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27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临床研究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国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3-4. 
摘要 ( 53 )   PDF (19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25例,预后欠佳组59例。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年龄>60岁、NIHSS评分>5分、高血压、糖尿病所占比例均低于预后欠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因素分析(OR≥1且P<0.05);两组性别、肥胖、吸烟、饮酒、脑卒中类型、房颤、冠心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0岁、NIHSS评分>5分、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小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5-6. 
摘要 ( 95 )   PDF (283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患者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自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分成实验组与参考组,给予所有患者降脂、降压以及冠脉扩张等基础性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参考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参考组基础上予以实验组加味苓桂竹甘汤治疗。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除了HDL-C外,LDL-C、TC及TG水平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采纳价值。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徐昆明, 李水彬, 成钢卫, 曹裕民, 赖舒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7-9. 
摘要 ( 51 )   PDF (371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与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53例脑梗死患者,另选取50例同期接受治疗的无颈动脉硬化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Hcy、UA水平进行测定,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颈部血管检查或螺旋连续扫描技术实施头颈部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n=52)、中度狭窄组(n=50)及重度狭窄组(n=51),比较各组Hcy、UA水平。结果 无颈动脉硬化非脑梗死患者的Hcy、UA水平显著低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P<0.05);重度狭窄组Hcy、UA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Hcy、UA水平高于轻狭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Hcy、UA水平与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当两者显著升高时,提示存在血管重度狭窄的可能。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心电图异常的结果分析
潘祝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10-12. 
摘要 ( 183 )   PDF (387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并予以干预,减少心脏意外发生。方法 采用型号ECG-1350P日本光电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检查诊断。结果 7742名新生心电图检查者中,异常心电图961名,占12.41%。结论 新生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应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脏意外风险而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阿托伐他汀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文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13-15. 
摘要 ( 95 )   PDF (40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硝普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于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抽签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降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n=30)接受单用硝普钠治疗,研究组(n=30)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硝普钠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疗效、不良反应率。结果 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硝普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提示具有较高安全性,是一种可靠的治疗选择。
红细胞比容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廖文珍, 吴奇志, 林海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16-19. 
摘要 ( 52 )   PDF (446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红细胞比容(Hct)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在管老年人(年龄≥65岁)1978人,分为高脂血症组(791人)和非高脂血症组(1187人),分别检测两组Hct,比较两组Hct的差别。参考Hct正常值水平,分别将男性和女性高脂血症患者分成3组,比较不同Hct水平的高脂血症患者的LDL-C水平,并记录男女高脂血症患者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分析Hct与LDL-C水平和冠心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男、女高脂血症组Hct分别为(43.37±3.74)%和(39.62±3.27)%,显著性高于非高脂血症组[(42.63±3.75)%和(38.88±3.05)%],P<0.05。根据Hct水平将男性高脂血症患者分成3组,比较3组LDL-C水平后得出,随着Hct的升高,LDL-C水平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再比较3组男性高脂血症患者冠心病患病率后得出,随着Hct的升高,冠心病患病率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根据Hct水平将女性高脂血症患者分成3组,比较3组LDL-C水平后得出,随着Hct的升高,LDL-C水平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再比较3组女性高脂血症患者冠心病患病率后得出,随着Hct的升高,冠心病发病率也越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红细胞比容(Hct)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关系密切,红细胞比容升高与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更高的冠心病患病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曲美他嗪的应用及疗效探究
夏志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20-21. 
摘要 ( 70 )   PDF (451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曲美他嗪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以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心内科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常规治疗,一组加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96.67%)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73.33%)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是(50.11±3.2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是(52.07±4.57)mm,左室射血分(LVEF)是(54.24±4.22)%,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心功能改善良好,值得应用。
左室压力-应变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临床研究
张婷婷, 蓝彩凤, 林瑜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22-24. 
摘要 ( 33 )   PDF (484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估6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左室PSL评估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左心室做功指标,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以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两组GLS、GWI、GCW、GWW以及GWE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LAD、LVDd、LVEDV、LVESV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主动脉瓣最大流速(Vmax)、LVEF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LS、GWI、GCW、GWE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GWW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WW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性关系(r=-0.502,P<0.05),GWI、GCW、GWE与LVEF呈正性关系(r=0.376,0.432,0.513,P<0.05)。结论 PSL可有效评估CHF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标,进而反映左室收缩功能,为CHF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对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黄伟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25-28. 
摘要 ( 60 )   PDF (50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对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本高校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观察组50例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干预。将两组的健商指数、服药依从性、体重指数、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商量表各维度评分、依从性好的比例(58.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指数(22.01±1.63)kg/m2、收缩压(128.23±4.32)mmHg、舒张压(79.63±6.73)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71.83±32.5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合健步走可提高健商指数、服药依从性,促使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降低,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对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研究
保玉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29-31. 
摘要 ( 157 )   PDF (52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高血压病眩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98例高血压病眩晕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组内分别有4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和眩晕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眩晕程度分级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比常规组的71.43%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常规组的20.41%(P<0.05)。结论 高血压病眩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能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
重组人B型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黄佳鹏, 余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32-34. 
摘要 ( 55 )   PDF (548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使用重组人B型脑钠肽(rhBN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23例,对照组2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改善血供、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HR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96.6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81%)(P<0.05);研究组LVEDV和LVESV低于对照组,且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DANN、RMSSD、PNN5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在常规改善血供、抗心衰基础上辅以rhBNP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及HRV改善作用更佳,在临床有一定使用价值。
人群防治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远期作用探讨
王热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35-38. 
摘要 ( 68 )   PDF (553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远期作用。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9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将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Herth希望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评分以及各项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希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得了良好的远期预后效果。
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林伟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39-41. 
摘要 ( 65 )   PDF (56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对血压控制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高血压前期人群分成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及血压监测,观察组联合应用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及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前期人群接受预防性健康教育指导可丰富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能够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护理
优质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张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42-44. 
摘要 ( 56 )   PDF (59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我院8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予以剖宫产手术,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的42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h、24h出血量,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分值。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率4.76%低于对照组24.39%(P<0.05);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及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NSN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能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2h、24h出血量,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分析
陈珍妮, 黄玲萍, 林节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45-47. 
摘要 ( 58 )   PDF (589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86例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分诊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分诊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总抢救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实验组抢救成功率(100.00%)略高于对照组(95.35%),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中应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更高,可行性较佳。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合并心力衰竭整形患者的影响观察
赖运秀, 杜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48-50. 
摘要 ( 58 )   PDF (61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合并心力衰竭整形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烫伤伴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采取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及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结果 所有数据护理干预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就好转程度相对来说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更低,各项分值均接近正常指标且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健康信念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有助于提高烧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优化其健康信念,缓解负性情绪,对促进病情康复意义重大。
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分析
黄玥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51-53. 
摘要 ( 51 )   PDF (61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CK、CK-MB、LDH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陈丽琴, 许燕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54-56. 
摘要 ( 105 )   PDF (63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8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化分组法,把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n=43,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n=44,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
双心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游光旺, 苏丽丽, 张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57-59. 
摘要 ( 63 )   PDF (63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诊且行急诊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患者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双心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期间施行双心护理,可改善心理状况,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提升生活质量。
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感染控制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肖爱香, 张巧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60-62. 
摘要 ( 45 )   PDF (637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感染控制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收治的135例心肌梗死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例数,评估患者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结束时,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评估的护理满意率95.59%,高于对照组的73.13%(P<0.05)。结论 舒适护理的应用,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例数,使其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有所提高。
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林清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63-65. 
摘要 ( 54 )   PDF (64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31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6例以及对照组15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无缝隙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9.25±2.1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后,不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满意度。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林晶晶, 金文秀, 林雅, 张颖, 刘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66-68. 
摘要 ( 66 )   PDF (637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将两组的血压水平、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GCS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可较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合并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柯彩云, 林理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69-71. 
摘要 ( 63 )   PDF (659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合并肺癌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B组(优质护理),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所有研究对象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护理后,护理B组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A组(P<0.05);护理B组QO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A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肺癌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可明显降低其疼痛感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护理干预在肛肠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艺香, 许丽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72-74. 
摘要 ( 64 )   PDF (65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肛肠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肛肠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肛肠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同时可稳定患者的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吴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75-77. 
摘要 ( 48 )   PDF (65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9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LVEF、CO、SV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其心功能、运动耐力的改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刘金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78-80. 
摘要 ( 59 )   PDF (65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9年1-8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5)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n=35)患者同时应用常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状况以及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22.86%,干预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事件总发生率,8.57%,干预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同时,应用常规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且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李彩, 孙珞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81-83. 
摘要 ( 72 )   PDF (93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内收治10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患者采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53例患者采取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规律服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提高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于推广。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对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分析
金文秀, 张颖, 林晶晶, 江婧婧, 张姗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84-86. 
摘要 ( 85 )   PDF (67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对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则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将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可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率、依从性,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持续BiPAP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观察
吴冬凤, 巫春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87-89. 
摘要 ( 42 )   PDF (68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并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持续Bi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持续BiPAP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对照组患实施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肺功能指标(6MWD、LVEF、FEV1等)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6MWD、LVEF、FEV1等心肺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6MWD、LVEF、FEV1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83%)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持续BiPAP治疗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同时,给其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较高,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双下肢气压泵对卧床患者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分析
王艺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90-92. 
摘要 ( 115 )   PDF (691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双下肢气压泵对卧床患者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治疗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即2019年1-6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仅实施常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而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下肢气压泵。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别于护理前后对两组深静脉血流速度进行记录。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6.67%、6.25%,比较发现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深静脉血流速度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两组深静脉血流速度提升,且观察组升幅更大(P<0.05)。结论 在卧床患者中应用双下肢气压泵,可提升患者深静脉血流速度,并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舒适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优良率影响分析
卜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93-94. 
摘要 ( 64 )   PDF (686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普通组和舒适护理组两组,普通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舒适护理组(36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症状改善优良率、护理舒适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 护理后,舒适护理组症状改善优良率94.44%,护理舒适度调查问卷评分(85.78±6.16)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病例报告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个案分析
吴飞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27):  95-96. 
摘要 ( 32 )   PDF (1391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