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1-04-15
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容积及收缩功能改变对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分析
陈小丽, 施林生, 林刚, 赵东生, 邰晨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3-5. 
摘要 ( 43 )   PDF (22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房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对其左心房容积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经本院确诊的房颤患者83例,均施以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若疾病复发则视为射频消融治疗失败(失败组),未复发则视为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成功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容积结构及收缩功能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且术后经6个月随访,其中有26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31.33%,57例治疗成功,成功率68.67%。术后6个月,治疗成功组左心房内径(LAD)、左房最大面积(LAAmax)及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均明显较术前降低,且明显低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d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值流速(VA)、左房射血力(LAF)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值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术后6个月成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未见升高,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功组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用于房颤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射频治疗成功后患者左房容积结构重塑逆转,术后早期可能导致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下降,但不会对其左心房收缩功能造成长期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评价
罗桂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6-8. 
摘要 ( 46 )   PDF (287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难治性心衰(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患者接受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接诊且行利钠肽治疗的30例RHF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的30例RHF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uin Test,cTnT)、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间心功能指标、NT-proBNP、cTnT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cTn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无效(6.67%),对照组8例无效(2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钠肽+左西孟旦对改善RHF患者心功能有较好效果,且能降低NT-proBNP、cTnT水平,值得推广。
桂哌齐特联合美托洛尔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林凯, 肖映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9-11. 
摘要 ( 38 )   PDF (32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桂哌齐特联合美托洛尔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UAP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采取桂哌齐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的UAP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4个月的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血浆黏度(PV)、血小板集聚率(MPAR)、血小板黏附率(PADT)]。结果 治疗4个月,试验组UAP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WBLSV、WBHSV、PV、MPAR、PAD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哌齐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UAP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利于患者康复。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秦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12-14. 
摘要 ( 31 )   PDF (37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8例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入院后均予常规治疗。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44例,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44例,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以入院时(入院当时)、治疗后(治疗4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纳差、低血压、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完成对心功能、心源性事件、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入院时提升,LVEDD、LVESD均较入院时缩短,且研究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源性事件总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9.0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源性事件的发生,促进预后;同时还不会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于AMI后室性心律失常中安全有效。
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邱丽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15-17. 
摘要 ( 74 )   PDF (39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应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2例HDCP患者(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和常规组(n=51),常规组接受硫酸镁治疗,联合组接受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窒息、产后出血)。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常规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T、APTT、TT长于常规组,FIB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胎儿窘迫、早产、胎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88%较常规组21.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患者应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调节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溶栓药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陈清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18-20. 
摘要 ( 62 )   PDF (42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冠心舒通+溶栓药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84例STEMI患者,利用Excel软件将此次选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平均纳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2例;前者治疗方式为单一溶栓药,后者则需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增加冠心舒通;比较在采取不同的用药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干预,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相较对照组提升(95.24% vs 80.95%,P=0.04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及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冠心舒通+溶栓药治疗具备确切的实践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程度,建议加以应用推广。
普罗帕酮辅助改良Valsalva动作在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潘宏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21-23. 
摘要 ( 47 )   PDF (46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普罗帕酮辅助改良Valsalva动作在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4月至2020年10月急诊收治的PSVT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均接受普罗帕酮给药,研究组联合开展改良Valsalva动作干预,就两组患者复律效果、治疗安全性、心率及血压水平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开始干预至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辅助改良Valsalva动作应用于急诊PSVT患者中,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同时,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洪小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24-27. 
摘要 ( 26 )   PDF (491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作业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作业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作业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林鹏翔, 陈德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28-30. 
摘要 ( 50 )   PDF (48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本次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展开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加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谱水平、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TNF-α、IL-8以及CK、CK-MB、L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肌细胞。
人群防治
肥胖小学生心血管代谢异常调查及干预效果分析
杨美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31-34. 
摘要 ( 43 )   PDF (53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肥胖小学生的心血管代谢异常现状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本市开展常规体检筛查显示为肥胖的568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心血管病有关体检评估,观察不同性别及肥胖程度小学生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血脂紊乱、非酒精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及代谢异常数≥2的检出率情况,后开展相应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肥胖小学生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肥胖男生血脂紊乱检出率比女生低,非酒精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检出率比女生高(P<0.05)。重度肥胖组血脂紊乱、高血压、非酒精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以及代谢异常数≥2检出率比轻中度肥胖组高(P<0.05)。干预后,肥胖小学生的BMI、FBG、TC、TG、HDL-C、LDL-C、ALT以及AST水平比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肥胖小学生的心血管代谢异常呈现高发趋势,经积极开展肥胖控制干预措施能改善其心血管代谢异常和肥胖情况,避免异常情况进一步发展。
护理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观察
李利美, 叶鹭萍, 杨献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35-37. 
摘要 ( 72 )   PDF (531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穴位按摩、耳穴埋豆在高血压治疗期间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我院心血管科的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主体,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划分为四组(n=24),即对照组(常规治疗)、穴位按摩组、耳穴埋豆组以及联合治疗组,观察四组患者血压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穴位按摩组、耳穴埋豆组以及联合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0.83%、79.17%、75.00%、95.83%,组间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前,四组患者血压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压低于其他三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结论 将穴位按摩及耳穴埋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对控制血压具有显著效果,在提高降压总有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价值,患者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个性化延续护理用于高血压出院患者的临床价值探究
黄晓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38-40. 
摘要 ( 50 )   PDF (55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出院患者使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两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血压达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物质生活、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较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出院患者使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优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陈瑞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41-43. 
摘要 ( 45 )   PDF (55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 参考随机抽样原则对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优质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 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在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组别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呈现出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与82.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由优质康复护理实施,可配合临床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中价值分析
黄惠娟, 林锦丹, 黄慧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44-45. 
摘要 ( 41 )   PDF (59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治愈率以及二次及以上住院率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用力肺活量和1s用力肺活量)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二次及以上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二次及以上住院率,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对于减少疾病的复发及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朱春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46-48. 
摘要 ( 53 )   PDF (631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开展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6例观察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评估各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性心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通过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采用推广。
心理干预在ICU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负面情绪的改善探析
蔡妍仔, 陈尔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49-51. 
摘要 ( 42 )   PDF (61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采取心理干预对ICU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对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方法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ICU心肌梗死患者,对总7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就对照组纳入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纳入的35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相较对照组结果均更低(P<0.05)。SF-36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身体健康评分相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相比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测评,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 在ICU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为突显,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在胸痛中心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刘海雲, 谭治双, 杨燕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52-55. 
摘要 ( 22 )   PDF (110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在胸痛中心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8月的急诊PCI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实施前(2020年1-4月)为对照组,专案三维护理模式实施后(2020年5-8月)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案三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到达医院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D2B<90min比率、围术期院内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3级、术后24h及出院后3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484、4.876、7.26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结论 对急诊PCI患者实施专案三维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增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在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剑敏, 张凯玲, 张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56-57. 
摘要 ( 36 )   PDF (63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诊疗的114例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各有5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则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压控制水平及焦虑程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与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促进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缓解其焦虑程度,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和满意度分析
李清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58-60. 
摘要 ( 29 )   PDF (65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血压、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意识情况、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血压水平、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得到明显改善,低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较对照组的79.07%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改善其意识情况和负面情绪,增加护理满意度。
早期护理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李秋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61-63. 
摘要 ( 26 )   PDF (64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的入院时间范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抽选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护理),每组40例。比较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高增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64-65. 
摘要 ( 69 )   PDF (63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措施对心衰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心衰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护理模式,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疾病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心衰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
妊娠高血压护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吴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66-68. 
摘要 ( 57 )   PDF (68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护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为40例一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水平和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小于对照组,且SAS、SDS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0%,大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纾解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体会
陈慧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69-71. 
摘要 ( 52 )   PDF (69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明显,心衰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新生儿评分(Apgar)较高(P<0.05)。结论 全程综合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用显著,可广泛使用。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意义分析
黄美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72-73. 
摘要 ( 48 )   PDF (68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30例心绞痛患者分组,研究组行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时、急救所需时间以及入院至手术间隔耗时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纠纷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行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急救时间,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预后,值得推广。
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林淑华, 严淑珍, 叶艳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74-76. 
摘要 ( 28 )   PDF (70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院时间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以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视为样本,将其以双色球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肾功能指标、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结果 护理前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AS、SDS评分护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调节患者肾功能,护理作用令人满意。
胆囊结石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
洪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77-79. 
摘要 ( 45 )   PDF (687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胆囊结石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气胸、胆瘘、肠穿孔、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4.5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度、护理规范性、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并冠心病老年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许琴, 陈碧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80-82. 
摘要 ( 37 )   PDF (68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手术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不良情绪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即SDS、S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前神经损伤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升(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促进整体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推荐。
全面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
林青山, 黄风莺, 许俊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83-85. 
摘要 ( 53 )   PDF (68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择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通过将入院病号进行排序划分两组,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管闭塞、血管狭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00%,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2.26±4.27)分和(30.46±4.18)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活动评分为(22.26±1.27)分,社会支持评分为(20.46±3.18)分,心理活动评分为(20.16±2.31)分,精神表现评分为(19.24±2.19)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LVEF以及心率分别为(42.26±4.27)%和(67.46±6.18)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可对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积极影响,为临床可行之护理方法。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王彩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86-87. 
摘要 ( 50 )   PDF (68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究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展开对照研究,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66例,所选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初步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分别采取普通护理模式以及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以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值作参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在护理期间选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具有确切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于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认可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信息-动机-行为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媛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88-90. 
摘要 ( 69 )   PDF (713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IMB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8月到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IMB护理,两组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护理后两组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优良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BP、DBP血压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IMB护理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率,降低患者的SBP值和DBP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双加温湿化氧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吴金莲, 潘云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91-93. 
摘要 ( 82 )   PDF (70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加温湿化氧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氧疗)与观察组(给予双加温湿化氧疗),各57例,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痰液黏稠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及格拉斯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加温湿化氧疗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痰痂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1%、1.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15.79%(P<0.05)。结论 将双加温湿化氧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气管切开中,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凤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 11(11):  94-96. 
摘要 ( 46 )   PDF (72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0)与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NIHSS评分、凝血功能、总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较对照组升高,且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凝血功能,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