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9-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2.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陈旺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3-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患者动脉硬化造成的影响,分析其中相关性。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入的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实验要求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80例患者进行实验,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动脉硬化状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动脉硬化组(n=40)以及非动脉硬化组(n=40)。对所有患者的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状况,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心率变异性以及高血压对患者动脉硬化造成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动脉硬化组患者的。dSBP、dDBP、nSBP、nDBP数据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结果中,非动脉硬化组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来说同样更高,各数据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患者发生动脉硬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患者在发生动脉硬化后,患者的血压值会有明显升高状况。并且患者在发生动脉硬化后,其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心率变异性以及血压状况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症状进行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门诊用药指导对于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与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吴进寿;陈明辉;胡永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6-8.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门诊用药指导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门诊中高血压患者12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门诊用药指导与常规用药指导,对比两组依从性、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降压效果。结果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用药指导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值得推广。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管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9-11.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曾乌丽;张阿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12-13.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1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对照组(1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别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常规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胎儿宫内窘迫率2.00%、早产率3.00%、宫缩乏力率2.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其中发生患者1例、所占比为1.00%;未发生患者99例、所占比为99.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DBP(77.52±8.21)mmHg、SBP指标(125.12±10.12)mmHg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观察
刘冬;张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14-16.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为患者的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患者,且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救治。对照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氯吡格雷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0粒复方丹参丸,分三次口服。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左心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患者恶性心率失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LVEF、LVEDV、LVESV)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佳。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文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17-19.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做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诊断方法;对照组(25例):选择心电图方法完成疾病诊断;观察组(25例):选择心脏彩超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E/A<1检出率(52.00%)以及ST-T改变检出率(56.00%)对比,观察组(88.00%)、(84.00%)二者均呈现出明显提升(P<1检出率以及ST-T改变检出率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对于冠心病的早期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创建实施,奠定基础,显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加快。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黄恭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20-22.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7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阿司匹林单纯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方案加用氯吡格雷,观察联合用药方案与单纯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4.5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明显低于观察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要低,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0%、16.22%,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方面有较为确切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姜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23-24.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在老年冠心病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选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6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选取抽签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33)实施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独治疗,试验组(n=33)实施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伴发高血压患者的GRACE评分、CRP、硝酸甘油使用量。结果试验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GRACE评分、CRP、硝酸甘油使用量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显示数据之间的价值。结论将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黛力新联合二仙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舒琴;李雨真;张贵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25-26.
摘要
(
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中药二仙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第1组为实验组,第2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分别予黛力新联合二仙汤及单纯黛力新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长期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患者经过为期12周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药物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患者的药物有效率仅为86.7%,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药物有效率分析,两组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二仙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新型口服抗凝药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曹旭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27-29.
摘要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新型口服抗凝药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心房颤动患者113例,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6例采取华法林治疗,研究组57例采取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1.75%较对照组16.07%低(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1.75%较对照组14.29%低(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的结果分析
徐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30-31.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64例受检人员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平均记录时间、平均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平均每次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平均心室率,且分析引起阵发性房颤诱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记录时间、平均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平均每次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平均心室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发现由房性早搏所引起的阵发性房颤共3405次,而对照组经房性早搏所引起的阵发性房颤共569次,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借助动态心电图检查阵发性房颤十分重要,可为初步判断房性早搏来源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判断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李春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32-34.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15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症候积分、心律失常相关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分别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后,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律失常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缺血总时间、发生次数与缺血总负荷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未影响疗效观察,所有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不仅效果明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而且不良反应少,与单独使用美托洛尔相比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李蓓蓓;蒋华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35-37.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脉冲多普勒(PW)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瓣尖血流峰值(E)/组织多普勒(TDI)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室间隔处频谱(E’)]、心率变异性[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连续5min正常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R-R间期方差>50ms(RNN50)]、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 TnⅠ)]。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FS较高,LVESD、LVEDD、E/E’等指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DNN、rMSSD、SDANN、RNN50等指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BNP、cTn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心衰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心率变异性,延缓心室重构,减轻炎症反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观察
游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38-40.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是否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给予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实验组(31例:给予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h、24h后PaO_2、PaCO_2、SaO_2等动脉血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4h后BNP、LVEF、SV(每搏输出量)等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48h后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
心肌酶谱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检查效果分析
张俊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41-43.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检查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50例)和轻度窒息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4.0%,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74.0%),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MB(肌酸肌酶同工酶)、CK(肌酸肌酶)、LDH(乳酸脱氢酶)和AST(血清谷草转氨酶)和重度窒息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上述心肌酶谱指标也显著低于重度窒息组患儿,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以衡量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程度,轻度窒息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心肌酶谱的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复合辅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卓秋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44-46.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复合辅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心肌炎患儿(2016年7月~2018年12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辅酶、果糖二磷酸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观察组)、82%(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2)两组治疗后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肌酶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3)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复合辅酶+果糖二磷酸钠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效果探讨
陈春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47-49.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7年3月-2019年2月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宣教,观察组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观察组所取得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循证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观察
董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50-52.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对心血管科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常规护理)和循证组(n=40,循证护理干预),分析患者依从性、心绞痛缓解时间、康复效果状况。结果循证组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按医嘱用药、情绪稳定依从性及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心绞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可及早改善症状,提升依从性及康复效果。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李艺娜;陈艺婷;何惠娥;李枝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53-55.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ICU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舒适性护理在临床上产生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一年内(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治理的50名ICU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样本,按照每组25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性护理方案,从SAS与HAMD量表评分、心率失常与猝死率、护理满意度等三个层面对两组护理效果做出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获得了64%、100%的护理满意度;32.0%的对照组患者存在严重心率失常状况,而观察组的这一发生率仅为8.0%;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猝死率分别为12.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HAMD量表评分明显居于优势。从以上数据信息来看,两个小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针对上述患者,采用基于常规护理的舒适性护理方式可取得较高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控制治疗风险,可使其生命健康得到较好的保障。该护理方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影响的分析
蒋艳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56-58.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系统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心梗死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指导,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有效性、出现并发症及总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并发症比例较低且护理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有助恢复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疾病治愈率与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对疾病治疗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分析
王小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59-60.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68例,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单纯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进行护理,可帮助其心态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瓣膜置换围术期临床护理研究
赵薇;张丽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61-63.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6月-2018年8月,将本院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围术期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不良心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行围术期临床护理,既可改善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的效果探讨
汪丽远;林小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64-66.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律失常复发率、心功能分级以及健康调查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复发率(8.82%)低于对照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健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心律失常复发率,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中的效果分析
肖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67-69.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1例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输出量(CO)以及计算心脏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应用。
综合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黄静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70-72.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衰竭患者中应用综合重症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ICU收治的88例急性心衰患者(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观察比较,数字表随机分组,A组(44例,常规护理干预)、B组(44例,综合重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数据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各组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5.91%比观察组2.27%高,有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衰患者应用综合重症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好,不良反应率低,干预效果明显。
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
曾淑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73-74.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2例,在患者术后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率96.9%高于对照组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蔡文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75-76.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8例高血压病人分组干预,病人纳入时间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随机表分组,对照组(54例,常规干预)、研究组(54例,个性化护理+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SAS评分及SDS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SBP、DBP、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减轻负面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素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77-79.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1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75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围手术期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储培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80-82.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诊的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4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2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3.64%),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向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利于优化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米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83-85.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脑血管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循证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GCS评分、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GCS评分、ADL评分等均比对照组要优,且评分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护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治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潘玲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86-8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临床护理常规开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可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潘珊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89-90.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延续性护理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首先将一年来(2017年6月-2018年6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70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划分为两个小组,然后对观察组(n=35)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n=35)患者则被予以常规护理,最后对两个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来看,观察组均明显占据优势,两个小组在这两项评价指标上产生了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采用延续性护理可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成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91-93.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70例心内科实习生,根据不同教学方法进行分组,根据带教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教学,给予研究组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回顾分析两组学生临床资料,对比考试成绩、护理能力与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学生的护理能力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学生的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心内科实习生给予症状引导下的思维导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沟通能力,同时对考试成绩具有积极意义,取得满意评价,可在教学中推广及应用。
静脉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黄忠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09): 94-9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医学事业的进步,各种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明显提升。但存活下来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会逐渐进展为慢性心衰甚至发展为ADHF。相较于慢性心衰,ADHF的基础理论与药物治疗手段目前还不成熟。血管扩张剂是一种治疗ADHF的药物,但其临床应用状况还缺乏充足的循证证据以验证其实用性。本次笔者就血管扩张剂在应用于ADHF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循证实践证据与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