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07-15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2.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刘卫华;黄群英;赵印平;莫江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3-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100例健康体检者及150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EAT,150高血压患者根据EAT数值分为低值,中值,高值三组,比较三组间左心房,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大小及EAT厚度对心脏舒张(E/Em比值)、收缩功能(LVEF)影响。结果高血压组的EAT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EAT厚度的增加与左房大小,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E/Em比值,LVEF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EAT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EAT厚度增加影响患者心脏结构的大小,也影响了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提示干预EAT,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别道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5-7. 
摘要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运用效果观察。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统计治疗前后的SBP和DBP水平,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症状的改善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且改善了血压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
臂丛阻滞麻醉结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陈育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8-10.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臂丛阻滞麻醉结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均进行上肢手术,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6月2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100例在手术中应用臂丛阻滞麻醉结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100例在手术中臂丛阻滞麻醉后进行生理盐水输注),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89.00%(显效患者80例、有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11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改良镇静评分(4.60±0.3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高血压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高血压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臂丛阻滞麻醉结合右美托咪定,取得显著镇痛镇静效果。
限盐饮食对肝硬化患者高血压病情的影响
王晓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11-13.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开放饮食与限盐饮食对肝硬化伴高血压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肝硬化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限盐饮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开放饮食,观察组限盐饮食,对比两组的肝功能评分、血压状况以及病情恶化发生率和并发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评分较高,血压较稳定,病情恶化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盐饮食对肝硬化伴高血压病情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肝功能,稳定血压,降低病情恶化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际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意义,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因此应该广泛地推荐运用。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研究
刘建家;洪翠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14-16.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作用。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每年口服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每天口服20mg。对治疗前后两组NFDS评分、治疗有效率、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NF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FDS评分为(9.25±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43±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的症状均较轻。结论对于脑梗死,常规治疗结合大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同样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FIB水平的影响
林雪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17-1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D四组,每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的治疗上,A、B、C、D四组分别给予5U、10U、15U、20U降纤酶。对四组的治疗效果及FI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D四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5.00%、97.50%、72.50%、70.00%,B、C、D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D四组FIB水平分别为(5.83+1.76)g/L、(1.38±0.07)g/L、(3.90±0.39)g/L、(3.80±0.55)g/L。B、C、D组FIB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10U剂量的降纤酶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FIB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PCI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对比
俞登及;罗林桂;林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19-21.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经PCI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参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心肌梗死2例、心肌缺血3例、支架内血栓1例、呼吸障碍2例,总发生8例,占总比21.05%;试验组心肌梗死0例、心肌缺血0例、支架内血栓0例、呼吸障碍1例,总发生1例,占总比2.6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21.05%)例高于试验组发生率1(2.63%)例(P<0.05);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37(97.37%)例高于参照组30(78.95%)例(P
经皮冠脉介入术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CS的临床观察
漆军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22-24.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溧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的ACS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20例。两组均进行PCI术后,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化验指标、血小板凝聚功能、炎症因子水平、MACCE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和sCD40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MACCE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情况与呼吸困难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血清BNP、CRP和cTnI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程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25-27.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cTnI)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8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取20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列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所有人员的血清BNP、cTnI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清BNP、CRP和cTnI水平。计算血清BNP、CRP和cTnI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BNP、CRP和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BNP水平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0%、100.00%和85.4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4%、100.00%和96.88%,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BNP、CRP和c Tn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BNP、CRP和cTnI水平的检测能够及时对其预后状况进行评估,并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高于单独血清BNP水平检测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吕舜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28-31.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水平(TXB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有较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调节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效果分析
李文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32-33.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以及血清心肌酶谱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5min及切皮1h的SBP、DBP及HR较术前均有所降低,A组患者SBP、DBP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HR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6、12h及24h,A组患者cTnl、LDH及CK-MB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烷对患者的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明显小于丙泊酚,安全性更高。
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邱梅芬;魏权;陈丽娟;詹燕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34-36.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心肌梗死27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抽取上述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ml,抗凝、离心处理后取血浆,以胶体免疫比浊法检测D-D及FDP水平。对比心血管疾病与健康体检者间、不同心血管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间血浆D-D、FDP水平。结果心血管疾病者血浆D-D及FD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稳定型心绞痛血浆D-D及FDP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低于心肌梗死(P<0.05)。结论血浆D-D及FDP联合检测可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及类型鉴别提供客观、定量参考依据,有助于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干预方案,对使患者接受及时有效治疗、促进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分析
卓秀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37-39.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8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79)。对照组予倍他乐克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及QTd]。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上升,HR及QTd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有助于提高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志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40-41.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ICU收治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患采用无创呼吸机予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研究对象均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病患,予以随机分组,就对照组(常规治疗,n=58)和治疗组(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n=58)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以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数据相近(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SpO_2、PaO_2、pH以及PaO_2/FiO_2数据高于对照组,PaCO_2数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BNP的影响分析
朱鼎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42-44.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衰(CHF)合并室性心早搏(PVC)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BNP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84例CHF合并PVC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2例。A组给予厄贝沙坦+比索洛尔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B组为8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BNP(B型钠尿肽)均低于治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室性早搏数低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CHF合并PVC患者行厄贝沙坦+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血清BNP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减少室性早搏次数,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宏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45-46. 
摘要 ( 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且两组各选入40例,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治疗,再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48%,联合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评定:对照组:LVEDD(65.27±6.12)mm,LVEF(37.24±4.22)%,LVESD(48.69±4.26)mm;联合组:LVEDD(73.53±6.77),LVEF(48.47±6.34)%,LVESD(39.21±3.20)mm。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心功能指标,临床借鉴价值高。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
王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47-49.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阐述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管等,观察组联合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心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4.04±0.12)mmol/L、TG(1.42±0.13)mmol/L、LDL-C(1.36±0.08)mmol/L、HDL-C(2.10±0.22)mmol/L、LVEDd(65.48±2.61)mm、LVEF(53.64±1.04)%、5min步行距离(418.59±32.52)m、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疗后TC(5.10±0.02)mmol/L、TG(2.00±0.04)mmol/L、LDL-C(0.91±0.10)mmol/L、HDL-C(3.12±0.11)mmol/L、LVEDd(71.39±3.25)mm、LVEF(42.11±1.96)%、5min步行距离(310.64±18.45)m、有效率78.1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房颤,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指标,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异丙酚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
黄莲;林添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50-51.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异丙酚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麻醉期间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对于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中异丙酚使用剂量的差异,分为A组、B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B组患者插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插管后HR、MAP等指标显著提升(P0.05)。相比之下,A组患者的HR、MAP指标水平的波动幅度明显比B组更小。A组、B组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发生率2.56%、7.69%。结论在使用异丙酚麻醉诱导时,需要合理控制用药剂量,有效预防心血管应激,维护心血管功能稳定,进而为手术治疗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中药及饮食调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翁小琴;刘智勇;林锦妹;郑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52-54.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中药及饮食调养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异同,分为常规组(46例)和中医组(48例)。给予两组常规治疗。中医组增加中药及饮食调养治疗。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心前区疼痛改善时间、血糖指标稳定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超声心动图LVEF、A值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及饮食调养治疗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及体征等的改善。
中药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理作用探讨
王铭;黄镕章;郑芳;郑巧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55-57. 
摘要 ( 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中药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3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61例)和黄芪组(71例)。给予两组常规治疗。黄芪组增加黄芪治疗。结果黄芪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黄芪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黄芪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将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钙超载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
杨通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58-59.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心绞痛与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给予常规护理的45例设为A组,将给予无缝隙护理的45例设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总体疾病认知度97.77%明显高于A组80.00%(P<0.05);B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A组的17.77%(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心绞痛控制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的也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谢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60-62.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时期)就诊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计73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设置为对照组。2019年1月我科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针对(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急诊科急诊绿色通道收治另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置为优化组。对照两组患者急诊相关指标(护理质量、急诊停留、分诊评估、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抢救成功率。结果优化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优化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评估、转运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优化组与对照组抢救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10.96%,抢救成功率为100.00%、9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在急诊停留,分诊评估与转运上耽误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63-64.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内收诊的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占57例,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对对照组实行干预,使用无缝隙护理手段对干预组实行干预,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通过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倪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65-67.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3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指导,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对其预防具有积极意义,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作用探讨
程思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68-70.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严格遵循随机原则从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本院并接受相应治疗的众多ICU冠心病患者中选择80例纳为本次实验研究样本,并将其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传统组与改革组进行差异性治疗。仅采取常规措施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改革组患者在前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而后就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血脂水平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后,改革组患者在上述一系列临床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传统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改革组患者的护理总认可度为95.00%,传统组患者的护理总认可度为75.00%。结论在对ICU冠心病患者行常规性护理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不仅有利于改善其血脂水平与心理焦虑等不良状况,并且还可进一步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
刘泳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71-73.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120例患者(在2017年3月22日至2018年3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各60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VAS评分(1.65±0.18)分、视力(1.38±0.54)°、平均动脉压(83.68±5.64)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
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
柯秋燕;黄文英;许丽明;谢亚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74-75.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以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在其术后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随机抽取的方式,将2015年10月起两年内到我院治疗的127名脑出血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n=63)接受了常规护理,对观察组(n=64)则采用了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护理前,无论是神经功能、生活功能还是运动功能,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获得了79.4%、95.3%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护理干预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其术后康复。
手术室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效果分析
冯雪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76-78.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结束,将在此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手术操作时间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相比,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产前放松训练配合情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王建茹;杨杰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79-81.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产前放松训练与情景护理给妊娠高血压产妇的负性情绪、妊娠结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产前放松训练+情景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比较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7.5%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娠高血压产妇联合应用情景护理与产前放松训练可以显著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分析
郭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82-84.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儿科接诊的心肌炎小儿120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为6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遵医用药、避开公共场所、合理膳食、合理活动、合理休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炎小儿在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对促进我院护患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陈国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85-86.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我院在2016年共接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2例,而且这52例患儿均符合该疾病标准,通过我院观察得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女性患儿为22例,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数量达到30例。而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年龄分布状况为小于2岁以下为8例,在2-4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数量为35例,大于4岁患儿为8例。本文分组进行分析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需要分成两组,每组患儿人数均分将其叫做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治疗,观察组手术室风险护理,通过一个治疗阶段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接收过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通过两组比对后,均没有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产生。结论通过对接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后得知,手术室常规治疗与手术室风险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提高治疗效率,而不良反应几乎没有,而手术室风险护理配合手术室常规治疗治疗效果好,所以手术室常规治疗需要大力进行临床发展。
C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调查与对策
罗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87-88.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C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为针对性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改善患者住院体验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取样对长沙市某三所三级等甲医院CCU病房9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96%。CCU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理性需求;住院环境的需求;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健康指导性需求。结论本研究对C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护理人文关怀实践提供依据,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为患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昊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89-91.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依照1:1的比例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优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比对照组的78.0%明显偏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梁阿丽;朱丹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92-94.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患者,研究例数一共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8年1月2日至2018年10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实施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2.00%(P<0.05);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满意度98.00%(满意患者90例、所占比为90.00%;一般患者8例、所占比为8.00%;不满意患者2例、所占比为2.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17.00%(P<0.05)。结论通过在心血管内科实施基于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护理安全性,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廖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9(12):  95-96.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心理、环境、家庭、生活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具体的干预方法。通过对干预效果的观察,证实了各项措施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