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2.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疗效分析
沈小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3-4. 
摘要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和观察组(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每组55例。将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24hSBP、24hSCV、24hDBP、24hDC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有效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降低,但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降低幅度以及临床疗效均比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更加优越。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唐晓;欧宣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5-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1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头颅MRI检查结果将上述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52例)、单纯性高血压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程,并分析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年龄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2)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24hSSD、d SSD、nSSD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3)24hSSD、d SSD、nSSD和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血压变异性(尤其是24hSSD、dSSD、nSSD)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邓远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7-9.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段是在2018年1月-6月,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纳入86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用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35%比对照组72.09%高,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结合用药的效果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相关性研究
游慧玲;邓树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10-11.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4例,根据其血脂水平,分为高血压血脂正常组90例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104例,比较两组间的血压均值、BPV和血压晨峰指标。结果与高血压血脂正常组比较,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患者有更高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高血压血脂正常组比较,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有更高的24h收缩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血压晨峰。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增加高血压患者BPV、血压晨峰,调脂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BPV及血压晨峰。
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张卫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12-14.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1月,医院就诊的病程≥5年高血压患者104例,排除左室扩大、左房增大入选单纯的左室肥厚。评价心电图诊断效用,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组,有心脏症状对象纳入有症状组,无症状对象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的彩超、心电图量化指标。结果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的灵敏度82.3%(51/62)、特异度85.7%(36/42)、阳性预测值89.5%(51/57)、阴性预测值76.6%(36/47)、符合率83.7%(87/104)。80例有心脏症状,有症状组与对照组心脏超声量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Rv5+Sv1电压、QRS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效用尚可,其可以较好的解释心脏症状,作为辅助诊断工具。
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桥福;罗钦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15-17.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8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87例,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比两组的血管狭窄状况、血流动力学,以及硬化斑形成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例数明显较多,血流动力学检查较低,硬化斑形成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效果佳,可以检查颈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流状况、搏动指数、血管狭窄状况、以及硬化斑的形成,在临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应该推广运用。
血清镁离子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陈洁;朱杨;朱兴进;金小燕;何鸿;杨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18-20.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离子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入院时根据血清镁离子水平将其分为低镁组(≤0.7mmol/L)、正常组(>0.7mmol/L)。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血脂水平,颈动脉血管斑块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活动能力,并分析血清镁离子水平和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远低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远高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颈动脉血管斑块面积远大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远高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mRS评分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d两组NIHSS评分远低于入院时(P0.05);入院时、入院后14d、入院后28d低镁组巴塞尔指数日常生活独立活动指标(ADL)评分均远低于正常镁组(P<0.05),且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离子、钙离子水平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有所上升,血脂水平降低,颈动脉血管斑块面积缩小,其中血清镁离子水平与预后效果关系密切,低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率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张小红;丁四清;肖涛;郭美英;向林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21-25.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评定,并采用Cox回归全变量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男性(HR=17.5,95%CI:1.382~221.6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52.57,95%CI:3.597~768.4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HR=5.033,95%CI:0.367~69.05)、肌酸激酶同工酶(HR=11.12,95%CI:1.376~89.91)、肾衰竭(HR=0.115,95%CI:0.002~8.443)、行PCI术(HR=52.06,95%CI:3.82~709.68)、30天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HR=0.002,95%CI:0.002~0.036)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年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合并有肌酸激酶异常、肾衰竭且未行PCI术患者的风险管理,重视30天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风险管理。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低剂量扫描的最有效方法探讨
吴少杰;陈湧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26-28.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低剂量扫描的最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行冠脉CT成像的患者共80例,将心率在70次/分以下、心率波动在5次/分以下的体检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电门控回顾性扫描;将心率在70次/分以上或心律不齐的体检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心电门控前瞻性扫描。按照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给予不同管电压,对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在120kV管电压下,观察辐射剂量明显较对照少,对照组中,BMI<18者选择80kV管电压较120kV的辐射剂量更小,BMI在18~24范围内者选择100kV管电压较120kV的辐射剂量更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据患者心律、心率以及BMI等指标制定出合适扫描方案,不仅能获取高质量冠脉CT图像,还能将患者辐射剂量降至最低。
长春西汀对脑供血不足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苏凤婷;刘艺婷;王荣彪;廖祁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29-31.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期间将长春西汀应用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4月到2019年1月之间到我院就诊的脑供血不足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平均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长春西汀治疗,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IL-6水平、QTcd变化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IL-6水平、QTcd变化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期间,应用长春西汀后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大力推广。
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韦基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32-3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别应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急诊接收的2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41例(应用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1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模式),观察两组现场救治、转运和延续抢救情况,比较两组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以及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现场急救死亡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能有效抢救患者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夺宝贵时间,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模式效果更佳,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死亡率显著降低。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比较研究
肖旋;翟振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34-36.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患者首先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完成后立即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冠心病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项目上检出例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二、三联律、室性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项目中,动态心电图检出例数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于常规心电图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这一检查方法,因此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应用。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研究
贾新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37-39.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3例HFpEF患者,另取同期收治的149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合并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主动脉内径(AAO)、主动脉根部内径(AOR)、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实验室指标[脑钠肽(BNP)、血红蛋白(Hb)、肌钙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衰及对症治疗,随访1年,统计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HFpEF组女性患者占值高于HFrEF组,且年龄、收缩压大于HFrEF组(P<0.05);HFpEF组高血压、贫血及心房颤动患者占值高于HFrEF组(P<0.05);HFpEF组LVEF、IVST、RWT大于HFrEF组,AOR、LVEDd小于HFrEF组(P<0.05);HFpEF组血浆BNP水平及血清Hb水平低于HFrEF组(P0.05)。结论 HFpEF患者临床特征与HFrEF虽存在明显差异,但预后与HFrEF无明显差异,其防治工作临床仍不容忽视。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高友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40-42.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的心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高,在临床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荐运用。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
吴先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43-45.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简单化分组,对照组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行常规吸氧、抗病毒等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行能量合剂、颅内压降低、抗感染、吸氧、镇静等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分析两组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及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可更好促进患者病情的减轻,提高治疗的效果。
超敏肌钙蛋白检测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效果
税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46-47. 
摘要 ( 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检测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检测诊断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健康者216例(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7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心肌梗死发作时间<3h者为观察A组;心肌梗死发作时间≥3h但是<6h为观察B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浓度,比较各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中hs-cTnI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血清中hs-cTnI浓度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25ng/mL,检出AMI的比率占91.67%,其中在胸痛发作1.5h时,有23例患者可检出血清中hs-cTnI浓度出现显著升高,另外观察B组中检出AMI的比率为100.00%。结论采用检测超敏肌钙蛋白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特点,对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可取得显著的诊断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静;严超燕;林朝霞;林莺;刘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48-50.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在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本院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双心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黄小凌;张秋镁;翁朝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51-53. 
摘要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CL-90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17.7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心护理模式结合个体化康复锻炼能降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也能提高睡眠质量,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价值体会
熊亚敏;郑慧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54-56.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84例,将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42)与参照组(n=42),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胸闷、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胸闷、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血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评分,值得采用及推广。
阶段性护理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
林惠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57-59.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3个月血压控制率、高Hcy血症患病率、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DS(长谷川痴呆量表)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前Hcy水平、HDS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3个月,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Hcy血症患病率、Hcy水平、HDS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护理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黄小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60-62.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参与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娩后2个月开展随访工作观察护理效果,包括不良妊娠结局、护理满意评分、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值等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00%,参与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4.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与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与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值低于参与组和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事件发生,并控制其血压状态的同时,对其预后提供保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探讨循证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
焦林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63-65.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急诊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9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急诊护理模式),每组47例。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能力积分、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关节强直、肌肉萎缩、静脉血栓三项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运动能力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循证急诊护理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苏小华;陈琳;孙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66-68.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0例)、甲组(40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强化护理干预,总结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结果甲组的社会关系评分(55.12±4.33)分、心理健康评分(49.22±4.20)分、生理健康评分(50.71±4.11)分、周围环境评分(47.22±4.11)分、六分钟步行距离(382.44±50.24)m、左心射血分数(46.22±4.25)%等均优于乙组[(41.20±3.25)分、(37.25±3.63)分、(39.62±4.40)分、(38.13±3.25)分、(326.33±60.12)m、(41.21±4.01)%],差异显著(t=16.261、13.637、11.649、10.972、4.529、5.423,P=0.000)。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探索
陈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69-71.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准时复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依从性。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刘佩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72-74.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于最终治疗有效率而言,针对性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
健康教育运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林丹;黄丽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75-77.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运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入选是1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其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包括50例)和对照组(包括50例)。两组患儿均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患儿家长的用药知识、饮食知识、康复护理、家庭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干预前两组均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项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达到了(95.0%),与对照组的(72.0%)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改善其焦虑情绪状态,从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陈丽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78-80.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实施效果。方法入选是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其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例数均4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患者的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控制效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患者的中转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高血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而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临床护理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谭雪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81-83.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救治10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档案实施统计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划分对照组和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配合度为100%,满意患者占比为98%,护理质量达标占比为96%,对照组患者配合度为82%,满意患者占比为80%,护理质量达标占比为72%,实验组整体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整体效果较为满意,且护理安全性较高,因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早期体位活动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曹美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84-85.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接受早期体位活动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80例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分为对比组(n=190)和观察组(n=190),为对比组产妇提供环境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指导以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同时为观察组产妇提供早期体位活动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72h、产后120h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及峰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产后72h以及产后120h观察组产妇血流平均速度以及血流峰速度均明显较对比组产妇高,两组产妇产后72h、产后120h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共计11例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5.79%,观察组共计1例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0.53%,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接受早期体位活动干预有助于使其静脉血流状态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林冰月;林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86-88.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1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包含5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产妇顺产率,观察组以4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产后1周时,观察组产妇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以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时的出血量,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观察组以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减少产后出血量,并对产妇产后远期的血压控制效果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蒲永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89-91.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接诊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电脑随机发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NRS评分、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维持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稳定血压,减轻疼痛,以及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包著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92-94.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25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28例)、观察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恐惧发生率为7.81%、急躁冲动发生率为10.94%、忧虑担心发生率为9.38%、悲观抑郁发生率为7.81%、孤独寂寞发生率为9.38%,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紧张恐惧、急躁冲动、忧虑担心、悲观抑郁、孤独寂寞发生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为95.31%,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率(78.13%)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负面心理的产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互评法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王丽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0):  95-96. 
摘要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互评法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100例心肺复苏术教学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实施互评法。对比分析两组考核成绩、带教方案评价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0.82±2.15)分,操作考核成绩为(89.65±1.35)分,与对照组的(88.30±2.60)分、(86.30±1.95)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提高学习兴趣满意率为96.00%,巩固理论知识满意率为96.00%,发挥主观能动性满意率为98.00%,提高交流技能满意率为96.00%,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满意率为98.00%,与对照组的82.00%、80.00%、84.00%、84.00%、84.00%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带教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术教学中运用互评法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