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6期 刊出日期:2020-09-15
临床研究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陈海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3-5. 
摘要 ( 93 )   PDF (19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压、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用药前,两组患者对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用药前,两组患者对TG、HDL-C、LDL-C及TC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之后,对照组患者TG、LDL-C及TC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HDL-C低于观察组患者,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由此可见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共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
官毅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6-8. 
摘要 ( 70 )   PDF (283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共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8名,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均有44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心绞痛次数、时间,空腹血脂指标和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18%)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78.2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时间及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共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缩短患者发作时间及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马汝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9-11. 
摘要 ( 303 )   PDF (304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心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80例就诊于我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为(120.14±9.53)mmHg、(73.58±6.91)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SV为(52.43±5.29)%、(62.67±7.42)mL,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为(43.18±4.63)mm、(39.36±4.52)m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可促进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稳定,加快心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疗效分析
王荣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12-13. 
摘要 ( 79 )   PDF (318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患者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患者者9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48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48例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参照组10.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高血压并糖尿患者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检测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张志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14-16. 
摘要 ( 64 )   PDF (36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检测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小儿患者和同时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然后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处理,5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为甲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儿为乙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三组观察对象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凝血四项等,分析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儿的NT-proBNP差异,总结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检测,甲组和乙组患儿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甲乙两组比较的差异不大(P>0.05),并且患儿的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发生改变;同时,甲乙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检测小儿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用于结果诊断和分析治疗进度,并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值得推广。
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分析
李明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17-19. 
摘要 ( 60 )   PDF (36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脂水平等进行检测分析,总结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结果 结合多项指标的观察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TG、TC、LDL-C等)、血清ET-1、NO水平情况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更优,各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AMI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分析
陈汉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20-22. 
摘要 ( 93 )   PDF (409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单盲法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联合硝苯地平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有效率(97.7%)较之对照组(83.7%)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尿蛋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较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硫酸镁治疗基础上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的联合治疗方案进行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谷胱甘肽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褚玲, 张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23-24. 
摘要 ( 51 )   PDF (450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谷胱甘肽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2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与谷胱甘肽还原酶循环法对两组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之后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分别为(17.91±4.63)μmol/L、(248.36±19.26)mg/L、(5.54±0.64)μmol/L,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9.69±2.68)μmol/L、(141.59±12.26)mg/L、(6.56±0.71)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谷胱甘肽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研究
钟远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25-27. 
摘要 ( 75 )   PDF (45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07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次,1次/d治疗14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次,1次/d+曲美他嗪20mg/次,3次/d治疗14d。比较两组疗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0.434,P=0.020);治疗14d两组TC、TG、LDL-C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18±0.62)次/周、硝酸甘油用量(2.53±0.24)片/周,少于对照组(3.35±0.79)次/周、(4.02±0.29)片/周(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1% vs 5.66%,χ2=0.445,P=0.310)。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效果确切,调脂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西地那非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及对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卢艳萍, 巫亮招, 曾庆超, 邱振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28-30. 
摘要 ( 112 )   PDF (478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西地那非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实施效果及对血生化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32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采取西地那非+常规药物治疗)与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动脉压(PAP)的下降程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氧合指数(OI)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加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其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预后,值得推广。
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卫小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31-32. 
摘要 ( 124 )   PDF (470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双色球分配法将我院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胺碘酮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且药物毒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观察
薛彦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33-35. 
摘要 ( 53 )   PDF (47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收的13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68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68例给予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虽然研究组QTc间期与常规组无差异(P>0.05),但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次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用药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常规组并无差异(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表现,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未增加。
重庆市巴南区心脏病患者家属对初级心肺复苏知晓率的现状调查
赵玉合, 严红, 曾瑜, 刘艳艳, 刘玮, 马弋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36-38. 
摘要 ( 37 )   PDF (52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向患者家属普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以及提高其心肺复苏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家属3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脏病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近两年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占比为15.33%,而愿意接受正规心肺复苏学习的患者家属达25.00%;且当需行心肺复苏(CPR)时,有10.33%患者家属愿意自动施救。结论 住院心脏病患者家属对CPR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不佳,整体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还尚待提高;应尽快普及心脏病患者家属的急救知识与救助能力。
人群防治
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分析
孙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39-41. 
摘要 ( 61 )   PDF (524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9年1-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TC、TG、HDL-C和LDL-C)、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口干、便秘、头疼)。结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较低,HDL-C水平明显较高,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参照组更好,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情况的出现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所有实验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阿托伐他汀后,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小学生肥胖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分析
梁燕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42-44. 
摘要 ( 56 )   PDF (56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小学生肥胖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使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选择我地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配合调查的560例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观察不同学生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代谢危险因素不同异常数目者超体质量和肥胖检出率。结果 560例小学生中,肥胖小学生及超重小学生高TG(76.67%、48.39%),低HDL-C(80.00%、51.61%),高血压(78.33%、50.00%),高血糖(83.33%、43.55%)均高于正常体重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指数越高,小学生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就越多(r=0.044,P<0.05)。结论 小学生肥胖对心血管代谢存在较大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危险因素会根据BMI上升而增加,值得关注。
护理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
陈雪丽, 邓茶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45-47. 
摘要 ( 70 )   PDF (56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行气管切开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7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9,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9,综合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13%)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黄小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48-50. 
摘要 ( 87 )   PDF (609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上应用多样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共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蛋白尿、血肌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不仅有利于辅助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值,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
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对冠心病PCI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刘蓉, 王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51-54. 
摘要 ( 39 )   PDF (62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83例冠心病PCI患者,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的42例为研究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双心医学的康复训练干预应用于冠心病PCI患者,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观察
王月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55-57. 
摘要 ( 65 )   PDF (611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定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100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全面护理。对两组间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呕吐率、疼痛率、胃镜检查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经全面护理之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呕吐率、疼痛率与焦虑、抑郁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对应指标,且研究组胃镜检查时间更短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能够降低并发心律失常几率,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策略研究
张娟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58-60. 
摘要 ( 55 )   PDF (61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予以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的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比干预前低,并且实验组干预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比对比组低(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比组的32.35%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均比对比组少(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中,可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与住院时间。
优质护理质量与合理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徐娟, 杨厦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61-63. 
摘要 ( 66 )   PDF (63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血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质量以及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1例)以及实验组(4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措施以及传统用药指导,予以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质量以及合理用药安全管理。对比每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依次是97.56%、82.93%(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常规组生活质量水平得分依次是(80.27±6.18)分、(70.82±6.03)分(P<0.05)。结论 心血管患者者实施优质护理质量以及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其机体康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情志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观察
王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64-66. 
摘要 ( 50 )   PDF (63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情志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5例,其中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47例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48例在常规护理及治疗基础上给予情志干预联合穴位贴敷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PBS)、睡眠质量(PSQI)、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8.72%(37/47)(P<0.05);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3/48)与对照组2.12%(1/4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情志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睡眠质量及运动耐量,调节心理状态,安全性高。
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李利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67-69. 
摘要 ( 49 )   PDF (631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心力衰竭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心力衰竭住院率、心力衰竭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专职化分层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陈小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70-72. 
摘要 ( 56 )   PDF (63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在我院急诊接受救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患者提供专职化分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在我院急诊接受救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对比组(n=60)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等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干预组专职分层护理。结果 干预组抢救成功率较对比组高,再次入院率较对比组低(P<0.05)。干预组分诊评估、急诊停留以及急救等各项目用时均短于对比组(P<0.05)。干预组心包积液、心肌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为急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专职化分层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邱宝琴, 孙永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73-75. 
摘要 ( 44 )   PDF (637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救治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8例自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受救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分成参照组(n=39)与试验组(n=39),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 试验组急救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比较两组急救效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缩短病情诊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廖雪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76-78. 
摘要 ( 38 )   PDF (68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将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于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例数为146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73,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73,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照。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手术室护理的效果理想,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应广泛推广。
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苏友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79-81. 
摘要 ( 54 )   PDF (68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标准化沟通。比较两组恢复时间、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及住院总时长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沟通可缩短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时间,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效果评价
董菲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82-84. 
摘要 ( 37 )   PDF (67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现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大于护理前,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护理更有利于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江鑫, 黄江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85-86. 
摘要 ( 62 )   PDF (67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 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两组。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比对照组16.67%低(P<0.05)。试验组出院时SF-36评分(89.25±3.69)分,比对照组(80.71±3.86)分高(P<0.05)。结论 根据循证护理的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推广。
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贾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87-89. 
摘要 ( 52 )   PDF (679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的遵医行为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遵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
责任助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影响分析
蓝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90-92. 
摘要 ( 55 )   PDF (68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应用责任助产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系统随机化法将124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成常规组(n=62)、助产组(n=62),为常规护理组产妇提供常规护理,为助产护理组产妇提供责任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助产组总产程短于常规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责任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并可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综述
不同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梁艳胜, 刘文卉, 盛其萍, 刘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6):  93-96. 
摘要 ( 44 )   PDF (705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是一部分幸存者后期会发展为心力衰竭,远期预后不容乐观。外泌体是一类大小约40-100nm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分子,通过细胞间通讯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功能逐渐被发现,本文主要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心脏干祖细胞、诱导多能分化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及造血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