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06-2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0.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维拉帕米联合奥美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沈小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3-5. 
摘要 ( 1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联合奥美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奥美沙坦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维拉帕米联合奥美沙坦治疗。将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左心室结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LVPW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与奥美沙坦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对尿蛋白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陈淑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6-8.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对其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尿蛋白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尿钠水平以评估盐摄入量,分为低盐组(n=28)、中盐组(n=36)及高盐组(n=32),检测三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将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计算出来。结果三组DBP、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PWT、IVST及LV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盐组24h尿钠为(69.1±16.9)mmol/d,明显低于中盐组(154.8±25.8)mmol/d与高盐组(278.3±41.0)mmol/d,中盐组也低于高盐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盐组LVMI为(151.2±59.5)g/m~2,中盐组为(157.3±62.8)g/m~2,两组均低于高盐组(185.1±68.1)g/m~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控制盐摄入量会减轻对尿蛋白与LVMI的影响,进而减少对靶器官的损伤,临床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王小红;张新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9-1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266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均伴有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舒张功能正常者266例设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空腹血检测血尿酸水平,比较两组尿酸水平及心脏超声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30.6±20.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00.5±19.6)μmol/L,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脏超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血尿酸水平具有相关性,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可延缓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进展。
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莹;洪小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12-14. 
摘要 ( 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其中女性45例,男性37例,将全部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的人数相等。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降压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原有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结果明显的提高,两组数据差异很明显,存在统计差异(P<0.05),说明此组患者生活质量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依达拉奉协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价值研究
林雪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15-17.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协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联合组,各44例。参与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0d后观察疗效,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参与组的79.5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3±0.42)分低于参与组的(6.21±0.35)分,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低于参与组和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协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血压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入血小板制剂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
赖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18-19.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入血小板制剂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103例为对象,患者均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根据术前有无输入血小板制剂将103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未输入血小板制剂57例和观察组输入血小板制剂4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GOS评分比对照组高,BI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6.52%比对照组21.05%低,病死率4.35%比对照组17.54%低(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入血小板制剂对其手术和预后有积极影响,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提高GOS评分和BI评分,降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90例的临床分析
方菊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20-21.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补养还五汤加减联合血栓通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脑梗死后遗症病患180例,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90例。其中,试验组联用补养还五汤加减疗法与血栓通,对照组单用血栓通。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DNS评分为(1.11±0.74)分,比对照组的(3.04±0.75)分低,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84.44%高,P<0.05。结论于脑梗死后遗症常规血栓通治疗中,采用补养还五汤加减疗法对患者进行佐治,能够有效提升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新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22-2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取60例,按照数字单双原则将30例单号设置为观察组,将30例双号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早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文娟;马刚;殷长青;王悦超;任胜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24-25.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程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药物治疗存活情况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在疾病早期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其开展治疗,并对两组治疗之后的出院存活率、随访1年存活率、心功能指标、再次心性事件率展开比对研究。结果观察组出院存活率为88(44/50),随访1年存活率为78%(39/50),对照组分别为62%(31/50),52%(2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均有升高,LVESD、LVEDD均有降低,观察组升高和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程早期,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相较常规给药,可明显提高出院及随访1年存活率,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对再次心性事件率具防范作用,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吴奕真;蔡震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26-28.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期间我院冠心病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LVEF(58.46±2.36)%、LVESD(26.92±1.35)mm、LVEDD(53.85±3.21)mm、A峰(67.89±3.62)cm/s、心绞痛持续时间(3.15±1.39)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1.30±0.22)次/周、总有效率(96.00%)、HDL-C(1.89±0.57)mmol/L、LDL-C(2.13±0.62)mmol/L、TG(1.49±0.33)mmol/L、TC(3.62±0.44)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
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陈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29-31.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冠心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5mg,口服,bid)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1.05±0.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08±0.23)mmol/L、总胆固醇(TC)(3.07±0.31)mmol/L低于对照组的(1.64±0.18)mmol/L、(2.24±0.46)mmol/L、(4.63±0.5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26±0.79)mmol/L高于对照组的(1.68±0.4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俞怡建;薛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32-34.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高龄冠心病并房颤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抗栓方案治疗,实验组则实施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抗栓方案治疗,分析两组高龄冠心病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结果。结果两组高龄冠心病并房颤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栓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栓发生率(16.00%),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并房颤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抗栓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更好改善其生活质量。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刘燕;杨帆;陈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35-36.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原因,并根据其因素分析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间出现心脏性猝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要求,抽选出其中39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状况探究其处理对策。结果在39例患者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心源性疾病突发而死亡,其占比约为53.85%(21/39),而8(20.51%)例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状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15.38%)例,高血压患者4(10.26%)例。结论就目前我院心内科中导致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因素较多,绝大多数患者是在心源性疾病的影响下而导致死亡的。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的具体状况,并积极对其原发性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抑制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因素以达到有效预防效果。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
黄东芬;韦利元;韦振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37-38.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这15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并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各结果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法,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更高。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陈迎莹;王富文;李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39-40.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西药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因心律失常所带来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检测价值
王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41-42.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HF)诊断及治疗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HF患者共60例,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NT-proBNP检测对比HF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随访观察HF患者出院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HF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患者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除4例失访外,44例未发生心脏事件的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12例发生心脏事件的HF患者(P<0.05)。结论检测NT-proBNP水平对HF患者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卢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43-45.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3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志愿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提供相同的心脏彩超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E峰值、A峰值与E/A指数分别为(0.5±0.2)、(57.1±9.5)、(78.1±10.4)和(0.8±0.2),组内II级与III级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使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能够有效地诊断出各项疾病指征,明确不同级别病症具体指标,尽早确诊并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肌钙蛋白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谢仁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46-48.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观察组)和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的c TnI和同工酶(CK-MB),根据检查结果分析两组不同指标的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cTnl不同患病时间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K-MB,两者对比差异均显著(P
补阳还五汤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邵丹;吴晖;郑剑珍;梁志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49-51.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T-proBNP、hs-cTnT、SOF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_3~+CD_4`+T、CD_3~+CD_4~+/CD_3~+CD_8~+显著升高,CD_3~+CD_8~+水平显著下降(P<0.05),hs-cTnT、NT-proBNP水平及SOFA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减轻心肌损伤。
门诊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宣教的效果分析
周晴;陈璇;黄锦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52-5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门诊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宣教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门诊接收的3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宣教,对比分析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基本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血压监测方面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患者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门诊健康教育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率,改善血压水平,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吴梅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55-57.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AMI)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将70例急诊入院的AMI患者分为观察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组)和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组),对比相关观察指标及疾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进行PCI前的各项耗时均短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再发率及再行PCI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入院的AMI患者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使患者快速进行PCI,降低死亡风险。
探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刘功晖;陈鑫鑫;黄晓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58-59.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患者使用优质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患者56例,接收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数字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8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使用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SAS和SD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重症监护患者使用优质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安全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情绪更为平和,并且服务质量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改善以患者关系,因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雷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60-62.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其单次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其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罗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63-65.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9),对照组施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施以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及护理3周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实施护理3周后,试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较高,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具有更加显著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评价
王梅治;吴梅凤;黄翠云;傅燕华;刘鸿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66-67.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SAS:(64.9±2.4)分,观察组SDS:(65.1±2.6)分,对照组SAS:(65.2±2.1)分,对照组SDS:(64.7±2.2)分,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44.2±1.1)分,观察组SDS:(42.3±0.9)分,对照组SAS:(52.6±1.6)分,对照组SDS:(54.1±1.4)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满意度高,因此,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整体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郭晓丹;徐秀莹;刘玲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68-70.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整体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展开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水平相当(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涉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例实施家庭整体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优化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吴晓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71-7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HCH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93±2.24)d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7.62±2.04)d,P<0.05。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HCH患者围手术期,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体会
苏春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74-76.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应用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家庭支持量表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家庭支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生活质量。
分析知信行模式对脑出血病人护理安全和护士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吕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77-79.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知信行模式对其护理安全以及护士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2例,入选对象均经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参考组(n=61)和研究组(n=61),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提供知信行干预模式。结果参考组护理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为24.59%,研究组总发生率为4.92%,对比两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士突发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护士健康宣教能力以及解决患者问题能力等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知信行模式能够提高其护理安全系数,同时还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探讨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的应用分析
王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80-82.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护理效果实施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采用常规护理及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的患者生活质量和血压情况。结果患者采用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及血压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的生活质量和血压,推荐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人性化护理对预防妊高症产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陈惠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83-84.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于妊高症病人手术之后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预防手术之后并发症所产生的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接诊的妊高症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妊高症病人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妊高症病人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妊高症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手术之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两组妊高症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以及出血量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妊高症病人,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高血压患者盆底重建术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林惠端;杨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85-87.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高血压患者盆底重建术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探究。方法本院妇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共收就诊需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借助随机表法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围手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组间盆底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及住院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盆底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功能评分(40.3±5.9)低于对照组(51.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盆底重建术于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可见患者良好预后。
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阮小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88-90.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舒张压[(80.36±3.42)mmHg]、收缩压[(113.13±4.29)mmHg]低于对照组[(89.78±4.52)mmHg、(126.28±5.68)mmHg],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65.00%)高于对照组(40.00%),P<0.05,且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护理效果较好。
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蔡黎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91-93.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LHF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能力,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李凤仙;熊昌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94-9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护理。将两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干预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房室瓣EA峰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1):  97.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 9年征订正在进行中,请尽快到各地邮局(所)办理订阅《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您及家人健康的指南针邮发代号:46-288咨询电话:020-83827812转10297201 9年火热征订中.....全国各邮政局(所)及编辑部常年均可订阅编辑部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英东楼209室邮编: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