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临床研究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新, 王珍, 袁冬, 李国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3-5. 
摘要 ( 75 )   PDF (19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老年危重症(ICU治疗≥3d)患者共94例,按照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29)和非心力衰竭组(n=65),查阅计算机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老年危重症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 本次心力衰竭患者占比率为30.85%(29/94),其中冠心病史最高,为55.17%(16/29),高血脂症史次之,为48.28%(14/29)。心力衰竭组在平均年龄和冠心病、高血压病、房颤、急诊手术史上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有差异(P<0.05)。两组在性别、平均BMI和扩张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脑梗死、脑出血、高血脂症、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冠心病、高血压、急诊手术是心力衰竭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年龄、冠心病、高血压、急诊手术密切相关,临床上对患者的基础疾病应积极干预,并且将高龄患者列为优先监护对象。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效率的研究
陈炳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6-8. 
摘要 ( 48 )   PDF (302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效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12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围术期常规用药治疗和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不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替格瑞洛治疗以后,患者治疗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患者体征指标趋于稳定,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洛瑞对进行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有较高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机体炎症的影响分析
陈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9-11. 
摘要 ( 80 )   PDF (31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集100例,根据其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50例施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50例施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不及观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LVEF(43.25±1.97)%、LVDD(53.21±1.03)mm、TC(3.91±1.03)mmol/L、LDL-C(2.12±0.05)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ET-1(62.25±1.21)μg/L、NO(388.98±2.67)μmol/L、cEMPs(1686.65±2.07)×106/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中,应用联合用药方式,其效果与单一治疗比较更具有安全性和优势,值得研究和推广。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洪娜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12-14. 
摘要 ( 81 )   PDF (347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7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38例,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水平、24h内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24h内ST段压低次数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治疗后SV、LVEF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7.79%)(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替格瑞洛的疗效较氯吡格雷更佳,更有助于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观察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彩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15-17. 
摘要 ( 77 )   PDF (367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并随机将所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硝普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将重要指标数据详细记录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型钠尿肽(BNP)以及心率(HR)等四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应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用药治疗后发现,硝普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状况和血压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李燕, 郭美艳, 张建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18-20. 
摘要 ( 86 )   PDF (41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康复理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理疗组、联合组,分别实施单纯康复理疗、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康复理疗治疗。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理疗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理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理疗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减轻其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咽功能障碍、偏瘫等并发症的形成。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易感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王军, 安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21-23. 
摘要 ( 55 )   PDF (45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易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门诊部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冠心病诊断的老年患者(≥60岁)10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在我门诊部就诊的非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岁)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脂、尿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易感风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血清尿酸与易感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LDL-C和SUA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HDL-C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低HDL-C血症、吸烟是冠心病易感因素(OR=3.426、2.169、1.983、1.977,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易感移速呈正相关(r=0.411、0.421、0.452,均P<0.05),与低HDL-C血症呈负相关(r=-0.419)。结论 SUA水平与老年冠心病的易感因素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等有密切关系,及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于丽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24-26. 
摘要 ( 152 )   PDF (45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抽选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病患90例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对比分析二者临床效果,计算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概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概率相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心律失常采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的分析
刘志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27-29. 
摘要 ( 72 )   PDF (475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30例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总有效率在观察组中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TC、TG、LDL-C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HCT、ESR、PV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67%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倍他乐克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可提高有效率,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邱雅英, 罗建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30-31. 
摘要 ( 79 )   PDF (49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急性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急性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实验组,选取30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实验组老年急性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钙素原水平≥0.5μg/L的例数(28例)高于对照组老年急性心衰患者(5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降钙素原水平的检测,阳性33例,阴性27例,实际的阳性与阴性患者均为30例,因此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准确度为88.33%(53/60),敏感度93.33%(28/30)和特异度83.33%(25/30)。结论 以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急性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判断患者阳性和阴性,因此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血清降钙素原在临床对老年急性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伤(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志桥, 余青, 曾萍, 林巧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32-35. 
摘要 ( 54 )   PDF (53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伤(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伤(心肾阳虚型)的患者,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K、CK-MB、cTnI、NT-proBNP和心脏彩超EF值的变化。结果 入组有效病例10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32例(64.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37例(7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CK(281.73±114.92)U/L,CK-MB(18.56±2.83)U/L,cTnl(0.83±0.16)ng/mL,EF(51.82±1.97)%,NT-proBNP(1308.42±295.12)pg/mL,住院时间(9.18±1.12)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损伤(心肾阳虚型)患者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以保护心肌,有效改善心功能,从而减少ICU住院时间。
CK-MB和cTnI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周萍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36-38. 
摘要 ( 83 )   PDF (657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扩张性心肌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失常组(n=24)和正常组(n=56)。对比两组血清CK-MB和cTnI差异,并绘制受试工作者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失常组血清CK-MB和cTnI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血清CK-MB和cTnI在预测扩张性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中均有价值(P<0.05),但两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P<0.05)。经单因素分析,失常组和正常组在病程、Killip分级、LVEF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F、CK-MB和cTnI是导致扩张性心脏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CK-MB和cTnI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中明显升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氟西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的作用价值
邹超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39-41. 
摘要 ( 88 )   PDF (54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氟西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的作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12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摸球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多塞平治疗,研究组给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85.48%(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治疗中应用氟西汀可减轻抑郁程度,提升整体疗效。
分析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王竹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42-44. 
摘要 ( 56 )   PDF (54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在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35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甲亢性心脏病组;选取同期35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选取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行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检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甲亢组、对照组,甲亢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B型脑钠肽水平、LVEDD高于Ⅱ级、Ⅰ级患者,LVEF低于Ⅱ级、Ⅰ级患者,心功能Ⅱ级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LVEDD高于Ⅰ级,LVEF低于Ⅰ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与LE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有助于作为评估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酚妥拉明与多巴胺的疗效解析
张永芬, 李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45-47. 
摘要 ( 84 )   PDF (56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开展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我院6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疗法)、观察组(34例,应用常规疗法+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氧分压较对照组更高,且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 对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开展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有助于增强疗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气指标,且安全性更高。
护理
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观察
陈锦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48-50. 
摘要 ( 39 )   PDF (58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观察。方法 设置研究区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以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依据临床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SAS、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后,患者自护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SAS、SDS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基础的自我管理,在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升患者自护能力,稳定患者治疗心态的同时,利于患者后期更好的康复。
临床路径在心血管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叶春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51-53. 
摘要 ( 46 )   PDF (60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在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52例心血管专科门诊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划分A组(n=26,常规护理)和B组(n=26,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 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血管门诊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值得推广。
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陈婉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54-56. 
摘要 ( 56 )   PDF (610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定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中医特色护理。对组间护理之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经中医特色护理之后,其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对应指标,且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黄丽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57-58. 
摘要 ( 64 )   PDF (60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6例,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研究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该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于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相较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状况均明显更高且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状况均明显更高且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价值和满意度观察
邵文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59-60. 
摘要 ( 56 )   PDF (62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价值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样本,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与此同时研究组42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两者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在循证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各项维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再发率(11.90%)低于对照组(52.3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1.43%)。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能力,整体升提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有助于预后。
优质护理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刘夏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61-63. 
摘要 ( 76 )   PDF (63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开展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其方法。方法 将我院数据库作为本次实验样本值录入,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于我院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录入符合要求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样本量为28。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达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不同并发症发生状况明显,而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黄丽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64-66. 
摘要 ( 73 )   PDF (64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康复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有效性进行探析。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乱数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同时行集束化护理,评测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FMA、ADL评分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研究组护理完成依从率为95.59%,对照组为83.8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侧肢体功能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且可增强护理依从性,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傅丽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67-69. 
摘要 ( 64 )   PDF (65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9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治疗,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另外49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血糖、尿蛋白、血肌酐改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过渡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刘姝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70-72. 
摘要 ( 62 )   PDF (65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过渡期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的SF-36、Fugl-meyer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出现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发展、血运重建及死亡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渡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促进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可推广。
健康教育对小儿心肌炎护理的临床价值
王菊英, 邱果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73-75. 
摘要 ( 68 )   PDF (653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84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依从率、疾病认知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62%)高于对照组(83.33%)(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小儿心肌炎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家长对心肌炎的认知度,并有助于增加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更高。
KAP管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魏春莲, 幸珍珍, 姚小婷, 李小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76-78. 
摘要 ( 82 )   PDF (676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知识-信念-行为理论(KAP)管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59,予以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9,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KAP管理模式),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压情况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4.92%)较对照组(79.66%)高(P<0.05);观察组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LDL-C和T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KAP管理模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提高遵医行为,控制血压水平及改善血脂水平。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杨清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79-81. 
摘要 ( 57 )   PDF (67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时间段住院的75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红蓝双色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8.45±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96±2.21)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护理依从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以及睡眠质量,减少心律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的应用
叶淑莹, 叶雅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82-84. 
摘要 ( 67 )   PDF (70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预见性护理用于脑血管痉挛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痉挛持续时间。结果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血管痉挛时间比较,前者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后者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术后病人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缩短了病人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护理效果确切。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林梅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85-87. 
摘要 ( 79 )   PDF (69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划分方式将67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4例,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探究
易碧兰, 林巧凤, 何晶, 陈惠, 李晓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88-90. 
摘要 ( 77 )   PDF (695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n=54)以及对照组(n=5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经过干预,康复组LVEF水平要高于对照组(t=3.345,P=0.001);康复组6min步行距离要明显长于对照组(t=4.963,P=0.000)。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改善其心功能。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王瑭颖, 吴丽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91-93. 
摘要 ( 70 )   PDF (69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60例患者纳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患者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焦虑、抑郁、PSQI评分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在观察组中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减轻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护理在妊高征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林梅兰, 潘俊蓉, 颜惠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4):  94-96. 
摘要 ( 52 )   PDF (69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解析综合护理对妊高征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的妊高征患者,共72例,计算机筛选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均36例,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予以综合护理,比对血压变化、手术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观察组(8.33%)<对照组(27.78%)](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护理管理中,综合护理应用价值高,可降低血压,减少术中出血,,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