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2.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郑艳;孙洁;廖雨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3-5.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选90例展开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遵照简单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程序化健康教育(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影响
杨叶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6-7.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104例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来探究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护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焦虑评分(42.95±5.88)分、抑郁评分(51.32±2.12)分,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82.05±12.02)分(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6.15%),(P<0.05)。结论通过将常规护理方法与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比较,护理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更佳。因此,宫颈癌患者运用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推广。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临床特点分析
欧福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8-10.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动态血压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OSAHS患者80例,根据病情分为合并组(高血压合并OSAHS)和单纯OSAHS组,每组各40例,另外还需要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对照组)。然后分析比较三组受检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结果检查后健康组各项睡眠监测指标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均优于合并组与OSAHS组(P
高原肺动脉高压患者早期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孔春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11-13.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高原肺动脉高压药物干预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临床指导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2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前后检测6MWT、Borg评分、SPAP、Sa O2指标值;观察并统计患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6MWT指标值均升高(P<0.05),平均Borg评分、SPAP指标值均下降(P<0.05),但在改善幅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早期高原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伟铭;赵志斌;刘娜;曾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14-16.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氯沙坦钾片医治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卡托普利进行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氯沙坦钾片进行医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治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经医治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方面的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氯沙坦钾片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医治有效率,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效果明显。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庞柳英;陈英;张树锋;王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17-18.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压、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推广价值高。
新疆某牧区牧民高血压患病及治疗现况调查分析
阮晓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19-21.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了解阜康水磨沟乡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情况以及牧民对于高血压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本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本地区30岁及以上哈萨克常住牧民共计115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8例,平均年龄(46.53±3.15);女性552例,平均年龄(45.68±3.42)岁,进行病史采集以及体格检查及高血压基本知识问卷。结果在1150名牧民中中,男性高血压与患病率13.5%,女性12.8%,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越来越高;牧区牧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其中对高血压与高盐高脂饮食、高血压与饮酒有关、高血压诊断并发症的知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哈萨克族牧民高血压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牧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要加强基本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李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22-23.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抽选8250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分为健康对照组(4233例)、糖尿病组(265例)、高血压组(2872例)和并存组(880例),统计4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及总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存组以上指标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经χ2检验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要高于健康人群,而且两者并存时将进一步加重发病风险,需要加强临床监控。
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林晋生;黄惠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24-26.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我院54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取同期50例非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生化指标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分别为(6.89±0.43)%、(8.30±0.91)μU/ml,相比对照组更高,P6%,25.93%≤6%,在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情况方面,糖化血红蛋白>6%者冠心病、糖尿病发生概率分别为52.50%、67.50%,显然高于≤6%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利于疾病预测,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初步研究aVR导联ST抬高对心肌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预测价值
张华琴;廖铭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27-29.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ST a VR抬高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预测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9例)和C组(13例),A组患者为抬高0.05~0.1m V,B组患者为抬高0.1~0.15m V,C组为抬高超过0.15m V,对三组患者经冠脉造影对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此次研究的65例患者中,43例(71.7%)患者为抬高0.05~0.1m V,9例(13.9%)患者为抬高0.05~01m V,13例(20.0%)为抬高超过0.1m V。A组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为18.7%(0+8),B组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为44.4%(1+4),C组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为61.5%(1+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血栓抽吸联合血栓远端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苏斌杰;谢木金;林克强;魏毅东;车文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30-3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联合血栓远端注射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58例,其中28例经血栓抽吸导管于血栓远端注射替罗非班后即刻行血栓抽吸+PCI治疗(治疗组),另外30例直接行血栓抽吸+PCI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院内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率更高(P=0.024)、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更低(P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李瑾;吴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34-36.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并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BNP水平值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及成效分析
余波;谢聿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37-39.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均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将体重指数正常的120例患者按照参数不同分为A组(120k V、362m As)、B组(100k V、362m As)、C组(80k V、362m As)。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结果三组的图像质量、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相互比较差异较小(P>0.05);三组间对比图像噪声、平均CT值、辐射剂量差距明显(P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邱金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40-42.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对比冠心病患者与正常群体血液检验中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群体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检测并分析其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细化对比的情况下,心绞痛患者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的心绞痛患者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指标上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MB等血液检测指标上与正常群体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后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戴清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43-45.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加强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依从性(95.2%)高于常规治疗组(76.2%),并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观察
陈燕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46-48.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临床效果
李建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49-50.
摘要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应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有效率、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又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一例胸痛患者的两次溶栓治疗
何文锦;杨石;刘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51-5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是指在左心室大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形成的梗死后室壁变薄、膨出、瘤样扩张和矛盾运动。其多伴有左心室扩张、心功能低下,常发生在前壁AMI,发病多位于前壁心尖部,瘤部室壁明显变薄,多伴有附壁血栓形成。我科最近收治一例最后确诊为室壁瘤形成的患者,入院72小时内经历了两次溶栓治疗,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金XX,女,69岁,因"胸痛、胸闷2天"于2017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郭峰;朱正炎;刘晓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54-56.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给予胺碘酮+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QT离散度(QTc)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心功能及心律改善情况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及心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vs 65.85%;87.81%vs 75.61%),血压、心率及Q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医师参考。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血压改善的临床观察
文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57-59.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7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71.12±3.12)mm Hg,收缩压(114.22±4.23)mm Hg,常规组患者的舒张压(90.12±4.12)mm Hg,收缩压(140.12±3.12)mm H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2%,高于常规组的71.4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药物推广使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王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60-62.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2016年11月份至2017年4月份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共选择该区间来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碘胺酮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量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胺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
黄加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63-64.
摘要
(
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使用小剂量阿托品进行治疗)和B组(40例,使用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通过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28例临床分析
李金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65-66.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28例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该组患者所患基础心脏病中比例最高的三种是占25.78%的冠心病,占19.53%的高心病,和占17.97%的肺心病。在并存疾病中,15.6%并存1种。引发疾病的因素非常的多,其中肺部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占46.09%。临床症状中出现比例最多的就是双下肢水肿,占82.03%。心电图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中存在异常的占88.28%,且有75%存在2种以上的异常。有9例患者发生洋地黄中毒现象,共出现5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由多种因素引发,没有典型的体征、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此要给予针对性的控制和治疗。
分析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介入治疗后对于脑钠肽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效果
吴成强;谭智勇;桂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67-69.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单纯药物治疗对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笔者两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PCI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PCI组患者在院期间行PCI治疗(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0例),2周后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情况。结果 PC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PCI组NYHA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的BNP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PCI治疗对有适应症无禁忌症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清BNP水平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PCI对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意义重大。
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70-71.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单纯采取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以及临床疗效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达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值得推广。
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邓文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72-73.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63例,即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0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d(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浆半胱氨酸对病情转归、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访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冯惠萍;李毓辉;包金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74-76.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随访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内的3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等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
李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77-78.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之后,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陈美云;陈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79-80.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7年1月-2017年8月阶段在我院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患者相比,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梗患者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救治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全程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许丽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81-83.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均证实出现梗塞病灶,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以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干预、安全管理、功能性康复锻炼等。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护理方法
王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84-85.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病患者资料100例,全部接受介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心血管病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为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医疗缺陷与差错的出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林建辉;林凤彬;李福安;江连发;许亚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86-88.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对于胸腹部位的肿瘤疾病的放疗过程中,使用的体位固定的方法不同,对于放疗效果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位在本县医院接受放疗并且肿瘤部位都是胸腹部的病人来接受此项调查研究,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体表画线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而另一组则采用热塑膜的方法来帮助患者确定体位,然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误差都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小。结论后者这种方法与前者相比,对于病人的定位指导更加准确,对病人造成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损害程度更小,更适合在放疗过程中应用。
放射技术在诊断肺部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廖德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89-90.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放射技术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科室就诊的疑似肺部肿瘤患者,108例患者均采取X线结合CT扫描方式进行临床诊断,然后再行实验室痰脱落细胞检查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式对诊断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X线结合CT扫描诊断对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0%,而对肺部良性肿瘤疾病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6.3%,其中4例转移型肺癌患者被误诊为中央型肺癌,误诊率为3.7%。结论放射技术在肺部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由于该方式具有无创性、快速性及可重复性等优点,临床不仅可以将其作为肺部肿瘤的初筛手段,也可以将其作为肺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首选方式。
应急护理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成功率的影响
刘丽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91-9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应急护理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2年1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急诊室就诊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00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应急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48h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临床中毒症状消失、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重要器官功能无损害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经胸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进展
陈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03): 94-96.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指征与术中与术后的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论述,同时对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从而对经胸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进展进行探析,以期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提高有利依据,提供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