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9期 刊出日期:2020-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米力农注射液联合地高辛片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刘幸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3-5.
摘要
(
78
)
PDF
(21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联合地高辛片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90例,是我院收治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按照红蓝双色球分配原则,其中45例患者接受地高辛片治疗,为参照组;另外45例患者接受米力农注射液+地高辛片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较,研究组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LVSD、LVDD、LVEF等指标对比不明显(
P
>0.05),接受药物治疗后,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更为明显(
P
<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的NT-proBNP、6MWT、HR和PAPS均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大(
P
<0.05)。
结论
将米力农注射液联合地高辛片治疗方案应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黄荣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6-8.
摘要
(
47
)
PDF
(28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娠高血压(HTN)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此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总共106位妊娠HTN患者。采用Excel表格将此次研究中纳入的患者相关基本信息统计后进行分组,其中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53位),后入院患者为观察组(53位)。分别行硫酸镁(MgSO
4
)治疗、MgSO
4
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别;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血压值较对照组改善更好(
P
<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妊娠HTN疾病患者实施MgSO
4
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血压指标。
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薛彦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9-11.
摘要
(
62
)
PDF
(323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实际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共60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指标无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酒精性心肌病治疗中,曲美他嗪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有重要意义,推广价值高。
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IMI分级及LVEF指标的作用探讨
肖怡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12-14.
摘要
(
54
)
PDF
(34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IMI分级及LVEF指标的作用。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氯吡格雷配合急诊PCI术治疗,观察组47例实施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术治疗。将两组的TIMI分级、TMPG分级情况、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IMI分级、TMPG分级以及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LVESD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术治疗能够改善血流灌注、心肌灌注,促使心功能改善,并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对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研究
郭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15-17.
摘要
(
67
)
PDF
(36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意义。
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
P
<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影响肾功能,治疗价值较高。
关于体检人群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吴彩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18-20.
摘要
(
75
)
PDF
(39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脉搏波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体检的3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PWV、ABI的检测,同时对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调查,比较PWV正常与PWV异常患者、ABI正常与ABI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PWV正常与PWV异常患者在年龄、BMI、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存在血脂异常以及是否存在高血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05),ABI正常与ABI异常患者在年龄、BMI、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存在血脂异常以及是否存在高血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05),在PWV、ABI异常患者中,BMI≥28kg/m
2
、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存在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患者占有较高的比例。
结论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体检人群的PWV、ABI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依据。
比索洛尔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伟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21-23.
摘要
(
90
)
PDF
(412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单用胺碘酮及加用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3例患者。A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转复前后心室率、转复成功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心室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转复成功率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治疗阵发性房颤中,胺碘酮与比索洛尔联用效果更佳,转复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补肾调肝汤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刘梦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24-26.
摘要
(
59
)
PDF
(45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绞痛患者开展补肾调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以本院接诊的5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源自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8)和实验组(
n
=28),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基于此加用补肾调肝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对。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且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各项血脂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给予心绞痛患者补肾调肝汤治疗,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中年男性人群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分析
吴丽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27-28.
摘要
(
71
)
PDF
(470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中年男性人群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便于临床诊断工作开展。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12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120例正常血压体检者(对照组)。按照血压值将观察组患者划分1级高血压(70例)、2级高血压(30例)、3级高血压(20例),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不同分级心电图异常检出类型。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级别越高,越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但差异不显著(
P
>0.05)。
结论
心电图异常在高血压患者中较常见,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各类心脏疾病。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探究
唐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29-31.
摘要
(
39
)
PDF
(48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45例,对照组实施阿卡波糖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情况,并记录低血糖情况与血脂达标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之间无差异,治疗前各项血脂、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血脂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脂达标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糖尿病高血脂实施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情况,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血脂达标率较高,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吴斌, 胡海峰, 张思思, 苏斌杰, 项美玲, 谢达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32-35.
摘要
(
58
)
PDF
(53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炎性介质及短期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收集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采集并检测患者入院24h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及治疗1月时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6WMD),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CK-MB、cTnI及NT-proBNP水平均更低(均
P
<0.05),炎性因子hs-CRP、IL-6及TNF-α水平下降更显著(均
P
<0.05),LVEDD更短(
P
<0.05)、LVEF更高(
P
<0.05)及6WMD更长(
P
<0.05),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麝香保心丸有助于减轻MINOCA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辅助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体会
黄燕龙, 黄艳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36-38.
摘要
(
73
)
PDF
(52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镇静辅助治疗急性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9例急性期主动脉夹层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35例应用右美托咪定。将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药物使用剂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谵妄发生情况以及持续时间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除用药10min后外)、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存在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10min、4h、12h、24h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同咪达唑仑进行比较,在急性期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镇静辅助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更充分发挥镇静镇痛效果,可减少药物剂量以及谵妄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乌司他丁联合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唐宁, 喻坚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39-41.
摘要
(
40
)
PDF
(549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干预,两组均完成4周治疗,比较两组神经损伤、炎性因子、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神经损伤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GFAP、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减轻神经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康复速度的加速作用分析
张颖, 金文秀, 薛冬玲, 林晶晶, 张群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42-44.
摘要
(
59
)
PDF
(54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康复速度的加速作用。
方法
选择81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采用无缝隙护理。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遵医行为(97.56%)、对疾病了解度(97.56%)高于对照组(
P
<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
P
<0.05),LVEF(57.46±5.22)%、LVEDD(47.73±4.65)mm、LVESD(36.11±3.05)mm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
综合护理模式对合并心血管疾病孕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分析
邹碧霞, 郑彩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45-47.
摘要
(
59
)
PDF
(59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合并心血管疾病孕产妇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合并心血管疾病孕产妇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结果
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4.444,
P
=0.035)。两组合并心血管疾病孕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综合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孕妇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孕妇和综合护理组孕妇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加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孕产妇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等妊娠分娩时期的综合护理,可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避免或减少负面心理状态对其不良影响。
循证护理对妊娠并心脏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郑晶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48-50.
摘要
(
46
)
PDF
(609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妊娠并心脏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并心脏病孕妇100例,根据分娩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护理前后两组孕妇负面情绪评分与围生期并发症。
结果
研究组围生儿中早产儿率、出生低体重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中剖宫产率、心力衰竭、产后出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围生期总并发症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心脏病孕妇分娩期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早产儿、低体重产儿与剖宫产、产妇心力衰竭,改善母婴结局,同时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减少围术期产妇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江香花, 詹月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51-53.
摘要
(
136
)
PDF
(629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诱发原因并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方法
将51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进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发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析急性左心力衰竭诱发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结果
干预后患者HR、DBP及S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FS及LVE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FS水平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诱发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其心功能指标,能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血压情况影响分析
陈丽娟, 陈华婕, 王静, 冯少馨, 陈德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54-56.
摘要
(
30
)
PDF
(62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血压情况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肾性高血压患者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血压水平、肾功能指标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肾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肾功能改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血压药物的护理干预效果
纪素玫, 李淑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57-59.
摘要
(
28
)
PDF
(62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血压药物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用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93.02%)高于对照组(65.12%)(
P
<0.05);护理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满意度(95.35%)高于对照组(79.07%)(
P
<0.05)。
结论
在血液透析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强用药指导,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患者血压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护理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高血压合并肺癌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洪亚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60-62.
摘要
(
50
)
PDF
(629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肺癌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肺癌手术治疗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护理差异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25/25)明显高于参照组80%(20/25),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为8%(2/25)明显低于参照组72%(18/2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在对高血压合并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保障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探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高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63-65.
摘要
(
29
)
PDF
(63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至我院进行ASO介入治疗患者12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院外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Fugl-Meyer评分以及患肢血液流动速度峰值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评分均升高,具有组内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速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
P
<0.05),但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ASO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和血流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
董冰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66-68.
摘要
(
52
)
PDF
(650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本院10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50例)给予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实施效果。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彭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69-71.
摘要
(
40
)
PDF
(649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救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
将70例AMI患者分为参考组(
n
=35)及观察组(
n
=35):按照常规抢救程序为参考组患者提供救治措施,依照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模式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抢救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两组急诊停留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参考组低(
P
<0.05)。
结论
AMI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临床治疗赢得更多时间,可提高救治效率及救治效果。
术前针对性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72-74.
摘要
(
74
)
PDF
(66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术前针对性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术前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术前针对性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将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手术耐受度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术前针对性护理联合血压调控可有效控制术前血压水平,疏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手术耐受度提高。
精细化护理在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素绸, 尤冬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75-77.
摘要
(
45
)
PDF
(660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
P
<0.05)。
结论
给予肝硬化合并高血压患者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双心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杨通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78-80.
摘要
(
55
)
PDF
(664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双心护理模式应用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由2019年4月到2020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成两组,常规组(
n
=38)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38)给予双心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46.53±5.23)分、SAS评分(47.25±5.09)分、SF-36评分(84.69±5.73)分与常规组(52.26±5.14)分、(55.16±5.17)分、(78.51±5.90)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4.8169,
P
<0.05;
t
=6.7208,
P
<0.05;
t
=4.6320,
P<
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常规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1455,
P
<0.05)。
结论
双心护理模式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中作用显著,能调节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密切护患关系,值得推荐。
ICU急性左心衰竭无创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王丹燕, 孙巧玲, 游芸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81-83.
摘要
(
25
)
PDF
(663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ICU急性左心衰竭无创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对护理对满意度影响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110例纳入本次护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同步开展ICU基础护理,观察组同步开展集束化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H值变化,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pH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数据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ICU病房内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无创通气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应用推广。
基于双心医学的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疗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彭丽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84-87.
摘要
(
42
)
PDF
(685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双心医学的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疗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7例(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组,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
n
=44)、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入院患者为研究组(
n
=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双心医学的认知-存在团体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及干预前、出院后6个月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疾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高(
P
<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34%高于对照组77.27%(
P
<0.05)。
结论
基于双心医学的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应用于疗养院轻中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分析
陈惠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88-90.
摘要
(
62
)
PDF
(67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对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观察组52例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管理。将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7.3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7.081、6.029,
P
=0.008、0.014)。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中对心理状况影响的分析
叶小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91-93.
摘要
(
99
)
PDF
(679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以硫酸镁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
方法
此文纳入10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选取科室为妇产科,此研究以对比手段展开,以数字抽签法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含50例患者。以常规手段向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向研究组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负性情绪,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前的心理负性情绪状况无统计学差异性(
P
>0.05),护理后两组均改善,且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更好(
P
<0.05);组间SBP、DBP在护理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护理后均显著降低,且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更明显(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0例满意+19例较满意),较对照组患者的80%(25例满意+15例较较满意)更高,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对于以硫酸镁进行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来说,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血压水平的降低及控制,进而达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
目的
,因此可行应用及推广。
个性化护理对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陈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9): 94-96.
摘要
(
86
)
PDF
(67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个性化护理对预防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产妇,共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产程、产后12h和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预防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血压水平,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