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05-25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
邱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3-5.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总结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9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49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跌倒危险因素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预防跌倒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值得广泛应用。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陈杰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7.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临床上应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共同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案对心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临床所探究对象将选择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进入医院时间定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依据患者入院进行治疗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行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单一行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每组患者平均分为44例。比较治疗后患者心功能与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而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情况,比较临床的差异性,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数值与健康指标范围更接近,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利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控制血压值,临床应用较有意义。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徐建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8-10.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A组(n=58)、贝那普利治疗的B组(n=58),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58),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3%,高于A组的68.97%,B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为3.45%,低于A组的12.07以及B组的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究
杜随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11-12. 
摘要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59)及对照组(n=59)。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取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92%)较对照组(83.05%)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可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患者病情。
关于有氧运动降低体重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分析
邱国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13-15. 
摘要 ( 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降低体重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41例,均给予有氧运动,观察运动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血压情况。结果运动4周、运动8周及运动12周时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运动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青年高血压病治疗中,加入有计划的有氧运动后,可促进患者体重降低,并有效改善血压水平,缩小脉压差,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鼻窦炎并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分析
林婉珍;刘瑞莲;李素美;谢育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16-17. 
摘要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血压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良好,顺利完成手术,病人预后良好。结论对慢性鼻窦炎并发高血压病人的围术期血压进行严格控制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
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谢振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18-20.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13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随机分为单一组(65例)和联合组(65例),单一组患者实施硫酸镁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实施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讨论。结果 (1)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4%比单一组患者69.3%好,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其数据具有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控制情况比单一组患者好,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其数据具有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对孕妇及胎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妊娠高血压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郑彩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21-22.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参照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总计为19.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7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总满意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推广。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后并发亚临床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莫北溪;黄晓渝;鲁桓;黄德华;袁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23-26.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亚临床急性肾损伤(AKI)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院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住院连续入选760例确诊急性ST段提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评估AKI对STEMI患者院内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分析亚临床AKI的风险因子。结果年龄(1.03,95%CI:1.02-1.05,P=0.002)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0.92,95%CI:0.89-0.96,P=0.021)是亚临床AKI的独立预测因子。亚临床AKI是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2.01,95%CI:1.82-2.25,P=0.004)。结论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亚临床AKI状态是该人群远期不良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刘媛;程彭云;魏晓坤;唐广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27-29.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未实施急性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前接收的49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看作参照组;另选取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实施急性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后接收的49例患者为研究组,并将其看作研究组。比较观察实施急性优化急诊护理前后患者的抢救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的急诊用时时间和分诊评估用时、急诊心电图用时和急诊停留用时等抢救效果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率显著低于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不仅对治疗期间患者病情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将急救所用时间缩短,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预后得到改善。
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杨少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30-32.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采取编号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收缩末期容积指数(26.58±4.18ml/m~2)、舒张末期容积指数(63.64±10.25ml/m~2)、射血分数(63.26±13.18%)三项心功能指标以及舒张压(8.85±0.13p/kpa)、心率(69.21±6.31次/分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94%)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力衰竭中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同时不良反应轻微。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
徐冬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33-35.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E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分析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度。结果 ECG诊断狭窄血管的符合率为78.95%,诊断2支和多支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诊断单支的符合率(P<0.05)。ECG检查诊断血管重度狭窄的符合率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狭窄的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度(P<0.05)。ECG分型STEMI和NSTEMI患者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UAP患者的36.36%(P<0.05)。冠状动脉病变ECG分型与血管狭窄程度存在着密切相关性,血管狭窄程度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依据。
穴位敷贴治疗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张娴;尹晓薇;谭英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36-37.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与足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缺血总负荷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心肌桥患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穴位贴敷特色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病人的临床价值
吴丽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38-40.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中医穴位贴敷特色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脏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特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2%,护理满意度为94.7%,均高于对照组的70.2%和82.5%(P<0.05);并发症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中医穴位贴敷特色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大幅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同步提升。
优质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黄珊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41-42.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临床结果表明,护理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有利于减少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还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王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43-45.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过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结果研究组在经过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干预后的住院时间(10.22±7.2d)比对照组住院时间(18.98±2.1d)短且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的医疗费用,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52.38%),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提倡和应用。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林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46-48.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疗效的比较,观察组以92.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78.0%更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剂量递增肾上腺素加多巴胺抢救患者心脏骤停的抢救效果分析
张广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49-50.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剂量递增肾上腺素加多巴胺抢救患者心脏骤停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24例,按照医院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抢救,观察组患者使用剂量递增肾上腺素加多巴胺抢救。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30.6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1.29%,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使用剂量递增肾上腺素加多巴胺的方法抢救,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剂量肾上腺素,能够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个案护理管理在持续性房颤病人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婷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51-52. 
摘要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30例患者采用个案护理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3.45±4.18)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25.36±6.7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用个案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新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53-55.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分析组31例采取卡维地洛+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佳,BNP水平及6MWD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孙志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56-57.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5-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8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其中心功能II级的60例患者作为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的70例患者作为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的58例患者作为心功能IV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B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水平,据此分析B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B型钠尿肽水平和心肌钙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提升,其B钠尿肽水平和肌钙蛋白水平也随之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钠尿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纯检测B钠尿肽和单纯检测肌钙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分析抗凝联合氨茶碱持续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蒙素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58-59.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针对抗凝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衰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抗凝与氨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2.50%)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衰患者行抗凝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修复脏器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林秀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0-62.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组别分类根据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对照组(39例)的治疗方法为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的治疗方法为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比较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高;在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对照组是明显低于观察组的,并且在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上,对照组也显著比观察组差。结论和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较,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加味黄芪参麦五苓汤的治疗,可以将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对病情进展起到了明显延缓效果。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蔡晶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3-64.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心率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和心率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的病情观察质量,利于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对慢阻肺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林秋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5-66.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阻肺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VC、FVC等肺功6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BN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慢阻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和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疗效观察
周中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7-6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治疗的18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溶栓组,每组9例,溶栓组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接受非溶栓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0天后,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能够明显改善病人30天后的临床预后,但是对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也未为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超声诊断
丁华;林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69-71. 
摘要 ( 1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超声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对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4例,纳入病例组,2017年6月~12月,按照年龄(±2)、性别一对一选择健康成人84例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超声、心电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6例,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都有ST-T改变,合并心律失常28例,T波倒置76例(V4~V6导联21例),导致T波程度在0.32~0.99之间,伴左室高电压12例,ST段改变76例,下移幅度在0.12~22m V之间。病例组的I、a VL、V2-6导联的R波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VS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VSd、LVM、LVMI、LVGLS、RVL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急诊超声初次检查的敏感度81.88%高于心电图3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与心肌梗死相似,合并心律失常率、T波倒置率较高,心电图、超声量化分析具有较高的价值;但门急诊心电图、超声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敏感度并不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焦虑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探讨
杨正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72-73. 
摘要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焦虑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焦虑症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观察组,并从同一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组的心电图检测结果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可得观察组患者的窦性心动过速、ST段水平或近似水平下移≥0.05mv、T波改变(低平或浅倒置、未见深倒)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电图改变,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积极的予以针对性干预。
生脉散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临床观察
郑金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74-76. 
摘要 ( 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次实验观察生脉散加减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情况,并进行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证,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生脉散加减协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0例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治疗组40例中,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在治疗满意度的对比上,对照组满意18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62.5%,治疗组满意22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8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生脉散加减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情况具有显著成效,能够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高效护理干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围产期护理效果观察
马小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77-79.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高效护理干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围产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将48例产妇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4例/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纳入对照组,将采用高效护理干预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两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妊娠结局、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妊娠结局更优,住院时间更短,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实施高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围产期护理效果,保障母婴安全。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苏锋华;林耸;黄晓铭;黄菊英;刘功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80-81.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重症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症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82%,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参照组为21.21%,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华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82-84.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定期复诊、按时用药、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其对健康交易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系统性护理对心脏手术后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分析
姚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85-87.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性护理对心脏手术后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我院84例心脏手术后转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系统性护理)和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ICU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相应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ICU综合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vs 57.14%),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ICU综合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普及及推广。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武文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88-89.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样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样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护理后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多样化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对于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康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90-91. 
摘要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护理满意度、不良妊娠结果的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果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8.4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时,其可以有效的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明显改善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妊娠发生率,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参附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胡海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92-93. 
摘要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参附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阳虚型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规律血透中易低血压患者,中医辨证符合气虚阳脱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透析前口服中药参附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观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中15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性率80.00%。对照组中15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46.6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汤治疗气虚阳脱型透析中低血压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刘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0):  94-96.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阐述了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其中主要选取了2013年至2017年的数据进行精细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对照常规治疗以及常规干预等来进行分析,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的支撑精细化进行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精细化进行护理,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状几率,还能保障营养的供应量足够,因此值得相关部门予以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