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3-5.
摘要
(
68
)
PDF
(20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内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间)纳入研究,将病患按照计算机随机抽样方案分成常规组(
n
=40,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合组(
n
=40,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
P
<0.05)。联合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
P
<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联合组血管再堵塞率、再发心肌梗死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
P
<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疗效,减少血管再堵塞及再发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黄映婷, 江惠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6-8.
摘要
(
70
)
PDF
(298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时间段内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治疗方式为曲美他嗪单药治疗,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治疗方式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炎症因子与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后比较LVEDD、LVEF以及LVPW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以及血管内皮素-1水平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而言,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相比单一用药治疗对于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更明显,能够更好帮助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托拉塞米序贯治疗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杜苗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9-11.
摘要
(
59
)
PDF
(32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序贯治疗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每组,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序贯治疗,两组对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P
<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两组的NT-proBN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其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0%,对照组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托拉塞米序贯治疗可对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其用药安全性良好。
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
张飞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12-14.
摘要
(
56
)
PDF
(370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72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6例,小剂量组予以小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高剂量组予以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对比两组疗效、窦性心律转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
)、游离甲状腺素(FT
4
)、促甲状腺激素(TSH)。
结果
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1.67%(33/36)较小剂量组72.22%(26/36)高(
P
<0.05);治疗后,高剂量组HR较小剂量组低,LVEF较小剂量组高(
P
<0.05);治疗后,高剂量组血清FT
3
、FT
4
水平较小剂量组低,血清TSH水平较小剂量组高(
P
<0.05);高剂量组窦性心律转复率52.78%(19/36)较小剂量组27.78%(10/36)高(
P
<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36)与小剂量组5.56%(2/36)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合并房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能促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可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王文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15-17.
摘要
(
58
)
PDF
(389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地兰D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胺碘酮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比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心脏转复窦性心律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中,胺碘酮的疗效、安全性比西地兰D更高,更有助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刘艳霞, 文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18-20.
摘要
(
73
)
PDF
(38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抽取在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的50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便于临床研究的顺利进行应用双盲法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共分为观察组(
n
=250)和参照组(
n
=250)两组。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等指标差异,观察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处理后发现,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的平均LVEF、6MWT、LVEDD、LVESD、hs-CRP、IL-6和TNF-α等指标差异无意义(
P
>0.05);经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水平、心肌重塑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均要优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有助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对于患者心肌重塑的抑制和各项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左双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21-22.
摘要
(
44
)
PDF
(452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有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对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高流量吸氧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PaO
2
、PaCO
2
、SV、EF)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PaO
2
、PaCO
2
、S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
2
、PaCO
2
、S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aO
2
、PaCO
2
、SV、EF指标(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P
<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喻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23-25.
摘要
(
53
)
PDF
(454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中应用米力农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
n
=50)行常规治疗法,讨论组患者(
n
=5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
讨论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高于对比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
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讨论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功能变化明显好于对比组(
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讨论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最终满意度98%高于对比组患者最终满意度82%(
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中应用米力农的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黄哲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26-28.
摘要
(
55
)
PDF
(477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方式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期间未建立胸痛中心前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9年1-11月期间建立胸痛中心后我院胸痛中心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模式,观察组则给予胸痛中心救治模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通道建立用时、首份心电图用时、肌钙蛋白T出结果用时、D-to-B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急救2h后的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胸痛中心模式的建立能够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各项急救时间,争取到了最佳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改善救治效果。
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探析
李永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29-31.
摘要
(
60
)
PDF
(476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9年3-12月的100例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组开展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心律失常转窦的时间;治疗前后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短阵室速、PR间期、QRS波时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组的临床疗效、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短阵室速、PR间期、QRS波时限水平优于胺碘酮组(
P
<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组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心律失常转窦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
P
<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胺碘酮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心律失常发作进行控制,缩短治疗的时间。
可溶性ST2水平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预测价值
沙翔, 王斌, 李建民, 王如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32-36.
摘要
(
55
)
PDF
(55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可溶性ST2(sST2)水平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9月行急诊PCI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术后1周完善超声心动图,计算室壁运动积分(WMS)以评价室壁运动。根据术前sST2水平分为Q1组(10.71-39ng/mL,38例)、Q2组(39.11-68ng/mL,38例)、Q3组(69~254.21ng/mL,38例),分析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WMS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WMS的影响因素。
结果
组间W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组显著高于Q1组[21(20.75-23)
vs
17(17-18)](
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sST2水平是急诊PCI术后WMS的独立危险因素(β=0.321,
P
<0.001)。其他包括高肌钙蛋白I、前降支病变、高血栓负荷、高血压病史亦是术后W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高sST2水平是急诊PCI术后室壁运动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缺血梗死范围有早期预测价值。
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与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治疗高龄冠心病效果比较评价
郭育洪, 赵志斌, 卓华英, 孔仙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37-39.
摘要
(
96
)
PDF
(54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与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治疗高龄冠心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三组,甲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乙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丙组采用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治疗。将各组的血脂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比对。
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治疗后的TC、TG、LDL-C、LVEF、LVESD、LVEDD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与氟伐他汀钠缓释胶囊三种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均有助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的改善。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余永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40-42.
摘要
(
81
)
PDF
(54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40例)纳入课题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40例患者样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分别记录两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血脂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纠正患者的血脂水平,增强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采纳。
护理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产前观察与护理效果
薛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43-45.
摘要
(
76
)
PDF
(572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产妇的产前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分娩结局。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产前观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06%>76.47%)相对更高(
P
<0.05),而收缩压(SBP)水平[(133.91±10.72)mmHg<(149.67±12.54)mmHg]、[(90.88±8.02)mmHg<(101.36±10.18)mmHg]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76%<33.33%)相对更低(
P
<0.05)。
结论
产前观察与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症状,为产妇的安全、顺利分娩提供保障,改善分娩结局。
开展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46-47.
摘要
(
70
)
PDF
(590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指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傅小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48-49.
摘要
(
39
)
PDF
(590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阶段接收的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治疗期间分别配合常规急诊护理和优质护理。
结果
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均相当(
P
>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指标,均与之相当(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指标降低幅度,明显更大(
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HDL-C指标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当(
P
>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合理控制,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急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谢巧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50-51.
摘要
(
68
)
PDF
(61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ICU中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5月间)用计算机实施随机分组,分为基础组(
n
=30,基础护理)、综合组(
n
=30,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综合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低,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
P
<0.05)。
结论
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预后作用
黄晓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52-54.
摘要
(
69
)
PDF
(620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预后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BP(130.6±8.3)mmHg、DBP(85.1±6.8)mmHg、HR(74.8±4.7)次/min、患者住院、出院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4/25)及92%(23/25)、治疗有效率96%(24/25)、并发症发生率0(0/25)、住院(7.6±1.5)d、1年再次入院率4%(1/25)、生活质量(93.6±2.6)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指标降低,促使心率减缓,且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再次入院,改善患者的预后。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价值体会
林梅金, 黄凤莺, 吴玉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55-57.
摘要
(
64
)
PDF
(61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价值。
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加用预防性护理。将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6%)、并发症发生率(5.7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预防性护理应用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可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作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急诊护理在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月霞, 郑艳婷, 陈洁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58-60.
摘要
(
93
)
PDF
(618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观察与研究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病例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66例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将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33例)实施急诊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较小(
P
>0.05),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比常规组好,差异明显(
P
<0.05);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
P
<0.05);研究组满意32例(96.97%),高于常规组的27例(81.81%),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针对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急诊护理,有助于更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较高。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防治和护理方案分析
何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61-63.
摘要
(
72
)
PDF
(641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防治和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压疮发生率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后的CO、EF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促进其心功能改善,具有显著的压疮防治效果。
执行教练式护理计划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宋秋月, 张艳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64-66.
摘要
(
90
)
PDF
(641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执行教练式护理计划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执行教练式护理计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血压控制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按时服药率、控制饮食率、定期复查率以及高血压健康知晓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执行教练式护理计划对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同时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和维持。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刘丹丹, 卢神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67-69.
摘要
(
106
)
PDF
(640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1-12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加用康复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心脏停博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探析
陈海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70-72.
摘要
(
75
)
PDF
(640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心脏停博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心脏骤停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急救干预过程中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救治情况及复苏效果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肺复苏循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
P
<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以及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
P
<0.05)。
结论
为心脏停博患者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复苏后的整体康复,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陈艺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73-75.
摘要
(
70
)
PDF
(66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产妇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产妇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参照组好,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血压水平,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为母婴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值得研究推广。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玉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76-77.
摘要
(
74
)
PDF
(660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
n
=39)与观察组(
n
=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2.05%,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更高,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优质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兰恩西, 叶秋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78-80.
摘要
(
46
)
PDF
(682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的影响。
方法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择取52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收。以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依从性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监测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运动依从性评分以及饮食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利于提升其依从性,进而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素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81-82.
摘要
(
116
)
PDF
(679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76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分为对照组(单纯性高血压)38例、观察组(体位性低血压)38例。将两组的血压节律特点进行比对,根据血压节律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夜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全天和日间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可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法的调整提供指导,预防或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
王一闽, 卢晓, 陈婷, 李丹, 庄家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83-85.
摘要
(
92
)
PDF
(683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将两组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降糖、降压效果,可起到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叶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86-88.
摘要
(
53
)
PDF
(696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方法
选择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工作,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均开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BP、DB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BP、DB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护理后SBP、DBP、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落实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重要作用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卢美观, 沈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89-90.
摘要
(
63
)
PDF
(700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78例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简单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在脑血管畸形疾病治疗中应用价值。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身体机能、自理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且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在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价值观察
刘志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91-92.
摘要
(
75
)
PDF
(70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在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纳入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历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B组(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每组各55例。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B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A组(
P
<0.05)。
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综述
微小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与支架内再狭窄的联系
曹小虎, 廖清池, 殷民明, 张真, 柳书可, 王健, 刘亚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9): 93-96.
摘要
(
67
)
PDF
(715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迁移及凋亡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密切相关。微小RNA (microRNAs)在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发展等许多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可能是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新热点。本文旨在阐述微小RA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与支架内再狭窄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