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研究
劳俊铭, 黄嘉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3-5.
摘要
(
74
)
PDF
(21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前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频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诱导麻醉期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血流动力指标稳定,改善患者预后。
退休教职工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丽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6-8.
摘要
(
35
)
PDF
(25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退休教职工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在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因素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社区管理,对比管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SBP(105.61±6.50)mmHg、DBP(82.62±2.30)mmHg、健康知识知晓率97.2%、用药依从性94.4%、满意度97.2%、入院率2.8%。对照组管理后SBP(136.29±8.47)mmHg、DBP(105.95±6.88)mmHg、健康知识知晓率66.7%、用药依从性72.2%、满意度69.4%、入院率2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从患者、家庭两方面出发,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血压指标及入院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急救效率的影响
周果, 张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9-10.
摘要
(
30
)
PDF
(31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急救效率情况。
方法
选自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PCI急救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88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是2018年1-12月胸痛中心建设前的44例患者,观察组是2019年1-12月胸痛中心建设后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为胸痛中心成立前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PCI治疗的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为(2.6±0.1)min、FMC2W时间(104.5±1.6)min、启动导管室至激活导管室时间为(14.1±0.8)min、转运PPCl双绕直达导管室比例为91.6%,对照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4.8±0.4)min、FMC2W时间(136.8±2.3)min、启动导管室至激活导管室时间(25.7±1.4)min、转运PPCl双绕直达导管室比例为78.4%,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的治疗,其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的急救时间,更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辅助治疗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邢妃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11-13.
摘要
(
147
)
PDF
(36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辅助治疗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缬沙坦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药物,观察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替换缬沙坦,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LVEDD、NTproBNP低于对照组(
P
>0.05),LVEF和6MWT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通过改善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CT联合血管内超声检查在老年人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郑妹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14-16.
摘要
(
44
)
PDF
(38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CT联合血管内超声检查在老年人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次纳入2019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计算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
结果
CT检查和血管内超声检查之间的斑块特征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T检查、血管内超声检查的血管重构指数、斑块偏心指数、斑块性质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71例,CT联合血管内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55%、78.95%。
结论
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T联合血管内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能够为冠心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非洛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林金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17-19.
摘要
(
146
)
PDF
(411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非洛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泰宁县总医院高血压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非洛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
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χ
2
=5.91,
P
=0.02);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指标DBP、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采用非洛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疾病,优于非洛地平单药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卓瑜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20-22.
摘要
(
54
)
PDF
(48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开展血脂检验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实验组)、7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血脂检查,并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对比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检查结果及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实验组患者TC、TG、LDL-C、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 A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支数、血管病变范围及程度、病变狭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性(
P
<0.05)。
结论
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更高, 且冠状动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泛,病变程度更严重。
培哚普利联合新活素缓解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黄仕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23-25.
摘要
(
51
)
PDF
(482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培哚普利联合新活素缓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效果。
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均开展急诊PCI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培哚普利给药,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新活素给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与心肌酶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等及CK、CK-MB等心肌酶指标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
P
<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新活素能够有效缓解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林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26-28.
摘要
(
130
)
PDF
(50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共68例。按住院顺序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用药15d后,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经用药15d后发现,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
=5.403,
P
<0.05);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χ
2
=4.870,
P
<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t
=9.396,
P
<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2
=4.221,
P
<0.05)。
结论
临床上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积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荐。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29-30.
摘要
(
46
)
PDF
(49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采用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8例,按其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参照组(单数)与研究组(双数),每组39例。其中,给予参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研究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LVEF、CI、CO、LVEDD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的相应值,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13%(2/39),低于参照组的相应值:20.51%(8/39),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水平,还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出现率。
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陈伟, 龚碧娇, 陈晓英, 郭进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31-33.
摘要
(
81
)
PDF
(54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0例,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0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经治疗,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6MW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探析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联合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张林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34-36.
摘要
(
64
)
PDF
(55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本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5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胺碘酮),另一组名为研究组(胺碘酮+美托洛尔)。每个小组分别77例。
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
P
<0.05);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
P
<0.05);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无差异(
P
>0.05)。
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效果更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许冰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37-39.
摘要
(
43
)
PDF
(57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
通过厦门市基层医疗机构统一平台查阅分娩出院记录,以及产后家庭随访问卷调查,对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建卡并系统管理的14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83例应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孕妇61例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水平等。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4.34%(
P
<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2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9%(
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尿钙黏蛋白、尿激肽原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01)。
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疗效肯定,利于降低血压,改善蛋白尿,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急诊心源性胸痛患者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与分诊判断
宋艳艳, 郏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40-42.
摘要
(
73
)
PDF
(59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影响急诊心源性胸痛患者因素的分诊判断与量化分析。
方法
研究对象选定为200例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有胸痛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依据患者胸痛是否为心源性胸痛分为两组,68例心源性胸痛患者为心源性组,132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为非心源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源性胸痛的因素,分析威胁心源性胸痛患者因素的诊治效能,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疼痛评分、MEWS评分、SpO
2
值、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龄、疼痛评分、MEWS评分、SpO
2
值、冠心病、高血压为心源性胸痛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威胁心源性胸痛患者因素疼痛评分、MEWS评分、SpO
2
值、年龄的截点值为2.48分、2.48分、0.91分、49.34岁,诊治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均合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MEWS评分、SpO
2
值、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判断其是否有心源性胸痛的可能性时可依据患者疼痛评分、MEWS评分、SpO
2
值、年龄,提高诊断率,此诊治方法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护理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史叶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43-45.
摘要
(
55
)
PDF
(59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心理障碍解除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江满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46-48.
摘要
(
41
)
PDF
(615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6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生活满意度评分。
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
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
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依从性,且护理质量更高。
健康护理教育对养老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阳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49-51.
摘要
(
70
)
PDF
(64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护理用于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老年高血压中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
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本养老院中的老年高血压病患66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试验组(
n
=33)和对照组(
n
=33)。试验组采取健康护理教育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比sf-36评分等指标。
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FACT-G评分(243.65±10.91)分、高血压知识认知度(87.36±4.25)分,优于对照组(202.78±10.48)分、(79.11±4.93)分(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6.97%,优于对照组78.79%(
P
<0.05)。
结论
于养老院老年高血压中运用健康护理教育,可显著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并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曾亚英, 谢珊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52-54.
摘要
(
35
)
PDF
(66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予以整体护理。将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心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LVEF、CO、FEV
1
、6min步行距离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促使其心肺功能的改善,护理安全性高。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纪素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55-57.
摘要
(
91
)
PDF
(66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9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
n
=46,常规护理)和实验组(
n
=47,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效果分析
蔡凤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58-60.
摘要
(
48
)
PDF
(66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体会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后,其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改善情况。
方法
遵循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择我院2019年1-10月内的47例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综合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SBP:118.04±5.11、DBP:78.44±4.25)、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SBP:137.57±8.22、DBP:88.71±6.10),
P
<0.05。
结论
对妊高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建议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而后开展综合护理;在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降低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蔡燕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61-63.
摘要
(
43
)
PDF
(66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9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7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26%、剖宫产率为27.66%、不良胎儿结局发生率为8.51%,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妊娠结局、胎儿结局具积极意义,建议推广。
预见性护理模式用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侯丽娜, 郑金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64-66.
摘要
(
35
)
PDF
(666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用于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对照组67例,实验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S-T段压减少次数、下移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实验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缩短心肌缺血发作时间,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依从性、护理效果的影响
张守艳, 陈丹凤, 翁克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67-69.
摘要
(
63
)
PDF
(66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本院具备完整临床资料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8例,入院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按照护理措施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等,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健康饮食、用药状况、护理质量、乐观心态)的对比分析。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较高;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小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70-72.
摘要
(
43
)
PDF
(667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干预效果。
方法
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40)与对照组(
n
=40)。观察组予以多维度协同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与自我管理行为变化。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3.15±3.57)分、(44.13±4.37)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53.02±5.18)分、(55.21±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9.923、9.169,
P
=0.000);观察组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128.67±3.8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112.36±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7.904,
P
=0.000)。
结论
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血压影响分析
郑清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73-75.
摘要
(
44
)
PDF
(6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血压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6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血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在观察组中均更低,ADL评分在观察组中更高(
P
<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控制血压,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评估及护理对策
马晓丽, 张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76-78.
摘要
(
112
)
PDF
(69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高血压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对高血压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观察患者者胃镜检查成功率、舒适满意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心电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成功率100%,检查过程中患者未出现心律失常及呼吸抑制,舒适满意度96.43%。胃镜检查时间(4.64±1.27)min,检查后苏醒时间(4.73±3.55)min;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
P
<0.05),检查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恢复至检查前的水平,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检查前、中、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P
>0.05);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的过程当中,有2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1例患者出现窦缓,1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1例患者出现室上性早搏,1例患者ST-T改变56例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
结论
对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检查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健康指导,能够保证患者胃镜检查顺利完成。
优质护理应用于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王小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79-81.
摘要
(
28
)
PDF
(705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评价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所选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为参照组(
n
=25)患者提供生命体征监控等常规护理,研究组(
n
=25)患者同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参照组低且BI评分较参照组高(
P
<0.05),上肢及下肢FMA评分较参照组高,(
P
<0.05)。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达12%,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达2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
P
<0.05)。
结论
为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能够提升其生活品质。
优质护理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生存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琼, 林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82-84.
摘要
(
65
)
PDF
(703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生存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以及改善术后生存状态。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吴美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85-87.
摘要
(
59
)
PDF
(70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56例我院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对照组28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以常规急诊流程实施救治,观察组28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实施救治。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及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分。
结果
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67.86%,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评分较高(
P
<0.05)。
结论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应用于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能缩短检查等待、抢救室滞留、检验等待时间,增强护理满意度,以改善预后。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并发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郭珍珍, 黄少鹏, 缪星, 池荷花, 纪阳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88-90.
摘要
(
49
)
PDF
(70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对并发症率、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心内三科2019年2-10月收治的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奇数偶数法为例,对120例患者展开分组,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60例。其中,以常规护理流程为主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以循证护理为主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为指标,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在循证护理的应用下,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在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的实施,在改善患者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概率,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预后,护理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价值分析
陈慧萍, 宋蒋, 苏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91-93.
摘要
(
39
)
PDF
(71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价值。
方法
选取102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以及对用药治疗的依存性。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前,其舒张压、收缩压等没有明显差异(
P
>0.05),经过护理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存性(96.08%)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其配合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还能提高患者对用药治疗的依存性,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
陈华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3): 94-96.
摘要
(
40
)
PDF
(713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中,优质护理的重要价值和护理质量的分析。
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54例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探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更为优质的护理。最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压的控制率、住院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压的控制率和满意度远远低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有差别(
P
<0.05)。
结论
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时候,优质的护理是非常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