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3卷 第25期 刊出日期:2023-09-05
临床研究
新四联疗法与“金三角”方案在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中的对比研究
郑建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3-5. 
摘要 ( 73 )   PDF (25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讨新四联疗法与“金三角”方案在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诊的HFrEF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等纳入两组,对照组予以“金三角”方案治疗,观察组予以新四联疗法用药,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LVEDD与LVESD)]、用药安全性以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测定值高于对照组,NT-proBNP、LVEDD及LVESD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腹泻、嗜睡及皮疹的患者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MACE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四联疗法与“金三角”方案用于HFrEF患者的治疗均可保障用药安全性,但新四联疗法相对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肥胖患者心肌分层应变
赵熙璇, 何安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6-8. 
摘要 ( 46 )   PDF (52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在评价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肥胖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111例,根据体重指数不同分为正常组(BMI<24 kg/m2,37例)、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39例)、肥胖组(BMI≥28 kg/m2,35例)。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心、二腔心、三腔心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应变(LS)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结果 正常组与超重组比较:GLS及心肌各层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肥胖组GLS及心内膜下心肌LS减低(P<0.05)。正常组与肥胖组比较:肥胖组GLS、心内膜下及中层心肌LS减低(P<0.05)。三组间LVEF、心外膜下心肌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心肌分层应变可早期提示高血压心脏病心肌功能受损。
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颜益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9-11. 
摘要 ( 55 )   PDF (37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设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治疗的3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以Fried量表为工具分组(合并衰弱患者为观察组,n=143;未合并衰弱患者为对照组,n=217)。两组患者均行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水平、生活习惯、合并疾病)调查和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AN-SF)、Charlson合并症指数、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冠心病及骨质疏松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N-SF、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骨质疏松、MAN-SF评分、MMSE评分、PSQI评分是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1年内再入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涉及年龄、骨质疏松以及营养状态、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等多项指标,患者合并衰弱的情况下再住院率显著提升,需充分考虑对症改善措施以保障患者预后效果。
QRS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王军, 顾韵姿, 安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12-15. 
摘要 ( 37 )   PDF (42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QRS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心衰组,并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组(n=47)和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 ejection fraction,HFmrEF)组(n=3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间QRS波时限及心功能指标,并分析QRS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患者体循环阻力、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循环阻力、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比较: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的QRS波时限与体循环阻力、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功能显著相关,随着体循环阻力、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减低,QRS波时限逐渐延长;临床可通过观察患者QRS波时限特点辅助判断心力衰竭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为心力衰竭的诊疗提供参考指标。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陈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16-18. 
摘要 ( 89 )   PDF (41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莱州市人民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缬沙坦沙库巴曲治疗)、对照组60(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后血压变异性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同时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研究Cys C、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
刘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19-22. 
摘要 ( 48 )   PDF (47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7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试验A组、B组,另选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三组Cys C、Hcy水平;将试验A组和试验B组按照高血压分级、是否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Cys C、Hcy水平;用Pearson法分析Cys C、Hcy与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A组、B组的Cys C、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组与试验B组的Cys C、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3级、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患者的Cys C、Hcy水平更高(P<0.05);Cys C、Hcy水平与高血压分级、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 Cys C、Hcy水平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高血压分级、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相关,水平越高提示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越高,可作为重要的预测指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合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朱晓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23-26. 
摘要 ( 59 )   PDF (51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心肌声学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这一期间内入院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取其中68例分析,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心肌学造影检查,最终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此为标准,评价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有62例(91.18%),经心肌声学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有59例(86.76%),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合心肌声学造影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有65例(95.59%),两者冠心病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学造影检查与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冠脉CT血管成像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使用χ2检验对比,分别为(校正χ2=1.203,P=0.273)、(χ2=0.283,P=0.595)、(校正χ2=1.195,P=0.274)、特异度使用Fisher确切检验(P=0.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学造影与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冠脉CT血管成像检测出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学造影检测出与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冠脉CT血管成像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与冠脉CT血管成像均对冠心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仅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灵敏度及反映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情况效果有限,需要联合冠脉CT血管成像检测,利于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人群防治
高血压用药相关基因多态性在通辽地区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
姜秋丰, 风英, 白玉涵, 宫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27-32. 
摘要 ( 93 )   PDF (59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通辽地区人群高血压用药相关7个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布,为本地高血压患者的精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401例原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连接酶介导的荧光探针技术检测与5大类降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相关的7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不同性别、民族、地域间患者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401例高血压患者CYP2D6*10 、ADRB1(1165G>C)、CYP2C9*3、AGTR1(1166A>C)、ACE(I/D)、NPPA(T2238C)、CYP3A5*3基因的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77%、73.82%、3.99%、4.99%、34.54%、1.25%、72.94%。不同性别间NPPA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间CYP2D6*10和CYP3A5*3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域患者CYP2D6*10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辽市高血压患者 CYP2D6*10、ADRB1(1165G>C)、CYP3A5*3基因突变频率较高,说明该地区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效果较好,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护理
焦点式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的效果
周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33-35. 
摘要 ( 42 )   PDF (55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焦点式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总共纳入80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到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与实验组(焦点式心理护理+健康教育,n=40)。对比两组的血压指标、焦虑症状及遵医行为。结果 在血压指标、SAS评分及遵医率方面,同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林海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36-38. 
摘要 ( 41 )   PDF (57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病例收集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选择在该院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展开研究,统计出82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的血压水平差异无意义,护理后与对照组的血压相比,观察组的测定值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并发症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100)。结论 给予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能改善其今后的生活水平,还能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值,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采纳。
医学营养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婷婷, 高碧华, 肖辉, 刘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39-41. 
摘要 ( 61 )   PDF (60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医学营养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实施医学营养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值(135.32±1.26)mmHg低于对照组(140.21±1.15)mmHg;舒张压值(86.43±1.13)mmHg低于对照组(90.31±1.23)mmH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00%,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医学营养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促进控制患者血压的改善,且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曾丹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42-44. 
摘要 ( 52 )   PDF (60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4例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协作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协作组实施多学科协作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FVC、PEF、FEV1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提升,且相较于对照组,协作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BP、DBP较干预前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对照组,协作组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AECOPD合并高血压患者可辅助控制其血压,并促进其肺功能改善。
心脏康复护理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热衣拉·买买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45-47. 
摘要 ( 40 )   PDF (62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CR)护理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增加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功能LVEF、LVESD 、LVEDD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得出,研究组经过CR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护理能够有效促进TAVR后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护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及对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陆文婷, 郭慧芳, 林燕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48-50. 
摘要 ( 66 )   PDF (64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及对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手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血压水平以及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血压控制具有积极影响,并且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血压改善的评价
涂玉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51-53. 
摘要 ( 71 )   PDF (648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HBP)护理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血压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接收的110例老年HBP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55例。参考组应用传统护理,试验组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HBP知识评分、行为依从指数。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HBP知识评分和行为依从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下降,试验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HBP知识评分、行为依从指数均提高,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HBP护理中不仅显著改善血压,并有助于患者掌握更多HBP知识,进而提升行为依从性。
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对知识掌握评分及剖宫产率的影响
陈丽婷, 庄丽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54-56. 
摘要 ( 42 )   PDF (66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其知识掌握评分、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按1:1比例均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知识掌握评分、剖宫产率。结果 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使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用健康行为交互模式对ESCA评分及血压的影响
张雪好, 何德化, 毛贻芳, 洪雪珮, 黄慧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57-59. 
摘要 ( 56 )   PDF (69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用健康行为交互模式对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血压(BP)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接收的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交互组与对比组,每组45例。对比组给予传统护理,交互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应用健康行为交互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ESCA评分和BP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ESCA评分、B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提高,交互组高于对比组,两组BP水平均降低,交互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用健康行为交互模式对ESCA评分及BP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BP进行科学管理。
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5E康复护理对EICU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60-63. 
摘要 ( 48 )   PDF (70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5E康复护理在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care room,EICU)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该院EICU收治的78例CHD行PCI的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PCI术后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另加用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5E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水平、运动耐受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EICU收治的CHD行PCI患者采取阶段性健康教育+5E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评分的价值
许兰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64-66. 
摘要 ( 64 )   PDF (122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评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运用随机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护理,研究组实施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对比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两组之间比较护理前的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FMA评分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血压水平、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粘度以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实施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保持较为稳定的血压,能够促进血压流变学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叶美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67-70. 
摘要 ( 54 )   PDF (73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心理干预在门诊妊娠期高血压(HDCP)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来门诊就诊的68例HDCP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及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ESC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遵医用药、血压监测、心理调节、运动行为、饮食控制、定期复查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DBP、SBP均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自我效能下的心理干预能减轻HDCP产妇焦虑情绪,利于健康行为形成,还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实现血压控制。
冠心病专科护理
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负面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邵庭芳, 郑晓娜, 张泓, 江婧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71-73. 
摘要 ( 38 )   PDF (74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采用数学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放松训练护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负面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为(12.69±1.23)分、(13.35±1.15)分,而对照组患者仅为(19.65±1.85)分、(20.25±1.34)分。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81.6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6.7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健康教育结合放松训练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负面心理也有所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IPA的居家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GSES评分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的影响分析
汤青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74-76. 
摘要 ( 37 )   PDF (74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IPA的居家护理对其GSES评分及冠心病知识评分的影响。方法 纳入该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区间内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纳入45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病例中,将IPA的居家护理应用在观察组病例中。从GSES评分、冠心病知识评分及并发症对两组开展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可见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冠心病知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可见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出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IPA的居家护理,可促进患者自我效能增强,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值得应用。
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余雅真, 罗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77-79. 
摘要 ( 44 )   PDF (128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4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基础组术后开展常规延续护理(20例),家庭组接受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20例),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照顾者照顾能力、心绞痛改善状况、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结果 家庭组干预后戒烟忌酒、科学饮食、康复运动及合理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家庭组干预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高于基础组,其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得分低于基础组(P<0.05)。家庭组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家庭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
KTH整合式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对遵医行为及住院时间的干预分析
唐美彬, 朱丹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80-82. 
摘要 ( 46 )   PDF (75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KTH整合式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对遵医行为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总共纳入9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到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5)与研究组(KTH整合式护理,n=45)。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住院时间、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合理运动、正确用药及控制饮食的遵医率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aire,SAQ)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TH整合式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病例报告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心脏康复一例并文献复习
范钱英, 林伟泽, 林彩梅, 王锦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83-85. 
摘要 ( 41 )   PDF (3528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噻嗪类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陈春晖, 曾广民, 傅宴, 董广卫, 张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86-90. 
摘要 ( 95 )   PDF (80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使高血压患者得到最佳地血压控制,让噻嗪类利尿剂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经搜索和收集新近发表的关于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研究显示单一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对减少总的心血管病事件的效果不亚于其它种类降压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并且噻嗪类利尿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联合使用效果更好、更安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WHO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推荐了噻嗪类利尿剂为一线降压药,综合近期降压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笔者肯定噻嗪类利尿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好,成本/效益比低,是值得信赖和广泛推广应用的一线降压药。
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的国内外心律失常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令娟, 谢卓霖, 张定华, 罗向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5):  91-96. 
摘要 ( 56 )   PDF (486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国内外心律失常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心律失常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Pubmed数据库,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检索获取所有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通过Citespace5.7.R2及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纳入研究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爆点关键词等内容的可视化图谱,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研究作者合作中文研究作者分为9个聚类团队,团队内部间合作较为紧密,但各团队之间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中文发文量排名前五的作者为张澎、曹可将、华伟、陈明龙、陈柯萍,中文高频关键词有“心律失常”“胺碘酮”“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及“导管消融”等,英文高频关键词包括:“arrhythmias”、“cardiac”、“electrocardiography”、“atrial fibrillation”、“middle aged”、“anti-arrhythmia agents”、“heart conduction system”、“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等;近些年中文爆点关键词有“meta分析”、“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术”、“心脏骤停”及“儿童”;近五年英文研究热点集中于“meta analysis”、“recognition”、“epidemiology”、“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electrocardiogram signal”、“deep sleeping”、“inflammation”等。结论 目前关键词及爆点关键词侧重的国内心律失常的研究重点主题集中于中医药防治、临床指南、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术及特殊人群(儿童及老年人)心律失常的诊疗等内容并向射频消融术、一线预防及抢救等方向延伸扩展,国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目前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心电图信号、随机试验、meta分析及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与心脏传导系统的内容,消融新技术相关研究及心律失常随访及预后相关研究等将成为未来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全球范围内仍需进一步研究合作,而对于高等级的循证医学数据支持性研究也具备实际应用价值。