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04-25
临床研究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意义
郑小鹏, 陈惠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3-5. 
摘要 ( 118 )   PDF (218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心内科收入院的52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术前1h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对比全部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情况,采用两组PCI术毕后TIMI血流分级进行疗效评估,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及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所有患者LVEF及CO水平均显著升高,实验组的LVEF及C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前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明显提高心功能,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评价
王石云, 何买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6-8. 
摘要 ( 128 )   PDF (30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以40例为一组,对照组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行阿替普酶+依达拉奉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峰流速水平(Vp)。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与阿替普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起到脑血流动力学改善作用,缓解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心率的影响分析
劳荣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9-11. 
摘要 ( 103 )   PDF (349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确诊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18例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完成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各59例。从病情控制效果、心功能及心率变化方面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时间跨度为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每分钟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对病情改善效果突出,其机制更有利于调整心功能、心率指标,保障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张婧, 吴国平, 张惠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12-14. 
摘要 ( 113 )   PDF (395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老年内科收治的EHT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饮食管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观察两组动态血压和心率、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24hmSBP、mDBP、mPP以及平均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I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I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2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ET以及N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周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联合饮食管理在治疗EHT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心率、改善脂代谢,调节血管内皮功能。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定量评估心肌组织特性初步研究
何秀超, 陈梓娴, 关青艳, 周赵霞, 南江, 庄辛, 辛文龙, 雷军强, 郭顺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15-17. 
摘要 ( 80 )   PDF (757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心肌组织特性无创定量评价可行性评估。方法 回顾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连续病例30例,且心脏超声、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均为阴性。在IVIM后处理软件(MitkDiffusion)下依次测量心肌不同节段灌注分数(f值)、真性弥散系数(D值)和假性弥散系数(D*值),比较心脏不同部位、心肌节段及供血区域组之间各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供血区域心肌组织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供血区f值和D*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供血区域之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基底部、中间部和心尖部f值和D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部位心肌组织D*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底部心肌组织平均D*值最低。结论 IVIM成像技术可实现心肌组织无创定量评价,且重复性好。左室心肌不同供血区域心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存在差异,其中左前降支供血区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较好,为今后心肌组织定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伊伐布雷定在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何君杰, 姜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18-20. 
摘要 ( 92 )   PDF (45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伴慢阻肺病患者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慢阻肺病患者82例观察分析,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联用伊伐布雷定,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管内皮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未经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症状、肺功能、血管内皮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伴慢阻肺病患者采用伊伐布雷定药物联治方案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采用。
乳酸脱氢酶对评估维吾尔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左心衰的临床价值
刘佳璇, 龚志文, 张光武, 莫力懿, 张群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21-24. 
摘要 ( 134 )   PDF (62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对维吾尔族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左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32例维吾尔族STEMI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左心衰分为心衰组(n=174)和对照组(n=1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吾尔族STEMI患者院内急性左心衰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年龄、心率、LDH、D-二聚体、血清肌酐(Cr)、甘油三酯、糖尿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率、LDH、Cr和糖尿病史是维吾尔族STEMI患者急性左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心率快、Cr升高、高水平LDH和糖尿病史是维吾尔族STEMI患者急性左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其他因素,LDH可用于评估心梗后急性左心衰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进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吴丽美, 韩明杰, 吴海玲, 王庆祥, 张凌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25-27. 
摘要 ( 75 )   PDF (531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麻醉方法。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段内心肌梗死后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以系统抽样法予以分组,腰硬联合麻醉30例(归入对照组),应用硬全联合麻醉(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3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等指标,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7例,心律失常13例,术后发生肺炎、脑梗死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度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方面:对照组T2、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T1(P<0.05),T2、T3时间点与T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个时间段相比T1点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T2、T3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采取硬全联合麻醉方式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中心血管及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患者手术危险程度与多个方面因素有关,术前全面评估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精准麻醉管理,对稳定心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
游琴章, 吴伟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28-30. 
摘要 ( 103 )   PDF (53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成形术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对照组40例)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观察组40例)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超声测量踝臂血压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评价总体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跛行距离长于对照组,ABI和PW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术可很好地改善ASO患者下肢功能,延长跛行距离,预防再狭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复方稳斑汤辅助治疗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作用研究
蒋赵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31-33. 
摘要 ( 91 )   PDF (57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改善血流速度,采用复方稳斑汤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此时间段内收治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均为43例,常规组以常规的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以复方稳斑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具有26例显效,14例有效及无效3例,其达到的总体效率为93.02%与常规组的79.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hs-CRP和ET-1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在ET-1和hs-CRP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在NO上,研究组NO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头疼,皮疹,低血压出现的病例均为1例,2例为发热,总体出现几率为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采用复方稳斑汤辅助治疗的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人群防治
术前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食管癌患者手术耐受性的影响评价
洪亚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34-36. 
摘要 ( 105 )   PDF (57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食管癌患者开展术前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其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食管癌患者8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接受术前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就患者手术耐受性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患者手术耐受Ⅰ-Ⅱ度人数占比降低,且Ⅳ度占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食管癌患者开展术前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稳定其心理状态,提升手术耐受性。
护理
手部锻炼操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分析
潘婧婧, 许建新, 潘菁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37-39. 
摘要 ( 139 )   PDF (572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手部锻炼操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216例TRI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7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10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部锻炼操干预,观察两组疼痛情况、肿胀情况以及凝血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0、Ⅰ、Ⅱ、Ⅲ度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Ⅲ、Ⅳ度肿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TT、aPTT、P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T、APTT、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部锻炼操可显著缓解TRI患者疼痛、肿胀情况,改善凝血功能。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合并肾内科疾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分析
陈德英, 冯少馨, 陈华婕, 王静, 游少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40-42. 
摘要 ( 81 )   PDF (620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高血压合并肾内科疾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高血压合并肾内科疾病患者,将103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予以舒适护理。将两组的舒适度评分、血压水平、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肾内科疾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提升舒适度评分,促使血压水平下降及护理质量提升。
老年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延续护理效果分析
黄美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43-45. 
摘要 ( 98 )   PDF (61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延续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7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3、6个月的消化道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应用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助于其心理状态、心功能的改善,能够减少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改善观察
李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46-47. 
摘要 ( 53 )   PDF (612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值。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流评分值均远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值远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
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简建凤, 黄仙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48-50. 
摘要 ( 68 )   PDF (631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实验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可促进其髋关节功能及生活品质改善,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的效果研究
陈欣彤, 陈小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51-53. 
摘要 ( 55 )   PDF (63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患者分别提供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流程护理及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护理。结果 两组对比,干预组抢救用时均明显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干预组抢救成功成功率更高,病情复发率更低,两组抢救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对于抑制病情复发及并发症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
林丽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54-55. 
摘要 ( 122 )   PDF (661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以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共计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本次对照研究分组方式,将患者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护理期间应用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水平各指标数值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为观察组各项指标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梗患者在介入治疗以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具有借鉴价值。
护理风险管理在接受桡动脉入路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涂海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56-58. 
摘要 ( 65 )   PDF (667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接受桡动脉入路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4.81%)(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0.00%)、风险事件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7.41%、9.26%),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结论 接受桡动脉入路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并发症、护患纠纷、风险事件,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自我管理团队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
刘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59-61. 
摘要 ( 61 )   PDF (66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康复期使用自我管理团队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选取106例HICH康复期患者,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采取常规出院指导为参照组,采取自我管理团队干预为实验组,对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比参照组复发率较低,依从率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服药自我效能量表(MASES)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参照组,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较低,MASES、ADL评分较高(P<0.05)。结论 对HICH康复期患者给予自我管理团队干预,可提升其服药自我效能与依从性,控制患者血压波动,进而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卢美观, 沈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62-64. 
摘要 ( 74 )   PDF (66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脑梗患者开展介入治疗时行系统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脑梗患者总共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加以系统性护理),分别为36例,统计并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和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科学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诊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伴脑梗患者开展介入治疗时行系统性护理能提升其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改善其遵医行为,值得采用。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罗秋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65-67. 
摘要 ( 94 )   PDF (66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6例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各给予常规护理、常规协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压波动值比较,观察组较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65%)较对照组(20.93%)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中围术期护理的运用,可减轻患者血压波动,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何晓燕, 陈伟, 林秀娥, 孙超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68-70. 
摘要 ( 85 )   PDF (70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两组心脏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心电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干预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可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整体康复,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分析
陈秋云, 洪丽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71-73. 
摘要 ( 98 )   PDF (699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8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分析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原因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饮食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分析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发生原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饮食依从性,效果显著。
人性化护理对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
张素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74-75. 
摘要 ( 94 )   PDF (693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我院妇产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人性化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未开展人性化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2例: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孕龄以及产次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5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予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实施意义
宋晶晶, 蔡雪花, 郑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76-78. 
摘要 ( 109 )   PDF (69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入的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为3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眼压、视力、散瞳前两组瞳孔面积、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眼压、视力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散瞳后瞳孔面积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可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眼压与视力,值得应用。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李瑞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79-81. 
摘要 ( 63 )   PDF (703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在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重症HF患者87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常规干预组43例予以常规护理,RCA干预组44例予以RCA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收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6min步行试验(6MWT)]、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呼吸困难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RCA干预组6MWT数值高于常规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后RCA干预组呼吸困难程度较常规干预组低(P<0.05);干预后RCA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常规干预组23.26%(P<0.05)。结论 基于RCA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可改善重症HF患者运动耐力,提高其睡眠质量,还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自我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郭红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82-84. 
摘要 ( 68 )   PDF (728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自我容量管理护理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我院门诊接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观察分析,以抽签形式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自我容量管理护理,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评估各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功能各项指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施行自我容量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提升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采用。
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吴巧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85-87. 
摘要 ( 102 )   PDF (713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用双色球自由抽取法将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门诊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行“互联网+”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陈锦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88-89. 
摘要 ( 65 )   PDF (70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门诊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行“互联网+”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TASHP)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门诊高血压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自2019年1-12月。根据延伸护理模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延伸护理,研究组利用“互联网+”开展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门诊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TASHP、自我管理行为、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开展延伸护理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及满意度。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苏丽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90-93. 
摘要 ( 99 )   PDF (738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d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状况,并记录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24h及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产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较对照组更低22.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4.44%较对照组75.00%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采取ERAS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临床症状,缩短了治疗时间,进而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玉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2):  94-96. 
摘要 ( 90 )   PDF (71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44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划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康复情况做对比。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t=4.141、5.650、5.868、5.132、4.640、4.369、9.242、8.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长、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步行150m时间及首次坐轮椅时间等康复效果(t=6.097、2.788、5.511、5.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t=16.691、1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1%,对照组为2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76,P=0.001)。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有良好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