、CO、LVEF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48%(3/67)低于对照组14.93%(10/67)(
P
<0.05)。
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AHF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用药安全性高。
加减血府逐瘀汤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
魏忠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26-28.
摘要
(
48
)
PDF
(47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冠心病心绞痛采取加减血府逐瘀汤与曲美他嗪诊疗的临床效果及运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区间本科室接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病例70例,运用简单分样法分组,分为对照组(
n
=35)和治疗组(
n
=35),两组均行抗栓、抗血小板及调脂等常规治疗,基于此,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者纳入对照组,采取曲美他嗪+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14%相比于对照组77.14%明显较高(
P
<0.05);较对照组(1.13±0.15)次/周、(5.07±0.25)min/次,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0.62±0.04)次/周及持续时间(3.63±0.13)min/次显著降低(
t
=19.435、30.233,
P
<0.001);治疗组LVEF(45.27±6.01)%、LVESD(37.54±9.11)mm与对照组(41.21±8.02)%、(42.20±9.22)mm比明显改善(
t
=2.397、2.127,
P
=0.019、0.037)。
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采取加减血府逐瘀汤与曲美他嗪诊疗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等症状,运用价值高,值得借鉴。
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应用于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估
陈晓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29-31.
摘要
(
63
)
PDF
(48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应用于哮喘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所收治的54例哮喘伴高血压患者(均为哮喘发作期短期吸入用药),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了研究组27例、参照组27例。其中研究组接受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进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予以对两组的临床效果作以对比处理。
结果
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作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安全性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上述血压水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哮喘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采用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方法处理,不但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同时能够改善患者哮喘发作期、缓解期的血压水平,故而值得在该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叶水芬, 丘培利, 曾美娥, 邓微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32-34.
摘要
(
19
)
PDF
(49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内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39例,应用一般治疗)和实验组(39例,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实验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SD(31.17±1.72)mm、LVEF(0.61±0.07)%、LVEDD(44.39±2.45)mm)明显优于参照组应用一般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并且实验组呼吸相关指标[low SaO
2
(92.37±3.33)%、TST SaO
2
(21.27±2.11)%、AHI(2.18±1.01)次/H]明显优于参照组呼吸相关指标,实验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室性心律失常:62.33±8.23次/8h;室上性心律失常:111.23±9.12次/8h)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提高呼吸水平,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戴金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35-36.
摘要
(
24
)
PDF
(18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对临床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遴选时段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内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开展常规急诊护理35例(对照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35例(研究组)。对比指标:相关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
相较对照组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急诊心电图、急诊停留及急救时间均更短,救治成功率更高,护理满意度高(
P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患者实施早期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分析
王慧, 刘翔, 陈翠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37-39.
摘要
(
23
)
PDF
(29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分析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患者实施早期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3例接受择期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
n
=52)与观察组(
n
=5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手术成功率、心梗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梗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组间实验室指标水平差异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早期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手术成功率、降低心梗复发率、减少并发症以及心理不适,改善实验室指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快吸慢呼训练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林芳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40-42.
摘要
(
32
)
PDF
(32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快吸慢呼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快吸慢呼训练。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LVEF、LVEDD、LVESD值,均相当(
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LVEF、LVEDD、LVESD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VC、FEV
1
、PEF值均相当(
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FVC、FEV
1
、PEF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6MWT相当(
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6MWT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快吸慢呼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从而提升其运动耐力。
认知重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态度、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黄雅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43-45.
摘要
(
23
)
PDF
(34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认知重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态度、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0例于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对象分为常规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认知重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依从性。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控制态度评分为(32.41±2.38)分,高于常规组的(27.06±2.43)分(
P
<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DS[(31.84±3.47)分]、SAS[(33.52±4.25)分]均低于常规组[(42.25±3.12)分、(43.61±4.58)分](
P
<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81.67%(
P
<0.05)。
结论
认知重构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控制态度,同时有利于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术后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蒋洪, 李欢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46-49.
摘要
(
29
)
PDF
(3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出院准备度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抽样法、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心血管内科114例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准备度总分为(91.43±8.5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医疗支付方式、文化程度、用药次数、手术方式是影响准备度出院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次数、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住院次数是影响因素。
结论
介入手术后患者对准备度的认知总体得分不高,提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对准备度的认知,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时间奠基式健康管理对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龚清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50-52.
摘要
(
33
)
PDF
(41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时间奠基式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9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
=45)和对照组(
n
=45),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时间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患者从住院起实行干预措施至6个月结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血压达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χ
2
=5.075,
P
=0.024);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χ
2
=4.406,
P
=0.036);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健康、心理状况、身体机能及社会功能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
P
<0.05)。
结论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时间奠基式健康管理模式护理,可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情绪释放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刘汀兰, 王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53-55.
摘要
(
30
)
PDF
(46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行情绪释放疗法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最终纳入研究标准共78例,利用硬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
n
=39)、观察组(情绪释放疗法,
n
=39),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比较无差异(
P
>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DS-a、HADS-b评分更低,GSES评分更高;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
2
=4.522,
P
=0.033)。
结论
临床分析冠心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诱因有关,上述因素导致冠脉供血、心肌需氧间出现矛盾,导致冠脉血流量未能满足心肌代谢所需,最终引起心肌缺氧发生心绞痛,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影响疾病恢复,因此尽早采取情绪释放疗法可提高此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心理负担,利于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崇。
高血压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
方丽群, 马彩霞, 江秀, 严肖, 王燕玲, 游凤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56-59.
摘要
(
32
)
PDF
(4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高血压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研究,全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根据信封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46例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手术指标、血压水平、护理应用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等血压水平比对照组更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分值比对照组更高(
P
<0.05)。
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辅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手术指标、血压水平、护理应用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性护理措施,可不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术后康复。
多准则决策分析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蔡秋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60-62.
摘要
(
35
)
PDF
(50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3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3例患者为决策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决策组采用MCDA为患者建立集束化干预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和护理质量评估情况。
结果
决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预后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决策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静脉通路开放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MCDA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应用可明显提高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和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抢救时间,有较高价值。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处方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
梁秋平, 吴珊珊, 许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63-65.
摘要
(
36
)
PDF
(5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处方护理的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4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护理+营养处方护理的4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醛缩酶(ALD)、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6MWT)、营养指标、生活质量评分(MLHFQ)展开分析。
结果
组间心功能指标、ALD、BNP、6MWT、营养指标、MLHFQ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ALD、BNP、6MWT、营养指标、MLHFQ评分在护理后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结合营养处方护理对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营养状态均有较好效果,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陈少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66-69.
摘要
(
14
)
PDF
(55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确诊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肝硬化患者66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协同护理模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结局、肝硬化并发症和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评分和FIM评分均好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存活率和血管再通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协同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发、急性左心衰、消化道出血和肝昏迷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念和保健知识ESE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较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好,且可减少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和心肌梗死不良事件的发生,适合临床应用。
知信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陈煜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70-72.
摘要
(
27
)
PDF
(54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126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研究组(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各63例,观察两组1个月后的健康知识水平变化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知识评分为(92.54±5.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6±5.23)分(
P
<0.05);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
P
<0.05)。
结论
将知信行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可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较好控制其血压、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燕, 蔡雪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73-75.
摘要
(
29
)
PDF
(5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主体,2019年1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0年12月完成。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5例)以及实验组(45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比入院时、出院时每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
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
<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ICU冠心病患者中运用特殊护理干预后的负性情绪变化状况分析
蓝小云, 张秀珍, 游岚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76-78.
摘要
(
25
)
PDF
(56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ICU冠心病患者施行特殊护理的效果。
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86例ICU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施行特殊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P
<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对比满意度发现,观察组(95.35%)高于对照组(76.74%)(
P
<0.05)。
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施行特殊护理有助于减轻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改善睡眠质量,满意度更佳。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观察
汤玉霞, 吴碧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79-81.
摘要
(
30
)
PDF
(56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
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88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施行常规宣教)、观察组(44例,施行多元化健康教育)。随访半年,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用药依从率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在用药依从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
P
<0.05)。
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自我护理能力及用药依从率,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基于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干预在心脏术后患者康复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林玉青, 李赛兰, 谢斌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82-84.
摘要
(
17
)
PDF
(56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早期目标导向活动(EGDM)干预在心脏术后患者康复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EGDM干预措施,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康复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入住ICU、气管插管留置和首次排气时间均较短(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分别为70.00%和91.67%,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67%和18.33%,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心脏术后患者实施EGDM预可有效缩短其气管插管留置及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七步法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李苏, 陈扬眉, 李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85-87.
摘要
(
28
)
PDF
(56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七步法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七步法运动康复干预,对两组康复积极性、心脏康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前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PW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等心脏重构指标未见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
P
<0.05);两组干预前的6min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七步法运动康复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指标,也能促进心脏康复,值得推广。
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在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研究
王芯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88-90.
摘要
(
26
)
PDF
(60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给予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缓和医疗照护模式的效果分析。
方法
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136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保存,开展研究前应用方便抽样法实施分组,将其中68例纳入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外68例纳入试验组中,给予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对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遵医行为与护理质量实施分析。
结果
对比参照组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护理后HAMD、HAMA评分显著较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高,组间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具有理想的价值,可缓和疾病造成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院内及院外轨道双管齐下的小组式护理干预策略对H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GSES评分的影响分析
曾嘉美, 莫丽珍, 谢家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91-93.
摘要
(
26
)
PDF
(60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院内及院外轨道双管齐下的小组式护理干预策略对H型高血压(HHT)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122例HHT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
n
=61)、B组(
n
=61)。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A组于B组基础上予以院内及院外轨道双管齐下的小组式护理干预策略干预。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干预3个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变化、GSES评分。
结果
干预3个月A组服药依从性较B组优(
P
<0.05);干预3个月两组SBP、DBP水平较干预前低,且A组较B组低(
P
<0.05);干预3个月两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高,且A组较B组高(
P
<0.05)。
结论
院内及院外轨道双管齐下的小组式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HHT患者可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调节血压水平。
综述
DASH饮食模式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陈瑜, 陈尚茹, 樊宝鑫, 吴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25): 94-96.
摘要
(
44
)
PDF
(61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高血压在慢性病中较为多发,若不及时处理、合理控制血压水平,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这逐渐成为全球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受患者日常饮食影响较大,需加强患者饮食管理,规范饮食行为。终止血压(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饮食可用于高血压防控,降低血压作用明显。该方案已作为非药物性降压措施被纳入到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但其实际应用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探讨该模式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现将具体内容展开如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