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36期 刊出日期:2023-12-25
临床研究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理机制及对RAAS指标、冠脉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何鸿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3-5. 
摘要 ( 53 )   PDF (22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螺内酯的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时间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1:1 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AAS相关指标变化水平较为理想(P<0.05);治疗后观察组冠脉微血管相关指标水平较为优越(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较低(P<0.05)。结论 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螺内酯的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机体内RAAS活性,改善患者的冠脉微血管功能。
达格列净对T2DM伴心衰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郑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6-8. 
摘要 ( 51 )   PDF (29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T2DM)伴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80例T2DM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达格列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糖控制情况、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达格列净治疗12个月后,HbA1c(6.36±1.52)%、LVEF(46.46±9.13)%、LVESD(49.36±6.47)mm、LVEDD(51.26±6.52)mm、E/A(1.24±0.08)以及Hs-CRP(4.26±1.13)mg/L、IL-1β(56.25±6.41)ng/mL、TNF-α(21.21±4.14)ng/L、sST2(0.44±0.11)μ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控糖效应,对机体炎性状态控制及心功能的维护均优于常规的降糖药物。
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认知水平及健康宣教需求
李宏博, 桂花, 王翠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9-12. 
摘要 ( 37 )   PDF (36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明确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认知情况,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大棚蔬菜务工人员110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相关人员对DVT的认知水平,以此展开健康宣教。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96.36%;基于本次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问卷平均得分较低且受试者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其认知;约79.25%(84/106)的受试者对下肢DVT的健康宣教有需求,进一步调查发现约75.47%(80/106)的受试者更倾向于由医院组织的健康讲座或义诊形式对下肢DVT进行健康宣教且69.81%(74/106)的受试者更愿意接受下肢DVT的预防方法。结论 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认知尚显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展疾病基础知识的普及,并采取针对性宣教模式。
二甲双胍对冠心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学科, 李玉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13-15. 
摘要 ( 39 )   PDF (48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对冠心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收入冠心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E/A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用药中,二甲双胍疗效高,对于患者心功能状况得以改善,纠正血脂紊乱,改善冠状动脉损伤情况,临床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激状态及MMSE评分的影响
郭志伟, 王菲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16-19. 
摘要 ( 27 )   PDF (48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抗应激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OPCAB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以泵注药物前(T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时(T1)、术毕时(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平均动脉压、心率、应激反应指标。以术前、术后1 d、3 d、7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T1、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两组MMSE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可有效减轻OPCAB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未增加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NT-pro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王英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20-22. 
摘要 ( 56 )   PDF (69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曹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7例STEMI行PCI术患者的基本资料、PLR、NT-proBNP等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比两组患者PLR、NT-proBNP水平差异,以是否发生MACE作为因变量,患者PLR、NT-proBNP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LR、NT-proBNP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随访期间共计发生MACE事件31例,发生率为24.41%(31/127)。其中MACE组患者PLR、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PLR、BNT-proBNP水平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R、NT-proBNP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MACE的灵敏度分别为77.4%、67.7%、80.6%,特异度分别为79.8%、88.5%、91.7%,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66、0.898,PLR联合NT-proBNP的预测效能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 PLR、NT-proBNP水平均可应用于STEMI患者PCI术后预测MACE的发生,但PLR联合NT-proBNP的预测效能更好。
螺内酯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李叶青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23-26. 
摘要 ( 165 )   PDF (52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螺内酯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择曹县中医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螺内酯,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54.09±4.02)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39.60±4.07) mL低于对照组的(59.40±5.10) mL,(45.40±4.53) m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3.85±6.62)%高于对照组的(46.49±5.90)%,白细胞介素-6(LI-6)为(5.22±1.46) 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5.27±1.67) pg/mL,低于对照组的(9.82±1.34) pg/mL、(9.75±1.2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与倍他乐克口服治疗老年CHF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增强心功能,抑制患者左室重构,且安全性较高。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磷酸肌酸联合益气通脉方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李启昶, 宋金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27-29. 
摘要 ( 48 )   PDF (62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磷酸肌酸联合益气通脉方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集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受试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01-130所对应的治疗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照组(n=65)给予常规西药+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n=6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结果 (1)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用磷酸肌酸与益气通脉方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治疗效果确切,可行性良好。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高血压与抑郁症的因果关系
向海珠, 黄文茁, 奂久山, 郑琼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30-35. 
摘要 ( 82 )   PDF (270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究高血压与抑郁症的相关性,以便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法 从布里斯托尔大学的IEU GWAS 数据库中选择高血压与抑郁症的GWAS数据,以高血压作为暴露因素,并从高血压数据集中获取与其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抑郁症的数据集作为结局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以及MR-Egger回归等方法进行高血压与抑郁症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来评价高血压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借助Cochran's Q统计量和MR Egger法评估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果 高血压与抑郁症存在正相关关系,逆方差加权法(OR=1.481,95% CI 1.209-1.815,P<0.001)、加权中位数法(OR=1.626,95% CI 1.188-2.226,P=0.002)以及MR-Egger 回归 (OR=2.002,95% CI 1.142-3.509,P=0.016),不存在多效性及异质性。结论 高血压与抑郁症之间存在正向的因果关联,这表明高血压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师在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人群防治
结局回溯性教育预防冠心病PCI术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分析
王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36-39. 
摘要 ( 39 )   PDF (57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结局回溯性教育预防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PCI术的CH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行常规护理与结局回溯性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健康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局回溯性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
基于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敏, 连露洁, 童秋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40-42. 
摘要 ( 46 )   PDF (65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RHD)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RHD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采用基于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运动疗法的预康复护理对RHD瓣膜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减少、心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COX健康行为互动理念下医共体协作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陈秋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43-46. 
摘要 ( 65 )   PDF (6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理念下医共体协作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协作管理组(56例)与常规组(57例),常规组行高血压常规治疗与护理,协作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COX健康行为互动理念下行医共体协作管理,两组患者均护理直至出院,并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及血压控制率,并评价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协作管理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协作管理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COX健康行为互动理念下医共体协作管理干预不仅可有效调控血压,提升血压控制率与自护能力,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基于风险分级的个体化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合并高血压的价值
郭美阳, 艾美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47-49. 
摘要 ( 33 )   PDF (70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分级的个体化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APE)合并高血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APE合并高血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n=23)和研究组(予以基于风险分级的个体化护理,n=23),比较两组血压控制、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34.78%(P<0.05)。结论 基于风险分级的个体化护理用于APE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并发症。
体位指导联合呼吸康复对慢阻肺稳定期并心衰预后的影响
杨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50-52. 
摘要 ( 43 )   PDF (65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体位指导干预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阻肺稳定期并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及效果分析。方法 入选50例慢阻肺稳定期并心衰患者主要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参与本次试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位指导干预联合呼吸康复训练,而后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观察患者心功能及肺功能。结果 心功能指标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指标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指标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稳定期并心衰患者实施体位指导干预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利于促进心功能及肺功能恢复,护理价值十分理想。
中医特色护理对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探讨
张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53-55. 
摘要 ( 36 )   PDF (66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护理时选择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 入组对象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录入的研究对象均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录入数量为100例,所有患者符合实验要求,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处理,将其分为均等的两组并记录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对照组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后,常规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血压变化状况,借此判断护理效果与实验结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情绪状态控制良好,负性情绪较弱,差异显著(χ2=9.155,P<0.05)。护理完成后,实验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情绪状态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后,对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及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积极的效果,值得参考、借鉴。
基于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应用研究
吕春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56-59. 
摘要 ( 26 )   PDF (66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76例PCI术后晚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护理措施。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QOL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4周后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94.78±10.21)vs(112.58±14.65)mmHg,(77.26±7.75)vs(88.41±10.35)mmHg](P<0.05);观察组LVEDD、SV、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QOL评分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23.68%)(P<0.05),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护理措施在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压和心功能水平,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心脏康复模式联合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60-63. 
摘要 ( 46 )   PDF (66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模式联合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表(MLHFQ)评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观察组(n=57),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另给予心脏康复模式联合容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理状态、MLHFQ评分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至24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模式联合容量管理,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前馈控制管理联合贝克认知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王清, 陈丽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64-66. 
摘要 ( 46 )   PDF (68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管理(FFC)联合贝克认知(CBT)干预在主动脉夹层(AD)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FFC管理联合CBT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4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理资本量表(PCQ)]、疼痛水平[中文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血流动力学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差异。结果 干预4个月后,两组患者PCQ心理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高,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MPQ疼痛水平评分均较干预前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BP、DBP、HR测量结果均较干预前低,观察组测量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FC管理联合CBT干预在AD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疼痛状况,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心率。
科学健康宣教护理对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变化的影响分析
李丽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67-69. 
摘要 ( 58 )   PDF (68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分析对院内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实施科学健康宣教护理的作用。方法 纳入时间为2022年1-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68例进行研究讨论,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3例实施科学健康宣教护理),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收缩压与舒张压,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指标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之间结果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护理后两组血压指标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健康宣教护理能够增强高血压并抑郁症护理效果,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肖琴, 陈丽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70-72. 
摘要 ( 41 )   PDF (68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升高(U=2.281、5.225,P=0.023、0.000),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61,P=0.014);观察组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中认知表征、情绪表征、疾病理解能力评分及总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SBP、DBP水平,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冠心病专科护理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万治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73-75. 
摘要 ( 62 )   PDF (76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延续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和运动耐量情况。结果 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护理后世卫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多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利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增强患者运动耐量,进一步改善康复效果。
团队整体护理联合赋权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陈丽娜, 毛贻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76-79. 
摘要 ( 43 )   PDF (72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团队整体护理联合赋权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团队整体护理联合赋权教育),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组间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组间SDS、SAS、ESCA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ESCA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整体护理联合赋权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经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更好,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作用明显,建议推广使用。
中医辨证施护的多模式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刘珊, 林丽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80-82. 
摘要 ( 37 )   PDF (78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讨论中医辨证施护的多模式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62例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多模式综合护理。观察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减小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的多模式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有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候的价值,且可优化心功能。
多感官刺激训练辅助音乐疗法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陈甘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83-86. 
摘要 ( 56 )   PDF (74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多感官刺激训练辅助音乐疗法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院内心血管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心肌梗死PCI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多感官刺激训练辅助音乐疗法干预,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PSQI三个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训练辅助音乐疗法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应用,有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同时调整患者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
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冼穗芬, 陆敏芳, 翁秀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87-89. 
摘要 ( 35 )   PDF (72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PCI手术治疗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康复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运动功率、无氧阀水平、峰值耗氧量以及代谢当量(METs)水平、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PCI手术患者术后实施阶段式心脏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效果尚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压力情绪维度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
张艺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90-92. 
摘要 ( 40 )   PDF (79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压力情绪维度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PSQI评分、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搜集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60,常规护理+压力情绪维度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干预前后的情绪状况、PSQI评分(睡眠质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情绪状况、PSQI评分及心功能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情绪状况、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情绪维度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利于睡眠质量及心功能的改善。
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在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王秀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36):  93-94. 
摘要 ( 27 )   PDF (74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1-6月收治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将2022年7-12月收治的45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急救效率(等待候诊时间、病情评估时间、进出诊时间、扩张球囊时间)、心率(HR)及血压变化[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理状态[抑郁-焦虑-压力评估量表(DASS)]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待候诊时间、病情评估时间、进出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有助于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急救效率的提升,缩短其疼痛时间,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