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0-08-05
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3-5. 
摘要 ( 50 )   PDF (2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时,选择氯吡格雷作为治疗药物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性。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将我院数据库中存在记录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个体资料录入该时段内,将患者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公式法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心绞痛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选择氯吡格雷作为治疗药物,计算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频次。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分析后记录为28(93.33%)例,高于对照组患者17(56.67%)例,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次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治疗时,应用氯吡格雷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洪顺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6-8. 
摘要 ( 52 )   PDF (27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6例急性肾炎高血压患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实施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29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舒张压(75.65±2.11)mmHg、收缩压(113.85±2.54)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3.45%)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急性肾炎高血压使用卡托普利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对血压水平进行较好地控制。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陈登凤, 卢程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9-11. 
摘要 ( 57 )   PDF (317KB) ( 1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7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呋塞米治疗,联合组加用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结果 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心衰治疗,显效快,效果可靠。
动态颈动脉超声监测预防老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
黄定伟, 李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12-14. 
摘要 ( 35 )   PDF (36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动态颈动脉超声监测预防老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入组时、出组时行颈动脉彩超检测,50例)、研究组(在入组时、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出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测,50例)。比较两组受试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受试期间用药依从性、受试期间缺血性脑梗死发生事件。结果 两组受试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较:对照组受试后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IMT数值均高于同组受试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IMT数值受试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期间优良率比较:对照组42.0%,研究组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受试期间缺血性脑梗死发生事件比较:对照组11例(占比22.0%),研究组1例(占比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门诊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采用动态颈动脉超声监测,可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可能与提高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依从性相关。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刘才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15-17. 
摘要 ( 59 )   PDF (41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心肌病(AS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脓毒性心肌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及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心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心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结果 治疗10d后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两组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研究组的LVEF、C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研究组的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SC患者中予以扶正解毒化瘀颗粒配合西药方案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及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颜昊, 张海亮, 梅晓鹏, 郁京京, 欧艳, 赵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18-20. 
摘要 ( 79 )   PDF (45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17年1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19年8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28例,用培哚普利治疗,对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降低射血分数,有效的改善心功能指标,并且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分析加味清眩降压汤在改善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和眩晕症状中的作用
陈子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21-23. 
摘要 ( 96 )   PDF (47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加味清眩降压汤在改善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和眩晕症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加味清眩降压汤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状况,如中医证候、眩晕症状疗效、患者血压等。结果 研究组治疗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前组间血压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证候积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症状接受加味清眩降压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症状,血压控制的更良好,值得推广。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
欧周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24-26. 
摘要 ( 83 )   PDF (498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7例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7例实施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水平、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血液黏稠度、RI、S/D以及尿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安全有效,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临床治疗价值高。
某市三甲医院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柏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27-29. 
摘要 ( 42 )   PDF (49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某市三甲医院冠心病(CHD)患者降脂治疗和达标的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达标的因素。方法 抽选某市三甲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确诊冠心病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所有患者降脂治疗情况,并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6周后,血脂水平控制情况,分析影响降脂效果常见原因。结果 本组患者中接受降脂治疗率为95.33%(286/300),患者接受降脂治疗后TC、LDL-C、TG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降脂达标率56.99%(163/286),降脂效果多与患者依从性及家庭收入有关。结论 合理选择降脂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且患者依从性、经济条件等均可影响降脂效果。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
王克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30-31. 
摘要 ( 81 )   PDF (517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使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37例,使用替米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血清肌酐、24h尿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PPARγ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肾功能,降低PPARγ表达,应用效果良好。
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
蔡慧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32-34. 
摘要 ( 63 )   PDF (55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冠脉PCI术患者,共80例,术后规范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依据病情特点分为急性心梗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AP组),分别为27例、42例与11例,对各组间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血栓弹力图的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差组(A组)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正常组(B组),分别为32例与48例,以了解患者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组和UAP组、AP组相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更低(P<0.05),与AP组相比,AMI组、UAP组的D-二聚体(D-D)浓度、纤维蛋白原(Fgb)更高,P<0.05;AMI组与UAP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明显小于AP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MA值与Angel明显大于AP组,差异显著(P<0.05);AMI组与UAP组的高凝图形出现率明显高于AP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患者的心梗、脑卒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搭桥手术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刘婷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35-37. 
摘要 ( 45 )   PDF (546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行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62例行心脏搭桥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应用生理盐水)、实验组(31例,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血压、心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时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和T0时刻存在差异,P<0.05,且实验组T1、T2、T3、T4时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45.16%)(P<0.05)。结论 对行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安全性更高,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有助于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轻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林丹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38-40. 
摘要 ( 254 )   PDF (545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轻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85例轻度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统计治疗效果,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7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3.16±1.03)分低于对照组的(6.65±1.1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2.50%(P<0.05)。结论 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轻度高血压具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临床意义大,值得应用。
护理
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FMA评分与ADL评分的效果观察
李晋, 谷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41-43. 
摘要 ( 66 )   PDF (59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简式Fugl-Meyer(FMA)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黄绿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FMA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评分(11.35±2.28)分、ADL评分(75.38±12.46)分高于对照组的(9.84±3.69)分、(68.37±11.24)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70.53±13.47)分高于对照组的(65.68±7.29)分(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FMA评分和ADL评分,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钱巧玲, 苏彩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44-46. 
摘要 ( 60 )   PDF (59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有何影响。方法 挑取2019年4-12月本院70例ICU内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生存质量予以对比。结果 两组干预前SCL-90量表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可使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陈笑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47-49. 
摘要 ( 42 )   PDF (591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4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分组按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划分,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24.32%)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41%)更低(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急诊救治护理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价值和满意度观察
李秋萍, 张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50-52. 
摘要 ( 34 )   PDF (66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急诊救治护理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82例急诊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应用急诊救治护理)。对比两组急救室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急救室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 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急诊救治护理可显著缩短急救时间,缓解其焦虑情绪,满意度更高。
个体化护理干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
曾涵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53-55. 
摘要 ( 54 )   PDF (66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7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7例,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7d后LVESD、LVEDD较对照组更低,且LVEF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憋喘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可行性,更有助于加速症状缓解及改善心功能,好评度更高。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的价值体会
陈小敏, 吴建华, 阴慧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56-58. 
摘要 ( 47 )   PDF (66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我院8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应用急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生活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急诊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加控压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更佳。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
吴炳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59-61. 
摘要 ( 47 )   PDF (68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48例,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干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患者好评度更高。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结合情志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王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62-64. 
摘要 ( 48 )   PDF (68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结合情志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结合情志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及希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希望水平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结合情志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其希望水平,值得推广。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陈美珠, 林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65-67. 
摘要 ( 62 )   PDF (687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予以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共72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以延续性护理)各36例,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和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同时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 予以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其心绞痛症状,使其不良事件出现大大减少,值得采用。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的价值体会
蓝小才, 林乔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68-70. 
摘要 ( 56 )   PDF (68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9年1-12月我院60例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应用舒适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具有良好可行性,可有效减少猝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并有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及好评度。
高血压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对血压、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张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71-73. 
摘要 ( 55 )   PDF (686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高血压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对血压、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方法 入选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例,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自我效能水平以及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协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以跨理论模型干预,能够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银洪利, 唐蓉, 谈莉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74-76. 
摘要 ( 58 )   PDF (666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LEVF、LVESD和LVEDD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黄飞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77-79. 
摘要 ( 52 )   PDF (71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排便情况、并发症、复发率和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肌梗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格式管理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老年冠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与效果分析
林晓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80-82. 
摘要 ( 71 )   PDF (708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针对老年冠心病(CHD)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 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纳入86例老年CHD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4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1组),另外43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研究2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2组经过干预后,病人HAMA、SDS评分,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研究1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CHD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实施,可降低其焦虑、抑郁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病人及早出院,从而改善护理满意情况。
门诊母婴专科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思捷, 黄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83-85. 
摘要 ( 35 )   PDF (71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门诊母婴专科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本院产检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母婴专科护理干预,持续至患者分娩。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干预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前血压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为(84.75±6.29)mmHg、(129.55±7.91)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89.72±6.54)mmHg、(135.31±8.0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0.23%、6.98%、9.30%、4.65%,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5.81%、23.26%、25.28%、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母婴专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张乐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86-87. 
摘要 ( 39 )   PDF (713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6例患者。对比两组肌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是加快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改善速度并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方案。
案例分析联合情景模式训练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护理效果评估
王飞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88-90. 
摘要 ( 108 )   PDF (72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案例分析联合情景模式训练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入院,n=42)和研究组(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入院,n=43)。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案例分析联合情景模式训练。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焦虑情绪(HAMA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结束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3.02%)高于对照组(71.43%)(P<0.05);研究组干预期间康复训练依从性(88.37%)高于对照组(69.05%)(P<0.05);研究组干预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健康宣教中开展案例分析联合情景模式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探讨警示标识在心内科急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
姚亮, 许欣, 许旎, 朱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91-93. 
摘要 ( 70 )   PDF (72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警示标识在围手术期介入治疗心内科急症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取的86例心内科急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围手术期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护理警示标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数据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内科急症患者在护理时添加警示标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效率、提高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警示护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王兰花, 胡艳群, 柳媛媛, 韩英, 杜小燕, 周心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2):  94-96. 
摘要 ( 88 )   PDF (727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六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老年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至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行基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等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II级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功能IV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53.19%和总满意率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31.25%和总满意率79.17%,数据经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六分钟步行试验应用于稳定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评估,了解治疗效果,对于指导临床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