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19, Vol. 9 ›› Issue (04): 3-7.

• • 上一篇    下一篇

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40-49岁城市男性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尹莲花;郑彦;吴俊泉;黄毓珊;黄佳;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发布日期:2019-12-02
  • 基金资助: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项目(No.2016-1-79)

  • Online:2019-03-25 Published:2019-12-02

摘要: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心肺耐力的关系以及二者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与体检的40~49岁城市男性300例,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分为高(H组)、中(M组)、低(L组)体力活动水平组;采用改良Bruce运动平板试验检测最大摄氧量VO2max,按照百分位法四等分为心肺耐力差(C1组)、中等(C2组)、良(C3组)、优(C4组)组;于安静、空腹状态检测血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等CVD风险因素指标。对比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的VO2max及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不同等级心肺耐力组的CVD风险因素指标,分析VO2max与CVD风险因素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H组的VO2max明显高于M组和L组,L组的BMI、SBP、TC、FBG明显高于M组和H组,而HDL-C、ApoA1明显低于M组和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1组的BMI、LDL-C、ApoB明显高于C2、C3、C4组,SBP、TC、TG、FBG明显高于C3、C4组,而HDL-C、ApoA1明显低于C3、C4组,C2组的SBP、TC、FBG明显高于C3、C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体力活动水平和心肺耐力等级的升高,BMI、血压、血脂、血糖等CVD风险因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CVD风险有所降低;体力活动、心肺耐力可一定程度上预测40~49岁城市男性的心血管风险。

关键词: 体力活动;;心肺耐力;;CVD风险因素;;40~49岁城市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