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5期 刊出日期:2020-09-05
临床研究
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罗考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3-5. 
摘要 ( 71 )   PDF (193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静注ATP和心律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共抽选50例,上述患者均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静注ATP组和心律平组,每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不同药物的复律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 心律平组的总治疗效率(92.00%)高于静注ATP组(68.00%),具有差异(P<0.05);静注ATP组的复律时间短于心律平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大,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平组的不良反应率(16.00%)低于静注ATP组(44.00%),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律平治疗效果比静注ATP更理想,不良反应较少,用药更为安全,值得大量的推广和应用。
中药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卢程远, 陈登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6-8. 
摘要 ( 95 )   PDF (235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黄芪+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P<0.05),而临床症状发作频次相对更低(P<0.05),用药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 中药黄芪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理气活血、通行血脉之功,能够发挥其降压、消炎以及心肌保护等功效,有效治疗疾病。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白晨龙, 黄秋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9-11. 
摘要 ( 115 )   PDF (323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研究围绕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110例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展开,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5)、观察组(n=55),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72.73%(P<0.05)。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使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整体疗效较好,可以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心电图指标。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陈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12-14. 
摘要 ( 136 )   PDF (34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用抽签法将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一治疗,观察组实施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安全性与治疗前后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内皮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林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15-17. 
摘要 ( 156 )   PDF (38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于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药治疗,观察组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HO、TC及LD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事件(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临床效果要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保护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
动态血压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
张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18-20. 
摘要 ( 48 )   PDF (38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选择11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剖宫产管理,观察组产妇加用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与新生儿健康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剖宫产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和新生儿健康率,对于预防产后并发症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童婕, 胡薇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21-23. 
摘要 ( 72 )   PDF (40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层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70例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n=35)在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果糖二磷酸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治疗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可减轻心肌损害,增强疗效。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李彩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24-26. 
摘要 ( 33 )   PDF (43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案分析,将其随机分组,依次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和常规治疗,各组均占43例患者,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结果 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呼吸、心率、PH值、PaCO2、PaO2、SaO2)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数据组间差异大,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数据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建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方案治疗。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段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27-29. 
摘要 ( 79 )   PDF (47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纳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58例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抽取时间为2019年2-10月。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两组疗效情况予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LVEF、NT-proBN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指标略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疗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杜雪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30-31. 
摘要 ( 69 )   PDF (470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45例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三组,根据抗精神病药物不同进行分组,组别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每组15例。应用奥氮平治疗患者设为奥氮平组,应用利培酮治疗患者设为利培酮组,应用阿立哌唑治疗患者设为阿立哌唑组,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奥氮平组总有效率为93.33%,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86.67%,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水平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差异显著(P<0.05);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均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且效果良好,奥氮平对血脂影响比较大,利培酮、阿立哌唑基本不会影响血脂水平,因此,临床推荐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56例临床观察
杨卫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32-34. 
摘要 ( 78 )   PDF (478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对改善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112例,均确诊为冠心病,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分为两组研究,每组56例,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数表法。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方案,观察组则予以中医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7%)(P<0.05);两组治疗前LVESV、LVEDV、EF、CO、S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CO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LVESV、LVEDV、EF、SV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案治疗,相比常规西医疗法,一方面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LVESV、LVEDV、EF、SV等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邝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35-37. 
摘要 ( 151 )   PDF (49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对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1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单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联用尼可地尔与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与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一氧化氮、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总有效率更高,内皮素-1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低,各项指标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其心功能快速恢复。
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的影响
张飞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38-40. 
摘要 ( 136 )   PDF (495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共计90例样本,均为临床诊断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症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6月到2020年4月期间,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将接受氯沙坦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另外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以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6%,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75.6%;观察组的心率、血压以及其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指标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了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提升,患者的心率、血压、尿氮素以及肌酐等水平均有所改善,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黄荣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41-43. 
摘要 ( 108 )   PDF (52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9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依照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将其分成心力衰竭组(48例)与非心力衰竭组(50例),均施以NT-proBNP、cTnI检测;比较两组临床检测结果、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心力衰竭符合率、不同心功能等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cTnI水平。结果 (1)心力衰竭组NT-proBN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2)NT-proBNP联合cTnI检测诊断心力衰竭符合率明显高于NT-proBNP、cTnI检测(P<0.05)。(3)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cTnI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者(P<0.05)。心功能Ⅲ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cTnI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结论 (1)在心力衰竭患者鉴别诊断中NT-proBNP、cTnI的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2)NT-proBNP联合cTnI检测能客观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使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人群防治
构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连续性检后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叶正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44-46. 
摘要 ( 103 )   PDF (544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构建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连续性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健康体检者中筛选高危人群240例,根据体检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检后管理,观察组检后连续性健康管理,持续护理一年后,对比两组体检者病情发展和复检冠心病确诊率。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复检确诊冠心病23例(19.2%)。观察组复检确诊冠心病12例(10.0%)。两组FBG、2hPBG、心率、TG、TC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防冠心病中,采取连续性检后健康管理模式,可对高危人群展开持续性管理,充分整合医疗资源,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医院体检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作用,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将医院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社会人群健康水平。
护理
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行综合护理对疼痛评分、心理状况的效果观察
姚丽宁, 王丽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47-49. 
摘要 ( 47 )   PDF (54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行综合护理对疼痛评分、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6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例)及观察组(n=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致病机制、饮食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率依次为67.74%、87.10%、77.4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行综合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提升对房颤知识的掌握度,效果显著。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作用的疗效分析
兰恩西, 叶秋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50-52. 
摘要 ( 44 )   PDF (58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高血压患者在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61例,对照组患者61例。对于对照组61例患者,临床中单纯予以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于实验组6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加强护患沟通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和焦虑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均优于护理前,而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1例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加入护患沟通护理技巧,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满意度,将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效降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该护理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并使用。
早期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游春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53-55. 
摘要 ( 52 )   PDF (58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开展常规护理+早期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预后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预后评分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更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度更高。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陈小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56-58. 
摘要 ( 26 )   PDF (583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对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92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6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 对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刘莲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59-61. 
摘要 ( 33 )   PDF (611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常规组、干预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血压监测率、用药依从性、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血压稳定时间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
吴美颜, 李淑香, 苏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62-64. 
摘要 ( 73 )   PDF (63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68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对比,观察组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针对血压变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对患者血压水平有效控制,同时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建立初探及应用效果分析
林茜, 陈惠英, 沈金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65-69. 
摘要 ( 83 )   PDF (81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通过与传统调查方案比较,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确定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制度、完善与应用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管理软件、设立数据分析岗位。比较互联互通调查模式与传统调查模式患者回复率、满意度分值等结果。结果 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回复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6.36±20.615;年龄层次主要为中年,即35-59岁,构成比是37.83%。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方案的患者回复率较传统调查方案高(2.754%>0.914%)。有12道题项及总满意度,互联互通调查模式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传统调查模式的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互联互通模式下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评价应答率和真实性,节约了人力,有利于整改工作的开展。
多元化护理措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郑志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70-72. 
摘要 ( 61 )   PDF (63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多元化护理措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予以多元化护理。将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血压控制效果、母婴结局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有效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优化母婴结局。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郑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73-75. 
摘要 ( 41 )   PDF (65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共随机选取72例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为各36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的临床护理方案分别为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远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常规护理联合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对AMI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
洪馨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76-78. 
摘要 ( 54 )   PDF (66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常规护理联合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AMI患者40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情况、运动耐力及QOL评分、FIM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CO、LVEDV、LVEF等心功能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CO、LVEDV、LVEF等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前VO2peak、6min步行距离水平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VO2peak、6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QOL评分、FIM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QOL评分、FIM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推广价值高。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研究
陈玉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79-81. 
摘要 ( 36 )   PDF (660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比对照组63.3%高(P<0.05)。结论 为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治疗效果。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丁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82-84. 
摘要 ( 68 )   PDF (653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根据临床采用的护理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42例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另外42例为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生活质量各维度进行评分,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经GQOL-74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57%,可见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各项生活能力,整体上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保证,得到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郑玉文, 游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85-87. 
摘要 ( 50 )   PDF (662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力衰竭、剖宫产、住院时间与围生儿死亡率;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心力衰竭、剖宫产、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S、SAS评分降低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提供针对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降低产后心力衰竭、剖宫产、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改进中的作用
宋琦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88-90. 
摘要 ( 129 )   PDF (673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改进中患者满意度调查作用。方法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为研究时段,用问卷发放、电话随访的方式设立调查小组,向随机选取的46名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改进分析,观察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前后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6.09%,低于实施后的93.48%;实施前患者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发生率均高于实施后,差异大(P<0.05)。结论 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能将护理期间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时发现,并通过对改进方法的探索,保证服务开展更具全面化、优质化,使患者需求最大程度得到满足,从而加快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家庭协同式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邵淑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91-93. 
摘要 ( 68 )   PDF (676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家庭协同式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予以家庭协同式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心理行为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LVEF、CI、F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家庭协同式护理有助于减少心理行为异常情况的发生,还有利于改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
锜彩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5):  94-96. 
摘要 ( 56 )   PDF (66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共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胎动计数、血压测量、遵医嘱用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等各模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包括1例胎膜早破,1例子痫。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包括2例胎膜早破,2例羊水过多,3例产后出血,2例子痫。观察组数据值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组间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