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期刊浏览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费用标准
缴付说明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信息
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主 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
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2-3015
国内刊号:CN 44-1581/R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快捷查稿
友情链接
万方论文查重
知网
万方
广东省人民医院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2.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
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观察
翟梅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3-5.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已签约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组,令选取同期内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90例未签约组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190例,采用常规社区干预治疗措施,观察组190例,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检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适度运动与血压达标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服药、血压检测与饮食控制等方面依从性,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李耀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6-7.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前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实行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之后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描述准确率,以及患者、医生的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描述准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8%(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等待时间为(9.85±5.45)min,医生等待时间为(14.29±8.84)min,分别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9.16±5.58)min,医生的(41.37±9.76)min(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使用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心电信息相关工作效率,对患者疾病诊疗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
郑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8-10.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实验组进行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mg/d培哚普利+5mg/d氨氯地平片,两组患者均于早晨空腹口服,治疗时间为2个月。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头晕及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钾、血清胱抑素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中,24例患者血压达标,6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中,28例患者血压达标,2例患者血压未达标。实验组血压达标率为93.3%,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经过轻微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并不对治疗产生影响。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12±0.64)ng/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胱抑素水平为(1.36±0.6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中应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提高预后效果,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朱德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11-12.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挑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的对比组(患者共84例),和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共8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只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对比组明显,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比组,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统计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值得大力推广。
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严闽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13-14.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体检人群高血压情况,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体检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各6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超重率95.38%、高脂饮食率70.77%、缺乏运动者占比81.54%、高钠饮食率89.23%、吸烟饮酒率92.31%、焦虑评分(52.36±1.58)、抑郁评分(53.16±2.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饮食与生活习惯不良,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体检中心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ST-T改变对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潘俊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15-17.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50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ST-T变化分为两组,即ST-T动态变化21例为分析组,ST-T段无动态变化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电图表现。结果分析组冠状动脉检测出阳性16例,占比率76.19%,检测出阴性5例,占比率23.81%;对照组分别为7例(24.14%)、22例(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心病存在正相关性,通过对此指标水平的监测,利于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临床需重视。
分析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陈宾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18-19.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分散片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每组患者45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6.04±8.88)mm Hg以及舒张压(78.05±4.01)mm Hg的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140.74±10.99)mm Hg以及舒张压(88.09±4.2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苏志辉;董振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20-22.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全身麻醉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的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麻醉方式后,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天、术后7天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的评分对照组均差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尼莫地平不同用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林开义;黄健;李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23-2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不同用药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尼莫地平用药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12h组(n=40)和>12h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神经缺损、生活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灶体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12h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12h组(P12h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减轻患者的脑水肿。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袁俊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25-26.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分组。静脉溶栓组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结果动脉溶栓组急性脑梗死治疗转愈率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动脉溶栓组治疗后半年死亡率、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干预后动脉溶栓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NSE表达水平、S100B表达水平优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清学相关指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
周少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27-29.
摘要
(
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从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血脂以及心肌酶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以及心肌酶指标,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周厚清;范志能;屠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30-31.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静脉泵入尿激酶150万U在入院30min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通率、再闭塞率及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PT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再闭塞率为3.8%,低于对照组15.4%(P0.05);治疗后,两组a PTT较治疗前均延长(P0.05),治疗后,两组PT、a PTT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AMI患者效果理想,利于改善凝血指标,对再闭塞的预防效果极佳,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性,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房建斌;康小平;刘冬梅;罗培;吴明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32-33.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接受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回顾患者资料,其中32例在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观察组,28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水平来评价两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R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为9.37%、21.4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在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巩固疗效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体会
顾正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34-36.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句容医院和南医一附院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各30例,划分为经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与股动脉组8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股动脉组组短,P<0.05;桡动脉组患者皮下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和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33%、6.66%和3.33%,均低于股动脉组20.00%、26.67%和23.33%,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无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无症状心肌缺血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连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37-39.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结果及临床特征。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心肌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占比、高发时段,并观察对比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机缺血患者ST段降幅和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37例,占比63.79%,有症状心肌缺血21例,占比36.2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521阵次,高发时段为6:00-12:00,此时段共计277阵次,占比53.17%;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降幅大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长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P<0.05。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特征鲜明,在具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荐推广。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陈珠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40-42.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174例怀疑为冠心病对象入组,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诊断价值,分析冠心病、非冠心病对象的ST-T改变情况。结果 130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84例、多支病变46例,非冠心病44例。多支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支病变,阳性预测值低于单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较高,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量化指标可辅助诊断、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
叶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43-45.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出院后延伸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出院后延伸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分析
王清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46-47.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心律失常患者91例,入院后均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DCG与心脏彩超检查,统计DCG与心脏彩超单独与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准确率。结果联合诊断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94.79%(182/192)高于DCG 84.90%(163/192)与心脏彩超83.85%(161/192)单独诊断(P<0.05)。结论联合采取DCG与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予以诊断,可显著提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利于诊断、鉴别频发性心律失常与偶发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及早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林惠萍;罗梨芳;刘琪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48-50.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素文;吴丽榕;施荣南;黄江瑞;黄田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51-52.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胃食管反流病胸痛为主的患者,先后行18导联心电图及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更多胃食管反流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异常表现,能客观分析病情,对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结论多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评价
李才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53-55.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并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这8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40例/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监测结果、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彩超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疗效显著,安全性也可靠。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刘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56-57.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另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对比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功能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两组有效性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左室功能,且疗效显著。
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蔡晶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58-59.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内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SAS情绪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谷倩倩;王斌;赵红英;王文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60-62.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69.32%,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在73.33%~86.67%之间;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在66.67%以上;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糖尿病史、侵袭性操作、NYHA分级是CHF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心脏超声在胎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季志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63-65.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心脏超声在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300例妊娠女性,对胎儿心脏进行检查,并在胎儿分娩后一周之内复查心脏超声,对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产前检查共有筛查出8例先天性心脏病者,产后检查共9例,准确率高达88.9%。其中心内膜缺损1例、单心室2例、三尖瓣下移1例、三房心1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并唇腭裂2例。产后检查近室间隔缺损者为2例。两组比较P>0.05。9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有6例家属同意尸解。其超声检查与尸解结果相同,妊娠方式均为引产。结论心脏超声能够对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准确率非常高。
枸橼酸钠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分析
林宇芳;陈秀玲;乐道平;张天大;邓云;李潘孝;郑志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66-67.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8%枸橼酸钠液对股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行血液灌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置管方法,观察组给予8%枸橼酸钠液封管,对照组给予肝素钠封管;比较枸橼酸钠和肝素钠封管后短期凝血指标以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8%枸橼酸钠封管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P
周围动脉病变患者对术后规范服药的认知调查
赖晓岺;黄梅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68-70.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周围动脉病变(PAD)患者对术后规范服药的认知水平,为相应的认知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腔内介入手术的185例PA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访调查统计患者近半年来的服药情况。结果 185例PAD患者中113例(61.08%)患者会有时忘记服药;109例患者会因其他原因不服药,占比58.92%,故多数患者未坚持服药,仅占74.60%(138/185);不记得服药频率是怎样的占比60.00%(111/185);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也明显降低,他汀类和阿司匹林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分别为80.4%和81.6%,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出院后服药率为78.3%,而服用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仅为73.7%。结论腔内介入术后规范服药是进一步改善PAD临床症状,避免血管再狭窄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PAD患者术后规范服药认知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银桂;王彩玲;陈娜芬;郭美玲;林清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71-73.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观察组实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
周芳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74-75.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阐述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24.30±0.20)分、饮食(24.33±0.15)、生活(23.07±0.03)、并发症预防(23.59±0.18)分、产妇死亡率为0、剖宫产率64.52%、并发症发生率9.68%、新生儿死亡率3.23%、低体重儿16.13%、新生儿窘迫率3.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优化急救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杨秀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76-78.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优化急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急性左心衰患者66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予以观察组优化后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成功情况、住院时间、急救时间、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96.9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81±1.05)d,急救时间为(60.22±3.34)min,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为(85.26±3.39)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促使病情康复。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研究
尚秦;热西旦·胡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79-81.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1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患者心理状态逐渐变好,说明舒适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曾祥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82-84.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MMSE);常识、记忆、注意力检测评分(IMCT);巴氏指数(BI)及活动能力评分(ADL)的对比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分组护理后,MMSE、IMCT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分组会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洪秀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85-86.
摘要
(
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收治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便于改善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并推广。
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严素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87-8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对照组71.1%,且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产后24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24h出血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
李艳;刘新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89-90.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共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14例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28%,8.77%,P<0.05。结论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缓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即整体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吕海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91-93.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由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出院前对其进行满意度及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6%,实施常规护理的50名患者,其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19例、基本满意23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84%,两组满意率比较χ2=4.0,P<0.05。结论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期间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新进展
李樱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1): 94-96.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病况危急、后果严重等特点,甚至致残、致死。据此,为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拟从"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与流行病学"、"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致病机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